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记者 康晨远
2 017年7月,走出校门的我有了《中国农民合作社》记者、编辑的新身份,伴随合作社事业快速发展的近2年,期刊迎来10周岁生日。谈10年太长,我没有赶得上一路见证,但和期刊一同成长的2年,我深觉体会良多。
笔者(左一)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郭小芹
年少曾以梦为马,沉溺诗词歌赋,幻想风花雪月,而今常穿梭在田埂间,行走在泥土畔。朋友圈里,我多了“康农”的外号。
如果说被称作事业的工作大都有孕育已久的萌芽,那么“三农”于我大概是一次择业的偶然。对农业、农村、农民,着实谈不上有什么天然的亲切感。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外出求学,印象里的劳作,是农民大日头下戴着草帽的挥锄背影;长大后不定期回老家,看到的是坐在村口晒太阳的老人,时不时听说谁家儿子儿媳又没尽到孝心。农村的凋敝、空心化,农业的辛劳,农民的淳朴、观念固化,是我一直以来对“三农”的认知框架。
2年时间,因为担任期刊“合作人物”“合作社风采”栏目负责人,多次来到一线调研,采访了近50多位农民,他们或是在村里干了一辈子的支部书记,或是靠自身天赋带民致富的一方能人,或是根正苗红子承父业的农二代,或是在外求学返乡创业的青年,在这些老农民、新农人身上,我看到了更饱满真实的农民群像。农民有理想,为抱负努力。农民的愿望质朴而伟大,那就是让亲人、乡亲过上好日子。河南省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妙霞,放弃在京的优越生活回乡,立志改变村里唠嗑赌博的闲散风气,扶贫扶志,带动村民种草莓。农民有智慧,能让土里生“金”。云南省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美秀,探索多样种薯方式,找到最佳垄宽标准,马铃薯亩产增加,还提前1个月上市,鼓了成员腰包;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叔的田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培超,定位高档社区37个群的业主,用社区营销思路做订单农业,坚持最初的有机种植梦想。农民重感情,最讲义气情谊。在帮助77岁的农民王西武注册头条号并发布桃子信息后,他满是开心和激动,打电话邀请记者去他们的桃花节活动现场采风,合作社一有什么进展也总是第一时间告诉记者;辽宁鼎峰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孔令野,自小热爱诗词,他家的大米包装上都是自己创作的诗,他还把对期刊的感情写成诗歌。
干一行爱一行,在跟农民交谈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别样的“三农”情怀,和农民建立的情谊,也多了些革命友谊的神圣意味,因为深刻体会到“人间辛苦是三农”。穿梭麦浪、泥土,关心粮食、蔬菜,仿佛是阅读一本更大的天地之书。
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我所致力于研究的组织和服务的群体,于我,同样凝结复杂的感情。
初次接触合作社,我也跟大多数第一次听说它的读者一样,以为是20世纪特定时期的社会产物。2年里,我曾不下数次的跟我的亲朋和读者介绍,到底什么是合作社。作为一个从国外发起的新事物,其进入国内时间不长,在中国土壤中有自身独特的适应和发展,我自己也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刷新认识和定义。学界对“真假合作社”“合作社规范化”等的讨论从未停止,在调研中看到合作社运作规范化欠缺的现实状况,听到别人对合作事业的质疑或攻击,心中多少有些怅然。但身处其中,我更多看到大家为推动合作社发展所做的努力,以及合作社在带动农民抱团取暖、增收致富中的实际效果。
跟随期刊,做合作社政策法规的宣传者。2017年10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1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是会议筹备工作组的一员,耳畔的报告既是对合作社过去10年工作的总结,也是为未来10年探索新方向。期刊还专门开辟版面,宣介10周年来的成果、经验。在这合作社人的高光时刻,付出几分,收获的是放大几倍的快乐。2017年底,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回应了合作社人关注的扩大经营种类、联合社等问题,期刊又开辟专栏,对法律条文变动部分专门对照剖析,整理条目的过程,我打心眼里替合作社人高兴。以此为契机,普法园地栏目正式设立并延续至今,成为宣介合作社法律政策的窗口,也成为我以栏目编辑身份与读者沟通的平台。
跟随期刊,作合作社宣介舞台的搭建者。为树规范,促进合作提质增效发展,2018年底,我们积极协助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推介全国百强合作社与十大发展、扶贫典型案例,总结发展模式,以供表彰和借鉴。2018年10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代表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庆祝丰收,各地优质品牌农产品汇聚一堂,吸引商家、游客驻足,或洽谈合作,或品尝购买,我亲眼见证我们的第一个节日,并用笔记录下了节日盛况。2018年、2019年的全国“两会”时刻,我和编辑部同事一道,第一时间采访报道合作社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把可学可看的典型做法向全国合作社理事长宣介。采访11位全国人大代表,近3万字报道,成为我全国“两会”之旅的注脚。
看到自己为合作事业在努力,我是快乐的,这份快乐是简单而由衷的。路遥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很开心,在从象牙塔到工作岗位角色切换的2年,我秉持了自己的初心,寻得一些姑且称为人生价值的东西。
回忆采访,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报道湖南一位油茶苗木合作社的理事长,因为对农业和合作社知识欠缺了解,采访按照常规套路四平八稳进行,可想而知,成稿内容略显空洞,整体煽情大于事实讲述。“三农”领域的知识欠缺还使得自身的采访技巧难以有效施展。2017年,我跟随编辑部同事先后赴山西长治、宁夏吴忠开展期刊“公益宣传服务行”活动,虽有一腔宣介当地合作社的热情,但自己沟通得到的信息和同事相比只能是相形见绌。想起毕业时老师的话:“不是谁都从事和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即使是,也需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我开始逼迫自己努力学习,力争成为合作知识研究的深耕者。泡在基层,深入一线学习调研,和合作社理事长同作息,和成员深访谈;全面搜索信息,事前为采访对象建立专门档案,做到笨鸟先飞;补充国内外合作社专业书籍,按专题下载论文学习;参加合作社领域的学术论坛,将平日积累用于采访调研……这些成为指导我后来进行“三农”相关工作的重要指南,而不断学习充电的态度是我习得的更有益的收获。
笔者(左三)就社会化服务主题在合作社调研
如果说做记者需要一份激情,那么做好编辑则需要严谨。依然记得入职时一位老编辑说过:“从事文字工作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精准无误是应该、是常态,出现一点错误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因为文字印刷是永久定格、广泛传播的媒介。”后来的日子,我对这句话感受越来越深。我和编辑部同事配合完成“三审三校”流程,对自己负责的审校、核红工作,丝毫不敢怠慢,直到印刷前还会争取做到严谨把关,力求零失误。文字校对工作略显枯燥,而内心的坚守态度与匠人精神已逐渐化为一种内在自觉。
学习路上,少不了重要的引路人。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快速学习补充合作社知识、推进工作的提携指点,在此真诚谢过。也真心感谢所在单位、部门,给了我施展拳脚的舞台,保持初心、收获人生意义的空间。
两年光影匆匆,期间经历种种。虽谈不上大有作为,但兢兢业业,终不负相遇和初心;如果年轻是一种资本,我庆幸自己有机会挥洒激情和汗水,庆幸有补课学习的机会,更庆幸时代赋予“三农”从业者人生出彩的机会。愿肩负使命,但行好事,相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