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燕 王苹
摘 要: 本文以《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为语料,统计汉语多义成语的数量,分析汉语多义成语义项之间的关系,从共时、历时角度探析汉语多义成语产生的原因,以展现汉语多义成语语义的现状,挖掘内在规律。对多义成语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成语语义的动态描写和掌握,更便于我们规范化使用成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多义成语 义项关系 多义成因 新华成语词典
成语是人们从历史上传承下来并长期使用的结构凝固、语义精辟且具有民族特点的熟语。成语语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由于历时的发展,原本单一的语义变成多义。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1]选条严谨,释义准确,涵盖古今常用成语,而且及时增收近年出现的、使用较稳定的成语,体现了时代性和演变性。本文通过对《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多义成语的考察和研究,分析多义成语义项之间的关系,探析多义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成语语义的动态描写和掌握,更便于我们规范化使用成语,减少因词不达意、表达或理解上的误会造成的各种损失,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一义成语和多义成语的界定
成语有一义和多义之分,在词典中体现为义项的多少。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的特点,即成语意义是在各个组成部分的字面意思基础上经过整合、概括和引申后得出的新的整体意义。少数成語的整体意义就是字面意思,由语素义直接构成,如“面红耳赤”,但大多数成语的意义是人为赋予和约定俗成的,如“屑榆为粥”,字面意思是“把榆树皮磨成碎屑,做成粥食”,整体意义是“形容荒年的艰苦生活”。成语词典中,为了使查阅者更好地理解成语意义,往往会在义项前简单解释字面意思,因此成语的整体意义若不是语素直接相加构成,字面意思不能算一个义项。
一义成语是指词典中只有一个义项的成语。成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演变性使许多成语本义消失,在一般词典中不再列为义项。所以,这类成语常被误认为多义成语,实则为一义成语。如“触斗蛮争”最初被记载在《庄子·则阳》中,现今语言表达中基本不用本义,而多用引申义,“指因微利二斗争”,称为本义“消失”,同类还有“邯郸学步”“狐假虎威”等,均归为一义成语,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内容。一般来说,本义“消失”的成语有三个特点:一是记载本义的文献距离当今时间久远;二是介绍本义只是为了解该成语来源,目前语言表达中已基本不使用本义,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三是这类成语往往来自一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
多义成语是指词典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成语。如“寸步难行”,“形容行走十分困难;比喻陷入困难境地,无法进行活动”。《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共收入10481条成语,经统计,此类多义成语多达1061条,占到10.12%。如何正确理解并且使用这类成语,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语义发展演变,探讨它们的成因,很有必要。
二、多义成语义项间的关系
此类多义成语根据义项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几种类型。本义是文献记录的最初意义;基本义是指成语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引申义是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可从本义、引申义引申发展;比喻义是把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义可以是本义、引申义,本义、引申义也可以产生比喻义。
多义成语义项间的关系有三大类,分别是本义引申义、引申义比喻义、不同引申义或比喻义。
第一大类数量最多,不仅包括单纯是本义引申义的关系,如“大块文章”,本义是“指大地景物斑斓多彩”,引申义是“指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还有引申义是比喻义的情况,即本义比喻义的关系,如“枯鱼之肆”,本义是“卖干鱼的店铺”,比喻义是“比喻无可挽救的绝境”;若该多义成语有两个以上义项,则义项间的关系可能是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也可能是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如“齿颊生香”,本义是“吃了美味食品后牙齿和两颊感到有香气生出”,引申义是“形容所谈之事给人的感觉极其美好”,比喻义是“比喻诗文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第一大类义项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第二大类是本义消失的多义成语,义项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引申义比喻义,且比喻义是从引申义中产生的,如“滥竽充数”,释义为“借指没有本领的人混在行家当中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第二种是比喻义引申义,引申义从比喻义引申发展而来,如“景星庆云”,释义为“比喻吉祥的征兆;也指杰出的人才”。
