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探讨

2019-06-18 08:30黄花
关键词:融合发展农村

黄花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路径。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驱动、消费结构变化、政府政策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分类有助于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用分工理论审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围绕“农村”展开,坚持从技术融合走向产品融合,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作为发生融合的标准。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农村打造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的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的机制等。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9)02-0022-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9,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而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2]其实,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已经出台了不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农业依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仍然是收入最低的一个群体。让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在农村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路径。产业融合从实质上看是一种产业之间分工的内部化,根据分工理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通过让农业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分工中,使农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并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等对策。[3]2015年底,国家又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问题进行了总体部署。[4]由此可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将成为带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力。

(一)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因为专业分工的出现,组织之间由此产生交易,又由于参与交易主体受“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局限,因此促成交易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如果组织之间可以通过诸如合同契约等形式,结成一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的话,交易成本则会大大降低。应用到农业中,如果农业的经营主体能与第二、三产业的主体融合,那么农业不但可以共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理念、新设施和市场信息,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之后形成了新的组织模式,由于这种新组织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因此它将使一二三产业各个主体的交易成本都能减少。

(二)创新驱动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在各个产业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产业公地,公地之内的劳动力、组织、技术和制造能力等各种要素通过共同的技术基础是可以实现共享的。其中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它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技术创新表现得最为活跃、最为积极,它能使服务业与农业的边界实现在技术上的渗透与扩散,成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当高新技术渗透到农业之后,农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技术壁垒也逐步消失,从而推动新业态的产生。

(三)消费结构变化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动力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于农产品的消费也从温饱向绿色、有机、营养、便捷、功能等方向转变,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对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的需求,促使农产品不断向高端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将适应这种变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向更多层次和更高层次转型升级。

(四)政府政策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是调结构、转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这种转型升级的投入和风险都非常大,因此需要政府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或专项补贴等鼓励性政策支持,让更多的企业愿意去尝试着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政府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让农业产业的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的现象。它呈现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范围的拓展以及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等特征,最终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中多主体的共赢。中央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参与到二三产业的生产中,并且分享增值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发展。从已有的研究看,学者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分类,这有助于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5]

(一)按融合主体分

1.农业生产者顺向延伸型。这种类型的融合立足于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实施主体,他们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会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顺向融合,包括对农产品的粗、精、深加工,以及发展农产品的物流、直销、餐饮等下游产品,形成对农业产业链的控制力,提升农业产业链的增值能力。

2.龙头企业逆向融合型。此类融合是指龙头企业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它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领农户进入市场,强化产业链条建设,深化农业产业链分工;通过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带动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共同发展。

3.农业产业化集群型。它是以农业产业化集群为依托,在一定区域内集聚上下游企业和金融、信息等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以一个或若干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从而实现农村在三次产业空间上的叠合,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4.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型。这种类型是农业的生产者与上下游企业以契约或章程的形式约定,他们构建组织联盟,共享各自资源,实现在联盟中的基地生产、加工技术、销售网络和品牌优势等的有机结合,促进联盟中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并提升农业的生产功能和经济价值。

(二)按产业链分

1.“企业+农户”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在农户与龙头企业签约之后,由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原材料与技术服务等,农户按照订单的要求从事生产,并向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从而获得农产品生产的利润。龙头企业对最终农产品回收,经过加工后再进行销售,从而获取农产品的附加值。这种模式通过企业与农户相结合,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化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中,合作社与公司要签订合约,公司为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并负责农产品成品的销售。合作社则根据合约要求组织农户按要求进行生产,降低农户违约的风险,并对农户的生产进行监督。合作社的存在对企业来讲,可以保证供给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农民来讲,能够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公司的违约风险。

3.“企业+合作社+农业协会”模式。农业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的第三方组织,当它融入进去之后,一般会先由农业协会跟龙头企业确定合作项目,根据合作项目寻找能提供该项服务的合作社签约。农业协会除了与企业取得联系外,它还能帮助合作社选择诚实守信的企业进行合作,生产过程中,农业协会又能够督促双方遵守合约的规定,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在联盟内部寻求共赢,在联盟外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6]

(三)按利益分享机制分

1.订单农业型。即前面所述的“企业+农户”合作型模式。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收购合约,形成订单农业关系之后,对农民来说,农产品的价格和收入预期就有了保障;对企业而言,也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和优质的原料供给。

