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零件加工精度得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加工大型零件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需要磨削零件。文章主要针对在没有大型磨床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夹具来解决车床不能磨削的问题。文章以卧式车床(CW61125E)为例,从零件图分析、夹具的工作原理、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及齿轮斜面磨削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零件图分析;夹异粕勺工作原理;设计的可行性分析;齿轮斜面磨削
一、零件图分析
下图1为压缩机大齿轮,由图可知零件加工的难点是斜面进行渗碳淬火后,硬度达到HRC58-63,斜面的粗糙度为0.8,斜面对轴线有垂直度要求0.012mm。如果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很难满足图纸的要求。
二、夹具的工作原理
将夹具紧固在卧式车床(CW61125E)的刀架上,调节夹具距零件合适的位置,启动变频器及车床,通过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来控制高速主电机运转的速度。高速主电机带动砂轮进行高速旋转,进而实现磨削功能。夹具见下图二:
三、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1.高速电机:型号是DZW42A/0.8,速度可达42000rpm。电机的外圆φ62,电机的轴头尺寸为M14XL5的内螺纹,内螺纹的孔口有一个φ14mm的内孔。
2.碗形砂轮:外径φ100mm、内孔φ30mm、碗口宽度10mm、碗口厚度5mm。材料为白钢玉砂轮。
3.支架的设计
支架内孔要比电机的外圆φ62大0.03mm,保证电机在支架孔中自由的滑动。支架上部需要加工出两个M20的螺纹,用螺钉将支架与高速电机进行紧固,防止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左右移动。
4.变频器的选择:型号为TOS-130G3-2-0.8,该变频器控制精度很高。
5.连接轴结构设计
(1)与高速电机连接端轴头的设计:轴头为M14x1.5的外螺纹,轴头上有一段与φ14mm的内孔定位的外圆。这个外圆比φ14的内孔小0.02mm,来保证连接轴与高速电机的轴头拧紧之后同心。
(2)与碗形砂轮连接端轴的设计:轴头设计一段与φ30mm内孔配合的轴外圆,保证间隙为0.02mm。轴头端的内孔的螺纹设计为M14X1.5,该处的螺纹旋向不可设计成左旋。
6.刀架夹板的设计:夹板与支架之间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的,方便拆卸。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床来设计不同的夹板,以满足各种型号的车床。
四、齿轮斜面磨削
1.用卧式车床(CW61125E)的刀架,紧固刀架夹板。调整机床,保证砂轮距大齿轮斜面适当的距离。
2.将相应的润滑及冷却装置安装到位。
3.启动车床、工装及相应的设备对零件进行磨削。磨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车床旋转的方向为反转,磨头电机的旋转方向为正传。
(2)先将齿轮的两个端面磨光,并记录尺寸60mm。
(3)由图可知斜面的长度为15mm。我们将斜面分成3锻。第一段长度为5mm。通过计算60-5Xtan0.6=59.947mm。磨去端面长度5mm,如果测量的值小于59.947mm,说明调节的角度偏大,此时需要微调刻度,将拨动的角度改小。反之将拨动的角度改大。本文章通過将斜面分三段磨削来避免,因为车床本身精度造成的尺寸误差。
结语
通过夹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解决了车床不能磨削这一难题。如果需要在车床L实现磨外圆或者磨内孔的话,只需要更换对应的砂轮即可。该夹具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零件变形小,不仅可以加工硬度很高的零件,还可以加工很薄的零件。经过长时间使用,证明该夹具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澄,吴天生,闻百桥.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许兆丰,张介福.车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