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臻豪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外贸VT3坦克
在中国VT系列外贸坦克中有一款专门为低端用户定制的产品——VT3主战坦克,其实它并不是全新制造的坦克,而是经过“VT3”套件魔改过的59式坦克。对于拥有59、69式坦克或者苏制T54/55的国家来说,只需要购买这种套件,就能够使老式坦克的作战能力达到甚至超过早期的T-72A主战坦克。实际上,在老式坦克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进,使其作战性能发生跃迁的做法并非是中国军工的发明,真正开创“魔改”坦克先河的是以色列。
从建国次日的1948年5月15日起,以色列就开始和阿拉伯国家打起了大规模坦克战,这一打就是半个多世纪。在修理和改装各种老式坦克的过程中,以色列不仅建立了坦克工业,还成为世界上一个不可小觑的坦克制造强国。不过,在以色列装甲部队初创时期却是靠以从其它国家走私或盗窃的方式弄来的二手老坦克起家的。成立于1948年7月的以色列第一个坦克营,就是由从捷克军火黑市上高价买来的10辆法制“霍奇基斯”H39轻型坦克和英军遗弃的2辆克伦威尔、1辆“谢尔曼”组成的。但是,想要用这13辆老旧坦克和周围阿拉伯国家对抗,对于刚组建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因为,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以色列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刚结束,以色列就开始了扩建装甲部队,并且从全世界收集各种可用的老旧坦克。
第一种成为以色列魔改目标的是二战中产量最大坦克之一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因为其总产量高达近5万辆,战后大量退役的谢尔曼被卖到了世界各地。所以,“谢尔曼”成为以色列最容易买到的坦克,而且还很便宜,特别是在欧洲有大量过剩的“谢尔曼”等待出售。在1948年7月,以色列就曾以非战斗物资的名义从意大利买了约100辆“谢尔曼”坦克,不过这批“谢尔曼”是M4A2基础上改造的火力支援车,装备105毫米短身管榴弹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攻坚,并不适合打坦克战。
由于中东处在战争状态,当时的以色列受到国际武器出口条约的限制,这批坦克不但被美国人在炮管上凿了孔,还被拆除了其它辅助武器,所以并没有作战能力。后来以色列从瑞士买来一批Pak39型75毫米坦克炮,并且用这种二战德军普遍装备的坦克炮修复了这批“谢尔曼”中状况较好的6辆,并将它们投入使用。瑞士人还算厚道,为每一门坦克炮额外附送了100发Gr38HL型高爆彈和Pzgr39型被帽子穿甲弹。以色列装甲部队就是靠这些拼装的“谢尔曼”作为其最初的主力,而不断用先进技术改装坦克则成了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传统。
以色列安装AMX-13炮塔的H50
早期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根本得不到先进坦克,只能获得诸如“谢尔曼”之类二战时期的老旧二手坦克,其技术水平早已落后于时代,数量还很有限,完全不能作为坦克部队的主力对抗周边的敌国坦克。于是,如何拥有一种现代化的坦克就成了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当务之急。当时,以色列唯一可以获得现代化武器的西方大国来源只有法国,不过,当时法国能卖给以色列的只有AMX-13轻型坦克,这种坦克只是战后法国无力研制中型、重型坦克情况下,以牺牲防护力和火力突出机动力为代价搞出来的应急产物。与当时的美苏英等国的坦克相比,只有机动性较好而已。AMX-13的75毫米主炮其实就是二战中德国“黑豹”坦克的KwK L/70坦克炮的短身管版本,安装在AMX-13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10吨级履带式底盘上。
以色列装备的法制AMX-13轻型坦克
以色列必然对AMX-13的性能不满意,不过,对于其安装的75毫米主炮却很感兴趣。于是,以色列采购了100辆AMX-13坦克、60辆AMX-13/105毫米自行榴弹炮、150俩M3装甲运输车,另外,还免费得到了60辆退役的M4A1 E3和40辆M4A1E8以及一批配件。此时,以色列装甲部队已经装备了200辆“谢尔曼”,是坦克战的绝对主力,由于“谢尔曼”车体坚固耐用,动力系统可靠,综合性能大大优于AMX-13。所以,以色列决定用AMX-13上的CN-75-50主炮改装火力不足的老“谢尔曼”,为此,法国人为“谢尔曼”重新设计了一种可以容纳长身管75毫米主炮的新炮塔,以色列用这种炮塔改装了一大批新“谢尔曼”。这就是第一款被称为“超级谢尔曼”的M50。
