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辉 赖行健
摘 要:在“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强中欧城镇化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镇化课题组实地调研资料,从城镇化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产业园区发展等方面总结借鉴欧洲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多角度研究新城新区规划建设、中小城市加速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产业集群发展等问题,并为探索中欧城镇化创新合作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建议。
关键词:中欧城镇化合作 “一带一路”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投融资
(一)两国城镇化进程基本符合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
1975年,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发现并提出了“诺瑟姆曲线”。这个曲线表明:欧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呈现一条被拉平的倒S型曲线,城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表现为阶段性和地区性差异[1]。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城镇化起步阶段(30%以下),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是城镇化加速阶段(30-70%),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第三是城镇化成熟阶段(70%以上),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德国城镇化主要经历了初期起步、中期加速以及后期高度发达三个发展阶段[2]。初期起步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至19世纪70年代结束。这一时期,农业占据德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人口以农民为主,城镇化随着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开启。中期加速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初结束。在此阶段,德国城镇化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步入鼎盛阶段,城镇化率自36.1%上升至60%。其中,行政区划的并入是德国城镇化加速的一个主要途径。自20世纪中期开始,德国进入后期高度城镇化阶段。发展道路自集中转为分散,大城市发展趋缓,小城市蓬勃兴起。2017年德国城镇化率77.3%[3]。
匈牙利的城镇化进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以前的城镇化初期、1949年至1965年的城镇化中期以及1965年以后的城镇化后期。在城镇化初期,匈牙利城镇化人口不足一半50%以上人口为农民,22%的人口为工人,该时期匈牙利仍是一个农业国家[4]。1949年至1965年为匈牙利的社会主义快速工业化时期,其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快。该时期城镇化仅集中于首都布达佩斯地区,城镇化不均衡。1965年匈牙利进入城镇化后期,农村的居民点迅速过渡为大规模农场的社会主义形式。2017年匈牙利城镇化率72.1%[3]。
(二)德国:更加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德国城镇化发展相对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公共服务等空间布局基本相适应。德国众多大中小企业分布在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度高,人口、工厂、行政和公共服务部门分布均衡,降低了人口集聚大城市的必要性,有利于避免人口的过度集中。如纽伦堡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其二,城镇管理和规划水平高。德国历史上由众多城邦组成,随着德国行政区划逐渐调整完善,并保持了鲜明特色。如由联邦政府分别在1891年、1960年、1986年颁布的《分级建筑法令》、《重建法案》、《建设法典》[2],将道路規划、建筑物建设利用程度和用途等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提高了城镇化管理水平,增强了城镇化发展质量。其三,遵循城乡均衡发展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重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商注重贴近公众的生活需要,工业化也促使小城镇向经济多元化发展,城乡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三)匈牙利:相对失衡的城镇化模式
与德国相比,匈牙利城镇化发展相对失衡,城镇化格局分化严重,首都布达佩斯和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城市发展差距较大。由于经济、行政、公共服务、文化科学活动在布达佩斯地区的高度集中,匈牙利区域之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仍然不够平衡,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业人口居住在多瑙河流域和中心高地。布达佩斯是全国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人口180万,第二和第三大城市人口仅有20万。为疏解在首都附近过于集中的人口,匈牙利政府以行政化手段进行人口调控和功能疏解。1958年至1962年匈牙利制定“居民点网络发展研究”的科研项目[4],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80个分区。远离城镇的区域分为1030个地方性乡村中心,并提出将五个城市发展为与首都布达佩斯抗衡的中心城市,并对布达佩斯的工业发展实行分散化政策。1973年提出“2000年国家居民点网络发展设想”草案,引导人口和工业向一些区域中心转移[5]。然而在这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布达佩斯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从1960年的180万增加1980年的205万后达到顶峰。1990年城市人口急剧减少(如图1),主要原因是受东欧剧变影响,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就业人口流失,老龄化加剧,生育率下降等。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口又出现回流的现象[6]。
(一)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
慕尼黑作为国际知名城市分别在2007年、2018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德国城市规划有专门的立法,规定住宅区应该保证拿出5%左右的土地用于建设儿童游乐场和绿化,儿童游乐场随处可见。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方面,保留了传统城市街道网络,在传统旧城的基础上新建了城市内环,并从规划上锁定重要街区、历史建筑、视线廊道等城市整体格局关键要素,从而比较完整地保护了老城的基本形态及空间肌理,新旧建筑在风格样式上也较为和谐统一[9]。慕尼黑啤酒节历史悠久,是世界最具盛名的三大啤酒节之一,每年九月底十月初举行,持续两周,已成为慕尼黑最盛大的节日活动。在公众参与方面,有完善的市民参与机制,每个区每年都要举行“全民大会”,在市政项目和城市规划上重视市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