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展现给我们一个相对真实的老子,道出了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导向。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老子以智慧著称。他所撰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具中华民族色彩的哲学著作,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哲学著作所难以企及的。因为这种影响力,老子不断被后人神化、演绎,真实的老子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关于老子的生平,比较权威的应该算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展现给我们一个相对真实的老子,道出了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导向。
其中,通过司马迁对老子生平状况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老子名叫李耳,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人,“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类似今天的国家档案馆,“史”是个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文史资料和档案资料。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书籍是极其珍贵的,一般老百姓不可能接触到,更不要说翻阅国家典籍,老子之所以如此博学,可能和他的工作性质大有关系。后世也有很多名人,他们都有在图书馆工作的经历,看来这并非偶然,饱读诗书,才能胸有天下。
之后,司马迁记载了与其相关的三件事:孔子问礼于老子;辞官归隐;函谷著书。
孔子问礼于老子在当时看来只是孔子求学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在今天看来,却是中华文化两大主流思想的泰斗级人物的一次会晤,其文化意义非同寻常。
老子对孔子讲,真正有修为的君子应该能够看清时代发展的潮流,如果遇上机会就奋力拼搏,如果生不逢时,就像那野草花一样随风飘舞,任其荣枯。真正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平时都很低调,真正有学问和修养的君子,表面上看去却很愚钝。你应该保持理性和淡定,袪除身上这股骄气,这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和超乎实际的理想对你的未来没有什么好处。老子这番话说得非常宁静和祥和,但是细细品来,对孔子的批评还是非常深刻和严厉的。通过这番话也可以看出,老子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他能够看清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能够明白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这也充分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含蓄谦下的精神情怀。
一些人批评道家消极不作为,其实不然。道家认为,万物发展都有其规律,只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才能够真正抓住问题的根本。因此,道家所遵循的清静无为是一种依乎天理的处世方式,不能简单地以消极避世去评价。
问礼之后,《史记》中紧接着讲了老子的第二件事,即辞官归隐。书中记载,老子一辈子修炼道德之学,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学问家,这种学问的特征就是要保持一种谦下的姿态,顺应大道,不彰显自我。老子在周朝做史官时间已久,看到周朝大势已去,自知无力回天,便辞官隐居去了。通过这句话,我们得到两个信息:第一,老子主要是研究道德。和如今品德含义不同,概括地讲,道即天道,是指做事不悖天理;德即指良知,是指做事要有良心;其次,老子在周朝做官时间很长,他之所以辞官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在看清大势之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接下来,司马迁讲了第三件事—函谷著书。“函谷”指函谷关,因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向西隐退,必须经过函谷关。当时函谷关的守将尹喜看到老子来了很高兴,对他讲,你老人家就要隐退了,这一肚子学问总要给世人留点什么,你必须要给我写一部书,否则,我就不让你出关。
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老子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表达了自已对世界万物的看法,然后出关西去,不知所终。
老子的离去,留给了世界一个背影,这背影其实是对人类社会生存法则的一种思考,也是一道谜题,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如何消除无边的欲望,更好地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更好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两个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