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峰
(福建拓海建设工程有限公,福建 龙岩 364000)
龙岩市铜江路与花漾江山连接线道路工程位于龙岩市江山镇,道路全长为177m,起始桩号为K0+000,南起铜江路,终止桩号为K0+177.0,北至花漾江山小区南大门,道路宽度为18m,其中K0+112.745~K0+140为桥梁,横跨石山园溪,桥梁结构为简支梁,类别为中桥,设计时速为30km/h,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设计荷载为城-A级。桥墩基础底高程为357.13m,基坑开挖深度为4.26~11.34m,基坑北侧距离花漾江山小区为37m,南侧距离石山园溪为5m,东西两侧均为空地,基坑平面尺寸为21×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地面调查情况显示,施工场地岩土层由上而下分述为:①素填土,呈松散状,主要由碎卵石和粘性土组成,含水率23.3%,属于中湿类型土,层厚为0.70~4.50m;②卵石,呈稍密~中密状态,粒径为20~60mm,含量为50%~60%,卵石主要成分为砂岩,中间夹杂中粗砂和圆砾,中粗砂含量为15%,圆砾含量为20%,层厚为5.80~17.5m;③含角砾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层厚为7.25~26.30m;④中风化灰岩,呈碎块~块状结构,节理发育,属较硬岩,层厚6.30~8.17m。施工场地内地表水主要有小水沟和石山园溪,地表水主要来自山泉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受季节性影响,地表水深度为0.5~1.5m;地下水主要来自地表水渗透和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由两侧向中部溪流方向迳流,地下水受石山园溪影响较大,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10~2.80m,卵石层富水透水性强。
经综合评估后,基坑的东侧设计采用放坡+挂铁丝网喷混凝土支护,其余三侧设计采用锚管土钉墙支护。基坑开挖深度为4.26~11.34m。东侧采用1:1.50放坡+Ф6@300×300mm钢筋网C20细石喷射混凝土(80厚)防护,如图1所示;西侧和南侧采用上部1:1.0放坡+Ф6@300×300mm钢筋网C20细石喷混凝土(80厚)防护,下部采用1:1.0放坡+Ф48@1200mm(L=7000~14500mm)的锚管,施工角度为15度,共计5排,标高(以基底为±0.00计)分别为0.56m(锚管长度为7.0m,设计抗拔力为88kN)、1.76m(锚管长度为11.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102kN)、2.96m(锚管长度为14.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91kN)、4.16m(锚管长度为14.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72kN)和5.36m(锚管长度为14.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70kN),墙面设100厚C20细石喷射混凝土,内设Ф8@200×200mm钢筋网,如图2所示;北侧采用采用上部1:1.0放坡+Ф6@300×300mm钢筋网细石喷混凝土(80厚)防护,下部采用1:0.8放坡+Ф48@1200mm(L=6000~14500mm)的锚管,施工角度为15度,共计5排,标高(以基底为±0.00计)分别为0.56m(锚管长度为6.0m,设计抗拔力为97kN)、1.76m(锚管长度为10.0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101kN)、2.96m(锚管长度为13.0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93kN)、4.16m(锚管长度为14.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75kN)和5.36m(锚管长度为14.5m,锚管设计抗拔力为71kN),墙面设100厚C20细石喷射混凝土,内设Ф8@200×200mm钢筋网,如图3所示。
图1 基坑东侧支护剖面图
图2 基坑西侧和南侧支护剖面图
图3 基坑北侧支护剖面图
(1)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期间为夏季,属于雨水丰沛期,水量较大,基坑开挖前应进行井点降水;
(2)西侧和南侧为河道,北侧为小区,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可能造成小区道路或者河堤出现沉降变形;
(3)基坑开挖范围均为卵石层,在卵石层植入锚管难度大。
将锚管植入土体中,然后压密注浆,使得锚管与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当这个复合土体受力产生塑性变形时,土体中的应力就会向锚管土钉进行转移,而土钉则将受承受的应力向土体深处进行传递和扩散,从而降低变形应力水平,使得应力值小于土体的开裂最小值。锚管土钉的压密注浆过程中,水泥浆会充满土钉周边的土体的缝隙,使得土体得到加固,而锚管又起到加筋的效果,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使得复合土体的受力性能得以改善。
