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5种三唑类杀菌剂

2019-06-18 08:38
分析仪器 2019年3期
关键词:萃取柱三唑杀菌剂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郑州 450003)

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含有三唑基团,对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等的病原菌有活性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破坏菌体细胞膜功能,从而起到抑菌作用。该类杀菌剂与其他杀菌剂相比较,具有低毒、广谱、高效等优点,除抑菌作用外,还具有调节植物生理效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中[1-3]。根据测定,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起防治病虫害作用的只占10%~20%,其中落入土壤中的约占40%~60%,落入土壤中的杀菌剂随着水系统循环,渗入到地下水或者江河湖泊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人畜误饮用后,对人体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包括致畸、致癌及降低免疫系统等影响[4-8]。因此加强对地表水中三唑类杀菌剂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地区农药使用状况,并为监管部门有目的的部署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唑类杀菌剂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9-1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因仪器价格、维护保养成本较高,不利于方法的普遍使用;液相色谱法检出限较高,不适合水中微量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检测;实验开发一种利用固相萃取装置富集地表水中的5种三唑类杀菌剂,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地表水中微量三唑类杀菌剂的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B型主机,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色谱柱:DB-1型毛细管色谱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BSA124S-CW型,万分之一(德国赛多利斯公司);自动固相萃取仪:AUTO SPE600S型(上海乔跃电子有限公司);固相萃取柱:Welch rom P-SAX 1000mg/6mL(月旭科技有限公司);定量浓缩仪:NAI-DCY-12YD型(上海那艾科技有限公司);纯水器:Milli-plus 2150型(美国密理博公司)。

标准物质:三唑醇(浓度:1000 μg/mL,编号:BWQ7080-2016),三唑酮(浓度:1000 μg/mL,编号:BWQ7153-2016),戊唑醇(浓度:1000 μg/mL,编号:BWQ7454-2016),三唑磷(浓度:1000 μg/mL,编号:GBW(E)083166),腈菌唑(浓度:1000 μg/mL,编号:BWQ7432-2016),购自农业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试剂: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优级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纯水:自制。

1.2 方法参数

色谱柱:DB-1型毛细管色谱柱,规格30 m×0.25 mm,0.25 μm;载气:高纯氮气;进样口温度: 230℃;检测器温度:260℃;进样量:1ìL;进样方式:不分流;柱流量: 1.2 mL/min;尾吹气流量: 65 mL/min,升温程序见表1。

表1 程序升温条件

1.3 溶液配制

1.3.1标准储备溶液

取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三唑磷、腈菌唑标准溶液,精密移取1.0 mL至1个100 mL量瓶中,加80 mL甲醇溶解,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三唑磷、腈菌唑的浓度均为10 μg/mL)。

1.3.2标准曲线溶液

精密移取1.2.1标准储备溶液适量,配制含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三唑磷、腈菌唑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0.5、1.0、5.0 μg/mL的标准曲线溶液,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1.3.3样品溶液

随机采集湖泊地表水样品,室温下放置2小时沉淀,滤纸过滤,剔除肉眼可见异物,取续滤液约500 mL,待用;取SAX固相萃取柱,依次用12 mL纯化水、12 mL甲醇、12 mL正己烷活化,保持固相萃取柱处于浸润状态;将500 mL续滤液上柱富集,控制柱流速约5 mL/min,在用约15 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氮吹至近干;加1.0 mL甲醇溶解残渣,0.45 μm滤膜过滤,续滤液上机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2.1.1固相萃取柱的优化

固相萃取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到净化样品、富集待测物的作用,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实验分别选择3种常见的固相萃取柱:Florisil固相萃取柱、HLB固相萃取柱和P-SAX固相萃取柱,规格均为1000mg/6mL,作为实验使用固相萃取柱。保持固相萃取条件与仪器条件不变,仅更换固相萃取柱类型,以样品提取液的净化效果和5种三唑类杀虫剂的加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不同类型固相萃取柱的净化和富集效果。结果表明,使用P-SAX固相萃取柱,对地表水样品的净化和富集效果最佳。