当然,只安装75毫米坦克炮的M50还不能算是真正“超级谢尔曼”,所以,“谢尔曼”在以色列的魔改之路还没有结束。进入50年代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开始大量装备先进的苏制T-54/55中型坦克,甚至还装备了“斯大林”3重型坦克。M50靠这种技术源于二战德国“黑豹”坦克的75毫米主炮,在面对二战时期的老式坦克时还能有所作为,要是用它来对T-54/55这些战后新研制的中型坦克基本上就徒劳无功了,于是,继续升级“谢尔曼”的火力就成为了以色列的必然选择。
这次以色列又找到了老朋友法国。当时,法国正在全力研制AMX-30中型坦克,以色列对AMX-30没兴趣,只看中了其装备的CN-105-F1型线膛炮。这种56倍口径105毫米炮,其发射穿甲弹时,初速可以达到1000米/秒,已经超过了久负盛名的英制L7线膛炮。不过由此带来的巨大后坐力则是“谢尔曼”这类坦克的结构强度无法承受的,所以,以色列人没有把穿甲弹作为自用CN-105-F1炮的主要弹种,取而代之的是破甲弹。相对于穿甲弹来说,破甲弹的炮口初速较低,所以不需要太长的炮管。于是,以色列用于升级“超级谢尔曼”的CN-105-F1线膛炮的炮管长度缩短了1.5米,炮口初速也降低到800米/秒,发射以色列国产的105毫米破甲弹。
为了解决“谢尔曼”坦克动力方面固有的缺陷,以色列为其换装了美国康明斯公司生产的338千瓦(460马力)柴油机、E8型水平螺旋弹簧悬挂系统和改良了转向装置、传动装置及排气装置。1960年,以色列将第一辆M51用于测试,其最大公路速度达到45千米/小时,行程达到了270千米。升级后的M51可以说已经把“谢尔曼”的综合性能推上了顶峰,称其为“超级谢尔曼”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了。换装105毫米火炮后的“超级谢尔曼”在火力上已经可以和阿拉伯军队装备的苏联坦克正面对抗,甚至有了击毁“斯大林”3重型坦克的能力。
装105毫米炮的M51“超级谢尔曼”
此外,為了使“谢尔曼”更好的适应中东的作战环境,以色列还在105毫米坦克炮的上方安装了1个白光/红外探照灯,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夜战能力;炮塔两侧增设了2具烟幕弹发射器,换装更宽的履带和炮塔防盾;扩大炮塔尾舱和弹药储存箱以便储存体积更大的105毫米尾翼稳定破甲弹,从这些改进不难看出以色列已经把“谢尔曼”的改装潜力充分挖掘了。到第三次中东战争前以色列依然装备了220辆“超级谢尔曼”,在1967年初的以叙边界冲突和随后的第三次中东战争,M51坦克还和叙利亚、埃及的苏制T-62坦克进行过正面交战,并取得了战果。即使到了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时,“超级谢尔曼”还在以色列装甲部队中服役。
实际上,以色列装甲部队在初建时期,由于不具备生产坦克装甲车辆的能力,除了美制M4“谢尔曼”,为扩大装甲部队规模,以色列还从西方国家先后购买了包括美制M48、M60,英制“百夫长”主战坦克在内的超过2500辆各型坦克。但是,这些“万国造”的坦克技术性能和武器装备参差不齐,比如,在引进的“百夫长”主战坦克中,有很多是早期型号,不同型号“百夫长”的主炮口径就有76.2毫米和83.4毫米两种,美制M48的口径则是90毫米,而到了M60,其口径又变成了105毫米。可想而知,对于后勤部门,光是保证这些坦克的炮弹供应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有些口径的炮弹已经停产了。
此外,“百夫长”和M48坦克还有一个不能接受的缺点——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动力输出小,“百夫长”的公路最大速度还不到35千米/小时,汽油的能量密度也很低,“百夫长”MK13尽管有一个1000多升的大油箱,但是其最大公路行程只有可怜的190千米。对于需要连续作战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来说,装备这些保障标准不同,机动性能落后的坦克,别说打仗,光操作就已经麻烦重重。
以色列人给改装过的M48和M60坦克起了一个更加本土化的名字——“马加奇”
以色列装备的英国制“百夫长”坦克
以色列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西方国家的先进子系统对这些坦克进行彻底的改造升级。其中,以色列对多达1100辆英制“百夫长”主战坦克的改造就相当成功,使其成为在“梅卡瓦”主战坦克服役之前以色列装甲兵最喜欢的主战坦克,曾以区区十余辆在戈兰高地的泪谷之战中挫败叙利亚坦克集群的进攻。其实,设计于二战中期的“百夫长”除了防护力出色外,存在很多技术缺陷,以色列为了增强火力和统一所有坦克炮的口径,首先就将全部“百夫长”的主炮换成了英制105毫米L7A1线膛炮。
