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健身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探索

2019-06-18 04:20吴丽珍张俊斌
活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吴丽珍 张俊斌

[摘要]高校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健身工作室是健身俱乐部的缩小版,在其成立、经营以及管理中为高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基础。借助高校健身工作室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倍养,让学生了解创业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业梦想。文章中以高校健身工作室为载体,探究大学生的创业问题。

[关键词]高校健身工作室;大学生;创业探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各个地区健身工作室不断出现,国家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因此,健身工作室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健身行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对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应当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健身工作室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有效的创新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体育人才。

一、以高校健身工作室作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可行性

(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硬件资源

高校的硬件资源中主要有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以及设备等。健身工作室的成立需要多个方面的支持,例如经济、物质以及人才等。在健身工作室中场地、器材以及设备是物质基础和保证。如果没有物质的基础,健身工作室便无法运营。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备,如体育馆、篮球馆和乒乓球馆,有些学校还有游泳馆、网球场以及健身房等,为健身工作室的顺利开展提供硬件资源。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员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将闲置场地作为健身工作室的场地,开展网球运动、健美操以及瑜伽等活动,同时注重场地中器械和设备的协调,为健身工作室的创办奠定基础,综合利用高校资源。

(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软件资源

在健身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营中,其软件资源包括体育教育体系、研究成果、技术服务、资金和相关规章制度。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优秀人才培养需要专业的人才,体育教师通过健身工作室的建立,制定相应的健身项目,开展健身训练等活动,提供相应的教师资源。同时学校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可以为健身工作室提供人员支持。高校在健身工作室的建立之初,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保证健身工作室的开展。

二、以高校健身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探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

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科、体育保健学科、心理学科以及营养学科等内容。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指导专业技术。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和运动技术和实践活动分离,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在具体的运动项目中做不到区别对待。在健身工作室的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和具体体育项目以及运动技术有效结合,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技术和指导能力掌握

健身指导员主要是在大众性的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指导的人员,是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和传播人员,是健身服务的重要力量。健身指导员的教学技能、专业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等素质对大众健身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给全面终身健身思想带来影响。健身指导员具有连续性、集体性以及直观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健身指导员应当做好大學生动作的编排,激发学生的锻炼激情。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开展练习活动。如指导员采取怎样的方式带领学员学习,观察指导员的动作。在健身指导员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动作方向、路线变化,将不同的示范面有效结合。同时对健身指导员教学技能、专业技术以及指导能力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实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开展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专业技术以及指导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健身工作室中可以设置不少的项目,如健美操、拉丁舞、游泳、武术、散打以及跆拳道等,同时健美操、拉丁舞、伦巴以及武术等项目需要传授健身人员相应的技术动作,同时需要对成套舞蹈进行创编和表演。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接受和学习的知识内容非常有限,创编和表演能力难以掌握,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知识内容,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培养

高校健身工作室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方面的人才,如健身指导员、教练、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为健身工作室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借助健身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兼职岗位,构建会员制度、管理以及财务制度,充分利用器械,做好人员分配和场地协调等,通过参与这些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相关的能力,借助高校健身工作室,发挥其载体作用,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加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基础。

结语

高等院校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健身工作室融合人们的健康意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新的途径。高校健身工作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意能力的途径,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大学生自我完善提供保证,为大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仪,卢晓哲,庄泽楠.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新尝试[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

[2]王新宇,宋文利,胡佳馨.以高校健身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亚大教育,2015(12):241-242.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