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睿哲
2019年春節档,源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两部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燃爆影院,位列票房榜前两位,总和超过60亿元。作为长于科幻创作的刘慈欣,在生活中却并不虚幻,而是有着真实幽默的口才,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刘”。
有记者问:“你是怎样想到写科幻小说的?你觉得你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刘慈欣说:“我从小是个科幻迷,爱读一些科幻小说。1989年,我20出头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山西娘子关火电厂当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员。当时住着单身宿舍,也没有女朋友,晚上没事干,和同事们聚在一起只干两件事:打牌、打麻将。当时的精神生活相当贫乏,很多人都选择在打麻将中消磨时光。有一天夜里,我输掉了800元钱,是我整整1个月的工资。我想我不能再这样了,必须干点事填满晚上的时间,就算不能挣钱,起码不赔。于是,我就想到写科幻小说。现在30年过去了,没想到我能成为专业的科幻作家,但我闲着的时候,我的生活跟普通人无异,我唯一跟普通人不像的地方,可能就是我从来不去玩麻将。”
刘慈欣出身农村,大学学的是水电工程,他能成为著名科幻作家不觉让人诧异,但他没有拔高自己的创作初衷,也没有赋予多么大的价值观和使命,而是真实地道出了创作缘起是因为打麻将输了1个月工资,业余写科幻小说起码是不赔钱的一种爱好。这样的开端令人忍俊不禁之余,又颇让人深思,业余时间如何度过,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决定人生的高度。
有记者问:“你的科幻作品风靡全球,多部小说被搬上荧幕,你怎么看待大名鼎鼎的自己?”刘慈欣说:“我知道自己是谁,我不会被赞誉冲昏头脑,这是我少有的对自己有信心的一件事。科幻小说之外,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工科男。我写科幻不是因为热爱文学,是因为科幻本身。我是工程师出身的人,特别佩服那些把幻想变成现实的人,而不是没完没了幻想的人,所以不喜欢和官员打交道,但我见到科学家、航天员,都特别钦佩,很愿意和他们交往。至今我不用微信,只用电话和邮箱和外界联系。我面对面接受采访比较少,我一贯认为作家应该远远躲在作品背后,不要过多地走向前台喋喋不休地去说。我不太愿意被过度消费,我每年出来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是在家里生活,这方面我是比较有底线,不让生活被太多的活动毁掉。”
刘慈欣耀目的“明星光环”、受追捧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娱乐明星受到的欢迎,但他不为浮名遮忘眼,自谦“普通工科男”,自曝并不广泛的生活圈、交往圈,彰显他淡泊名利、低调处世的正三观。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名气,有多高的地位,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这样才不会翘尾巴,永葆谦虚谨慎,做好真正的自己。
刘慈欣在出席一次科幻峰会活动中,现场来了不少科幻迷,有人问他:“科幻与科学究竟是何种关系?”刘慈欣幽默地说:“科幻和科学是一对‘好基友,科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给了我们科幻作家这碗饭吃。我们的故事资源就是从科学和技术里面挖掘出来的。科学和基础理论的不断进步给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故事资源,它使得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变得越来越不一样,我始终认为基础理论的进步是给科幻作家增添创作灵感的福音。”又有人问:“你对人工智能是怎样理解的?”刘慈欣用幽默的例子阐述道:“谷歌的阿尔法狗赢了柯洁,这个不叫人工智能,它就该这样,那就是它最擅长的东西。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它赢不了柯洁,恼羞成怒,拿起棋盘往柯洁脑袋上砸,这个才是。”台下观众笑成一片。
刘慈欣巧用网络热词“好基友”来形容科幻与科学的关系,坦言科幻作家的这碗饭是科学技术给的,尽显尊重科学、感恩科技进步的内心真实态度,他更是智趣幽默地阐释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谷歌的“阿尔法狗”算不上真正的人工智能,并意象出“恼羞成怒暴砸柯洁脑袋”的行为情节,让人捧腹而又回味无穷。
有一次,刘慈欣在伦敦接受《欧洲时报》独家专访,记者问他:“你有想过自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如果真得了,你会拒绝吗?”刘慈欣说:“我并不期待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太高了,拿到诺奖的话,生活就毁了,莫言家的墙皮都被扒了,后院的萝卜都被人挖走做纪念,那样太可怕了。雨果奖没有很多人听说过,但是在科幻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两者选,我肯定选雨果奖。不过,若真得了诺贝尔奖,如果我像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一样拒绝不就会更红了吗,但我肯定不会得的。从全世界范围看,历史上的科幻小说,从来没有接近过诺贝尔奖。这是两种审美趣味差别很大的文学。”
刘慈欣不慕诺奖,毫不讳言只喜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雨果奖,并拿诺奖获得者莫言家的“墙皮被扒”“萝卜被挖”,以及鲍勃·迪伦拒绝诺奖的梗来调侃逗趣,令人忍俊不禁之余,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有趣可爱。有成就固然让人仰望,而有趣却能让人靠近。有趣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独特气质。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有趣起来。
游走在科幻和现实之间的刘慈欣说:“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在小说里幻着,一个在现实里蛰着。分不清科幻与生活界限的人,没什么好下场。”斯言诚哉!刘慈欣的科幻世界让人更多地看向远方,看向天空,看向未来,同时他又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教人奉行低调做人、真实处世的哲学。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