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bert综合征的MRI和CT表现

2019-06-20 10:56王宏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轴位肌张力小脑

王宏超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影像科,河南 洛阳 471023)

Joubert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小脑脑干的先天发育畸形,通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目前国内有关报道较少。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例Joubert综合征MRI、CT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例中,男2例,女2例;年龄3个月~2岁9个月,平均1.3岁。其中发育迟缓4例,肌张力减退4例,共济失调2例,双眼运动异常2例(双眼斜视1例,水平转动1例),双足六趾畸形1例。

1.2 仪器与方法

1.2.1 MRI采用奥泰1.5 T AT000001超导型MRI仪,采用梯度回波及FSE序列,行常规轴位、矢状位扫描,轴位T1WI TR/TE 265 ms/5.4 ms,轴位T2WI TR/TE 4 900 ms/95 ms,轴位 T2FLAIR TR/TE 8 000 ms/90 ms,矢状位 T1WI TR/TE 261 ms/5.2 ms;采集矩阵T1WI 1 024×1 024,T2WI 256×256,FOV 230 mm×230 mm,层厚5 mm,层距1 mm。

1.2.2 CT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16 CT机,扫描参数:110 kV,230 mAs,螺距 0.55,分别以 5 mm及1.5 mm层厚重建。4例扫描前30 min给予10%水合氯醛镇静。

1.3 诊断标准[1]①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良;②发育迟缓;③婴儿期肌张力减退;④婴儿期异常呼吸、眼球运动异常。以上至少具备一项。

2 结果

4例的MRI及CT特征:①小脑半球“中线裂”,小脑蚓部完全或部分缺损致两侧小脑半球紧密靠近而不相连,脑脊液进入其中并与前方第四脑室相连(图1a,1b,2a),其中 2 例小脑蚓部完全缺损,2 例小脑下蚓部缺损;②“臼齿征”,中脑脚间池凹陷增深,中脑峡部(中脑与桥脑连接部)变细,形成“臼齿”的“牙冠”,小脑上脚增厚、延长,并水平走行(图1d),与第四脑室顶部形成“臼齿”的“牙根”(图1c,2b~2d);③“蝙蝠翼状”、“三角形”第四脑室,中脑和桥脑连接部第四脑室呈“蝙蝠翼状”改变(图1b),第四脑室中部呈“三角形”改变(图1a)。1例合并枕大池扩大(图1b)及幕上后纵裂永存镰状窦,1例脑白质髓鞘化发育落后于同龄,1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

3 讨论

Joubert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由Joubert等[1]于1969年首次报道5例而得名;1977 年 Boltshauser等[2]报道 3 例相似病例,又称Joubert-Boltshauser综合征。Joubert综合征是一种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OFD1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男性多见,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 1∶10万[3]。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报道的Jouber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有28个,另外还有50%左右的Joubert综合征未能明确其致病基因及位点[4]。 国内目前仅有 CC2D2A、C5orf42、OFD1 等少数致病基因的发现报道[5-7]。Joubert综合征是一类典型的纤毛疾病,其致病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大都分布在纤毛或其基体上,纤毛广泛参与机体的发育和多种细胞功能,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疾病[8]。

Joubert综合征典型病理改变为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良而形成异常的“中线裂”,同时可合并齿状核、桥脑基底部及延髓的神经核团发育不良,椎体交叉几乎完全缺如,部分存在小脑上脚交叉及桥脑中央束的缺如。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仅有少数共同的症状,主要包括肌张力降低、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发育迟缓,以及新生儿发作性呼吸过度和(或)呼吸暂停及眼球震颤、斜视等运动障碍;其中肌张力降低、共济失调是Joubert综合征最重要的表现,呼吸运动失调、眼运动异常在新生儿期多见,儿童期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9];部分患者伴视网膜缺损或发育不良、多囊肾、先天性肝纤维化、多指(趾)畸形等病变。

