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前马镫时代的骑兵有着曲折的历史沿革,发生了重大的战术革命与装备革命,而汉朝时期游牧威胁下以骑克骑战略与冲击战术的形成,对于中国古代骑兵战术史、装备史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其中冲击战术的形成与成熟导致了自汉末以来长久的装备革命,最终促成了马镫的出现与“马镫革命”,骑兵使用进入了新时期。
关键词:骑兵;汉匈战争;战略战术
1 前汉匈战争
中国古代骑兵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便是汉朝之建立。汉朝建立后,政权之间开展全面战争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所谓“同态战争”与“异态战争”之别。同态战争,即指同种文明间的战争,如秦灭六国、楚汉战争、冒顿单于统一匈奴等,交战双方的兵种、战术等都是相同的;而异态战争的出现正是因为同态战争阶段的结束,在汉朝建立的同时期,冒顿单于实现了对大漠南北的统一,在农耕文明的统一与游牧民族的联合背景下,两种不同文明形态的政权将发生全面战争,对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文化都发生深刻的影响。
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使中原文明对于游牧军队的高度机动性产生了深刻的认知。然而,匈奴亦为双方军队间的差别所为难,在“汉军赶不上、匈奴打不过”的情境下,汉军机动不足难以突破,匈奴却也重重包围敌方君主而不能歼之。如何变革战略战术扭转如此困境?這是异态战争为双方共同带来的军事课题。
针对游牧民族在春夏时节草枯马孳、秋冬草肥马壮的规律,中原各主要政治家提出应于秋冬季节于边疆进行军屯防备、防御设伏。然而被动防御措施常常不能奏效,匈奴扰边问题依旧存在,对此晁错提出三样制匈措施:战车、弓弩、降胡。其中战车一项则指诱敌深入,遇险设伏,“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扰乱也……”①其轻车突骑是有冲击战术之雏形的。而也因此,“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奋,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持射上林,讲习战陈……”②,汉朝形成了以骑制骑的战略雏形。
2 汉匈战争
直至武帝时期,对于匈奴的主动出击思想方才成为统治集团的主要战略思想。在此上,汉武帝在军事上实行养马政策、粟马措施,建设骑兵建制,以政策保障后勤。而在经济上采用法家巨子桑弘羊等“聚敛之臣”,出台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如盐铁国营、铸币垄断、酒业专卖、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卖官鬻爵等,大生产制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为汉匈全面战争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而在聚敛中所出现的民生凋敝、盗贼滋事直至小范围农民起义的问题,武帝更重用如张汤、杜周、王温书等运用严刑重法暴力镇压的“憯急之臣”。自此,对外战争、兴利政策、酷吏政治其三大事件成为武帝一朝主要线索。可以看出,武帝一朝在各项经济政治文化的大变革,皆是为汉匈全面战争这一目标所努力的,对于游牧侵扰问题的最终解决势在必行。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失败,汉引诱匈奴主力并包围歼灭的战略部署被识破,自此“匈奴绝和亲”,汉匈战争再无转圜余地,更是汉初以来防御性国防之结尾。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犯上谷,汉军四路出击。史料记载:“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军各万骑”③这次进攻是汉对匈奴的首次骑兵主力出击,却因分兵过散、地理不熟而败。最终结果是卫青虏首七百级,公孙敖无功而返,公孙贺全军覆没,李广被掳后逃还。但是这次实践促使汉代战略战术发生进一步深刻改革,是以骑制骑战略大规模实践之始、卫青冲击战术的萌芽。
3 冲击战术
自楚汉战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骑兵近战仍然不是战争中将领的常规选择。直至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灌夫与数十家奴披甲持戟,突入吴兵阵内,名闻天下。可以说是冲击战术的宝贵实践。而这一战术在卫青、霍去病的灵活使用下最终成为一种成体系的战术方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3万趁夜合围匈奴右贤王,近战冲击、包抄歼灭,可以说是冲击战术的完美实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统帅骑兵共计10万,以攻为守,远征漠北,汉匈决战,正遇沙暴,骑兵相接,汉军大胜,自此“漠北无王庭”,汉匈战争基本以汉朝的绝对优势胜利告一段落,而以骑制骑、冲击战术两者则成为此后农耕文明对抗游牧民族的标准战法。
这样的战术在孙家村汉代画像石、孝唐山画像石中的画像都有所体现。孝唐山画像石中的胡汉交战图大量显示了汉军骑兵使用长戟刺穿用弓的匈奴骑射手;而孙家村汉代画像石则显示汉军混合使用长戟与弓箭。这表明汉军骑兵在吸纳传统骑射战术之同时,根据中原特色创新骑兵近战突刺,这使汉军面对匈奴骑兵拥有相当的优势。
4 总结
冲击战术的理论来源实际是中原短兵相接尚武习性在骑兵中的运用,与匈奴精湛的骑射战术相比,实际上是一种反传统的、较为简单的战术思路,是中原对于马骑少、训练不足的无奈之举,也因此受到许多骑兵将领世家的鄙夷以及对于失掉骑兵理论的畏惧。然而,正是新式的、平民化的冲击战术替代传统的、精英化的骑射战术打败了更精于骑射的匈奴人,这也造成了一个历史上的反差:李广初审军人世家,晓兵法、善骑射,却作战屡屡失败,因之而死,被评价为“专以射为戏,竟死”④;而卫青、霍去病出身寒门,缺乏军事素养:“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⑤却正因其缺少战术基础,反而使其甩掉了历史的包裹,开辟了骑兵的新战术,这一历史现象引人深思。
注释
①班固:《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②同上
③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⑤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4]杨泓:《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5]杨毅、杨泓:《兵器史话》,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
于畅(1999-),男,汉族,河南开封市人,历史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