2.1.2洗脱溶剂的优化

洗脱溶剂是将富集在固相萃取柱中的待测物洗脱出来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洗脱溶剂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三唑磷、腈菌唑5种三唑类杀虫剂的极性较强,依据相似相容原理,理论上选择强极性的溶剂洗脱效果偏好。实验选择不同极性的洗脱溶剂: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极性依次降低)4种农残检测常用溶剂作为洗脱溶剂。保持固相萃取条件与仪器条件不变,仅改变最终洗脱溶剂的类型,以5种三唑类杀虫剂的加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选择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时,洗脱效率和加标回收率最好,与理论结果一致,故选择甲醇作为洗脱溶剂。

2.2 色谱柱的优化

气相色谱法检测中,色谱柱起到分离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是实现多种化合物定性和定量检测准确性的基础。实验选择强极性(DB-1)、中等强度极性(DB-625)和弱极性色谱柱(inowax)作为分析柱,规格一致(均为:30 m×0.25 mm,0.25 μm)。保持固相萃取条件与仪器条件不变,仅改变最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以5种三唑类杀虫剂的分离效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选择DB-1色谱柱时,5种三唑类杀虫剂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度均大于1),故选择DB-1毛线管色谱柱为分析柱。

2.3 方法线性关系与检出限

精密移取1.2.1标准储备溶液适量,配制含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三唑磷、腈菌唑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0.5、1.0、5.0 μg/mL的标准曲线溶液,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按1.2方法参数设置气相色谱仪,等待约30min,待基线稳定后,进样上述标准溶液,以各浓度点测得的峰面积(Y)与其对应的质量浓度绘制线性曲线,以3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结果见表2,典型谱图见图1。

表2 方法线性关系与检出限

图1 典型谱图

2.4 方法回收率

随机采集湖泊地表水样品,室温下放置2小时沉淀,滤纸过滤,剔除肉眼可见异物,取续滤液约500 mL,加入1.3.1标准储备溶液一定量(终点浓度分别为0.02、0.1、1.0 μg/mL),后续按1.3.3样品处理进行前处理,得到3个浓度点的加标溶液;按1.2方法参数设置气相色谱仪,等待约30min,待基线稳定后,进样上述加标溶液,计算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5种三唑类杀菌剂加标回收率在85.3%~107.2%之间,符合要求。结果见表3。

表3 方法回收率实验结果

2.5 方法重复性与精密度试验

随机采集湖泊地表水样品,室温下放置2小时沉淀,滤纸过滤,剔除肉眼可见异物,取续滤液约500 mL,加入1.3.1标准储备溶液一定量,配制含5种三唑类杀虫剂的终点浓度均为0.05 μg/mL的加标溶液,后续按1.3.3样品处理进行前处理,同法配制6份待测溶液;按1.2方法参数设置气相色谱仪,等待约30min,待基线稳定后,6份待测溶液各进样一针,计算5种三唑类杀虫剂检测结果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4.67%、3.98%、2.86%、3.77%、4.05%;取其中一份待测溶液,连续进样6次,5种三唑类杀虫剂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2.14%、2.72%、1.26%、1.99%、2.19%,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2.6 方法应用实例

随机采集湖泊地表水样品5份,室温下放置2小时沉淀,滤纸过滤,剔除肉眼可见异物,取续滤液约500 mL,待用;取SAX固相萃取柱,依次用12 mL纯化水、12 mL甲醇、12 mL正己烷活化,保持固相萃取柱处于浸润状态;将500 mL续滤液上柱富集,控制柱流速约5 mL/min,在用约15 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氮吹至近干;加1.0 mL甲醇溶解残渣,0.45 μm滤膜过滤,续滤液上机分析,同时做质控样品,添加水平为0.05 μg/mL。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方法应用实例

3 结论

实验开发了一种利用固相萃取装置对地表水样品进行净化、富集,气相色谱法监测5种三唑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的优化和色谱柱的选择条件,确定固相萃取条件和色谱柱的选择;对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回收率、重复性等项目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地表水中三唑类杀虫剂的检测,为地方农药合理施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猜你喜欢
萃取柱三唑杀菌剂
碱性氧化铝萃取柱在乳及乳制品中硫氰酸钠检验中的重复使用效果验证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以脉冲萃取柱利用三异辛胺从高浓度铀溶液中回收铀
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不同浓度三唑锡悬浮剂防治效果研究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三组分反应高效合成1,2,4-三唑烷类化合物
1,1′-二(硝氧甲基)-3,3′-二硝基-5,5′-联-1,2,4-三唑的合成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