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自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智库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长,在影响力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智库汇聚了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中国智库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表现在外语转化能力不足、传播手段缺乏、议题范围过窄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切实而不懈的努力,提高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
一、提高智库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加,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切实需要。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争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的着力点大都集中在硬件建设与“术”的层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话语也大都停留在现象和故事的叙说中,缺乏具有思想性与说服力的解读。①
而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过程中,中国新型智库能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首先,目前我国智库主要是从原来的大学、社科机构、政策研究单位转型而来,智库学者有长期的理论积淀、扎实的研究能力和持续的思想内容生产能力。他们有能力摆脱现象叙事,从宏观整体、长期趋势等更高层面、更多角度对政策和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其次,在新时代,新型智库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通过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可信度较高的信息,影响公众和决策者,提炼共识,从而推动最终政策的形成。在我国国力提升的背景下,对外政策甚至国内政策都会引起国际关注,而智库在政策形成、评估等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其“圈内人”的观点更受到重视。
最后,智库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进化,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圈层。智库学者彼此之间因为学术研究、科学方法、研究议程的共通性,进行客观交流的机会更多、对话能力更强,而他们在各自国家的公共事务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观点传播更为有效。
二、中国新型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现状
中国新型智库的发展始于2013年。当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也被视为我国智库建设顶层设计的开端。2013年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2015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从此,中国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自2013年开始发布年度《中国智库报告》,他们的跟踪数据表明,我国活跃智库(指连续运行3年以上)在 2013年为276家,到2017年底已达到464家,年均增长13.6%。在其2013年的首份报告中,很大篇幅都在讨论如何界定智库,而2017年报告的主题则是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以及如何引领国际话语权。话题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智库已经走过从传统研究机构向现代新型智库转型的过程,开始考虑扩大自身影响力。而在全球化的当下,如何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也是中国智库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全球智库研究最为悠久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中心(TTCSP)发布的《2017全球智库指数报告》(2017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中国就智库数量而言已经位列第二(512家),超过英国(444家)、德国(225家)等西欧诸国和印度(293家),仅次于智库发展最早、最为成熟的美国(1872家)。
但该报告中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智库榜单(Top Think Tanks Worldwide
三、提高中国智库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议
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受到其发展历史、运行机制、人员构成等多方面的制约,在西方智库占据主流地位的形势下,并非易事,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一,加强多语化建设,提高智库观点的可见度。这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也是关键一步。如前所述,麦甘之所以称中国智库为“黑洞”,是因为他曾试图从中国智库的官网获取信息,但这些网站都是中文的,对大部分国外同行来说,无异于天书一般。在2018年6月召开的“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他特别提出:“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中国智库想要获得全球影响力,至少应把重要作品翻译成外文,这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英语仍然是目前通行的国际语言,不论是从横向的国际事务处理,还是在经贸、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纵向交流,英语的“霸权”地位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③因此,智库成果、特别是重要成果,应当同时以英语对全球发表,提高信息的全球可见度。只有让国外学者、大众接触到这些成果和观点,才能引发后续的关注、讨论、反馈,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当然,一些专业智库由于目标群体不同,还需要转换成其他语言。因此,多语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转换叙事语言体系,提高智库观点的可及性。国内也不乏以中英双语、甚至多语种运营的智库网站,但整体而言,它们的关注度、阅读体验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在“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分析智库转型问题时特别提出,智库要把复杂的学术问题向大众阐释清楚,必须把握政策语言、学术语言、新闻语言和故事语言这四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换。由于很多新型智库是从政策研究机构转型而来的,它们的话语体系很自然是政策语言、学术语言。但与传统研究机构相比,智庫对大众传播有更高的需求,其要有意识转换叙事语言体系,否则,智库的成果和观点虽然“看得见”,但却“看不懂”。
事实上,智库界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借助媒体在使用新闻语言、故事语言方面的优势。麦甘告诉笔者,2017年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北美智库会议上,他发现高达70%的参会人员有媒体经历。他分析说:“严肃媒体的记者有深入调查和分析能力,又懂得如何有效沟通,这对智库有特殊价值。”同样,这一趋势在国内也日益明显。较早的有《光明日报》基于其智库版成立了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2018年《中国日报》也依托其海外发行渠道和品牌,同国内智库一起探索中国智库建立国际影响力的路径,这都是基于新型智库加强传播的需要。
第三,加强议题设置,提高与国际受众的相关性。中国智库的研究传统上更倾向于针对国内政策、或者与中国直接相关的一些国际话题发表意见,导致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事件中,听不到中国的声音,其他国家也没有这个意识和习惯去倾听中国的意见。
相比之下,在任何地区的任何热点事件发生时,都能听到美国学者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存在感特别强烈。当然,中美智库有不同的目标和战略,无法简单比较,但他们对话题相关性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举例来说,笔者在2018年8月参加中非智库论坛时发现,我们设置的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非洲这一整体层面,但50多个非洲国家由于宗教、地理、语言等因素,其实差异巨大,致使我们的有些观点显得比较空洞,无法引起对方关注,或是应有的关注。如果加强国别针对性,丰富话题的层次,拉近与国际受众的距离,就更容易引起共鸣,传播效果会更好。
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尽管面临各种困难,但它关系到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对我国构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此,困难再大,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做出切实而不懈的努力。
「注释」
①程曼丽:《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思考》,《国际传播》2018年第2期。
②[美]詹姆斯·麦甘、安娜·威登、吉力恩·拉弗蒂:《智库的力量: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王晓毅、张倩、李艳波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0页。
③金光美:《英美霸权与英语全球化》,《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