2.合作社型。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龙头企业领办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它能够让农户的生产更加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从而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合作社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二次返利”等方式还能够让农民获取产业链条后端的增值收益。

3.股份合作型。农民用土地经营权、农机具等资产入股企业,企业以资金、技术或品牌等入股领办农民合作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股份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与农户双方之间建立起共享权益、共担风险、共赢互惠的关系。农民凭借着股份分红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利润收入。[7]

4.服务带动型。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扶持、信用担保、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农民按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向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原料,最终实现两者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8]

三、用分工理论审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人类的社会分工最早是由于交换行为的出现,先在个体之间产生,而后随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应运而生,企业将社会分工中零散的个体组织起来,用企业组织内的分工实现对原来市场分工的替代。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内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一些交易往来较为密切的企业渐渐集中起来,便形成了产业。同理,当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这种分工进一步发展之后,产业之间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也会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重新组织出一个新的产业分工,这个新的产业组织内部分工的出现,便是我们所说的产业融合。因此产业融合从本质上说,就是由原本存在于产业之间的分工转变成存在于产业内部的分工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主体内部分工,它虽然消灭了产业之间的分工,但同时也成就了新的融合产业的内部分工。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融合非但没有消灭分工,还进一步促成了新的分工。

(一)产业融合必须围绕“农村”展开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为了让农业、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所以三产融合中,产业间的分工应该在“農村”区域内进行重组,要谨防融合之后,因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本外流而造成农村的进一步衰败。1996年,日本政府借鉴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六次产业”发展思想,充分利用全产业链优势,不但使国内农民收入增加,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六次产业”在日本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下,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农业更容易获得高额的利润,所以农村的资金和劳动力很容易被吸引过去,使原本贫瘠的农村越发地缺少生产资料,更加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我国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围绕“农地”这一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分工和重组内化,要保证农村在三产融合后的基础地位,以及农民的收益在三产融合之后有所提高。所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应该围绕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将第二和第三产业吸纳到县、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进行产业融合。

(二)坚持从技术融合走向产品融合

在农村发生产业融合需要一些像互联网信息等共同的技术作为基础,才能把原来在互不相关的产业间的分工,实现从技术上的融合到产品(或业务)上的融合,再到产业间的分工都统一于产业内部的产业融合。要实现这种分工协作,第一是在技术上的融合。像生物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能将一二产业或一三产业的生产或管理技术在农村实现内化重组,使得原本存在于不同层面上的分工最终在同一层面,即同一产业中展开。比如农业观光就是一种典型的技术上的融合,农村生产与旅游业本属于不同的产业,有了信息网络技术之后,一些游客通过网络了解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文化,并对农业生产体验产生了兴趣,而旅行社则通过网络技术,组织这些游客到乡村去参观体验。[8]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农业和旅游业都有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但网络信息技术让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在农村实现新的分工协作。第二是在产品(或业务)上的融合。比如我国乡村旅游中的采摘园,产品是农村生产的,但却是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出去,而这个采摘园也正是为游客量身打造的,所以此时的农业与旅游业虽然在生产环节上还属于各自的领域,但在产品上却已完全不分彼此。第三是产业内的完全融合。当产业之间的分工完全内化为产业内分工时,它就是我们所讲的融为一体了。比如,集观赏、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它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在一起,农业和旅游业都不再囿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经重新分工之后产生出新的业务,形成新的产业。

(三)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作为发生融合的标准

对农村一二三产业是否真正实现融合发展,需要有一个判断标准,这个标准便是各产业之间的分工必须在农村实现内化,即这种融合表现为原来产业间的分工消失和新的产业内的分工形成,产生出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和新的管理模式等。国内现在常见的一些融合方式是:通过兴办合作社、公司加农户、土地托管代耕等办法,将农业产业内的企业或组织等微观主体的分工进行重组,产生新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这些新的组织集聚在一起又会产生新的内部分工,这种新的特定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便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有别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中的分工内化过程是在产业中的个别主体之间进行的,是个别行为,由于规模小,所以它无法代表整个产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能把它视为产业融合。只有当产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在产业间的分工都发生了内化和重组的现象时才能判定为发生产业融合。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提升,也可以称为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9]

