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波
(鱼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济宁 272300)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终末期,多种病因均可造成心力衰竭。虽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绝大部分心衰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调查显示,在同期住院的患者中,心力衰竭患者占心血管病例的20%,但其死亡率占比却高达40%。并且病人5年生存率很低,这一比率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相近[1]。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从而有效缓解症状[2]。近年来,鱼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应用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患者血浆脑钠激素的影响。现分析报告如下。法对患者进行血浆BNP测定,选用经多次试验显示标准的检测试剂盒。
①痊愈:患者经过治疗心脏功能改善到2级甚至1级,心肌衰竭的症状和患者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心脏功能改善,可以达到1级但未能达到2级,心肌衰竭的症状河患者体征得到很大程度改善;③一般:患者经过治疗心脏功能只是轻微得到改善。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P<0.05表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2015年11月~2018年10月,鱼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共诊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1.2±6.3)岁。入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腹胀腹水、心悸等症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抗心衰治疗手段,观察组行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取包括ACEI、硝酸酯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标准抗心衰治疗手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行静脉滴注一次,治疗时间10~14 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评定观察,得出结果。同时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含量,采用放免
随访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组治疗疗效 [n(%)]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NP水平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s)
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NP水平(pg/mL) 1056.2±112.4 842±86.2 1032.6±108.9 534.5±82.1
生脉注射液是一种复合制剂,配方选取红参、麦冬等中药,按一定比例配伍提取而成,可用于静脉注射,临床应用表明,生脉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心脏血液输出量,并且能够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功能[4]。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生脉注射液可以刺激患者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化学能。生脉注射液是根据现代医学科技手段生产的一种镇静剂,临床效果较为成熟。通过药理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同时能保护缺血性灌注细胞,并能很好地调节患者血液和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6]。本研究结果证明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衰疗效较为明显,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辅助治疗。
短期使用生脉注射液加标准抗心衰治疗已被证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BNP水平的检测比超声心动图检测更早、更快。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对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的预测比NYHA心功能分级更准确。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心衰的预后呈负相关[7]。生脉注射液治疗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脑钠素水平,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项研究也表明生脉注射液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循环,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对心衰患者采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短期预后,降低病人血浆BNP水平。但由于受临床条件和患者样本量选取的影响,本研究随访研究时间仅为6周,对BNP的深远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