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森林警察与瑶山野生猕猴的跨世情缘

2019-06-18 14:31郑万生
森林公安 2019年2期
关键词:江华磨刀猕猴

郑万生

20 世纪60 年代末,我出生在中国萌渚岭山脚下、湖南省江华一个偏僻闭塞的瑶家山寨里。父辈们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山林生活。我是盘王的后裔,从小在喝着酸酸甜甜的瓜箪酒、听着苦苦涩涩的长鼓调、坐在晃晃悠悠的瑶家竹背篓里长大。

瑶族自古以来信奉盘王,一直有耕山狩猎的传统。相传当年盘王狩猎,为追逐一支野山羊,不小心坠崖而死。盘王子孙闻讯,合力将那只野山羊捕获,将长在悬崖边的那株梧桐树伐倒,将树心中间部位挖空,把山羊皮子剥下绷在挖空的梧桐圆木上,在盘王的祭奠仪式上日夜敲打,这就是瑶族长鼓舞和盘王节的历史由来。

一、从童年记忆到当上森警

从我记事起,就记得父亲在农忙之余,常常背着鸟铳去山上狩猎。主要是以放套索和铁夹为主,携带的鸟铳主要用来防身或猎杀套住的野兽。在黄龙山境内的打木寮、狮子头、螃蟹木、前座冲、雨梁口等方圆30多万亩原始次生林无不留下了父亲狩猎的足迹。父亲狩猎是专门跟师傅学过的,每当有猎物背到家,他总要到堂屋的香案前,装上3 炷香,化上少许纸钱,一边作揖祷告山神,一边为捕获的猎物超度亡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稻谷、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显得无比珍贵,常有野猪到村里糟蹋农作物,为保护老百姓秋收成果,县里出台了奖励措施:凡猎杀一头野猪,凭割下的野猪尾巴可以到公社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奖励。

父亲是狩猎好手,每年猎捕的野猪数量不在少数,每当领到上级奖励的粮食时,那种作为瑶家猎手少有的自豪感常洋溢在脸上。父亲的猎物多半是大山里麂子、野猪,有时也有山羊、野牛,偶尔还能捕获到豺狼、山豹等。常言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黄龙山野果较多,如山楂、山梨、野荔枝、野生猕猴桃、冷饭团、牛卵尻等,加之生态环境优越,一度成为野生猕猴的王国。人们进山伐薪烧炭、砍竹挖笋、捡拾野菌等,经常能听到失散猕猴在山里凄惨悲凉的叫声。有时还能遇上成群结队的野生猕猴在原始次生林的树枝上跳来窜去,时而与你做鬼脸,时而有意与你挑逗嬉戏,弄到你人给气死、奈又奈何不了的境地。父亲放的套索、夹子有时也能捕获到少不更事的野生小猕猴,看到它眼泪挲挲、一副孤独无助的样子,父亲就犹如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怎么受伤,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猕猴从套索或铁夹上解脱下来,在山上就地放生;如果手脚受了伤,就把它带回家,一边用草药帮它包扎好,一边给它喂些苞谷、红薯等食物吃。等到伤口痊愈后,再把它带到大山里放生。

后来,我沿着弯弯的山道,通过读书,走到了山外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到了四川天府之国——成都工作。母亲嫌我走得太远,时常念叨着我,而我呢,大山的孩子,习惯了开门见山、推窗见绿的山林生活,对城市遍地的钢筋水泥建筑是多么不适应。20世纪90年代,我放弃了大都市繁华的生活,回到湖南老家,通过全省林业公检法的招干考试,到江华大瑶山当上了一名森警,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可以终日以山为伴,与林为伍,那里有自己熟悉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及与人和谐相处的野生动物,还有童年挥之不去的野生猕猴留下的欢乐情趣。重要的是母亲再不用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而牵肠挂肚了。

二、与猕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刚开始,我分配在局机关办公室工作,日子虽然过得安逸,但青春萌动的心却早已飞向了山里波澜壮阔的森林大世界。因为我喜欢大山里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和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1994 年6 月,我主动请缨要求下基层一线体验火热生活,到了江华大瑶山腹地深处的水口林业派出所工作,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外勤民警。水口曾是江华的老县城,也是瑶族最集中的聚居区。“青山环秀城,旖旎彩云间,终身居此地,胜似瑶池仙”。四面环山的林区小镇,虽有几分清新秀丽,但视野为群山阻断,人生活在盆地里,变得有几份忧郁和落寞。水口林业派出所属林区中心派出所,担负着辖区5乡1镇的森林管护任务,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山情林情社情极为复杂,我们的职责是打击毁林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

