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刚
如何培育出各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如何让创新与创造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成为中国制造的真正基因,这仍将是中国企业未来数十年的艰巨挑战。
曾经,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大国崛起》的历史纪录片,全景展现了近代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个大国的崛起历程。人们发现,大国崛起的背后,除了客观层面的历史潮流与时代趋势,还有各国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其中,自工业革命以降,最能体现一个大国竞争实力的,往往是这个国家的制造产业。某种程度而言,“制造强则国家强”正在成为大国竞争力的普遍共识——是否具有完备的专业制造体系、是否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实力、是否建立了可持续增长的研发创新产业链,才是大国崛起的“通关密码”。
“中国制造”进化史—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产业变迁
近几十年,有一大批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中国品牌崛起于世界:华为、海尔、格力、美的、TCL、联想、青啤、大疆、上汽、正威、萬向、吉利、潍柴、波司登、魏桥、威高、京东方、海康威视、恒瑞、歌尔、比亚迪、福耀等企业,他们在全球各个产业细分市场攻城拔寨,代表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也成为“中国制造”国际化之路的先行者。
互联网上经常有类似主题的视频——某国进行街头采访,主要问题是:你的生活,是否能离开中国制造。结果出奇地一致: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产品,那句印在商标背后的Made in China,正在成为世界名片。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199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且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然而,体量大,一定实力强吗?
2017年1月,太原钢铁宣布已经批量制造出拥有圆珠笔头的“笔尖钢”,未来国产圆珠笔尖有望彻底替代进口,这也让国人一颤:原来,中国制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强大;中兴事件也让国人突然间意识到:缺芯的制造业,远不如体量那般雄壮;
中国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但小小的螺栓却依然需要进口,我们的中国制造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当然知道,在全球化时代,分工很重要,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本国制造。根据大卫·李嘉图的贸易分工理论,各国只要发挥相对比较竞争优势,就能促成彼此的合作与共享。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夯实真正的比较竞争优势,在产业链协作中拥有独特竞争力,单靠低成本与低附加值,很难保持本国制造的长期竞争力,没有在技术与研发领域的厚积薄发,“圆珠笔尖”与“缺芯”问题就会在关键时刻卡住脖子,让之前的优势荡然无存。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制造”产业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制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普物,中国造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艰难起步,在东莞等靠近港澳的内地城市,一种名叫“三来一补”的合作模式开始兴起。所谓“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本质就是利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通过两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业务模式,为国际企业代工,继而赚取基本加工费。这便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的形态。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制造”开始了第一阶段的高速增长。20年间,“中国制造”占全球的比重跃升为6%,东莞的电子产品加工、泉州的运动鞋类加工、义乌的小商品加工、威海的渔具加工等,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低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低税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政策)、低端产业链(同质化无差异产品)基础之上“中国制造”,逐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问题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低成本模式很难持续,所赚取的“加工费”越来越微薄。如何走出低成本陷阱,如何找到新的生存模式,如何建立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成为行业企业先行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减少代工收入占比,生产自有品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就成为那些优秀企业的集体行动。
第二阶段:世界好物,中国造
1998年到2008年,“中国制造”开始大规模进入品牌时代。海尔、联想、格兰仕、远大、长虹、奇瑞、吉利、波司登、潍柴、万向等优秀企业,全速进入到品牌制造发展阶段。创品牌、争品牌、扬品牌,“中国制造”以一种“低成本优势+差异化品牌”组合策略,为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好产品。