根据地下水的补给情况、水位高程以及抽水量等要求,本工程基坑井点降水采用直径为219mm的管井降水,基坑内辅以集水坑明排法。基坑内布置2口降水管井,钻孔直径为450mm,采用φ219mm的钢制滤水管,深度为20m,井底填充1500mm厚的碎石料,井壁外围采用钢丝绑扎2层40目尼龙滤网;基坑外围设置3口直径为75mm的观测井,钻孔直径为130mm,采用φ75mmPVC管,深度为16m,井底填充300mm厚的砾料过滤层,井壁外围采用钢丝绑扎1层20目尼龙滤网;在距离支护坡顶0.5m位置基坑顶四周设置宽度为300mm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坑内设置直径为800mm圆形集水井,采用污水泵将基坑内的明水抽到基坑外。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坐标点,采用全站仪将基坑的支护边线测放出来,并在永久性的构筑物上设置控制边桩。基坑底的边线按照基坑的外边双侧向外1m作为基坑的定位线。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坡度进行放坡,一般先挖支护工作面,选择的位置为距离坑壁6m的地方进行开挖,分层分段有序地开挖,分层厚度为2m,分层的划分一般以锚管以下0.5m,采取跳槽开挖的方式,每段开挖的长度以6m为宜。土方开挖应安排好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土方应及时外运,基坑周边2m之内不得堆载,减少对基坑壁的挤压。土方开挖后及时安排操作人员进行人工修整,接着进行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应掺三乙醇胺早强剂,掺量为0.05%,使得混凝土早期强度得以提高,缩短间隔时间。下一层土方开挖应等上一层的锚管抗拉强度为80%的设计抗拉强度值时才可以进行施工,一般上下层间隔时间为7d。
采用QC-150型冲击锚杆机将φ48×3.5的钢管植入卵石层中,锚头采用φ108×4.5的圆锥形扩大头,采用6根长度为300mmφ16螺纹钢筋将锚头与锚管进行焊接,锚管每隔0.5m设置1个孔径为8mm的出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靠基坑方向管前段3m之内不设置出浆孔眼。锚管上设置长度为40mm规格为L25×3的倒挂角钢,增加锚管与土体之间的锚固,如图4所示。锚管注浆之前采用清水对锚管进行清洗,注浆方法采用孔口密封注浆,水泥采用强度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为0.4MPa,水泥浆的强度为20MPa,当孔口有水泥浆溢出,或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且排气管不再排气可以稳压注浆3min,即可停止注浆。锚管注浆完成后即可进行钢筋网的铺设,钢筋采用Ф8,横竖方向间距为200mm,加强筋采用2Φ16,钢筋网应延伸0.5m到地表面,钢筋网的搭接长度≥300mm。
图4 锚管杆体大样图
本工程喷射混凝土采用细石混凝土,碎石粒径≤20mm,采用中粗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水泥采用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碎石:中粗砂=1:2:2,掺适量的速凝剂,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空压机压力≥0.15MPa,风量≥9m3/min,喷射工艺为干式,喷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作业,每层喷射厚度≤40mm;喷头与支护面相互垂直,喷头距离支护面0.6~1m。混凝土终凝后2h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7d,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采用1100mm长度的φ50PVC管作为泄水管,泄水管入土深度为1000mm,向外倾斜10%,入土段每隔50mm设置1个φ6mm的孔眼,塑料管外包2层20目尼龙滤网,泄水管的布设间距为3m,呈梅花形布置,泄水管能够将支护面的地下水及时排出,达到泄压的效果。
为了实现信息化施工和实时动态管理,本工程对基坑支护监测进行布置:在基坑周边设置1个位移和沉降的观测点,主要监测基坑坡顶的位移和沉降,观测基坑施工对周边土体是否产生影响;布置1个测斜管对土体的水平位移进行观测,主要观测土方开挖时深层土体是否发生变形;在基坑坡顶外侧布置2个水位观测点,主要观测基坑施工对水位的实际影响。本次基坑监测结果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气动冲击锚杆机解决了卵石层锚管难以植入的问题,采用管井降水和设置集水坑进行排水的方法解决了富水性的问题,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分段进行施工,加强锚管土钉墙的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喷射混凝土的施工管理,锚管土钉墙施工完成后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