前两大类是从历时层面出发的,第三大类是从共时层面出发,最早记载几个义项的文献基本是同一时代的,本类可分为不同引申义和不同比喻义。如“十羊九牧”,释义为“比喻民少官多;比喻政出多门,使人无所适从”,这几个释义均在唐代出现。《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三大类义项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三、成语多义成因探析
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多义成语,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分不开,社会交际的需要和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分别作为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语言系统发生变化。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2],作为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语亦是如此。通过以上义项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多义成语义项大都经历了从一义到多义的历时演变,也有多义并存的共时现象。多义成语之所以产生,有历时和共时等方面原因。
(一)历时成因探析
历时成因是指从较长历史时期来看多义成语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词义、语音、语法、结构四个方面。
1.词义因素
词义是人们对现实的概括反映形成的意义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的主观评价,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任何一个意义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1)词义范围变化
词义范围变化包括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
词义扩大指扩大了原来意义范围,如“赤手空拳”,“进行打斗时手中没有武器;形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凭借”,从没有武器扩大到没有任何东西。
词义缩小指缩小了原来意义的范围,表现为限制语义的内容增加,这类数量较少,且意义演变为偏向坏的一面,如“习与性成”,本义是“长期的习惯会养成某种性格”,涵盖好坏两方面习惯塑造性格,词义缩小后变为“坏习惯成为本性,难以改变”,只指向坏习惯。
词义转移范围很广,只要不是扩大和缩小,意义上有新旧更替,就算是词义转移,数量最多,如“壁立千仞”,“形容山峰高耸;形容大浪冲天的样子;形容人刚毅威严,清正廉洁”,描述对象发生了转移。《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词义范围变化的情况如表3所示:
(2)词义色彩变化
词义色彩变化主要指褒义、贬义和中性义之间的变化,色彩义是附加在成语语义中的,为了体现历时角度的色彩义变化,本文注重的是变化过程,不讨论共存褒贬的现象。
在《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有感情色彩变化的101条多义成语中,贬降的占了82条,表明色彩义大都是向贬义发展。原因可分为三类,一是秦汉时期成语大量产生,正处于封建统治时期,所有成语都要符合统治阶级的喜好,贬义成语的数量本身比较少。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扩大,人们对一些原本褒义的成语进行一系列引申和比喻之后,使其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如“浑浑噩噩”,“形容淳朴天真的样子;后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的样子”。二是我国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3],因此个性过度张扬的成语都被赋予贬义色彩,如“吞舟之鱼”,本义是“比喻志向远大的贤人”,引申义是“比喻大坏人”。三是成语意义能体现出古今人们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有些成语体现古代某个时期的道德标准,是褒义的,但随后可能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就会转化为贬义成语,如“重规叠矩”,“形容两者胡相吻合,协同一致;也形容因袭重复”。《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词义色彩变化的情况如表4所示:
(3)语义轻重变化
语义轻重变化也会导致成语多义,这类情况条目较少,共14条。其中既有语义由轻到重的,有7条,如“不咸不淡”,“形容平淡无奇;形容态度冷淡而别有深意”,又有语义由重到轻的,亦是7条,如“痛心疾首”,从“形容非常痛恨”到“形容非常伤心或悔恨”,语义明显变轻。《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语义轻重变化的情况如表5所示:
(4)构成语素意义变化
以上三类是从成语整体意义出发的,若从成语中部分构成语素的语义演变考虑,发现构成语素意义的变化也会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变化,从而产生多义,这类共计29条。如“熟”的词义演变是“食物烧煮到可吃到程度”到“果实或庄稼成熟”再引申为“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因此“半生不熟”的意义从“食物没有完全加工熟,瓜果等没有完全成熟”引申义到“不太熟悉或熟练”。
