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2019-06-19 02:24张鹏禹
今日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史家胡同居民

文|张鹏禹

博物馆的部分展品从当地居民手中征集而来,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了历史上东四居民的衣食住行及东四胡同内的历史

“文化的发展是有脉络的,没有文化自知就没有文化自信。胡同博物馆是承载着老北京居民记忆与乡愁的精神家园,也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闪亮名片。”

“豆汁油条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北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藏着最地道的老北京风情,让许多北京人怀念,也让无数游人向往。然而,一般的胡同民居“谢绝参观”,故宫、颐和园里的帝王宅院似乎又离百姓生活太远,能不能开辟出一个专门的公共空间,来展示老北京的民居形式和生活方式呢?日渐兴起的胡同博物馆满足了这种需要。

2013年,位于史家胡同24号院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这里曾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开设了8个展厅。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规院)的规划师们在此驻地运营。

2018年10月,北京城内第二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四四条77号的东四胡同博物馆开门迎客。该馆占地1023平方米,主体建筑于1940年左右建成,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设有东四印象、印象瓦舍、文化探访等5个展区。

居民献宝,共建文化空间

走进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枝头雀鸣阵阵,自行车擦身而过,街坊四邻在自家门前唠着家常。来到一座青砖黛瓦、金柱大门的传统四合院,门上悬挂着著名文学家老舍之子舒乙题写的“史家胡同博物馆”牌匾。推开院门,别有洞天。庭院里长着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屋檐下挂着鸟笼,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展厅中细细端详,仿佛沉浸在旧时光中。

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的捐赠者叫陈子钰,是一名“90后”,倾心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掌故。他曾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京城,拍下了数不清的胡同铭牌。2016年,他向史家胡同博物馆捐赠了这辆飞鸽牌22型自行车。

“我不是史家胡同的居民,但我很喜欢这座博物馆。馆里收藏了很多居民捐赠的老式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等物件,衣、食、住、行里面唯独交通工具方面的藏品比较少,于是我想到了捐赠自己家里的自行车。”陈子钰说。

据陈子钰介绍,这辆飞鸽牌自行车于1966年生产,用锰钢制成,又结实又轻便。它使用的涨闸技术,代表了当时国产自行车的最高水平。“那时候在北京售价193元人民币,对普通家庭可谓是‘天价’,而且需要凭票购买,一票难求。”这件藏品一经展出后便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很多人驻足拍照,并好奇地向馆员打听还能不能骑。

“酸甜豆汁儿!酸甜豆汁儿!”“哎—没有虫儿的海棠哎,多给嘞!”在史家胡同博物馆有一间小工作间,收集了80多条不同年代春夏秋冬的胡同声音,如蝉鸣鸟叫、吆喝叫卖等,其中还有“震惊闺”,即七块铁片相叠用,铁丝牵引带木把,旧时修鞋、磨刀剪的招牌音响,以及“虎撑子”,即游医郎中、卖药小贩使用的响器等富有京味特色的声响。这是凌叔华后人、艺术家秦思源策划的“胡同声音计划”成果。在博物馆中重温这些市井声音,不仅给年轻一代了解北京文化提供了机会,也在时代变迁中给老北京人留下念想。

北规院规划师王虹光说:“从建馆之初,胡同博物馆的定位就是服务居民。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使博物馆成为馆员、居民、游客共建的公共文化空间。”

新近开馆的东四胡同博物馆内,水缸、瓦当、蛐蛐罐等不少展品也都来自居民捐赠。刘秋琴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看到东四胡同的宣传片里出现了一个端着鱼盆喂鱼的镜头,她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家也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大鱼盆,便捐给了博物馆。她说:“鱼盆是四合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捐到博物馆能让大家通过实物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

除了老北京日常生活用品外,展厅里还有一块匾额引人注目。清朝末年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分别是售卖帽子、服装、鞋靴的老字号,“四大恒”却并非指腰带,而是指“四大恒”钱庄的银票。“四大恒”是董氏家族经营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由于其发行的银票解决了银两携带不便的问题,声誉大振。董氏后人董笑岩向东四胡同博物馆捐赠了其父董文申的篆书字匾。匾上“人和、情融、意顺、神畅”八个大字,是董氏家族留下的众多家训之一,浓缩了以和为贵的老北京商业文化与豁达随和的处事原则。