江华是全国重点南方集体林区县,“江华条子(指杉条)”驰名天下,每年全县林木限额采伐指标达十几万立方米,来自林业的财政税收占全县的三分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木材市场的放开,受不法木材商利益驱使,大量林木被盗伐滥伐。毁林事件时有发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被进一步恶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段时间里,追寻吃“野味”(即野生动物)成了一种时尚。那时的我,每天下乡办案,提着一个公文包,腰间别着手枪,头戴大盖帽,着一身橄榄色制服,在乡野林区的瑶民看来煞是威严。

18 年前的一天,我与同事到湘粤桂三省区边界的蔚竹口乡黄南源下乡,见林农提着一个铁笼在路边叫卖。“有很乖巧的猴子卖,有谁要吗?300元一只”。只见一只小猕猴关在笼子里,约三五斤重,一双明亮的小眼睛东张西望,露出紧张恐惧的神情,模样极为伤心欲绝。“我们是林业公安干警,快把猴子放了,不然我们要追究你猎捕、买卖野生动物的法律责任”。林农振振有词地说:“你们知道吗?猕猴在这里泛滥成灾,上百只猴子到处损害农作物,搞到老百姓安不得生,你们讲保护它,老百姓耕种的农作物受了损咋办,谁来赔偿我们的损失,还要不人活了?”我们说国家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要求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保持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乱捕滥猎、乱买滥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请你务必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我们林业执法人员威严的目光下,这位林农极不情愿地将那只野生猕猴放了生。

对我们将野生猕猴放生的行为,除了那位林农想不通外,当时住在村子周围的老百姓心里也是想不通的。他们说:瑶家自古以来就有狩猎的传统习惯。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都说:瑶人打野猪,见者有份。更何况黄南源这里常年有上百只野生猕猴,每天成群结队的到村里来找吃。村民种的玉米、红薯、瓜果等农作物全让这些该死的野生猕猴糟蹋得不成样子。它们吃了还不算,还随意采摘拿来玩耍、嬉戏,搞到扔到哪里都是,现场一片狼藉,看到令人十分痛心。你们说要保护它们,而我们种的粮食因猕猴破坏,一年到头得不到收成,我们地方人都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我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随后写了篇《猕猴糟蹋农作物,是保是除两难全》的稿件在投到《中国绿色时报》,报纸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在报纸显要位置给刊发了出来。文中提到了野生保护动物损害农作物的赔偿问题,引起了地方政府和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三、猕猴保护提上法律层面

五年前,因工作关系,我随县史志办组织的红色采风团到蔚竹口乡采风。这些野生猕猴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怕人了。据了解,早十多年前,江华县林业局、乡政府把保护珍稀野生猕猴的通知下发到村组,使猕猴得到了村民的悉心呵护。村委会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出台了保护野生猕猴的村规民约。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里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种田种土的事少了,加之县乡出台了对野生猕猴糟蹋粮食的奖补措施,猕猴也不像以往那样令人生厌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猕猴从深山密林到村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村民一看到野生猕猴来到瑶家山寨,便从家里拿出玉米、红薯、瓜果来招待。稍不注意,还有猕猴从身后拉扯你的衣襟,与你做鬼脸,逗你开心。即使偶尔发生林农的农作物被猕猴损毁事件,经村组核实上报,也能及时得到相应补偿。如2018 年6月,冷水村樟木冲组林农冯生发种的3 亩红薯遭到了野生猕猴的侵害,村组干部实地踏看现场后,将情况报到县、乡,及时给予了1500 元的经济补偿。

2017 年我到蔚竹口乡搞扶贫,听说上塘一冯姓村民在家闲着无事,到山上放套索套到一只野生猕猴,以300 元价格卖给了一个在村里开屋场地的码市挖机老板。村民随即将此事向村委会报告。村支书说,他们这里有野生猕猴经常活动,正在向县、乡申报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如果此时猕猴群发现有猕猴失踪,觉得此处生存环境不安全,会向其他地方迁移。村支书让人立马找到买猴的冯某把猴子追回来。野生猕猴被村民从码市挖机老板给要了回来,交给水口林业派出所公安民警处理。第二天,办案人员带着冯某来到小冲源勘验现场。现场位于磨刀村东北方向3 公里的深山老林里。这里属天然林地带,人迹罕至,大树、古木随处可见。冯某用尼龙绳制作了10 多个套索分布在小冲源的几十亩范围内,布置在野生动物经过的路径上。冯某指认他所布置的套索范围和确切地点,并将之前所放的套索予以全部拆除。经鉴定,冯某猎捕的野生猕猴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犯罪嫌疑人冯某被江华县人民法院以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000 元,其300 元卖猴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