在这一阶段,“中国制造”与全球优秀制造业的差距在快速缩减。一方面,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的“中国制造”依然保持绝对的价格优势,“好物不贵”当然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中国制造”不再是单兵作战,形成了全门类、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制造体系,大宗采购来中国,省心、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在这一时期,“中国制造”占全球的比例超过13%(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其中,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TCL收购汤姆逊、海尔收购美泰克等事件,都成为“中国制造”品牌扩张的典型案例。这说明,全球消费者越来越能接受“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也在稳步向前。
问题是:能造出好物,但仍然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部件靠进口、核心工艺靠进口、精细化管理仍待提升、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仍在低位徘徊。因此,格力董明珠的那句“掌握核心技术”,道出了中国企业家的集体心声。
第三阶段:世界新物,中国造
2008年到2018年,“中国制造”开始加入进入技术创新时代。华为、格力、美的、京东方、大疆、小米、吉利、福耀、万向、比亚迪等优秀企业加速崛起,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涌现出来,“中国制造”开始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一起同台竞技,成为全球制造业实力角逐的新选手。
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iPhone。为何iPhone的生产会放在中国,为何会放在富士康?除了富士康自身的生产因素之外,中国内地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响应速度超快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成本与质量控制层面的精益求精,才是iPhone选择在中国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不要被iPhone背后的那句“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所误导,也不要认为组装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选择在哪里组装,是包括成本、技术、质量、供应链在内的一揽子考量。
目前,大疆无人机、华为5G手机、海尔智能冰箱、格力中央空调、潍柴发动机等已成为全球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他们不再是模仿者、跟随者,而是领先者,开始定义行业标准和游戏规则,也在推动“中国制造”的创新发展。
问题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仍旧是少数。如何培育出各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如何让创新与创造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成为中国制造的真正基因,这仍将是中国企业未来数十年的艰巨挑战。
“中国创造”成长史— “中國制造”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2019年3月29日,华为发布2018年财务年报。最亮眼的数据,除了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之外,其研发费用支出首度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亚马逊、谷歌、三星的全球第四大研发支出预算企业(根据欧盟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居第五位)。
一家成长型企业,拿出14.1%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且连续十年总投入超过4800亿元,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压强式投入”。花钱多少,并不直接与研发水平高低划等号,但在研发投入层面特别抠门的企业,肯定没什么好的研发成果。敢花钱、会花钱,绝对是研发成果产出的重要保障。
华为并非个案。在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总计2500家企业)榜单中,美国778家企业上榜、欧盟577家企业上榜、日本有339家上榜,中国则有438家企业上榜,位列全球第三。若以研发投入作为衡量指标,“中国创造”的步伐远比世界想象的快。
“中国创造”的三条路径
哈佛大学传奇教授克里斯坦森曾用“颠覆式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又译为破坏性创新)来描述后来者(中小企业)对先行者(领先企业)的超越进程。他特别提到:对那些利润微薄、规模较小、还未形成气候的非主流市场,行业领军者往往嗤之以鼻,或者根本瞧不上。但那些后来的创业者为了能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活下去,非常重视非主流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并大力提倡和应用破坏性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在大企业的眼皮子底下求生。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非主流业务逐步演变成主流业务,等巨头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中国创造”的崛起,也走了三条相类似的行走路径。
第一条路径:从边缘到中心
“中国创造”最先从哪里开始?答案是:跨国公司不太重视的边缘市场。这类市场往往游离于核心市场之外,具有利润低、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程度高等特点。彼之鸡肋,我之美味,在“活下来”的现实挑战面前,把这些边缘业务经营好,何尝不是后来者的生存之道。
比如,做不了发动机创新,可以做传输带创新;做不了压缩机创新,可以做线缆创新;做不了芯片创新,可以做零部件创新。总之,在核心技术之外,在主流业务之外,第一批进行创新探险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边缘化创新之路。海尔、华为、美的、格力、TCL、联想们从边缘创新开始,一步步走向中心市场,为后来成长为全球行业巨头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给中国企业两个重要启示:
第一,要重视微不足道的“小创新”
创新未必就轰轰烈烈,也可以悄无声息。于无声处听惊雷,何尝不是创新的一种常规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擅长于不断改善的“日本制造”深谙此道,永远围绕客户需求,对产品做日复一日的精益化改善,成就了“日本制造”高质量口碑。难道改善不算创新?非要天天颠覆才过瘾?