此外,为了弥补“百夫长”腿短的缺陷,以色列用750马力柴油机替换其原有的650马力汽油机,同时换装了新的传动装置和操纵系统,使“百夫长”的公路最大速度由35千米/小时提高到了4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也同步增至400千米,性能有了质的提升,被以军命名“肖特卡尔”主战坦克。此后,直到80年代,以色列还不断用先进技术对“百夫长”进行改进,比如加装先进的夜视系统和火控系统,并于1982年为其加装了新型反应式装甲,使其防护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对于同属战后第一代坦克的美制M48,以军也将其升级到战后第二代坦克的水平。包括为其重新设计新的炮塔和指挥塔,统一用105毫米线膛炮换装原来落后的90毫米火炮,同样采用M60主战坦克的柴油发动机取代功率不足的汽油机。M48经过改装后,其战术技术性能达到了M60主战坦克的水平。
以色列改进自苏联T-54/55坦克的重型步战车
其后部示意图
采用统一标准的技术对不同坦克进行改装无疑是以色列装甲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即使是缴获自阿拉伯军队的数百辆苏制T-54/55中型坦克,以军也对其进行标准化改装。改装项目包括用英制105毫米火炮取代苏制100毫米火炮;用英制12.7毫米和7.62毫米机枪代替苏制机枪:用美制750马力发动机代替原有的苏制580马力发动机;加装了激光测距仪,改进了夜视器材。经过改装后的苏制坦克无论在机动性还是在火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中东战场上,成为以色列奇袭战的主力装备。
以色列对坦克改装的依据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以军在中东战场作战的需要。比如,以色列由于人口远远少于阿拉伯国家,兵源有限,所以无法容忍大量人员的伤亡。而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城市战中,以色列大量装备的美制M113装甲车由于装甲太薄,根本无法抵御RPG7之类的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攻击,M113一旦被击中就会造成十多人的伤亡。于是,就出现了“阿奇扎里特”——这种非常以色列的步兵战车。它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缴获的苏制T-55坦克基础上改装的一种重型步兵战车,改装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1987年,以色列将手中的400多辆T-54/55坦克中的约300辆改装成了“阿奇扎里特”。
“阿奇扎里特”重型步战车侧面
T-54/55坦克原有的炮塔被拆除,炮塔空间改成了成员舱,同时大幅度加强车体四周的装甲,战斗全重达到44吨,比T-55还重近10吨,可见防护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弥补因此导致的单位功率偏低,早期“阿奇扎里特”使用了“梅卡瓦”坦克的650马力发动机。“阿奇扎里特“MK.2进一步采用了美制850马力8V-92TA柴油机和新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这使该战车在巷战中获得了更好的机动性能。该车搭载10名步兵进行作战时,即使遭到RPG火箭筒和一些反坦克导弹的直接命中后,依然能够继续作战,表现出了较好的生存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色列军队的主力装甲输送车美制M113,尽管已经加强了装甲,但在2008年的加沙冲突中,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仍然能够使用RPG火箭筒和AT-3反坦克导弹等老式反坦克武器成功将其摧毁。这种用坦克改装成重型步兵战车的做法已经被不少大国所效仿,印度推出了用T-55坦克改装的DU-IFV重型步兵战车;俄罗斯也在T-55基础上开发了BTR-T。
今天的以色列坦克工业之所以能够拥有亚洲和美洲不少忠實拥趸,甚至有一些前华约集团的国家也在寻求与它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以色列人这种在挖掘现役坦克潜力方面的特殊能力,很多改进方案还是直接来源于战场的实战经验。
[编辑/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