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莫桑
尽管现在的梵蒂冈在意大利国土的包围中,面积仅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对于全世界10多亿的天主教徒来说,梵蒂冈就是心中最神圣之地,也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
梵蒂冈每年游客数量可达600万人次,但拥有梵蒂冈国籍的人口却只有约800人——梵蒂冈国籍不以出生地来颁发,而是以受聘为教廷服务为由颁发,通常任期终止,国籍也相应失效。
2000年前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从犹太教会分离出来。在传播的最开始,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邪教,教会被封杀,教士遭到残忍的迫害。然而,罗马帝国的君主随后意识到,基督教宣扬和平、和善、不反抗,这样的教化对于罗马帝国的控制无疑是有利无害的。于是,罗马帝国开始宣布全国信仰该教,并将罗马城里的拉特兰宫送给教会办公。至此,基督教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到了公元5世纪,兴盛一时的罗马帝国走向灭亡,但基督教并没有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反而在不断的战事中吸收了更多的教徒。在6世纪时,基督教已经获得了罗马城的实际控制权,教会的最高神职人员被尊称为“教皇”或“教宗”,并在罗马城的西北角修建了奢华的梵蒂冈宫殿。但是在公元8世纪,教皇的辖区遭伦巴德人入侵,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德人,并将罗马城及周边领土送给了教皇,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丕平赠土”。随后,教皇的教权日益扩张,统治了意大利中部地区,于是,以教皇为君主,以罗马城为首都,梵蒂冈的前身——教皇国正式出现,其统治面积占据了现在意大利的三分之一。
1054年,基督教内部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开始自称“天主教”,1377年,教皇的住所正式从拉特兰宫搬到了梵蒂冈宫。然而日益强盛的教皇国走上了“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道路,加上统治阶级的腐败,教皇国逐渐走向衰败。
19世纪中叶,意大利逐渐统一,当时的意大利王国杀入罗马城,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忌惮于教皇在全世界天主教徒中的影响,意大利政府不敢贸然进攻梵蒂冈宫,而势单力薄的教皇也无法组织军队收复失地,只能安于一隅。这种相互制衡的状态,被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打破:墨索里尼上台后,为了寻求宗教势力的支持,在1929年与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从意大利独立出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且为永久中立国,不参与国际事务的纷争。而作为交换,教皇则承认了意大利政府对罗马其他地区的占领和统治。
至此,曾在世界繁盛一时的教皇国成为历史,而政教合一、面积仅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冈开始了新的进程。
尽管如今的梵蒂冈国土面积狭小,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全世界超过12亿天主教徒心中的神圣地位——教皇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神权,而梵蒂冈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曾被上天祝福过,踏及此地,必然沐及天恩。
在罗马城内沿着协和大道一直往西,跨过一条灰石铺就的国界线,没有繁琐的安检,不需要验证护照,就顺利地从意大利到了另一个国家——梵蒂冈。
在1984年,梵蒂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世界上唯一整体被列入世遗的国家。从罗马到梵蒂冈,游人的第一站是由巴洛克著名艺术家贝尼尼于17世纪设计修建的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广场与身后的圣彼得大教堂共同组成了一把古代钥匙的形状,其构思来源于圣经:圣彼得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耶稣将象征天和地所有权利的金银两把钥匙交给他,这两把钥匙成为天主教会权利的来源,圣彼得也因此被认为是罗马天主教的建立者,是罗马教会的首任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