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辛文学回忆录》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作家叶辛向广大读者分享了自己大半生的文学心得。《叶辛文学回忆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叶辛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主要分为文学记忆、文学思考、文学创作谈三大部分。在分享会上,叶辛回顾了自己40多年的创作历程。自从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后,便笔耕不辍。叶辛表示,自己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有个人的经历,更有对时代的记录和反思。叶辛说,自己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当年去插队的时候,他比别的知青多带了两大木箱子书,“乡下没有什么书看,所以我把带去的每本书翻来覆去地看,这是无奈之举,但其实获益很大。”从上海到贵州乡下,巨大的文化反差和物质匮乏,让叶辛的思想产生了震撼,而他选择用文学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想。他白天做农活,晚上就守着盏煤油灯写作,而这段插队经历也成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知青岁月让我拥有了两副眼光,一个是上海人看农村的视角,一个是乡下人看城市的视角。”叶辛说,在他创作过程中,这两副眼光可以随不同的人物角色来切换,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