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荣
近年,四川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人社部“聚焦做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人社扶贫工作, 坚持特色思维,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深贫地区技能扶贫工作。2018年以来,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推动实现 “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全年共组织45个深度贫困县11.4万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培训后取证10.2万人,实现就业7.7万人。
强化“三个精准”,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1.精准识别摸清底数
充分发动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机构等,通过进村入户、上门走访等方式,动态掌握未就业贫困劳动力人数、年龄、文化程度、培训就业意愿等信息,建立和完善培训需求清单、年度培训任务清单、参训人员清單等“三张清单”,做到底数清、需求准、任务明。
2.精准谋划形成合力
采取省级统筹规划、市州部署督导、县级具体实施的方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并纳入地方脱贫指标体系进行考核;整合农业、商务、住建等部门以及当地和对口帮扶地培训机构等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争取扶贫、涉农、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资金投入。
3.精准推进强化督导
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采取QQ群交流、难题会诊、倒排工期和实地检查等措施,定期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调度,及时分析解决问题,推动全覆盖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三个注重”,靶向施策务求实效
1.注重按需施训
根据贫困劳动力自身特点和培训就业意愿,紧贴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务输出需要,坚持分类施训,推动实现技能扶贫个性化。对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培训和转移就业愿望强烈的,组织开展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不能外出务工、拟就近就地就业的,围绕乡村振兴需要组织开展农(牧)家乐经营、藏(彝)餐烹饪、特色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
2.注重创新方式
以实施“技能培训脱贫千校行动”为契机,依托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扶贫专班”,组织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力求“包教包会包就业”。广泛开展“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送培训下乡”活动,配备藏(彝)汉双语教师,在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技能培训。
3.注重管服结合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引导各深贫县克服人手不足、交通不便等困难,严格执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三项制度,坚持开班、结业到场,每班随机抽查1-3次,确保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35+45”对口帮扶机制,广泛收集岗位用工信息,加强就业岗位与培训专业的协同联动,促进贫困劳动力培训后实现就业。
实施“三个一”工程,立足职能强化保障
1.选派一批挂职副局长
通过个人报名、市县推荐、省厅面试等程序,从全省人社系统选派了4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深度贫困县挂职担任县人社局副局长,专事人社扶贫特别是技能扶贫工作,挂职时间两年,由省厅统一指导、管理。
2.遴选一批帮扶机构
在全省遴选45家优质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一帮一”对口援助深贫县开展技能培训,推动解决深贫地区培训能力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问题。
3.新增一批专项资金
在分配就业补助资金时,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全年在对全省88个贫困县集中额外倾斜3亿元的基础上,为每个深度贫困县再增加2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开展技能培训,切实加大对深贫县的倾斜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