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这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动物王国之旅,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在旅途中,我们将通过壮丽独特的图片、科学严谨的文字,以及充满好奇的研究,共同探索多样而美丽的动物世界——从那些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种,到那些最为稀少,甚至极度濒危的门类。
这一册中,迷人的旅程将继续——从生活着长颈鹿、斑马和犀牛的非洲大陆启程,抵达欧洲或美洲的丛林和山地,那里拥有北山羊、马鹿和驼鹿的足迹。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人们熟识的动物,如猪、羊和牛;还将介绍那些生活在人烟罕至地区的、我们很少了解的它们的同类,如疣猪、欧洲盘羊和美洲野牛。
有蹄动物
有蹄动物的分类
从马到犀牛,从牛到羚羊,从鹿到长颈鹿都属于有蹄动物,它们虽各不相同,但蹄上都有进化程度不同的趾。它们拥有吸引人的传奇进化史。
食草动物属于有蹄动物,蹄子上覆盖有很厚的角质层。在有蹄类动物中,奇蹄目和偶蹄目拥有真正的蹄子。部分有蹄动物的特征还有犬齿的退化、距骨(一种足骨)的增强和不同程度发达的兽角(鹿科)的出现。根据趾的数量可以把有蹄动物分成两种:奇蹄目,趾数为单数(马科只有一趾);偶蹄目,趾数是偶数。其中,种类最为繁多、从进化角度而言最为成功的当数牛科,除了大洋洲外,各大洲都有野生牛科动物。没有真正蹄子的有蹄动物有土豚(非洲食蚁獸)、蹄兔、海牛和儒艮。
有蹄动物本来拥有五趾,其四肢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众多改变。真正拥有蹄的有蹄动物的四肢被厚角质层大幅度覆盖,起到了保护其因长期在草原和荒漠上奔跑而不断磨损的脚趾的作用。
条纹的伪装
大草原上大型猫科动物的常规猎物中,斑马似乎是不怎么被大自然保护的一种——它独特而又不加伪装的斑纹乍一看更像是便于他人识别。事实上,狭窄的黑白条纹会使处于地平线上的斑马群身上产生一种光的反射,于是,在非洲的炎炎烈日下,捕猎者很难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
斑马生活在非洲东部和中南部的大草原上。斑马体格健壮,结实的脖子上有短而直立的鬃毛。其独特的毛皮能被人一眼发现,在白至浅黄或白至微红的皮毛上有许多深色的条纹,通常为黑色或红褐色,有时还穿插着颜色次深的二级条纹。神奇的是,没有两只斑马的条纹是完全相同的,就像人的指纹。
斑马小规模群居,由一只雄性斑马、若干雌性斑马和它们孕育的小斑马组成。雄性斑马捍卫自己的家室(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防御捕猎者和潜在的情敌。雌性斑马大约每两年受孕一次,交配的高峰期在雨季,也就是十二月和次年一月之间。怀1年后生下1只重约30千克的小斑马,再照料小斑马将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