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凯绥·珂勒惠支素描自画像中的心路历程

2019-06-17 16:56方园
参花(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画像素描

摘要:凯绥·珂勒惠支作为在当时德国为数不多的受艺术界肯定的女画家,她的素描自画像本应呈现自身的意气风发和艺术天赋。然而恰恰相反,她所绘制的自画像大多呈现出自身疲惫、衰老、忧郁的样子,甚至有意“丑化”了自己。作品更是以黑白的素描和版画为主。这些都和珂勒惠支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将浅谈形成凯绥·珂勒惠支独特自画像风格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凯绥·珂勒惠支 自画像 素描

一、珂勒惠支自画像中的沉郁

大多数知名的艺术家作品中都有自画像的存在。甚至于一些画家的作品中有大量的自画像,比如梵高、罗丹、达利、米开朗基罗等等。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画自己,目的不仅是为了通过自画像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意图,而更多的是自我意识的表达。艺术家绘制自画像,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永远是最为方便的模特,以此来研究人物绘画。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家为自己建立起来的纪念碑,使自己具有永垂不朽的意义。画家通过描绘自己的外貌,再现出他本人想要呈现出的面貌来。换言之,自画像呈现的是艺术家想让他人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

珂勒惠支一生画了一百多幅自画像。她的作品以版画为主。相比画了90多幅自画像的伦勃朗,数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的自画像不仅没有对自己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还丑化了自己。需要提及的是,珂勒惠支是在当时德国的女性普遍地位并不高的时代背景下,为数不多的崭露头角的女艺术家。她的作品更是被鲁迅推崇备至,并传入中国。这使得她对近现代中国的版画艺术影响深刻。她的艺术作品风格非常鲜明,极具文学性和戏剧性。画中的人物造型夸张变形,动态无限放大,粗犷和细腻的手法并存,给观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版画展示了贫困和生病的工人生活以及帮助病人、妇女和儿童的宣传画,这是画家对生活的反映和感受。罗曼·罗兰曾评价她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德国现代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对于26岁就已经成名,而且是作为女性获得艺术界肯定的珂勒惠支来说,她的自画像理应呈现她作为成功艺术家的自信和艺术天赋。然而在她众多的自画像中,黑白素描的自画像占大多数,并且多数展现出疲惫、忧郁、衰老的神态。她的自画像不仅不美化自己,甚至有意地“丑化”。这和艺术史上其他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尤为不同,相反,对于环境和衣着的着墨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她的自画像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以画面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她老年时的自畫像中,这些特点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她在塑造时把面部与手部联系在一起,以大胆的笔法、简洁概括的线条塑造人物心理状态。这些独特的艺术特点与她的成长背景以及所见所未见有着密切联系。

二、影响珂勒惠支自画像风格的因素

珂勒惠支在一个温暖、充满爱心、包容的家庭中长大。家庭的思想开放给了她足够的自由,这让她可以自由地创作艺术。应该说,珂勒惠支的父母给予她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精神自由。不受约束的心理状态拓宽了她的艺术道路,使之在艺术表达上无所畏惧,毫无顾忌,为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然而,她从小身体就很虚弱。她的肤色是蜡黄的,看上去很没有精神。睡眠质量很差,因为无论白天黑夜,噩梦经常折磨着她。她会突然尖叫,挣扎,大喊。这个突然的惊叫在之后甚至发展成持续数小时的抑郁症。20岁后噩梦不再折磨她了,但是这种抑郁情绪在她一生中不断缠绕,使得她的作品也变得阴沉起来。

珂勒惠支的日记中经常出现“衰老”“力量”等词语。害怕老去的心理在其中展现得尤为明显。她说:“我日复一日地工作,宁静而愉快,内心感到平静和舒坦。可是谁知道哪一天,这一切突然终止,我将变得精疲力竭,毫无成果,一切美好的事物统统化为乌有呢?”因此,当人们看到珂勒惠支于1910年创作的自画像时,就会看到一个似乎正在失去自信的珂勒惠支,因为她认为自己正在失去力量,并且艺术天分不够。早年身体的孱弱以及抑郁症使得她害怕衰老,并且渴求力量。这种情绪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强烈。珂勒惠支认为自己越来越衰老,这样的身体又怎能完成那些未竟的事业呢?与此同时,经历了二战的珂勒惠支亲眼所见了德国人民的饥饿、流离,因此,她的作品大多表现困苦、挣扎、死亡。更为重要的是,她受马克斯·克林格尔的影响尤为深远。1891年,克林格尔出版了他的理论著作《绘画与素描》。在该书中,克林格尔所说的“素描”指的是单色作品,尤其指版画。在他看来,由于依赖颜色,油画在再现真实世界的时候,受自然世界的限制较多,不能如版画那样自由地再现世界,呈现想象性的主题或真实的世界。另外,虽然素描在细节刻画以及完整度上都不如油画,但这却使得它如诗歌一样,在表达观念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而画面的不完整更能引人遐想。珂勒惠支偏好呈现不美的事物,对她来说“丑即美”。她通过自画像呈现的是自我内在的精神状态,而不仅仅停留于表象。素描和版画这些也更能展现不“美”事物的媒介,对于她来说无疑如虎添翼。

《死亡》系列组画中的《死的召唤》是珂勒惠支的最后一张自画像。画面神秘,线条粗犷,无拘无束,创造了一个深沉年迈的妇人形象。画面中的人物左手举着,仿佛在渴望某种东西。一只死神的手从右侧伸出,搭在老人的肩膀上使整个画面的头和手联系起来。掩藏在阴影之中的妇人的双眼看不清情绪,但却饱含深刻的思想内涵。整幅画显得神秘而又忧郁,营造了幽深的迷茫情绪氛围。

三、结语

珂勒惠支在自画像中,刻意“丑化”自身,忽略环境和衣着的描述,大多表现自己的疲惫衰老,注重内心情感的刻画和形式语言。这是由于她本身自幼的体弱多病和对于力量的流逝的恐惧。而版画和素描恰好更能表现这种消极、“不美”的内心精神状态。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即为珂勒惠支所追求的“丑陋即美丽”。

参考文献:

[1]阿瑟·克莱因.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生活[M].顾时隆,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凯绥·珂勒惠支.日记与书简[M].孙介铭,译.北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方园,女,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水彩)(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自画像素描
五月·自画像
初夏素描
素描
人物素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