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9-06-19 00:59魏娇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读数大屏幕数数

魏娇婧

创新整合点

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向学生推送复习检测的内容,并及时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及反馈,课堂也从传统的经验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测评结果由教师猜测转变成精确数据,测评方式由抽查少量学生转变为展示全体学生,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聚焦“数感”的培养。

②在教学组织上利用了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组织学生在虚拟课堂进行学习。教师用小组评花、随机点名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③利用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让学生在平板上圈一圈、画一画,数点子的个数,以及在平板上观看微视频、推送练习题。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做到及时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讲评,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学生学有所获,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部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计数单位“一”“十”“百”及其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又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由于1000、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所以,在学生有限的认识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的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

本课重在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数(shù)来源于数(shǔ)。因此,学生认数离不开数数的过程。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10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数小立方体的活动,经过将一个个的小立方体结构化,借助计数单位“一”“十”“百”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制。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本课在这个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法和写法,通过观看微视频、资源推送和测评,巩固认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板随机投票、圈、画等活动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抽象出读数、写数的学習过程中,关注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络、课件、微课、平板电脑安装教学助手及视频播放器。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请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有信心吗?

教师利用平板推送复习题,如图1、图2所示。

学生在平板上自主完成,并即时反馈到大屏幕,集体反馈。

师: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教师向学生推送复习检测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计数单位一、十、百、千;回忆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为“沟通联系,探索大数”奠定基础,将目光聚焦到1000以内数的数法、数的组成等方面,培养数感。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活动一:互动生成——学数数

①估一估。

教师出示例2点子图(如图3),并引入。

师:哇!这么多小圆点。估一估图中大约有多少个?比100多呢?还是比100少?我们来现场投票。

学生用平板投票,大屏幕上出示投票结果(如图4)。

师:从投票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选择比100多。估得准不准呢?我们来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②数一数。

学生在Pad上圈一圈,数出圆点数,教师分屏展示4位学生的屏幕。

师:说一说你是如何数的?

生1:我是十个十个数的,数出235个小圆点。

生2:一列是10个,10个十是一百,先一百一百地数,有2个一百,不足一百的我就十个十个数,有3个十,最后剩下5个一,合起来一共是235个小圆点。

师:两种数法都数出235个,你们都数对了吗?你喜欢谁的数法?为什么?

生1:第二种。

生2:因为一百一百地数,数起来更方便。

师(小结):你们真棒啊!数量少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十一十地数,数量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数起来很方便,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学生判断点子个数,并用平板投票,实时出示投票结果。传统课堂中,教师会用举手、起立、写“正”字等方法整理数据,这对达成本课教学目标而言,费时,效率不高。借助平板的数据分析和反馈,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进程。接下来,让学生在平板上数一数、圈一圈,大屏幕实时呈现全体学生的操作过程,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活动二:平板操作——悟组成

师:那么,235用小棒怎么表示呢?请和你的同桌一起摆一摆,然后相互说说你的摆法。摆完后别忘了拍照哦。

学生动手摆,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及时评价,大屏幕光荣榜点赞,教师用互动课堂随机点两名学生汇报。

生:235有2个百、3个十、5个一。(教师小结并及时评价)

师:想一想316的组成呢?(指名回答)

生:316是由3个百、1个十和6个一组成。

师:506呢?(指名回答)

生:506由5个百和6个一组成。(教师及时评价)

师:都说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选一选。

教师推送如下选择题到学生平板:

①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A.256  B.526  C.652

②7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A.703  B.730  C.307

学生运用Pad完成练习,大屏幕出示完成情况统计图。

学生汇报(正确率100%的不反馈,未达到100%指名反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合作学习,摆小棒,拍照上传,交流经验,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来表示一个三位数,逐步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3)活动三:微课自学——明读写

师:我们学习了数数、数的组成,接下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是计数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拨一拨,计数器上表示235。

学生操作,大屏幕光荣榜点赞。

生:我在百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百,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十,个位上拨5颗珠子表示5个一,合起来就是235。

师:老师为你的回答点赞。我们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了(板书,贴计数器)。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观看微课,自学1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完成相应习题。

平板推送微课与以下习题:

①读数和写数都是从(   )开始。

A.最低位 B.最高位 C.任意一位

②在写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要写(   )来占位。

A.数  B.0  C.1

③在读数时,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   ),末尾无论有多少个0都(   )。

A.零,不读  B.不读,零 C.零,读零

学生独立看微课,完成填空。大屏幕显示完成情况统计图。

师:这个数是多少?(教师指着板书的计数器)

生:235。

教师板书:写作235,读作二百三十五。

教师及时评价,并点击屏幕的随机点名学生汇报练习完成情况。

生:①读数和写数都是从(最高位)开始。②在写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来占位。③在读数时,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多少个0都(不读)。

教师利用平板推送判断题:①304读作三百四。②500读作五百零零。③六百二十写作:620。④八百八十写作:808。⑤6个百和3个一,写作:630。

学生完成选择判断,大屏幕显示完成情况统计图。教师在大屏幕光荣榜点赞。

设计意图:传统课堂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听课,只有部分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而本环节我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与分析,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观看第一课的过程中选择暂停甚至回放,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打造智慧课堂。

3.归纳小结,总结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动态测评,拓展延伸

(1)随堂检测

平板推送下面选择题。

①五百二十写作(   )

A.52  B.502  C.520

②403讀作(   )

A.四百三  B.四百三十

C.四百零三

③读数和写数是从(   )开始。

A.最低位  B.最高位  C.任意一位

④5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A.53  B.503  C.530

学生独立完成,大屏幕显示完成情况统计图。当堂反馈。

(2)综合练习

读数,并在计数器上画珠子(如图5、图6)。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3)拓展延伸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上传至教育云空间。

设计意图:立足学生认知维度和练习梯度进行练习设计。首先,随堂检测,平板推送,快速分析与反馈当堂学习效果,达到巩固认知、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拓展思维。接着,综合练习。最后,课后延伸。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上传至教育云空间,真正实现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实时互动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纵观整节课,我借助教学助手与智能终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利用智能终端主动学习,在学习方法、教学策略和测试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1.学习方式个性化

通过“云+端”的教与学,打破传统教室中黑板、讲台和时空的概念,实现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学生数感,也发展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策略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单一,而本节课采用动态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充分思考的空间,激活思维,发展能力,提升效能。

3.评价方式数据化

相对于传统课堂,本课运用课堂交互系统中的大数据统计与反馈,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正确率与错误率的及时呈现,直指学生认知的起点和增长点;人人端数据分析运用,实现课堂学习效能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读数大屏幕数数
“0”的读法和要领
宁夏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浅谈LED大屏幕在县级春晚中的应用
爱数数的兔十一
数数
例谈高中物理常见读数问题
数一数
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仪器的读数规则
数数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