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黎黎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其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它是舞剧《井冈井冈》的艺术创作源泉,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贯穿意义所在。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 赣南采茶戏 蒙太奇 对比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151-03
九月的井冈山层林浸染秋意渐浓,空气如丝山水如画,井冈山的秋天从入山后的那片敞亮的宁静到一尘不染的街头巷底,再到依然如夏的山翠泉澈流水潺潺,它始终呈现出最佳最绝美的姿态,创造出一种最高度最伟大的精神吸引着那些为之着迷,为之俯首的人们。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同样是9月9日,应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之邀,由北京舞蹈学院和江西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联袂打造的舞剧《井冈井冈》,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隆重上演,这是舞剧在井冈山本地的首演,也是继舞剧2018年10月10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首次集结北京、吉安两地演员大融合的一次演出。
一、实事求是闯新路,星火凌云建摇篮
演出开始了,第一幕星火凌云,讲述的是紅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战士们在条件艰苦的井冈山上仍坚持革命斗争,并且始终保持着苦中作乐、意气风发的革命乐观精神。这一幕很好地运用了井冈山地区的江西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元素,通过扁担舞、草鞋舞、男女初识双人舞、红米饭南瓜汤等舞段,不仅给观众呈现了一段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鲜活生动画面,更给观众呈现了一幅幅极具江西赣西南地区风情的生活画卷。各种形式的矮子步、滑步、以及形变的“钓箉”,矮桩、中桩的丰富变化,前滑后滑碎滑中的肢体动作和演员神情丰富的表达,这些赣南采茶戏元素巧妙自然地被编导运用于各舞段的主体动作设计中,精准传神地帮助舞剧各角色的性格塑造,人物表达。如女主小丹矫健优美朴素大方,男主秋生乐观朴实机智勇敢,山伢子机灵爽朗幽默诙谐的性格特征在舞台上得到了立体饱满的呈现。同时通过这些元素的大量舞蹈语汇,营造了一个热闹和谐气氛炽热情绪振奋的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军民大融合的生活场景,使观众在此为红军战士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还能保持高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感动动容。优美音乐和张弛有度的动作间,编导不动声色高度凝练地凸显了在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下的红军战士那宝贵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时期孕育的伟大井冈山精神之核心实事求是闯新路,在这一幕中跃然而出循理而至,井冈山斗争始于革命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以坚定果敢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才会在井冈山时期的星火凌云中发展壮大坚定步伐。
二、坚定执着追理想,井冈儿女志更坚
井冈山时期革命斗争是残酷的,“石要过刀,草要过火,人要换种”这是国民党围剿红军时的口号,但井冈山人民踊跃投身革命,无私奉献。舞剧第二幕在一片激烈的战斗场面中开始了,在井冈山的崇山翠竹间、在一片殷红的战火中,我们的红军战士英勇奋战,拼死抗敌。他们时而匍匐时而爬行时而跳跃时而疾驰,几组四肢同时起跳同时落地再向前挣扎的反复动作,准确表现了英勇的井冈儿女在战斗中坚韧不拔顽强奋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那般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井冈山人民拿起身边武器参加革命,他们或是父亲送走童心未泯的孩子,或是稚嫩幼童送走年轻力壮的父亲,他们拿着土枪、梭镖,举着大刀、铁勺。编导这里用了几个大段群舞来表现井冈儿女义无反顾的追随着革命的信仰积极投身革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第二幕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这一线索也在这幕里得到了升华,编导用朴素准确的双人舞舞蹈语汇描绘了一对因为革命信仰而越走越近的青年男女,他们奔跑在山涧、小河、田野,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坚定地拥抱在一起,他们雀跃欢呼,在炮火声中毅然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完成了一个有力的军礼,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山民到一个共产主义革命青年的完美蜕变。他们的爱情在炮火的洗礼下越发的真挚和坚定。在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又多了许许多多善良淳朴志同道合的井冈山人民。井冈儿女不但用自己的生命来相信捍卫他们的信仰,而且义无反顾地在这条路上勇敢地走到底,哪怕是牺牲也毫无畏惧。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猛烈炮火声响后,舞台上突然安静了下来,一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的旋律响起,这时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井冈儿女形象从舞台后方走向台前来,稚嫩而又带着股倔劲儿的井冈后生,腿脚不利索却爱恨分明饱含“轴”劲儿的山里老俵,年轻斗志的井冈山知识青年,善良淳朴的山娃和小妹……舞剧第二幕用倒叙、颠倒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井冈山儿女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主义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壮美诗篇。观众能在这些丰满的舞台人物身上仿佛看到当年的张子清、卢德铭、伍若兰、刘仁堪这些烈士的风骨。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前后牺牲了48000多人。绝大多数无名英雄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井冈山斗争异常艰苦,时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是什么鼓舞着共产党人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保持昂扬斗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百战不殆、永不放弃的革命毅力?就是井冈山精神之灵魂“坚定执着追求理想”的伟大精神所至。“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个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激励着革命时期的井冈儿女,中国革命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才走向胜利。
三、艰苦奋斗攻难关,青谷长歌恸天地