如果仔细观察海尔、美的、TCL等在内的中国企业创新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创新也是从改善开始的。围绕客户需求,围绕产品品质,用工匠精神来实现持续改善。换个角度看工匠精神,不就是一种产品细节层面的“死磕”精神吗?
第二,要让创新成为企业DNA
灵机一动并非难事。凡是走过创业期活下来的企业,都曾经有过伟大的创意和创新,否则很难在市场上立足。问题往往从企业的稳定期开始。一旦厌恶了“折腾”,一旦习惯了流程,企业就容易进入到舒适区状态。有钱赚、有酒喝的日子多么美好,谁愿意总在折腾中忙忙碌碌?
其实,这里的“折腾”,绝不是瞎折腾,也不是乱折腾,而是基于客户需求变化的自我进化。市场需求在变、客户想法在变,如果你的产品与业务模式毫无变化,等待企业的终将是淘汰。你的企业不太折腾,但不代表对手不爱折腾。基于创新的“折腾”,不仅不会让企业筋疲力尽,反而会让企业生机勃勃。因此,培育企业自身的创新基因,让创新成为企业的内在文化与习惯,这将是中国企业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支撑。
第二条路径:从市场到技术
与美国、欧盟、日本相比,中国市场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答案是:人口。没有人口基数庞大的消费市场,很难孕育出那些洞察客户需求、满足市场变化的优秀企业。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新四大发明”,还是已经实现部分崛起的少数“中国创造”企业,他们都从中国的人口红利中受益匪浅。尽管长期面临老龄化、少子化、不婚率上升的潜在影响,但短期之内的人口基数仍将是“中国创造”的最佳土壤。
就“中国创造”而言,能保持持续生命力有三大驱动力:
第一,巨型市场驱动的创新
为什么巨型市场可以带来中国企业的持续创新?原因是:巨型市场,意味着海量需求,意味着存在足够多的细分市场。在中国,只有星巴克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瑞幸申请IPO的主要理由;只有淘宝天猫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拼多多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只有特斯拉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的主要背景。
在中国,不仅存在品牌差异巨大的细分市场,还存在消费习惯迥然不同的城乡市场。以手机为例,在一线城市随处可见的iPhone与华为,可能在三、四线城市转换为OPPO与vivo。这不是谁更高端的问题,而是品牌认知与消费方式的差异。因此,只要创新,就有机会;只要折腾,就有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创造”的利好才刚刚开始。
第二,客户痛点驱动的创新
如果你仔细对比中外企业的专利申请就会发现:中国企业涉及客户应用场景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很高,而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真正的原因,除了技术壁垒的时间成本短时间很难攻破之外,还因为中国企业对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更加敏感,更善于从客户痛点出发解决现实问题。
千万别认为这类创新没什么技术含量。如前文所述,克里斯坦森所言的颠覆式创新,就是从一些边缘处开始的。更确切地说,就是从客户最在意、影响频次最多但在厂家看来未必是最有技术价值的问题点开始的。那些缺少技术积累的新兴企业,很难在核心技术上与发展百年的同行相比,所以他们更加看重来自客户端的感受与评价。曾经发生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经典的“双卡双待”,何尝不是某个特定阶段的客户痛点创新,也解决了特定客户的应用场景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恰恰是“中国创造”快速崛起的基石。
第三,美好生活驱动的创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不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是人性的经典表达。从中国市场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升级,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十九大报告中对此有过更为精准的描述: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催生机会,机会再造产业。以“美好生活”为导向的消费升级,正在成为“中国创造”爆发式增长的原动力。
其实,全球人民都对美好生活有持续期待。基于中国市场不断催生的创新需求和实践,都将成为“中国创造”走向海外的立足之本。无论是东非埃塞俄比亚,还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阿拉木图、布加勒斯特、布达佩斯,抑或者是欧盟的慕尼黑、巴黎、阿姆斯特丹,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成为“中国制造”国际化之路的通行证。
有了这三大驱动力,“中国创造”将生生不息。而基于客户需求的不断倒逼,创新将从边缘到中心、从功能突破到技术革新、从产品改善到颠覆创新,最终形成“市场-技术”一体化創新体系。
第三条路径:从对标到超越
华强北不相信原创?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更确切地说,身处后发学习阶段,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法律体系缺位的情况下,模仿或许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现实出路。
从法律层面看,侵权就是侵权,没有所谓的灰色地带。捷豹路虎诉陆风侵权案一审胜诉、乐拼玩具侵权乐高等被上海警方查处的消息也说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法规正在加速形成,过去那种完全高仿、完全不顾及版权方利益、用抄袭代替研发的野蛮生长,将一去不复返。
而换个角度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企业该如何提升创新力?
