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托尔金在其小说《魔戒》三部曲中善恶分明的角色设定每每为人诟病,但有着特殊定位的白袍巫师萨鲁曼却是一个特例。作为魔幻史诗宏大叙事中唯一对现实世界中人性的复杂多变有折射和放大作用的角色,萨鲁曼身上同时兼具了真正的神性、魔性和人性,权力话语对个体的潜移默化在其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他通过声音蛊惑他人的特殊能力更是为他穷其一生对话语权的追逐提供了颇有深意的脚注。这一角色的镜像作用和警示意义显而易见。
关键词:《魔戒》;萨鲁曼;宏大叙事;权力话语;镜像
作者簡介:钱堃(1978.1-),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05级英语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笔译研究、英语国家文化研究、中美文化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2
英国作家、牛津大学教授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创作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译《指环王》,被公认为近代奇幻文学的鼻祖,与《时光之轮》和《冰与火之歌》并称为三大西方奇幻文学巨著。《魔戒》已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并衍生出插画、音乐、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电脑游戏等产品,其中单单是大型电脑游戏就有十几种之多,该作品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2003年,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的《指环王3:王者归来》更是将获得提名的11项奥斯卡金像奖全部拿下,成为奥斯卡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
作为一部耗时几近二十年才得以出版的魔幻史诗巨著,托尔金在《魔戒》三部曲中创造了一个人与神共存的世界,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时空体系。在这个基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幻想出来的宏大世界架构之中,国家与地理、语言与文字、编年与历法、种族与族谱乃至各种书籍和物品各自有着自己严谨的设定和合乎逻辑的联系,而他对横亘三千余年[1]的正邪双方两大阵营对抗和斗争的宏大叙事,也正是依托于这一架构而得以实现。
在他精心架构的宏大叙事之中,代表正义的人类、精灵和矮人联盟和代表邪恶的魔多兽人、艾辛格强兽人和其他邪恶人类以及黑暗生物的联盟两大阵营中的角色大多善恶对立、泾渭分明,正好与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每每为人诟病。然而,白袍巫师萨鲁曼却是一个特例。由于托尔金对其频繁变换的多重身份设定(迈雅、中土五巫之一、艾辛格主宰、圣白议会议长、魔君索隆盟友、为祸夏尔的幕后黑手),萨鲁曼成为小说中唯一对现实世界中人性的复杂多变有折射和放大作用的角色,他的身上同时兼具了真正的神性、魔性和人性——客观世界中只会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来的人性的不同位面。同样也是因为萨鲁曼这一角色的特殊定位,权力话语对身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个体的潜移默化也在其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表现,其镜像作用显而易见。
纵观萨鲁曼在整部小说中长达2000余年的时光长河中的身份变换,身为主神维拉追随者迈雅的他自抵达灰港岸伊始,其后无论其中土五巫之首的身份,抑或其圣白议会议长的身份,还是其后艾辛格主宰的身份乃至魔君索隆秘密盟友及魔戒大战失败后夏尔幕后黑手的身份,无不被深深打上了权力话语的烙印,而指环王这种时间跨度横亘数千年的魔幻宏大叙事则为其思想的逐渐转变和身份的频繁变换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足够的缓冲空间使之不至于过于突兀,托尔金为其设定的特殊能力——通过声音魅惑他人的能力[2]更是为他穷其一生对话语权的追逐提供了颇有深意的脚注。
在毛遂自荐成为前往中洲的三名使者之一之后,身为主神追随者迈雅的萨鲁曼(彼时名为库茹莫,一度与魔君索隆共同侍奉维拉奥力)于第三纪元1000年左右乘船抵达精灵重镇灰港岸。彼时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白袍巫师萨鲁曼,虽以黑须黑发的人类老者形象示人,但其身上只具备与生俱来的神性和因人类躯壳而受到极大限制的神力,因为智者会议要求包括萨鲁曼在内的使者们“须得力量强大,位次不居索隆之下;亦须弃置其力,躯壳以肉体” [3],其任务是暗中协助反抗魔君索隆的中土各方势力,但不得直接参战[4]。原著中对于萨鲁曼抵达中洲之后千余年内的具体活动语焉不详,仅仅提及他抵达灰港岸时,除灰港岸的精灵首领造船者奇尔丹之外,无人知晓其身份[5],随后与同为诸神使者的两名蓝袍巫师一起深入中洲东部,千余年后却独自返回。由此可基本认定,此段时间之内,萨鲁曼在抵达中洲之后的千余年时间内,并未与各方势力有超过必要的接触,也并未表现出暗中操纵任何行动的迹象,而是在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寻求有效遏制和对抗魔君索隆势力的手段和途径。这一阶段的白袍巫师萨鲁曼,虽然身为掌握话语权力的次级神明,但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及其肩负的特殊使命,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统治欲和追逐权力、抢夺话语权的诉求,由此可认定彼时的萨鲁曼,身上只具备与生俱来的神性,一种只有极少数可以称圣的人类或者其他种族生物在特定情境下才可能展示出来的特性。
