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阳照常升起》是由姜文导演的影片,改编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本文依据影片中1956年至1957年期间,在中国南部、中部、西部所发生的看似分散实则相连的人物故事进行分析,对影片的符号使用、叙事内容以及主题进行总结,对人性与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 狂欢 《太阳照常升起》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青年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是继姜文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之后的第三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使用倒叙的时空交错的手法,运用唯美的镜头画面,悠扬婉转的音乐以及黑色幽默的手法表达了对激情岁月的怀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极具革命浪漫艺术色彩,抛弃了传统模式,表现了粗犷的男人气息和柔弱的女人气息,也反映了在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性欲的时代”,每个人所反映出的人性欲望之中的各种极致境界。
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讲述的是“我妈”(周韵饰)梦到一双绣着带有黄须子鱼的绣花鞋,便在洗脚后光脚去街上买鞋,在买完鞋的时候遇到了逃学的儿子(房祖名饰),便和儿子展开了追逐。回家途中一只鸟飞过来说:“我知道,我知道”,在“我妈”方便完后才发现鞋子被鸟叼走了,她去追鸟却不知怎地爬上了那棵树并大喊进而开始发疯,儿子就在家里和自己“疯妈”做着你走我追的事情。在一次外出时,儿子发现了母亲建造的白宫,并发现家里丢失的东西都在这里,却在儿子接连不断的喷嚏中接二连三地碎了。等儿子回到家,母亲对儿子说自己已经好了并让儿子去接下放的人,在儿子接人到村落河边时,孩子们突然告诉他说,他妈消失了。就在这时,发现河流中漂浮着妈妈的绣花鞋和一套军大衣,正缓缓向远方离去。在这一部分,首先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例如妈妈的脚,在文章开头这双脚浸在洗脚水中,阳光下反射出绝美的光影,被拍得很有灵性。当这双脚踏上土地后,镜头长时间地跟踪拍摄这双脚,说明这部影片是关于性和欲望等情感的。其次,妈妈在影片中是光脚的,没有鞋穿,而鞋和脚一样,是欲望和爱的象征,所以妈妈在情感上是缺失的,当妈妈捧着那双绣有活灵活现的鱼眼睛的鞋时,她的内心便有了寄托,心灵深处也需要感情的宣泄。树代表了生命和生机,当鞋被鸟儿叼走以后,便意味着她的生命中失去了对性爱和生命力的幻想,她知道他深爱的男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他爱的人把自己抛下了,自己苦苦等待终成了蹉跎,自己只不过是他的匆匆过客,鸟儿说出了她内心害怕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所以妈妈爬到树上,近乎疯狂地呐喊,来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生命能量和对美好幻想破碎的绝望。石头在影片中也存在着它特殊的符号象征意义,“树底下全是这个(石头)能不歪吗”,就像妈妈,心里都是压抑的心结,生命能好吗?最后,儿子找到了妈妈用石头建造的房子,它是由白色的石头堆积而成,就像子宫的样子,孕育着最安全的生命,是妈妈心灵栖息的地方,每个人的心中都承载着一生的秘密,所以当儿子好奇地窥探时,所有的东西轰然倒塌。也许,妈妈并没有疯,只是沉浸在了自己所认知的世界里,她清醒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做着自己内心觉得对的东西,而疯的是那个时代。
