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晨 江皓男 李凯全 周燕清 王怡丹 杜军
摘要: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南京医科大学开展了针对低年级医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以各学院及附属医院为平台,创新科研实践模式,旨在激发低年级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218-02
创新创业是我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的出现正是针对就业市场,用以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益举措[2]。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江苏省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深化创新教育实践改革,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3]。基于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大创计划”的开展,结合笔者亲身参与该计划的经历,本文为“大创计划”的实施及改进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一、针对低年级医学生开展“大创计划”
1.教师组成。为各学院及附属医院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学生来源。为1—3年级的在校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加。学校鼓励跨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
3.流程。①申请指导老师。学校公布导师名单后,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自主联系导师。②提交盲审申请。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并提交盲审申请表,交由学校筛选。③项目立项和开展实施。获批项目经学校审核及公示后,各团队进行项目相关工作。④项目结题。“大创计划”周期为1-2年。项目结束时,学生完成结题验收、研究论文撰写或专利申请等工作,并及时提交结题报告。
二、关于“大创计划”的感悟
(一)培养低年级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知识的升华,“大创计划”恰恰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的宝贵机会。“大创计划”以项目为载体,在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让低年级本科生担任科研人员的角色,发现科研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大创计划”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让低年级医学生在短时间内产出多么“拔尖”的科研成果,而是通过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并逐步提高其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医学教学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种“填鸭式”教育。“大创计划”则独辟蹊径,进行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创计划”的学习模式区别于大学课堂中的系统教学,但胜在简洁有效、即学即用,使得知识鲜活起来。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大创计划”正是做到了让学生亲身寻找自身兴趣点,体验自主学习过程,进而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沟通传统教学与科学研究
传统的教学实验课上,往往由于实验器材的相对不足,每个同学并不能独立完成完整的实验操作。以动手实验为基础的“大创计划”为本科学生弥补了教学课堂的不足,提供了一个充分实践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由实验操作基础进入简单的科研基础训练阶段,成为快速提升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动手环节薄弱、灌输式教育的现状,也大大地开拓了低年级医学生的眼界,而且也为各实验室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吸引并储备了医学人才。
(四)增强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收医学生规模的逐年上升,医学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长。而医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缺乏良好的竞争力是造成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而能够体现医学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是其创新能力[4]。医学院校实施的“大创计划”加强了对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提升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增强了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针对“大创计划”的建议和思考
(一)预先开展安全培训
众所周知,实验室是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的地方[5]。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关乎着学校公共财产的安全,更关系着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绝大多数参与“大创计划”的低年级本科生仅仅是在平常课程学习中零散地接触到少量的实验室安全要求,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因此,对即将开展实验的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够有效杜绝各类事故,如有毒试剂泼洒、火灾等的发生。
(二)严格把控医学生培养质量
针对低年级医学生,对其学业水平、实验动手操作等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才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更高、更有效的分配与利用,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大创团队具备较合理的人员组成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大创计划”的项目结题时,也应严格把关,这能减少课题的烂尾现象及造假骗取经费的行为,避免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三)完善激励机制
良好的奖惩制度能够在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力争上游的同时,敦促学生认真完成目标,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实验项目的基础,只有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才能够解决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实验本身。因此,对于项目进度好、实验成果优秀的团队进行表彰、奖励,并追加一定的科研经费,则能更好地促进“大创计划”的持续开展。
四、结语
“大创计划”不仅可使教育者了解本科生的学习诉求,从而积累本科生指导经验,而且能够推动低年级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科研思维。顺应社会对不同类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创计划”,应该成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创新要点,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J].教育现代化,2017,4(38):8.
[2]哈丽娜,周永伟,徐广贤,等.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02):189-192.
[3]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8/4/12/art_58320_7608628.html.
[4]艾华,周彦吉,赵建磊,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03):26-29.
[5]李玉瑭,杜亭亭,王伟,等.基础医学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及管理[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32-93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