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渝
文学诗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丰收节”,适逢“2018中国·昭化亭子湖冬枣采摘节”举办,我们来到丁家乡。
丁家乡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西南边,面积31.05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人口不到5000人。这样一个小地方一直默默无闻,近年来,却因为“冬枣节”誉满广元。小小乡村,被甜甜的冬枣氤氲发酵,吸引游人如蜜蜂采蜜,络绎不绝而来。
丁家乡远在偏隅,我们去双龙村,狭窄的山路弯弯曲曲,沿路可见枣树连绵不绝。枣树一人多高,枝叶舒展,迎着阳光手舞足蹈,追着我们的汽车奔跑,像是争着给我们领路。知情者介绍,丁家乡自然条件不好,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党委政府多方谋划,帮扶干部到乡进村,盘点乡情村貌,寻觅脱贫策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努力探索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丁家乡属中等丘陵地带,域内平均海拔704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土壤主要由黄泥土、夹砂石、页岩土构成,根据土壤学家、气候学家、林业专家的考察建议,全乡把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放在种植冬枣上。为此,乡里与山东地区枣树种植发达地区衔接,派专人去山东培训,又把山东的种植专家请到乡上现场指导,从育苗到栽种,从施肥到修枝,从环切(枝干须环切才挂果)到疏果(摘掉多余的果子),从采摘到分拣,每一个环节都饱有技术含量。原来看上去平常的枣树,竟然还有不为普通人知晓的秘密,让人惊叹:眼前平常树,背后神秘果。世间万物平常中蕴含机密呀!
在双龙村委会广场,我们见到两个精干的年轻人,乡党委刘书记和乡政府邓乡长。两个年轻人阳光朝气,介绍乡里的冬枣发展兴致勃勃,刚刚结束的“亭子湖冬枣采摘节”热闹喜庆的欢愉,还在他们眉宇间扩展:节日期间,人山人海,丁家乡的冬枣、枣芽茶、枣花蜜成了抢手货,绿色、生态、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丁家乡的冬枣系列产品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供不应求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据介绍,冬枣也叫苹果枣,原是鲁北地区一个晚熟优良品种,阳历10—11月间成熟,皮薄肉脆,细嫩多汁,香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钾、钠、铁、铜等微量元素,具有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效,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号为“百果之王”;枣芽茶是丁家乡双龙冬枣专业合作社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多年研制而成,汤汁嫩绿,口味甘醇,营养丰富,经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检测证明,含蛋白质34.4g%g,含铁量167mg/kg,含钙2888mg/kg,含维生素B20.83mg/kg,含游离氨基酸3.25g%g,早芽茶可以生津通窍,健脾益肠,补血安神,延缓衰老;枣花蜜系蜜蜂采冬枣花而酿成,蜂蜜呈琥珀色,味道甜腻,略感辣喉,回味甘香,枣花蜜内含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抗菌消炎,补中益气,解毒润肺。年轻的刘书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口舌生津。
刘书记、邓乡长带领我们参观双龙乡冬枣配给站,几个工人正在分拣机器旁紧张选果,刚采摘下来的冬枣轻轻倒在分拣机上,经过机械传送,冬枣按照大小分拣,从不同的出口进入分类水果箱,按照不同的大小等级分送到超市、农贸市场、大小商贩,从而进入千家万户。没想到,我们经常在超市买的冬枣就是丁家乡生产的,当天采摘,当天就可以进超市。骄傲,咱广元也有好吃的新鲜冬枣了!原来一直以为是山东或者陕西等北方城市拉过来的,还以为路行千里,果子不新鲜,心中有些戚戚,买得也迟疑。这下可以大快朵颐了。
冬枣配给站旁边有2个很大的冷库房,采摘高峰时节,冬枣堆积如山,必须及时入库冷藏,才能保鲜保质。冷库旁就是产品陈列室,高高低低的货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包装精美的冬枣系列产品:冬枣个大翻红,枣花蜜暗红晶莹,枣花茶细丝卷曲,挑逗着食客味蕾;整箱分类待发的冬枣,整件等待交付的枣花蜜和枣芽茶,把偏远山区的乡村与全市、全国联系起来,天南地北的老百姓将品尝丁家乡的冬枣系列土特产。“还会走向世界呢!”邓乡长自豪地说。