第二部分:1976年夏,中国东部。伴随着梁老师悠扬动听的歌声开场。梁老师在食堂弹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情歌,五个女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揉着面粉,并时不时地配合着歌声抬起大腿,大腿的镜头特写反映出对女性意识的强加,此处压抑的情感得到体现。梁老师去医务室包扎伤口,一个口罩的特写镜头较为独特,然后是林大夫(林冲饰)沉重的呼吸声,打针的镜头,妩媚的站姿都表现出林大夫对梁老师不一样的感情,但是林大夫却与唐老师(姜文饰)有染,而唐老师和梁老师又是好朋友。林大夫来到医院看望梁老师,浑身湿漉漉的场景,以及主动的亲昵动作,直白的告白话语,“我就是要你摸我,我是你的人”,体现了林大夫对爱的渴望以及内心长久压抑的感情,才导致这样所谓闹剧式的告白。影片中唐老师号角的声音以及林大夫的到来,暗示了号角声音便是二人的偷情信号,而林大夫一再表白自己在看电影被摸,并和梁老师告白或许是对自己当晚偷情行为的掩饰,又或许在拯救那个不堪的自己。最终,梁老师死去了,在门楼前用自己留下的枪带吊死了,双手插在兜里,影片响起同开头一样悠扬的歌声,如果说音乐开始时的慢弹轻唱带给我们情绪上的舒展和沉醉,结束时的画外哼唱则带给我们灵魂的拷问。他离开的这个喧嚣的世界,就像死亡时那轻松的姿态,用极具形式感的方式描述了梁老师坦然离世的样子。对于梁老师的尸体不断地拉镜头的拍摄,使身体貌似有两米那样的长度,周围有五颜六色的蔬菜,就像梁老师生前一样和它们简单地打着交道,远离这个虚伪的世界。
第三部分:1976年秋,中国南部。生产队的小队长开着拖拉机去接被下放的唐老师和唐妻(孔维饰),在路途中,唐老师用梁老师送给他的枪打了一只野鸡送给生产队的小队长,这里出现的枪也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强烈的男权主义思想被体现。而后来到老唐家,二人开了两枪,遭到唐妻的咒骂,扔起的脸盆在空中旋转漂亮地转场到老唐带领孩子们打猎的情景。孵小鸡的不能打,在一起的野鸡不能打,树杈代表禁止,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和对万物本性的尊重,使得影片浪漫而深刻,当老唐发现了妈妈所建造的白宫时,也留下了树杈的标记,这说明老唐对于人内心秘密的尊重,对于其心灵的保护。当小队长对老唐说了 “可是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无异于触动了老唐爱情里最柔软的禁区,于是枪响了。情变了,但对于情的坚守却不会变。所以,情仇如枪。
第四部分:1958年冬,中国西部。开场便伴随着唐妻爽朗的笑声,两个女人骑着骆驼穿行在戈壁滩上,唐妻向妈妈讲述着她和老唐的爱情故事,种种事迹表明这个来自南洋的女人骨子里的浪漫气息,喜欢新奇勇敢而不拘小节,怀孕的妈妈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二人的性格大相径庭,这也许就造就了妈妈苦苦等待深爱那个男人的结局,在分岔路唐妻选择了路的盡头,这就意味着她和爱人美好的结局。而妈妈走向了非尽头,这便暗示妈妈选择了一条永不能回头的路,结局只能是凄凉的。父亲用一件被三枪打破的衣服来向妈妈证明自己死了,但是妈妈不信,正如桌上摆着的书《怎么办》一样,它讲述的也是一个女人徘徊在两个男人中间,一个浪漫,一个普通,最终女人跟随了那个浪漫的男人。父亲也一样选择了别的女人抛弃了妈妈,或许这是一种对爱的讽刺。妈妈在上厕所时偶然生下儿子,在鲜花遍布的铁轨上迎来了儿子的降生,极具形式主义的展现方式凸显了一个新生命在黎明前的到来。“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一个看似封闭式的结尾其实是一种呼唤,一种对爱情的守护,太阳艰难地升起,生命的旅程就像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本部影片通过讲述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辗转新疆、云南等地,放弃城市,回归田野,用乡野的大美和纯真,来抗衡现实的丑陋和城市的混乱,大量鲜艳的花,湛蓝的天,奔腾的流水,层层的田,这些用绚烂至极的色彩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看来,《太阳照常升起》更像是一场生命的狂欢,情感也在人性和欲望中间滋长,残酷却又生机盎然地存在着。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的照耀下有无尽的狂欢还在孤苦地等待,生命被照耀得无比绚烂,唯有太阳升起,生命才回归本真。
(作者简介:郭宁,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