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约6公里处的小井红军医院,是红军的第一所正规医院,因其悲壮与凝重格外让人铭心刻骨。以小井红军医院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舞剧第三幕《青谷长歌》在一阵清脆的潺潺流水声中开始了。和以往舞剧叙事的表达方式不同,第三幕力求在准确清晰地叙事之余还借助了对比、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段。第三幕一开始就是优美灵动的浣纱舞和轻松诙谐的斑鸠调舞段。幽幽青谷和潺潺小溪旁,一群美丽年轻的红军女战士端着木盆或蹲在溪边,或虚坐在草丛间,或倚在晾衣桩旁,她们灵巧的手搓洗着盆里的白色纱布,山里夜晚的寒冷让她们不停地搓手取暖。一段轻盈优美的红军女战士舞蹈即结合了当时当下的情景道具,又有了女战士们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对美对美好生活憧憬的情感表达,几朵映山红将她们衬托得更加明亮妩媚。紧接着便是一段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段《斑鸠调》,舞蹈还从道具盆入手,伴随着清脆的敲击木盆的声音,红军战士们拿起身边的劳动工具逐一地加入到舞蹈队伍中来,通过一段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诙谐逗趣,极富浓郁赣西南乡土气息韵味的一场闹剧表演,把红军战士们在小井医院艰苦环境下的苦中作乐、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如果说这两段舞蹈已经在舞蹈风格、动作主体方面有着一个浅度对比的话,那么这两段舞蹈和后面的敌人偷袭、壮烈牺牲的舞段形成了一个更加强烈、极具张力的对比。舞台突暗,随即出现惨白闪烁的光束,惊愕慌恐的眼神,凌乱踉跄的步伐,随着一片红光的铺陈,激烈枪声的进入,战士们由开始的惊恐、畏惧转至愤怒、无畏再至最后的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所有事件的转折发展,不同场景不同环境的情绪转变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这两个紧张、激烈、快节奏的舞段和前面浪漫、温馨、欢愉的场面也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对比,通过这几组大小对比刻画了红军的艰苦奋斗、昂扬信念的正面形象,观众又仿佛在一个相对立和对应的视觉感知中感受到了敌人的猖獗和凶残。这种经过对比视觉效果表现出的视觉感受会让观众更有立體化、冲击性、强烈性、充满联想的情感体验。最妙的一笔是斑鸠调和敌人来袭舞段切换,编导采用了叙事蒙太奇中的交叉蒙太奇手法,把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两条线索同时在舞台上呈现。前方遇到敌人偷袭的一个红军战士,他浑身是血惊慌失措,以及红军医院里还沉浸在欢快愉悦、自娱自乐的红军战士和伤员,这两条线索同时在舞台上呈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加强了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极好地彰显了舞台效果的张力,拿捏了观众跟随剧情跌宕起伏的情绪,制造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根据地的条件异常艰苦,国民党军队反复的进攻并进行封锁,军民面临的处境极为困难。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井冈山的军民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畏强敌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打破敌人多次“围剿”“会剿”,巩固并发展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这就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溯源。
四、依靠群众求胜利,十送红军军民情
第四幕《十送红军》是整部舞剧的最重要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同时也是整部舞剧作品思想统一性的展示部分。以人物的意识流活动为创作出发点,围绕人物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回忆、联想的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加在一起加以表现。深入女主角的内心世界,按照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结构这一幕的内容,是这一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导演独具匠心的设计。回忆和联想、村民荒乱、十送红军、星星之火、致敬烈士这些舞段构成了第四幕和尾声的内容。通过这种巧妙的设计使舞剧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舞剧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充分挖掘“线条”的中国美学特征为舞蹈表现形式,又是这幕舞蹈动作设计的独具特色之处。以线画圆,分段式斜线、大斜线、移动中的斜线、双排的斜线,以线造型等多种线条构图,加以风格性、内容性、主题性的舞蹈语汇设计,这一幕的十送红军舞段就在线条美学观念的发展下充满画面感、充满流动感和想象。线条在艺术表现力上最为擅长的功能就是传情达意,舞台上由井冈军民构成的大斜线亦静亦动,整体移动或两两相对、一步三回头的移动,加上江西采茶戏矮桩元素的斜线移动,越来越人多丰满的单线条双线条,这些舞蹈画面无不给观众以无穷的想象力和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对情感的准确表达无尽抒发。红军队伍就是依靠井冈山群众的力量得以发展壮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才从井冈山出发逐渐走向了共和国的建立。这一幕也紧紧围绕着剧情的发展,再一次生动刻画了一群积极投身革命的英雄井冈儿女图。手足情深,共同投身革命的兄弟,毅然的父亲和怯懦的女儿,心心相连的姐妹,故剑情深的夫妻,为了革命忍痛托孤的小丹,无私大爱收养红军后代的井冈大娘。运用质朴、符合人物形象的动作语汇在体现井冈山群众善良、质朴、勇敢的人物形象以外,还将井冈山精神的法宝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一井冈山精神得以在舞台上呈现。在井冈山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井冈山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粮、送盐、送孩子、送兄弟、送丈夫、送亲人参加革命,正因为党和红军得到了井冈山千百万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伟大井冈山人民的深情付出,才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才铸就了永恒的井冈山精神。
五、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回味舞剧:舞剧《井冈 井冈》依照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2日,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开国元勋照片墙前凝视时指出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的精神指引下创作而成。创作者用艺术的方式向这座英雄的山致敬,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探寻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呈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舞剧创作角度着眼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人民,讴歌人民,讴歌井冈山。激励现代井冈山人民铭记历史,激励奋发进取。
还看今朝:舞剧《井冈 井冈》,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和我校联袂制作而成的,它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次北京和革命老区携手致敬精神的丰碑,是井冈山精神内涵和先进精湛艺术创作的融合。做为今天的井冈山人,我们骄傲自己骨子里流淌的红色基因,骄傲我们的过去,自豪我们的传统,这是一份无尚的荣光荣耀,同时也肩负着一份不可抗拒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井冈山的后人更应该将井冈山精神的力量,潜在的作用,转变为实在的作用,不断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让它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放射出光芒,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