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 徐 宙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上海市 201900,电子邮箱:chenrc1204@hotmail.com)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约占90%[1]。DTC的预后相对较好,但部分患者仍可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导致肿瘤复发。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常用于监控DTC术后131I治疗的效果及复发转移情况,但研究发现10%~25%的甲状腺癌患者体内存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其可造成Tg检测假阴性,无法准确反映病情[2-3]。因此,对Tg阴性的DTC患者,TgAb能否作为随访中的肿瘤替代标志物,目前尚未达成共识[4]。本研究探讨术前Tg阴性DTC患者术后TgAb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住院的82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1)均经影像、临床病理确诊为DTC,并成功实施甲状腺切除术后131I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2)术前Tg阴性且TgAb阳性,术前无远处转移病灶。排除合并严重感染、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其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24~71(49.13±4.72)岁;甲状腺乳头癌57例,滤泡状癌25例;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移51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根据术后1年TgAb水平的变化情况,将DTC患者分为转阴组(n=35)和未转阴组(n=47)。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癌灶特点、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等。
1.2.2 Tg和TgAb测定: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2 mL,常温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罗氏Modul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Tg和TgAb水平。参照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相关指南[5],Tg<1 μg/L判定为阴性,TgAb<40 IU/mL判定为阴性。
1.3 随访 术后通过门诊复查、电话询问等方式跟踪随访1年(随访时间从手术之日起计算),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转阴组和未转阴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与转阴组比较,未转阴组男性、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侵犯包膜的比例更大(均P<0.05),而两组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癌灶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转阴组和未转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n(%)]
2.2 不同TgAb水平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 术后1年,TgAb转阴者35例(42.7%),TgAb水平降低>50%者29例(35.4%),TgAb水平降低≤50%者13例(15.8%),TgAb水平升高者5例(6.1%),上述不同TgAb水平患者的甲状腺癌复发率分别为5.7%(2/35)、6.9%(2/29)、23.1%(3/13)、6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2,P=0.003)。其中TgAb水平升高者的复发率高于TgAb转阴者和TgAb水平降低>50%者(均P<0.05)。
2.3 影响DTC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以术后1年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侵犯包膜情况、病灶特点、淋巴转移情况和TgAb转阴情况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DT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临床分期、包膜侵犯、淋巴转移、TgAb转阴与DTC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均P<0.05),见表3。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临床分期高、淋巴转移是D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Ab转阴则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见表4。
表2 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DT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影响DT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131I治疗是DTC的常用治疗手段,术后随访期间定期检测Tg能够反映甲状腺全切术和碘消融治疗后疾病的进展状况,但无法避免TgAb对Tg检测结果的干扰。苏慧东等[6]对DTC患者术后随访时发现,当血清TgAb水平<6 U/mL、<50 U/mL、≥50 U/mL时,无法检测到Tg的患者分别占6%、35%、65%,说明即使低水平的TgAb也可使Tg检测呈假阴性。因此,当TgAb为阳性而Tg为阴性时,Tg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提出,高水平TgAb及其动态变化可用于监测甲状腺癌病情的进展[7]。目前,临床上多以TgAb联合Tg作为DTC复发转移的辅助检查指标,但其单独应用于Tg阴性DTC患者预后评价的研究仍较少。
TgAb作为针对Tg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属于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其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8-9]。随着癌灶的完全清除,抗原刺激停止,TgAb水平也将逐渐降低,最终实现转阴。研究显示,TgAb阳性患者清甲治疗后TgAb转阴时间尚不明确,其持续阳性主要与残余病灶组织或远处转移有关[10]。故术后一段时间TgAb水平可能仍呈阳性甚至升高,提示释放Tg的组织仍然存在,这对疗效及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转阴组比较,未转阴组男性、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者的比例更大(均P<0.05)。提示TgAb转阴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及包膜侵犯之间,即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TgAb转阴与否与性别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11]。
近年来,关于TgAb对DTC患者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Huang等[12]研究显示,术前TgAb阳性对DTC预后具有保护作用,TgAb阳性者术后复发率低。但更多的研究持相反观点,Durante等[13]研究发现,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DTC患者中,术后1年内血清TgAb阳性者较阴性者的复发或转移风险更大,TgAb阴性患者的长期预后更乐观。通常认为,术后半年至1年,TgAb水平较术前下降超过50%者预后较理想,无上升者半年至1年存活率可达80%,而上升者存活率不足50%[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TgAb水平升高者的复发率均高于TgAb转阴者和TgAb水平降低>50%者(均P<0.05)。由此可见,术后TgAb水平的升高可能与DT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是D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Ab转阴则是DTC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均P<0.05),进一步证实术后早期TgAb水平变化可作为甲状腺切除术后Tg阴性而TgAb阳性的DTC患者发生复发和转移的监测指标,且TgAb水平越高,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越大[15-16]。
综上所述,甲状腺切除术后TgAb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预测术前Tg阴性DTC患者的复发风险,TgAb转阴者可表现出更好的预后。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观察时间较短,故此结论有待更大样本、更长周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