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明
【摘要】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新闻工作者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和路径。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驻会记者两会报道为例,从不惜脚力、擦亮眼力、提升脑力、勤于笔力四个方面,论述新闻工作者在两会报道中如何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新闻报道能力。
【关键词】两会报道 四力 学思践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这标志着为期13天的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今年两会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的一次盛会,笔者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驻北京代表团记者的身份全程参加了两会报道,并在采访中深入践行“四力”要求,努力提高报道水平,展现央广记者精神风貌,收获了宝贵经验。
全国两会对于记者来说,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难得机会。《荀子》有言:“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两会就是新闻记者报道实践的一口“深井”,每一位代表委员都是业界骨干、同行翘楚,他们的言论、建议也都有着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因此两会报道务必要具备真本领,才能挖到硬货实货,报道要不流于形式,才能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新闻作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脚力是根基,眼力是前提,脑力是核心,笔力是关键。“四力”是一个彼此支撑、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一、不惜脚力:坚持不懈,穷追不舍
汉代刘向在《说苑·政理》中提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脚上有泥土,作品有芬芳。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基所在。没有好的脚力,新闻报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②不惜脚力就是要求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多跑腿、多发现,在路上、在现场,勤于调研、深入采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大局,肩上有担当。
两会的驻会记者要明确自身定位,承担起触角和眼线的职能。驻会记者蹲守在代表团一线,能够近距离接触代表,获得第一手建议、发言材料,实时掌握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的讨论内容,有效地填补时政记者的采访空白,为他们补位。驻会记者应该全程听会并在会上寻找亮点,发现新闻点,配合各节目部门要求,积极就相关建议、热点问题采访代表。
全国两会北京代表团共有来自社会各界、各领域的55位人大代表,快速、准确认识了解每一位代表,对于第一次上会的记者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驻会记者要在会前做足相关准备,根据行业领域将代表进行分类统计,逐一上网了解他们的身份、行业、建议等相关内容,便于有针对性地采访。
两会采访要穷追不舍。例如:两会期间笔者为了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西瓜大王”冯乐平,就经过多环节、多频次沟通才实现采访目的,为央广中国乡村之声的《农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稿件提供了重要的录音素材。
二、提升眼力:对标重点策划,对接具体选题
眼力是对时局大势、社会热点的发现力和对新闻事实、言论观点的辨别力。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社会的瞭望者,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吃透“上情”,胸有全局,还要了解“下情”,找准落点。两会期间,记者要眼观大局、见微知著,善于在党和政府所向、代表委员所想、人民群众所呼的议题中寻找热点和新闻点。眼力的练就不是一时之功,需要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心中,持之以恒,自我鞭策。只有心中有了这根弦,才能在关键的时刻登高望远、目光如炬。
央广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频率在两会期间有一系列重点策划栏目内容,如中国之声的《奋进新时代》和经济之声的《关键之年关键点》,着眼于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创新驱动、改善营商环境等重大选题和社会热点。对此,笔者积极对标重点策划,关注选题和素材需求,寻找北京代表团里行业相关、身份匹配的代表,有目的地进行采访,尽可能多地为重点策划提供高质量素材。
此外,笔者与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及其他相关频率的记者、编辑密切沟通,就重点策划以外的具体选题实时对接。这些选题不受话题制约、不受时长限制,发挥空间更大,能够多层次畅谈代表心声、多角度展现代表风采。例如:中国乡村之声关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音乐之声关注的“数字、虚拟博物馆建设”“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老年之声关注的“医养结合”等,都是社会关切、群众热议的话题。记者通过与节目编辑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频率的思路、想法和方向,对问题进行精选,梳理提升,真正做到一个话题谈到位、多个话题谈出彩。
三、提升脑力:做有思想的报道,写有思想的文章
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在时间上分秒必争、空间上无孔不入。从传播效果上看,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视频直播在先发优势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广播媒体。两会采访媒体众多、信息量大、技术手段全覆盖,广播很难在时效性和独家性上抢占先机。驻会记者作为整个新闻生产链中的第一个环节,应该多提供录音等新闻素材。信息繁杂,更需思想深邃;人声鼎沸,方显主流光华。正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鼓勵报纸工作人员多动脑、多分析。敏锐的洞察和开放的思维,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教育工作重点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两大痛点和难点,也是关系民生福祉、国家未来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就社会广泛关注的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多方采访了政府机关、教育科研领域、产业一线的代表,通过两篇记者观察《职业教育,如何从“无奈选择”变为“热门选择”?》《学前教育,如何让家长更放心、让社会更安心?》,就当前职业教育结构性失衡、技能人才短缺,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监管薄弱等问题深入探讨,破解当前社会面临的教育难题,探索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有效举措。
脑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时的灵光乍现和临场的随机应变,而在于日复一日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它要求我们平时做好功课,无论是政策理论还是专业知识都要常驻于心、常伴于身。在思辨中研究业务,在学习中吐故纳新,始终保持思维活力、思想创造力,赋予作品与时俱进的特性。
四、勤于笔力:勤思不止,笔耕不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每一个记者孜孜以求的境界。笔力,正是记者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反映出来。宋代诗人陆游曾教导儿子:“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说明,笔力的提升,非朝夕可得,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一彪认为,提升笔力,要做到勤动笔、勤动手,甩开膀子写文章,写得好、写得精、写得巧,真正做到下笔有神、出笔不凡、妙笔生花,使新闻报道独具特色、独具匠心、独具韵味。
勤于笔力,不仅体现在日常采访上,更体现在两会报道等重大报道活动中。全国两会历来都是“新闻富矿”,信息量大,与社会民生联系密切,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深远。因此,记者需要勤采访、勤思考、勤写稿,才能及时将两会精神和代表委员的建议,通过媒体声音传递给千家万户。两会期间,笔者将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中各位代表具有建设性、思想性的发言、建议进行总结梳理,结合采访亮点,以人物特写的形式,撰写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全国人大代表雷军:科技制造领航,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实现高质量发展,向技术要效率》《全国人大代表齐玫:以整体保护延续北京文脉传承》《全国人大代表韩永进:弘扬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大国》《全国人大代表冯乐平:我是西瓜地里的代表,也是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全国人大代表徐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等。这些报道切中当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老城保护、学习强国、绿色发展、依法治国等时代主旋律,将代表在两会期间的高质量建议、深刻思想加以总结提炼,形成文字,见诸笔端。
五、小结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四力”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构成记者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引用东汉王充《论衡·别通》中的典故“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核心要义就是“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新闻工作者应当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锐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
注释
①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②王志锋:《不断增强“四力”,提高履职本领》,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318/c192362-30981263.html.
③王海燕:《四力“齊发”打造新闻精品》,《新闻采编》,2019年第1期。
④王一彪:《不断增强“四力”妙笔书写新时代》,《新闻战线》,2019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地方记者中心)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