柳盼
摘 要: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金融业相关支付手段的升级。移动支付对传统的高校财务工作产生了很大冲击,引入移动支付成为必然。高校运用移动支付涉及每个教工和学生的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移动支付体系。本文对移动支付在高校财务领域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针对移动支付在高校财务中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及信誉风险,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移动支付;风险防范
一、风险分类
(一)法律风险
一方面,移动支付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条文并未完善。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法律有: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更高层级的立法还未出台。目前来看,关于移动支付的立法还不完善,对于其行为的指引和保护作用不强,各类行政部门的法规也存在约束力不强,颁布的各类条文和规定的法阶不高,影响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教工和学生在进行移动支付时,法律意识淡薄,更多的是对于移动支付中的风险估计不足,特别是针对一系列关于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录入等问题时,没有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同样作为高校财务人员,相应的法律意识不高,多次出现学生个人信息在不同教工群里流传,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
(二)技术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同时相应的黑客技术和各类病毒也不断出现。一方面固有的技术存在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病毒会随着技术不断革新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此前,不少媒体暴露出通过病毒软件盗取用户资金等恶性事件,或者某高校学生账户被黑客攻击而余额为零等,均说明了在移动支付的普遍应用下,病毒和黑客的存在,对高校的移动支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信誉风险
高校财务部门面临的信誉风险主要来源于教工及学生。实施移动支付在形式上方便了学校用户的支付,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教工和学生群体对财务部门的信誉风险。由于学校面临的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消费性群体,通过高校财务部门确实能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用户信息,如果在移动支付过程中,造成一定的信息泄露,可能是源于移动支付软件或信用评级机构等,但学校用户还是会把原因归结于高校财务部门,降低对高校财务部门的信任,甚至对高校财务部门推行的移动支付或其他业务采取审慎的态度,降低高校财务部门办公的效率,加重对高校财务部门的不信任感,对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推进带来较大的阻力。
二、防范措施
(一)防范法律风险的措施
第一,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出台统一的移动支付管理标准。这主要包括操作流程、收支规范、账户监管等相关规定,通过高校财务部门和移动支付APP共同建立起确保资金安全的“防护墙”。第二,立足于教育学生,提高其法律意识。学校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学费缴纳、饭卡充值、开水卡充值、网费缴纳等日常业务进行详细解读及说明,在操作规程上尽量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移动支付的相关案例可以引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们通过案例,了解相应的骗术及套路;学校通过普及移动支付的法律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第三,强化专业监管,高校建立统一的移动支付平台。应该在银行、高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这几个机构之上,成立相应的监管机构,统筹处理移动支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建立以高校群体为核心的移动支付平台,将相关利益群体纳入到平台当中,从而实现多方互通互联,高校群体实现标准化统一,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
(二)防范技术风险的措施
提高病毒防范技术,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保存。移动支付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更应该加强防范。政策上要遵循上级部门关于电脑及移动端的使用规范,特别是高校财务部门,涉及到重要机密信息或有价值的数据,应做好信息保密和防火墙等的防护。对于收付款的二维码或者支付宝账号和微信账号,要定期进行检查是否异常。软件方面,对于指定的财务专用的操作系统及移动软件系统,要进行实时更新病毒库,及时做好查杀等工作;硬件方面,一般高校的电脑淘汰期都是五年,所以在使用方面,做好对硬件的维护,对于存储设备的维修一定要做好数据存储及保密工作。
(三)防范信誉风险的措施
防范信誉风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设立专人专岗,对于高校财务中涉及到的移动支付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逐步监督;第二,制定科学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如果是一般性的事务,按照提前规范化的流程照办即可;如果是特殊性的事务,应该进行会议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及文件,可以对解决后续问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第三,通过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高校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也是在移动支付大背景下,防范信用风险所要求的财会人员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的题中之义。
三、结束语
基于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的特点,对引入移动支付后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旨在降低高校财务工作风险,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为学校的稳健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善斌.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金融科技时代,2017,(5):24—25.
[2]郝慧丽.我国移动支付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
[3]杨梦洁.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廣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