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摘 要: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较为迅猛,规模快速增长,成为了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板塊和利润来源,但由于银行理财一直未与银行表内业务进行风险隔离,刚性兑付预期强烈,一直被市场所诟病,2018年4月27日,央行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的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银行理财;转型;突破
2019年2月15日银监会批复了工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备,至此四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部获批筹建,这标志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开始进入独立法人运作模式,开始了中国银行理财的新纪元。回顾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规模只有1万亿左右,到2018年底余额突破20万亿,但这种“中国式”理财业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先天不足,存在一种“掩耳盗铃”的隐忧。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成主旋律,特别是伴随而来的经济下行阵痛风险已初露端倪的今天,理财业务结构性失衡、流动性错配和风险管理缺位等问题愈加突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那么理财业务该如何转型和突破,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脉络
理财业务是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企业直接融资市场欠发达和投资者投资渠道匮乏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的一种业务创新,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10年)是理财业务的初创期。此时理财只是商业银行业务版块中一个较小的分支,整体规模较小,对利润的贡献度较低。该阶段理财业务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存贷利差受到严格管制,商业银行处于规模制胜时期,只需要做大信贷资产规模就能获取高额的存贷利差收入,同时理财会对存款构成替代,间接推高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导致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到2009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刚刚突破1万亿,仅占贷款规模的1.5%。
第二阶段(2010-2013年)是理财业务的蓬勃发展期。这一阶段,理财业务规模增长迅猛,余额由1万亿迅速增加至10万亿,年均增速超过了50%。该阶段理财业务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行为共振的结果。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了社会总融资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大幅增长,2009年当年新增贷款高达9.59万亿,同比增长95.3%,商业银行规模和盈利能力达到历史高位。但刺激计划带来的负面效应在2010年开始显现,通胀抬头、热钱涌入、资金流向产能过剩和政府融资平台等低效行业,央行被迫于2010年下半年收缩市场流动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M2增速由27.4%降至19.7%;与此同时央行和银监会也加强了商业银行存贷规模控制及资本监管,全面推行存贷比月度日均考核,要求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同时将商业银行一级资本率由4%上调至6%,这一系列监管措施导致商业银行通过表内资产扩张寻求高额利润模式的终结。
存贷比、资本和贷款规模的三重约束导致资金供给端出现快速收缩,但投资惯性下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却仍然旺盛,资金面的供需缺口不断拉大,在贷款规模骤然刹车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谋求新的业务模式,拓展盈利空间。于是不受信贷规模限制和资本约束的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寻求高利润的突破口,众多银行通过理财做大管理资产规模,获取高额“中间业务”利润。在这种绕监管、增规模、做利润的利益导向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几年间迅猛增长。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一时期理财业务的繁荣是“由奢入俭难”的商业银行与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相互共振的结果。
第三阶段(2013-)是理财业务的规范发展期。这一阶段监管部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理财回归本源,一方面限制理财非标占比,禁止理财资金池运行模式,让理财与表内业务分离,独立运作;另一方面通过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试点,引导理财业务 “去通道、去杠杆、透明化、规范化、直融化”。
以资管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为主要内容的新理财发展模式,实质是将商业银行由间接融资中介转变为直接融资服务商,在承担资产管理顾问服务功能的同时,实现资产风险和收益在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资产管理计划具有风险显性化、信息透明化的特征,有助于系统风险的识别和把控;也有助于借助市场力量倒逼商业银行提高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能力。债权直接融资工具有助于解决非标资产的标准化、阳光化问题,减少通道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总体来看,银行资管计划和债权融资工具将使商业银行理财真正向直接融资回归,同时也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推向一个新的时代。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010年以后银行理财非理性繁荣的驱动力量来源于银行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主动响应,但这种发轫于市场的金融创新,给银行业留下了“难以承受之重”,内部结构性失衡和风险管理缺位问题日益凸显。
理财业务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资产运用和资金来源的双重失衡。资产运用的失衡问题主要体现为类信贷资产占比过高,商业银行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不强。从Wind统计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理财资产端70%以上是类信贷资产,虽然这一统计数据相对于监管8号文之前有所下降,但大量非标资产通过私募债等方式包装成标准产品,或者通过信托、基金资管代销的方式在所谓的“表表外”进行出账,实际存量并未减少。不仅如此,即使在标准化理财资产中占比较高的信用债,也是商业银行通过将企业贷款转化为中票或短融、再与理财资金对接,进而转化得到的。通过这种债券理财互换模式,商业银行虽然获取了高额的债券承销费,但企业的信用风险却通过理财重新转回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仍集中于商业银行而未向社会分散,与理财业务的本质相背离。
理财资金来源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发行方式和期限错配上。目前理财产品普遍以预期收益率方式发行,产品只有在到期时点风险和收益才匹配,而在产品持有期内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不能通过价格传递给投资者,同时在刚性兑付的硬约束下,预期收益率发行方式导致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受托法律关系演变为一种 “借贷”关系。
