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动经济发展跨越关口、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财政部门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发挥好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作用,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确保财政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财”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以政统财、以财保政,确保财政各項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江苏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项重点任务”“五个迈上新台阶”“六个重点问题”,把财政工作放在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展开,全力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财政的稳定器和调节器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发挥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财政资源配置到关键环节和急需领域。“加力”就是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降低增值税税率、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等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制定江苏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辅导,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于省级权限内可确定的减税降费措施,会同省有关部门一律按上限落实减税政策,并继续实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增强企业获得感。“提效”就是要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全力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动财政资金早落地、财政政策早见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解决制约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问题
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在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强化监管、守牢底线上下功夫,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高要求集中力量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彻落实江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支持深入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扶贫措施,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推动精准脱贫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支持提升污染防治成效。围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标,大力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城乡综合环境整治等,进一步完善和运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水环境双向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
着力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使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构建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创新时代江苏发展的新优势。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用好财政奖补资金,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民生托底工作。落实企业改制重组、去产能调结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继续支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建好用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创新平台。综合运用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集合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政策,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加快推进财政各项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实现政策文件透明、资金分配透明,为民营企业获得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创造公平的环境。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的重要抓手,聚焦交通、水利、环保、民生、城镇化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财力支持高铁、过江通道、高速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节水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税收政策,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认真落实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稳定外贸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紧扣江苏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探索构建有效的财政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转移支付作用,健全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提升省内地区之间财力均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均等化。完善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加大对推进区域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引导作用。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公共财政优先保障,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进一步完善各类涉农补贴政策。有效运用省级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农业投资基金、农业信贷担保等,吸引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全面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推动省级农口部门实现专项资金和任务清单同步下达,除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大任务之外,原则上不再设置约束性任务,为市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留足空间。多渠道筹措落实资金,支持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做“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支持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决防止过高承诺,影响财政可持续。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助学体系,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支持“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給,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健康江苏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完善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激励机制,推动江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支持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的财政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开展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居民持续增收。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科学确定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并健全低保准入和退出机制,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系统性思维,加快建立符合江苏发展实际的现代财政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省情实际,聚焦财政体制、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投资基金、PPP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系统推进,加快建立符合江苏发展实际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推动江苏财政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合理划分省与市县收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推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推进整合规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工作,集中财力支持高质量发展。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深化省级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工作。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通过公开倒逼预算单位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调节和支持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江苏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尽快出台,并及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稳妥推进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试点和设立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落实好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财政金融合作。完善省政府投资基金治理结构,规范基金运营管理,更好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对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支持作用。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着力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度,充分发挥PPP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省级财政普惠金融发展资金池,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融资增信、以奖代补等,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打造风清气正的财政机关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财政部门党的建设质量,为新时代全省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项机制”,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和选拔任用机制,全面从严管理干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作者系江苏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