以馆为桥,推动社区营造

开馆5年多的史家胡同博物馆与居民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博物馆都会为居民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2018年七夕节,博物馆布置了很多花篮摇椅,给上了岁数的夫妻们拍照。居民李绍宾感叹道:“咱们胡同办的活动都非常贴民心。”照片上他和老伴儿笑容灿烂。每年腊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会请居民来馆里坐坐,泡腊八蒜,喝腊八粥。

已经工作的莫先生感叹道:“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活动很有意思,令人印象深刻。我上大学时曾和女朋友一起参加过博物馆的制作毛猴活动,用蝉蜕(知了壳)做毛猴的头和四肢,用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子,栩栩如生。如今我们已经结婚了,毛猴摆在家里成为我们爱情的见证。”

王虹光说,社区营造就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让居民一起来建设和改造公共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到居民的不同需求。博物馆的很多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居民间的了解与互信,搭建桥梁,为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与胡同文化保护打下基础。

位于北京东四四条77号的北京胡同博物馆占地1023平方米,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展示80年代的生活和物品

2014年,北规院规划师协助朝阳门街道办事处成立了植根社区的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建立起居民、产权单位、专家、志愿者共同参与街区保护更新的平台。协会以“公共环境改善+社区人文教育”为宗旨,推动规划实施、激活社区发展,调动本地居民参与街区保护更新。“胡同微花园”项目便是其中的代表。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带来的“胡同微花园”项目,利用废弃材料,种植瓜果蔬菜等各类植物,帮助居民美化庭院。茶壶种上了花,易拉罐垒成了花架子,小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相映成趣,兼具美感和实用性。史家胡同54号院居民宗秀英老人说:“今年种的辣椒,我给它起名叫‘风风火火’,从屋里往小院看,特别漂亮。”

北规院规划师、史家胡同博物馆馆长马玉明介绍说,博物馆有一个议事厅,街道共治共建的座谈都可在此举办,居民一起讨论胡同里的停车、公厕设计等问题。“我们还与东四南的居民一同进行院落改造,从设计方案到编制公约,每一步都由规划师搭台,邀请设计师、社工与居民共同参与。从前年开始到现在,一共改造了7个院子,包括清理杂物、疏通下水、平整地面,还增加了便民置物架、花架和太阳能灯。”马玉明说。

2017年,北规院推动申报的“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同时也得到英国景观学会会长凯瑟琳·穆尔的高度评价:“我没想到中国的社区博物馆如此活跃,你们在这里做了很多精彩的事情。”

留住记忆,传承城市文化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城市传统文化,记录社会生活变迁?近几年,中国多个城市涌现出类似北京胡同博物馆这样扎根社区、旨在留住城市文化记忆的博物馆。

2018年1月,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正式开放。蝴蝶牌缝纫机、老大房八仙盒、“三五”牌台钟、搪瓷杯、旗袍等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诉说着海派弄堂文化和关于“老上海”生活的集体记忆。

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五星社区的乡愁博物馆开馆。秧盆、鸡公车、竹编火炉……600多件来自居民家中的藏品,展示了从20世纪30-90年代成都人衣食住行的变迁。乡愁博物馆深受周围居民喜爱。老人在此回忆往昔,年轻人也得以了解过去的老街文化、农耕文化。博物馆还开设了客家方言课堂、乡愁食品制作课堂等,增强社区的文化底蕴,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享。

史家胡同博物馆通过成立老照片工作坊和口述史整理项目,留下了珍贵的胡同居民生活档案。在《回家·旧影》老照片展览上,居民常继红动情地讲述了她所捐赠的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老照片勾起了她与老伴几十年风雨同舟的回忆。博物馆的口述史团队深入居民家中,搜集往日胡同生活的精彩片段,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还原了老北京胡同的历史。

“文化的发展是有脉络的,没有文化自知就没有文化自信。胡同博物馆是承载着老北京居民记忆与乡愁的精神家园,也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闪亮名片。”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勇说。

猜你喜欢
史家胡同居民
劳动最光荣 史家胡同小学绘画作品展
身边雷锋
石器时代的居民
重建“史家”眼光下的作家作品艺术分析维度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
“全能”爸爸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