邓乡长是个热情的小伙子,深爱脚下的土地,恨不得把丁家乡的好东西一股脑儿端给我们:今年试种300亩富硒水稻,经权威检测机构测定,营养价值很高,大米口感好,单价高,市场前景很好;黑猪养殖也有带头人,黑猪完全生态自然养殖,生长期需要足足一年,肉质好,“炒个回锅肉,全村都能聞到香。”说得我们口水直翻腾;堰塘养鱼和娃娃鱼养殖已成规模,每年出产上万斤优质成鱼,经济价值可观……多种经营,多面发展,丁家乡展现出勃勃生机,脱贫攻坚让广大农村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走,去看看青龙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哟,真漂亮!远远望去,整齐的联排安置房一字排开,一楼一底,二楼带阳台,还有楼面平台,全框架现浇结构,屋顶人字结构水泥现浇,上面铺设蓝色的琉璃瓦,房前有宽阔的晒坝,晒坝边是可以行车的大路,大路外边是各家各户的微田园,种着白菜、茄子、辣椒、南瓜、冬瓜……各家各户吃菜基本可以自己解决。上午的阳光正灿烂辉煌,联排安置房好似城市里的别墅:蓝色的屋顶,雪白的墙壁,青色的文化石墙裙,漂亮美观;进屋参观,房间大小合适,宽敞明亮。按照政策标准,贫困户中每一个人,按照45个平方米建房,国家给予1000元/平方米建房补贴,此处安置房造价1080元/平方米,农民每人只需出80元/平方米,就可以住上这牢固、坚实、抗震的楼房,真是太划算了!“猪圈修在哪里呢?”我不禁好奇地问。“生产用房还是在农户老地方,比如猪圈牛圈等。”邓乡长介绍,“安置房距离生产用房和土地,方圆只有一里路远。”哦,原来如此,考虑得真周到,生产生活两兼顾。几个妇女在房前的晒坝里翻晒金黄的稻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问她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她们笑着说:“政策好!满意得很!”包在头上的遮阳丝巾在阳光中飘动,她们的笑容散发着动人的光亮,眼前的景象多像名家笔下的田园油画:劳作的农妇,金黄的稻谷,黛白相间的楼房,平直的水泥路,微田园里的青菜黄瓜,近处的枣树,远处的林木,起伏的山脊,遍野的庄稼,都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散发着生命的活力。过去农村人口企盼转户进城脱农皮,今天城里人羡慕农村人有田有地空气清新;农村贫困户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吃穿不愁,扔掉穷帽,城里的低保户眼睛一睁就要操心油盐酱醋,葱花蒜苗都要精打细算。40年河西,40年河东,改革开放迎来国家的巨大变化,城乡之间的厚障壁已经打破。
远远听到猪叫声,这是湖溪村引进的野猪养殖场猪儿撒欢。上百头红棕色野猪追来撵去,长长的猪嘴呼哧呼哧,霸气外泄,小眼睛凶狠狡黠,野性十足。邓乡长介绍,这些猪肉质好,口感香糯,每年供不应求。这家养殖场本在成都,听说场主想搬迁,他们闻风而动,去做工作,硬是在这里建起养猪场。年轻人头脑灵活,善于抓住机会,决策果断,态度诚恳,丁家乡何愁发展呢?站在养猪场外面的高地上,俯瞰嘉陵江,如一湾翡翠,尽情铺展延伸———嘉陵江因为亭子口水电站修建,滔滔江水被拦在山间,两岸葱茏树木把江水染得碧绿。邓乡长指着一处河湾谈起规划,那里水深弯大,河边地势平缓,两岸林木茂密,适宜休闲,正在谋划招商引资,借助天时地利,在那里打造现代渔家乐,供人们休闲垂钓、品茗赏鱼,春天百花簇拥,夏天避暑纳凉,秋天水果尝鲜,冬天踏雪寻梅。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舀起嘉陵水,还来就菊花。敢想,是绘制蓝图的先导;敢做,是实现蓝图的基础。振兴乡村,造福于民,有多少事情需要这些头脑精明的年轻干部率领村民去完成。
邓乡长介绍,亭子口水电站建设造成湖溪村部分土地被淹,水线以下的村民举家搬迁到半山上。国家有政策,乡民有干劲,很快就在新的地方安营扎寨,创出一片新家园。我们来到一家移民户,眼见新修的砖瓦房,水泥院坝,老人精神,小伙能干,述说搬迁移民以来的生产生活情况,笑语盈盈,乐从心生。旁边的田地里,枣树结满果子,饱满的冬枣成串下坠,像天女散花般挂满枝头,一棵树结的枣子足有好几十斤。“随便吃哈!”主人热情招呼大家,伸手摘一颗冬枣放进嘴里,又脆又甜,还有淡淡的清香味。主人介绍,这些枣子都很环保,施的是农家肥,也不打农药,绝对环保生态,说着顺手摘一颗放进嘴里,主人家的小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红扑扑的小脸就像红枣一样,鲜嫩可爱。
旁边的村官自豪地说,她一直联系这家人,见证了这家人的勤劳持家,他们已经脱贫,像这样的人家很多。小姑娘20多岁,吉林人,大学毕业考村官来到这偏远的乡下,快三年时间了。“耍朋友了嘛?”“还没有。”女儿家的心事可能不便轻易透露,但在这偏僻的乡下风里来雨里去,也缺乏谈恋爱的机会。她远离父母,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丁家乡,让人肃然起敬。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想起了几年前在朝天鱼洞乡见到的那群大学生村官,广袤的农村有多少这样的年轻人在奋斗,振兴乡村的伟业中,有他们的艰苦奉献。他们把现代文明播种在乡村,改变着乡村,也让自己在乡村锻炼成长,无论今后是否从政,中国基层的烙印都会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看着睿智健谈的邓乡长,我想起在双龙村见过的另外两位村干部:男的是村长,是养殖业带头人,从外地返乡带头创业;女的是村支书,本来在城里經营2家很赚钱的美容院,为了家乡脱贫,回乡带动大家养鱼种植,花容月貌已经饱含风霜。
人,是决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基层干部,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丁家乡才有今天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暖暖的阳光下,果实累累的枣树,金灿灿的稻谷,整齐漂亮的联排安置房,向我们挥手的乡村干部,留给人太多的回味和憧憬。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