2.语音因素
这类成语多义产生的方式很少,只有2条,一条是“逃之夭夭”,谐音造成多义,“原形容桃花茂盛鲜艳”,后来由于“桃”“逃”谐音,用“逃之夭夭”作为逃跑的诙谐说法。另一条是“丧家之狗”,由于“丧”的两个读音不同造成多义,“指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守孝而无暇喂养;后转指失去主人,无人豢养的狗”。
3.語法因素
语法意义变化以转变词性为主,多义成语不同义项表示不同词性,共计45条,如“姹紫嫣红”,本义是“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词性是名词,引申义是“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美丽”,词性是形容词。
4.结构因素
成语内部有不同的结构,对成语结构的不同理解会造成多义,这类只有2条,一条是“心广体胖”,既可以把它理解为短语结构,又可以理解为成语复句关系,“原指心胸开阔坦荡,身体安泰舒适”,是短语关系中的联合关系,“后多形容心情开朗,无所牵挂,因而身体也健壮”,是复句关系中的因果关系。另一条是“天上人间”,“指天上和人间”,是短语关系中的并列关系,“像天堂一样的人间”,则是短语关系中的偏正关系。
(二)共时成因探析
共时成因指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中成语多义产生的原因,搭配义不同、联想义不同和侧重点不同均会造成成语多义。
搭配义不同是指多义成语的几个义项可以同时搭配在不同主体上,描述不同的对象,共计74条,如“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的东西;也比喻无用的人”,既可以形容东西,又可以搭配人,搭配主体不同,自然形成多义。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4](18)。人们看到同一个成语产生了不同的联想,故而形成多义。这类情况相对比较多,共计47条,如“金乌玉兔”,“既可指太阳和月亮;又指时光”,人们从昼夜更替的象征“太阳和月亮”联想到“时光”这一抽象的概念,形成多义。对成语构成语素释义的侧重点不同,也会造成多义。此类情况共计14条。如“发短心长”,形容“年纪虽老但思虑深远;心怀壮志而年纪已老”,两个义项的侧重点在“思虑深远”和“年纪已老”上,因而多义。《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中共时因素造成多义的情况如表6所示:
(三)其他成因
除了历时和共时以成语本身为切入点探讨外,成语语义的发展变化还和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交际息息相关。
由于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进步,封建迷信被不断破除,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语言中原本描述封建旧事物、三纲五常及迷信现象的成语,要么逐渐消亡,要么引申出多义,此类共计33条。如“黄道吉日”,旧时人们迷信星命之说,认为六辰是吉神,当值那天诸事皆宜,后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另外,有27条成语因望文生义成一义造成多义。成语在使用和流传的过程中,大众如果逐渐接受更通俗好记的字面意思,那么它会因约定俗成这一原则而被词典作为固定用法记录下来。如“渴骥奔泉”,本义是指“比喻书法遒劲奔放”,后指“比喻迫切地渴望获得某种事物”,两义并存成为多义。
(四)成语多义演变的特点
在对多义成语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成语多义发展演变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本义是佛教用语的多义成语数量较多,约是道教多义成语的七倍。从中可见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印迹,佛教成语用于日常生活,常常是词义扩大,淡化了宗教色彩。如“返观内照”,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指自我省察”。
二是多义成语语义的变化大多从具体到抽象,数量是语义从抽象到具体的九倍,说明词义变化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这与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有关系,与人们的思维认知规律有密切关系,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如“深不可测”,“形容水、洞穴等很深;也比喻道理深奥或人的心机等难以捉摸”。
三是词义转移的多义成语大约占到所有多义成语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很多成语义项间的转移是从形容诗文绘画书法作品或大自然之物联系到人的相貌或才德上。如“春兰秋菊”,“比喻各有特色,各擅其美;比喻高尚的品德”,从自然界的春兰秋菊转移到人的高尚品德,这与成语的使用者有关系,在成语中,自然之道和人事之理是相通的,人们在观察描绘自然的同时感悟人生,从而得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5]。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左林霞.试论成语褒贬色彩的历史演变[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17(6):19-20.
[4]毛绪涛.汉语成语多义现象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潘明霞.词汇 认知 文化——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