第一,学习不可耻
在颠覆之前,老老实实向对手学习,恐怕是“中国创造”在很长一段时间要建立的基本认知。这既是对国际同行,尤其是跨国公司百年技术革新与研发历程的起码尊重,也是基于行业发展客观规律,即便是华为这样的中国一流企业,也是认认真真走完国际对手们所走的每一步,甚至包括教训和代价。因此,保持学习的心态,向国际同行对标,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优秀做法,仍旧是“中国制造”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第二,要敢于失败
创新路上风景如何?那些过来人会告诉你:尸骨累累。如果谁告诉你创新一定很美好,那他一定居心叵测。
是的,创新的大概率是失败。所以,中国企业要告诉自己,如果能十创九死,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十创五成,那简直就是上帝对你的偏爱。不要期待什么十创十成,这样的幸运大概率不会发生。
创新一旦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可能也不管用。君不见,那些享誉全球的医药企业,为了一款创新药品,投入的研发成本不计其数,而且还有很大可能血本无归的风险。特别是在涉及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产品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上,失败更是与创新如影相随。所以,是否敢于失败、是否接受失败、是否能养成从失败中总结学习的能力,就成为衡量“中国创造”是否有内功的关键所在。
“中国创造”再进化—“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结伴而行
“中国制造”路向何方?这是中国企业要回答的集体追问。在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时刻,有关“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我们有必要向大家澄清三大误区:
片面追求“高大上”,是一种毒药!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谁更高级?我劝你不要回答这种欠揍的问题。消费者面前,制造与创造平等。所谓术业有专攻、产品有精专,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消费阶段,不同的场景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好制造和好创造,我们都需要。那些认为“制造不高级”的人,可以面壁思过去了。
创造很美好?创新之路十人九伤!
创造当然很美好,但这是指创造的结果,不是指创造的过程。就创新过程而言,创新路上十人九伤。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我们管那些创新成功的少数人叫英雄,管那些创新失败的人叫烈士。所以,创新的成本很高,不要抱着投机的心态去创新,通往“中国创造”的路上,一定遍布荆棘,遵守规律、遵循游戏规则,才能在创新之路上少犯错误。
制造创造不相融?完美主义害死人!
制造与创造,手拉手、好朋友。只有认真搞制造,才会孕育出真正的匠人精神与匠人企业。有关这一点,日本制造与德国制造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只有积极搞创造,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才能带来产业升级和日新月异,才能带来一个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将长期共生共荣,手拉手、向前走,让“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不再是低成本的便宜货,而是真靠谱的好产品。
当然,“中国制造”的进化之路依然充满挑战。首先,知识产权的欠账该到补缴的时刻了。知识产权立法与执法、知识产权启蒙和教育、知识产权保护与尊重,都将是“中国制造”加速进化的前提。其次,开放竞争的营商环境与产业格局。垄断环境下,很难诞生真正的“中国创造”,让所有企业在平等条件下自由竞争,政府在推进“放管服”与减税等层面的务实努力,都将大大改善营商环境;还有,发挥行业协会与民间组织的创新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来牵头进行创新协调。创新不是单打独斗,多做1+1大于3的事,在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生态和游戏规则等层面下功夫,推动行业整体进化,这也是“中国创造”的良性土壤。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