MRI是诊断Joubert综合征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Joubert综合征的MRI、CT特征性表现有“臼齿征”、“中线裂”及“蝙蝠翼状”、“三角形”第四脑室,三者均由于小脑蚓部发育异常所致。本研究4例MRI扫描均有上述3种表现,其中1例通过CT与MRI图像对照,在显示“中线裂”及小脑蚓部缺损程度方面 MRI优于CT(图2),同时 MRI能直接从矢状面观察小脑上脚的形态。“中线裂”是由于小脑蚓部完全或部分缺损造成两侧小脑半球靠近而不相连,脑脊液进入其中并与枕大池及第四脑室相连而成的“裂隙状”影,MRI表现为线状长T1长T2信号,CT表现为线状低密度影。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可导致第四脑室增大,形态异常,上部“蝙蝠翼状”及中部“三角形”改变。

“臼齿征”是Joubert综合征的主要影像学标志。“臼齿征”是由于锥体束及小脑上脚纤维束十字交叉缺失,致中脑结构变形,峡部变细、脚间池增深,小脑上脚增粗和水平走行,轴位观呈“臼齿”,DTI可显示上述改变[10-11]。 Maria 等[12]认为“臼齿征”是 Joubert综合征确诊征象。朱珍等[13]研究显示,并非所有患者均可见以上3个征象,且以上征象并不仅见于Joubert综合征,但未发现显示“臼齿征”而临床不符合 Joubert综合征的患儿。 Poretti等[14]研究将“臼齿征”小脑上脚增厚的形态分为平行、V字形、A字形、弧形四型,而顾正章等[15]未发现小脑上脚走行的分型与Jouber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明确的相关性。杨朝湘等[16]对“臼齿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冠根比、峡池比及第四脑室顶部左右径和前后径比均≤1,协助诊断产前胎儿Joubert综合征及相关疾病。国际上将具有“臼齿征”的疾病统称为Joubert综合征及相关疾病(Joubert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JSRD),根据累及器官不同分为 6 个亚型[9-17]:①单纯型Joubert综合征;②合并眼缺陷;③合并肾缺陷;④合并眼肾缺陷;⑤合并肝损伤;⑥合并口面指(趾)缺陷。本组1例合并双足六趾畸形,属JSRDⅥ型,余3例未发现合并其他脏器异常,属JSRDⅠ型。故Joubert综合征的确诊需综合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两者缺一不可。

Joubert综合征需与中后脑发育异常的病变进行鉴别:①Dandy-Walker综合征,常表现为后颅窝池扩大,天幕上抬,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第四脑室扩大,与扩大的后颅窝池相连,小脑上脚和峡部无异常,无“臼齿征”;②菱脑联合畸形,特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两侧小脑半球融合,两小脑半球间无“中线裂”;③Down 综合征,无“臼齿征”、“中线裂”,根据临床表现及染色体组型可鉴别;④还需与共济失调起病的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型、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等鉴别,虽然其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均无“臼齿征”影像学特征。

总之,Joubert综合征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臼齿征”、“中线裂”、“蝙蝠翼状”及“三角形”第四脑室能反映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病理变化,结合临床表现,不难确诊。

图1 男,90 d,以发育迟缓,四肢肌张力偏低,双眼运动障碍3个月就诊 图1a 轴位T2WI示两侧小脑半球之间“中线裂”(白箭)、“三角形”第四脑室(黑箭) 图1b 轴位T2WI示“蝙蝠翼状”第四脑室(白箭),枕大池扩大(黑箭) 图1c 轴位T2WI示中脑水平“臼齿征”(白箭),小脑上蚓部可见(黑箭) 图1d 矢状位T1WI示小脑上脚增粗,水平走行(白箭) 图2 女,2岁,发育落后,精神发育迟滞,肌张力偏低 图2a,2b轴位T2WI示“中线裂”(白箭)及“臼齿征”(黑箭),小脑蚓部全部缺损 图2c,2d CT轴位平扫示“中线裂”(白箭)及“臼齿征”(黑箭)

猜你喜欢
轴位肌张力小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双胞胎在这儿呢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