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注水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2019-06-17 07:36:34梁海涛
四川水泥 2019年3期
关键词:沉量夯点陷性

梁海涛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1 概述

山西某大学东山校区整个场地占地面积 99.9727万平方米,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Ⅲ-Ⅳ级,对场地内道路、管线、管沟及绿化区域的地基都需采取消除湿陷性的处理方法。由于含水量偏低,土层处于干硬状态,强夯处理地基施工时,低含水率无法消除湿陷性,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工艺处理低含水率,以达到强夯加固效果,这便是注水强夯增湿法。

通过击实试验得出该场地土的最低含水率为 7.6%,平均含水率为 8%,最优含水率为14.7%。需要运用注水强夯法处理湿陷性地基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密实度,经过这样处理的地基在强度、变形及稳定方面都能达到预期良好的效果。

2 注水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注水孔孔位测量放线→机械就位→成孔→验孔→注水准备→注水施工→含水率检测→点夯施工→满夯施工→验收。

3 施工方法

3.1 注水施工方法

3.1.1 施工要求

注水孔施工:采用导杆式柴油锤(2t~2.5t),孔径 180~200mm,孔内回填料采取砂石砾料,粒径10-20mm,3000KN·m区域注水孔深度8m。

3.1.2 洒水增湿工艺流程图

3.1.3 施工顺序

1)划分注水施工单元,每个单元为 3000~5000m2。挖孔前按照设计孔位测量放线。采用导杆式柴油锤,将柴油锤打入土中至设计深度,然后缓慢拔出即成注水孔。注水孔布置采用2×2米正方形布点,孔距2m,孔径180~200mm。注水孔的深度为8.0m。边成孔边测定孔深,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孔位,监测不同深度的含水量,以调整整体注水量。

2)成孔完成后采用小型装载机拉砂石砾料向孔内人工回填2/3孔深的砂石砾料,粒径10-20mm,回填完进行注水孔施工注水,将注水分管移至施工区内逐排逐孔注水,切不可大水漫灌。注水管前端应安装水表,记录每孔每次的注水量。注水时将水管插入孔底,待孔内水灌满后,抽出插入下一个注水孔,每单元注完一遍后,紧接着开始第二遍注水。注水应预先设计注水路线顺序,有序注水,并有专人负责指挥,不得漏注或多注,每个注水孔一般经过5~7遍,每遍时间间隔为12小时,达到最优含水量。

3)注水孔施工完成7天后,在注水孔四点间用洛阳铲钻孔取土,检测含水量,处理深度内土层平均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3%以内时,停止注水。静置10~14天后,开始强夯施工。

3.2 强夯施工方法

3.2.1 施工要求

用白灰标明夯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在规定位置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自动脱钩,使夯锤自由下落夯击回填土,测量夯击夯沉量单点击数≥12击,且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平均值≤50mm;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并平整场地。

3.2.2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强夯区域测量放线-→强夯起夯面高程测量-→测放第一遍夯点-→第一遍点夯后场地高程检测-→测放第二遍夯点-→第二遍点夯后场地高程检测-→满夯施工测放-→场地高程检测-→竣工测量。

3.2.3 施工顺序

4.2.3.1 主夯3000KN·m施工

1)夯位放样,用白灰洒出夯位轮廓线。

2)架设水准仪,水准仪设在夯区边50米之外。

3)测量夯击点地面高程。

4)夯机就位,稳车后调整臂杆角度至65度。

5)测量锤顶高程并记录。

6)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

7)提升夯锤,脱钩器打开夯锤自由落下。

8)测量锤顶高程。

9)进行强夯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12击)及控制标准(最后两击夯沉量≤50mm)完成一个夯点施工为止。

然而,在校内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生物进化”等教学内容较抽象,如果仅用教材进行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理解“生物进化”历程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虽然,教师可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也可在实验室或户外找到标本。但由于资源缺乏系统性,学生较难通过直观感受和切身经历,来体验和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内容。

10)移机进行下一点夯击,直至完成本遍全部夯点。

11)推平场地,准备满夯施工。

4.2.3.2 满夯1500KN·m能级施工

1)放出满夯基准线。

2)夯机就位,锁定落距。

3)锤印搭接1/4,每点夯击次数4击。且最后两击夯沉量≤50mm。

4)整平场地,标高测量。

4 质量控制要点

4.1 注水增湿质量控制要点

4.1.1 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深度确定成孔深度。

4.1.2 孔中注水应分遍逐孔注水,在注水开始时,可先在注水管口安装水表,了解一次性注满水的单孔注水量,由一次性单孔注水量可确定注水的遍数。

4.1.3 每遍注水后,按0.5天、1天的间隔,采用洛阳铲成孔或人工开挖探井的方法进行取样,测定孔内土的含水量,直至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

4.1.4 注水不可大水漫灌,注水满足要求时测试土的最佳含水量。

4.1.5 成孔后灌砂过程中要不断捣实,速度要快。

4.1.6 严格按要求测量土的含水量,以确保后续强夯施工质量。

4.2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2.1 强夯施工中夯沉量和夯击数是双控指标,当夯击数满足要求但夯沉量不满足要求时,应继续夯击直至夯沉量符合要求。

4.2.2 施工机具应在强夯前进行检查,并加强对夯锤重量、落距等控制手段的管理,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夯点放线应在每一遍夯击前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4.2.3 在强夯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 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5.1 通过注水,使得含水率达到最优含水率,开始强夯施工。对处理低含水率湿陷性黄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5.2 采用的柴油锤成孔机,安装及转场快捷,施工时容易调集。

5.3 该施工方法施工简单、维护安全、投资成本少。

6 结束语

经检测,本场地内压实系数≥95%,湿陷系数≤0.015,达到设计要求。用注水强夯法处理低含水率湿陷性黄土地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且具有施工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和控制,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沉量夯点陷性
湿陷性场地高层建筑地基方案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基于耗散理论的强夯地基处理夯沉量计算与分析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桩网混合路基降沉控制设计技术研究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防沉陷设计探讨
甘肃科技(2020年21期)2020-04-13 00:34:00
双减振沟强夯减振实验研究*
高速液压夯实机补强夯实技术研究
山西建筑(2018年22期)2018-09-05 01:33:48
强夯振动对人工岛海堤影响及处理措施
强夯法在港口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山西建筑(2015年31期)2015-06-07 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