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峰
摘 要: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原本较为鲜明的行业特色不再突显,需要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新定位重新凝练办学特色。如何保留行业院校的传统优势并根据服务面向的调整和时代发展的变化培育新的办学特色,是行业划转院校普遍遭遇的难题。北方工业大学历经从“冶金”到“有色”、从“有色”到地方的两次转型,坚持在历史变迁中传承特色,在人才培养中挖掘特色,在文化根基中培育特色,走出了一条继承与创新兼顾的特色凝练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而且也为高校的新发展新改革指明了方向。北京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强调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贯彻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高校要担当“为党育才、为国造士”的时代重任,服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大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服务地方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有“放眼世界、瞄准一流”的宽广视野,为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北方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在将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统筹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动力的进程中,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北京城市定位,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育人特点和未来面向,不断凝练和彰顯自己的办学特色,力争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工业为基,服务国家地方需求
作为一所有着73年办学历史的“工业”院校,学校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与国家和地方的工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解放初期的“工业救国”,改革开放的“工业兴国”,还是21世纪的“工业强国”,学校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工业的进步、行业的勃兴、地方的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力量。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学校划归国家重工业部管理,先后更名为“北京重工业学校”和“北京钢铁工业学校”。学校怀揣“工业报国”理想,按照国家“以钢为纲”的方针,以采矿、探矿、选矿、炼焦、冶铁、炼钢、轧钢、钢铁机电为主要培养方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钢铁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投身钢铁、奉献钢铁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为国家钢铁工业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学校以“工业兴国”为己任,按照国家工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面调整建设方向。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学校从国家冶金工业部划转为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这一时期,学校根据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服务有色金属行业的新定位,对办学方向进行了深度调整。学校撤销了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冶金类专业,集中力量建设工业自动化电气化、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冶金机械、液压、工民建、经济管理、文秘等相关专业。1985年,学校由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更名为北方工业大学,完成了从冶金类单科型学院向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实现了办学层次和格局的提升。学校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向同行,在人才智力、科技攻关、技术应用等方面为国家工业的飞跃进步和有色金属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进入21世纪,学校经历了第二次重大转型—由行业院校划转为北京市管理的市属院校。学校以“工业强国”为引领,紧跟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发展需要,着力培养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工业人才。学校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方针,坚持内涵和外延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进入新时代,学校牢牢把住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总要求,紧密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北京高精尖产业结构要求,对学科专业进行重新布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用于对传统专业、学科的升级改造,全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提升运用新兴工业技术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的能力。
学生为本,构筑因材施教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学生学业基础差异、成长需求差异和专业兴趣差异三大挑战。为此,学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构筑了“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三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成才目标分类化、基础教学分层化、专业培养分流化”,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成才路径,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
1.成才目标分类化是“三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导向。学校确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一种类型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素养高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满足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意愿。第二种类型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第三种类型以培养技术熟练、技能突出的高级现场技术应用人员为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的意愿。目前,三种类型的人才各占三分之一。
2.基础教学分层化是“三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根据学生不同学业起点、学习能力和发展需要,学校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和“电学”“力学”“图形学”等专业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在这些课程中,根据学业基础差异将学生按比例分为A、B两层,区分不同难度和目标,辅以不同授课方式,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意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分层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
3.专业培养分流化是“三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延伸手段。学校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不同侧重的专业成组选修课,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专业和技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学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建立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三种分流培养课程体系:针对第一类学生,设置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提高类课程,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提高其研究创新能力。针对第二类学生,设置了实践能力类课程,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其工程设计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针对第三类学生,设置了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系列课程和技能操作实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提高现场应用能力。
“三分”模式做到了两个转变,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将“统而授之,以教为主”转变为“因材施教,以学为主”,打破了高校本科教学一个标准、一个类型的固定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学校持续对“三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深化,已经从个别学院的试点拓展到全校:设立工科实验班,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将27个专业划分为10个大类,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实行了开放的转专业制度,转出不设门槛;深化学分制管理,逐步实现了自由选课;建立了无线网络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人性化的教学服务体系等。“三分”模式的学业带动作用得到逐步展现,学校考研率、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就业率逐年提高,不同类型的学生均能学有所成,实现了学校育人成效与国家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文化为根,厚植人文素质土壤
学校长期的办学历史凝练了“敦品励学,才德并懋”的校训和“严肃、严格、严谨”的校风,形成了以“专业精神、人文精神、进取精神”为主旨的学校精神。其中,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题写的校训,蕴含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品行与学业同修,才学与美德并茂。”“三严”校风则是对“严肃认真的作风,严格科学的教风,严谨求实的学风”的概括,主旨是以从严治校、理教的理念培育人才。这些思想观念通过不断的传承熏染已经内化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遵循,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
学校按照德才兼备的培养理念,坚持学生科学素养、人文涵养与艺术修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育德、育智、育美、育心”的素质教育特色。一方面,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效卓著:1986年,学校建立了全国理工科院校第一座艺术馆;1992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所文明校园;1995年,学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试点高校之一;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大学美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开设了“大学语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100多门通识类课程,出版《生活美学》《文化创意》《中国戏曲》《中西建筑》《语言文化》等系列人文素质教材和书籍75种。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不断彰显。学校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课程在全校铺开,把科技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应用技术向人文社科专业渗透,在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科学理念和工业特点,培养通识和专精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内、课外,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1985年,学校创设了以大学生艺术节、科学节、文化节和体育节为主轴的年度“四大节”活动,这一活动一直坚持至今,延续三十多年不断线。学校开设了“人文素质名家讲堂”,邀请国内外文、法、史、哲、艺等诸领域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坛布道,成为学生提升学术品位,开阔人文视野的重要平台。学校重视环境育人的力量,打造了环境雅致、书香气息浓厚的现代化校园,是享誉京城的十佳美丽校园和全国模范绿化单位。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提高政治意识是根本层面和全局高度的素质教育。进入新时代,面向“00后”大学生,根据深受互联网影响的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成长路径的新特点,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渠道、方案进行重新调整和设计。学校通过融入宣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日常管理的“五个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纳入学生培养体系。学校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步推进,在建好思政教育课堂主阵地的同时,深度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鼓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有机统一,探索思政育人新途径。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提炼和突显,既是在对自己深刻剖析基础上的认识升华,也是顺应時代浪潮的一次激流勇进。学校在特色的凝练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而从未丢失“工业”的基础和底色,根据自身的独特情况构建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工为主”定位下着眼于培养文理兼济的综合型人才。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历史的打磨、实践的检验和改革的洗礼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成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学校在服务国家地方中坚持底色、在人才培养中勇于创新、在文化积淀中传承精神的做法,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的特色凝练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