萨鲁曼首次表现出明显有别于纯粹神性的人性始于第三纪元2463年的首次圣白议会会议[6]上。同为中土五巫之一的灰袍巫师甘道夫婉言谢绝了智者们请他担任圣白议会领袖的提议,领袖之位才转而归于萨鲁曼。因此,早已对甘道夫心生芥蒂的萨鲁曼此时真正对甘道夫有了嫉妒之心[7]——人性阴暗面的典型表征之一。显而易见,这种嫉妒的起因是萨鲁曼内心的极度骄傲和极强的控制欲,归根到底,是其对权力的渴望和追逐——人性阴暗面的另一典型表征。其后,为了获得传说中的真知晶石以便搜寻至尊魔戒的下落,萨鲁曼再次毛遂自荐成为艾辛格的主宰,并顺利寻获真知晶石之一的欧尔桑克晶石,其由光明走向堕落的进程被进一步加速[8]。萨鲁曼对盟友们隐瞒了这一发现,并藉由此块晶石获取了大量知识,但最终遭遇掌握另一块真知晶石的魔君索隆并在意志交锋中渐落下风而“最终屈服于邪恶意志”[9]并由此沾染上深沉的魔性——人性的黑暗面。保罗·科契认为萨鲁曼对真知晶石的使用直接导致了他的堕落,他还认为萨鲁曼对敌人的研究让他开始模仿魔君索隆[10]。他们通过两块真知晶石进行的对话和较量实质上是两种权力话语之间的博弈,或者说,是萨鲁曼和魔君索隆为争夺中土大陆话语权的博弈。这场博弈的结果则是萨鲁曼身上日渐滋生的诸如嫉妒、欺骗、骄傲、控制欲等人性中的负面情绪由于深受魔君索隆的影响而更加变本加厉——囚禁同为中土五巫之一的灰袍巫师甘道夫、对一度帮助过自己的树人所居住的法贡森林大肆砍伐破坏、利用黑暗魔法控制希优顿王、暗中搜索至尊魔戒的下落以图掌握足以击败魔君索隆的黑暗力量……至此,中土五巫之一的白袍巫师萨鲁曼身上的神性基本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和魔性,人性中的阴暗面和黑暗面,除了一点——他依然拥有与生俱来的神力(或许此刻称为魔力更为恰当)。
如果說萨鲁曼和索隆之间通过两颗真知晶石进行的联系被视为权力话语之间的博弈有牵强附会之嫌的话,作者托尔金为萨鲁曼在原著中设定的特殊能力——声音的魔力则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在指环王系列出版十余年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了“权力话语”的概念,认为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进一步地说,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11]。托尔金在原著中写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感,容易使人深陷其中……听上去让人无比舒适,似乎他说的一切都睿智而合理。对于那些被他说服的人来说,这种蛊惑人心的魔音永远挥之不去,无论他们身在何处[12]。”原著中对萨鲁曼声音所具有的这种魔力的描写贯穿始终,他甚至在艾辛格毁灭之战后还能够成功说服树人们将他从欧桑贝克塔释放出来。很显然,原著中萨鲁曼的具有魔力的声音可以支配他人的思想和行动,换而言之,萨鲁曼的这种特殊的语言能力赋予了他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权力,这一点正好与福柯提出的话语即权力的观点互为支撑。
综上所述,作为指环王系列中为数不多的并非始终隶属于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任何一方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白袍巫师萨鲁曼是系列小说中唯一同时兼具神性、魔性和人性的人物,尽管后来他身上的神性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在托尔金笔下横亘数千年的宏大叙事中,魔君索隆铸造的至尊魔戒可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话语,拥有至尊魔戒即代表掌握了话语权,而身为众神使者及中土五巫之首的白袍巫师萨鲁曼身上神魔人三性的次第变换和共存,则可被视为客观世界中人性镜像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这种镜像投射着重凸显了人类对权力话语的向往和追逐,也诠释了权力话语对身处滚滚历史洪流中的人类个体的巨大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对生活在现实世界的芸芸众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Tolkien, J. R. R. The Lord of the Rings-Appendices and Index. Appendix B. Crows Nest: Allen & Unwin, 1980.
[2]Tolkien, J. R. R. The Two Towers Book III.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9: 217-22.
[3]Tolkien, J. R. R. Unfinished Tal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80:508–509.
[4]Tolkien, J. R. R. The Return of the King, Appendix B, "The Third Ag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9: 365.
[5]Tolkien, J. R. R. The Lord of the Rings-Appendices and Index. Appendix B. Crows Nest: Allen & Unwin, 1980.
[6]Tolkien, J.R.R.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 Council of Elron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9: 256-283.
[7]Tolkien, J.R.R. Unfinished Tal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80: 436–459.
[8]Tolkien, J. R. R. The Lord of the Rings-Appendices and Index. Appendix B. Crows Nest: Allen & Unwin, 1980.
[9]Issacs, N. D. and Zimbardo R. Tolkien and the Critics: Essays on J. R. R. Tolkiens “The Lord of Rings”. Lond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8: 84-85.
[10]Kocher, P. H. Master of Middle-earth: The Fiction of J. R. R. Tolkien. New York: Del Rey, 2003: 362.
[11]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8: 88.
[12]Tolkien, J. R. R. The Two Towers Book III.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9: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