犯罪嫌疑人冯某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中接触了一下野生猕猴,而带来了牢狱之灾,仿佛做了场噩梦。通过现身说法,不但警醒了当事人,也给周边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我获悉情况后,适时收集案件卷宗材料,随后采写了一篇《江华一村民非法猎捕野生猕猴被判刑》的新闻稿,在当年7 月1 日的《湖南日报》上刊登了出来,国内各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纷纷进行了转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以案释法效果,而当地村民保护野生猕猴的思想意识随之也提升到了法律层面。

四、人与猕猴走向和谐共处

为留住这群在湘粤桂边界迁徙流动的野生猕猴,江华县森林公安局与磨刀村领导班子协商,决定给这些野生猕猴投食,并得到了县林业局、蔚竹口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磨刀村委会当即组织村民到小冲源山场开荒,种植玉米、红薯,供野生猕猴采摘食用。县旅游部门修通了上塘到架枧源的旅游便道,在村部修起了风雨桥和活动广场。县林业局每年划拨3 万元经费给村部作投食野生猕猴用。县森林公安局经过认真考察,确定由磨刀村支书冯茂枝70多岁的父亲冯荣财老人到3公里之外的架枧源为野生猕猴投食。

“喂喽嗬,喂喽嗬,喂喽嗬……”每天清晨九时许,随着冯荣财老人在远方山谷坪子上的三声深情吆喝,只见一群群野生猕猴从周围四面八方的树梢、藤条、竹枝跳跃而来,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抓腮挠头,模样极为可爱。老人一边抛洒玉米,一边将背篓的红薯倒在地上。百余只野生猕猴争先恐后地抢吃食物。投放完食物后,老人静静地坐在树桩上抽烟,用慈祥的目光像看待自己孩子一样亲切地瞧着身边这群猕猴。在现场,我亲眼见到人猴和谐相处的一幕。即兴写了篇《悠悠萌渚岭痴痴喂猴人》的新闻通讯稿发诸媒体。磨刀村的野生猕猴和喂猴老人一时成了网红,慕名前往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

江华大瑶山深处的蔚竹口乡地处边远偏僻,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山高林密,荆竹遍地,是野生猕猴理想的栖息场所。经过冯荣财老人长达2年的投食喂养,一个规模较大的野生猕猴种群在这里逐渐固居下来,磨刀村的生态旅游顿时火了起来,一个新兴的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在这里悄然兴起。

更令人惊喜的是因为磨刀村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江华县森林公安局招商引资,引进了康利菌业有限公司到村里投资发展羊肚菌产业。地方老百姓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在劳动力使用方面重点倾斜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大限度提高贫困户收益。据了解,磨刀村种植羊肚菌70 余亩,带动贫困户70户、务工贫困户人员30余人,务工收入每天80至100元,解决了贫困户在当地增收难问题。如今,大量的外地游客到磨刀村一边观赏野生猕猴,一边品尝营养价值丰富的羊肚菌,成了假日休闲的时尚之举。而当地瑶族村民也因发展生态旅游和羊胿菌产业扶贫项目,腰包逐渐的鼓了起来。

2018年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35 周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中国绿色时报社联合举办了“我的野生动物保护故事”征文,我想起20 多年来与瑶山野生猕猴结下的跨世情缘,撰写了一篇《瑶山深处猕猴情》文章参与征文活动,没想到很快在8 月14 日的《中国绿色时报》副刊上发表,随后被全国公安部文联期刊《家园》杂志第二期刊登,并入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野生动物保护故事》一书。《环球人文地理》杂志2019 年第二期以“神州瑶都人猴情未了一位森林警察的野保手记”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江华大瑶山的野生猕猴吸引了世界目光。目前,江华已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并授予“国家园林县城”殊荣。我衷心祝愿在萌渚岭江华大瑶山深处的这群野生猕猴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让生物多样性在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江华磨刀猕猴
磨刀人与磨刀水
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小猕猴侦探社⑩
“鸟”与“乌”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一个漂亮的铃铛
磨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