四、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只有遵循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让农民分享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因此笔者在前文对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在农村打造出优势主导产业

如前所述,产业融合是发生在产业化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主体间的分工内部化,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称为农業产业化的产业化,是跳出农业产业内的分工、发生在三产之间新的分工协作。在新的分工中,农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主体,所以产业融合首先当然立足农业,坚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结合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禀赋,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出新型经营主体与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变化,对农产品供给体系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导向下,农村自身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更多地种植品质好、有特色、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要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联合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广节本降耗、绿色增产、提质增效的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提高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效益和竞争力,做强做优农业主导产业。当然打造优势产业的前提是不能伤害农民利益,要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坚持共享理念,让农民能够从中更多受益,让农业能够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二)培育多元化的融合主体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有主体支撑,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而且要积极引导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参与到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中。同时在政策制定时,也不能太过强调农业内部产业化的建设,如果我国农业产业化没能实现较大规模的与二三产业之间跨产业边界的分工合作,而是局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产业内的分工范畴,或是没有跳出“农业企业+农户”的单一经营模式,这种产业内的融合对提高农民收入意义不大。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重视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应提升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32,可见小农户在今后很长的时间中依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面,我国现在正在推进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仍然是农户的家庭经营。因此,要通过积极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拓宽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渠道,同时也要鼓励农户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延长产业链生产,积极参与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农业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它是连接农户与企业的桥梁,在引领带动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要深化合作社改革,规范发展,坚持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方向,密切它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升它为农民服务的能力,使它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强大的推进作用。最后,要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具备先进的生产条件和管理能力、容易获得更高收益的、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它们是一支生力军,是一队排头兵,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并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所以我们应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增强农村产业融合能力,进而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10]

(三)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形成产业融合的主要标志是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我国已有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地区经验看,现在大多数融合是那种顺着产业链方向延伸的纵向融合,以农业为基础的功能拓展型的横向融合发展得还不充分。比如说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农产品通过与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分工合作,从而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收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不再只是扮演粮食供应者的角色,也不再只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和生存问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不再只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提升为“好不好”甚至是“美不美”的问题了。所以,现代农业除了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外,同时会被要求通过改变发展方式,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产品。再之后,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承,将成为人们的心理依靠和精神寄托。比如我们现在积极发展的休闲式体验农业,就是依据各个村镇的历史特点、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积极开发出的高附加值的新型乡村旅游产品,这就是农业的生产功能同它的文化传承功能相结合的横向融合结果,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还包含了农耕体验、生态休闲、教育科普、文化节庆等。可见,农业产业的横向融合是有利于挖掘出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拓展农业产业自身的功能、丰富与其他产业融合模式的新思路。因此我们要重视探索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生物农业、立体农业、个性化定制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丰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式与新方法。[11]

(四)建立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关系的机制

国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富裕起来。因此,我国要避免上文提到的日本在“六次产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后,农民得不到实惠,甚至出现因普通农户被下游产业高额利润所吸引而脱离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现象。虽然从已经开展的地区看,农民的收入都有所提高,但并不等于这种产业利润的分配是有利于农户的。只有建立起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民为主体,在新的产业分工中,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成为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是可持续的。第一,建立引导机制。我国可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通过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来负责产业融合规划的编制、政策的制定、区域的协调以及监督等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有些农村三产融合做得比较成功的地区,可以建立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引领作用,及时把它们的做法和经验加以宣传推介,引导更多的主体创新出更多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模式。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方式以及完善金融保险政策的办法,创造制度环境吸引社会各类人才投身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开发中,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新产业,特别是对那些能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我们也应该支持在确保农民有较稳定收益的前提下,让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农机具等方式入股,比如采取“保底”加“分紅”的分配方式等让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第三,建立共享机制。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是一个核心内容,因此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或合同契约关系,而是应该在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的同时,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让农民在新的社会分工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农业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应该说,我国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还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总结和梳理,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07-0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2018-08-0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1/c_1114209962.htm.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30)[2018-07-28].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5]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43-49.

[6] 张天禹. 农村“三产融合”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7] 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 张广海, 赵韦舒, 朱旭娜.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乡村旅游住宿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为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3(3):22-28.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10]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11] 李治,安岩,侯丽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6):157-164.

责任编辑:韩国良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以艺术类学生创业为导向的河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