期限错配是理财流动性风险的症结所在。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普遍采取“资金池”错配发行模式,通过短期理财产品,滚动融入短期、成本低廉的资金,同时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期限较长、收益更高的资产,通过期限利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据wind统计,2013年85%理财产品发行期限在半年以内,这种借短搏长的盈利模式导致了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的持续累积, 也是导致2013年6月份和12月份两次“钱荒”的重要诱因之一。
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缺位主要表现在风险管控流程机制缺失上。首先,难以监控资金用途。商业银行表内授信一般要严格遵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规定,资金以受托支付的方式付给企业的交易对手,融资和贸易背景真实性比较容易掌控。但在理财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理财资金通常是以委托贷款方式投向非标资产,资金方、项目方和委托行往往分散在多家商业银行,资金流向难以统一监控,而且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均不在发行银行监控范围内。其次,难以进行有效的投后管理。理财业务交易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涉及多个交易主体,投后管理责任主体往往难以确定。例如,在项目提供行和委贷行非同一主体情况下,委贷行因不承担信用风险,没有进行投后监控的动力,而项目提供行与客户无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对融资方进行投后监控又缺乏法律依据,导致理财资金投后管理形成真空。第三,缺乏风险计提机制。由于将理财业务定义为中间业务,缺乏公允的风险计提标准,导致理财业务出现风险时,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动用表内风险备付金进行风险化解,而被迫采用备用授信的方式,重新发放一笔贷款来替换理财,被动将表外信用风险转回表内处置。而且由于缺乏风险拨备制度,理财产品难以真实反映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逆向选择。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导向
最早的理财业务监管要求可以追溯到2005年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从理财业务定义、流程、风险、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了规范,并将银行理财业务定性为一种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和专业化产品的活动的中间业务。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监管初衷,演变成为一种类信贷业务,因此,银监会2013年之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理财的监管措施,从监管8号文到理财监管指导意见,均要求银行理财与存贷款业务分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和单独管理,逐步摆脱类信贷模式和刚性兑付,回归中间业务本源。
在限制理财类信贷模式发展的同时,银监会也通过试点资产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逐步引导商业银行向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转型。在资金投向上,通过限额管理,引导商业银行理财降低非标资产投资,提高债券、权益类等标准资产的占比;在资金运作上,通过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引导商业銀行摆脱“资金池”,走向透明化,摆脱“刚性兑付”,走向“类公募”化,使商业银行理财成为连接融资方和投资方的桥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未来理财业务监管路线,应该是从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分离开始,逐步过渡到独立版块运营,最终以专业化资产管理的模式持牌运作。
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突破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增速下降、新增信贷需求减弱、监管趋严、资产规模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比拼的将不再是规模,而是获取风险与收益匹配更佳的优质资产能力以及产品的销售能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资管化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加快现有理财业务运行模式、资产选择策略、产品选择策略、风险管理策略和团队建设的调整步伐,形成体系化的竞争优势,持之以恒、筚路蓝缕,为新形势下的理财业务大发展谋篇布局。
首先,全面提高资产管理能力。理财业务实质是代客资产管理,能否获取风险与收益匹配的优质基础资产,是影响理财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理财资产端优质项目的选择和管理能力,将理财资金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主要趋势结合,与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结合,与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具备公开市场转卖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结合,全面提高理财产品的品质,增强理财业务竞争力;同时不断扩大优质资产配置领域,提高境外资产配置占比,并加大股票、债权、大宗商品、衍生品、私募股权等标准资产的配置,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其次,加快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提高理财业务的资金募集能力,核心在于细分客户,实现产品营销的精准化,搭建开放平台,实现产品销售的批量化。因此,商业银行首先应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络金融等新型销售渠道,打造社会化、开放式销售平台,全面扩展理财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加强客户需求细分管理,按照风险偏好、收益要求构建科学的定价策略,为客户打造定制化的理财产品,提高理财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第三,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首先,强化理财业务资金流动的相关信息梳理,加强与商业银行自营业务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协调好表内外资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其次,建立理财业务的风险拨备制度,使理财业务能够清晰反映其风险实质,同时也为理财业务风险处置提供缓释通道。操作策略上可依据不同理财产品的期限,融资主体的资信状况及其在本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情况、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监管部门的规定等情况,确定差异化的拨备计提标准,按照时点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加快培养高素质理财业务专业团队。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的业务,理财能力的构建,形成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能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这绝非一蹴而就,但舍此别无途。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理财业务资产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吸纳、培训、培养等方式,加快打造一支与其业务发展规模相匹配的投资研究、研发设计、投资交易、风险管理专业化团队。
作者简介:
李 威(1977.1-)男,汉,湖北黄冈,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金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