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岚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 (天津 300192)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MRI结果。结果:对照组的MRI检查结果显示:多为单发病灶,且脑内各部位病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MRI检查结果显示:病灶以脑室内居多(14例,70.0%),其次为脑实质(5例,25.0%),且多发性病灶为主。观察组中所有研究对象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病灶形态为结节状、团块状及散点状。磁共振平扫T1WI等信号13例(65.0%),T2WI等信号10例(50.0%),T2WI高信号7例(35.0%)。结论:MRI对于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更高,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MRI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近些年发病率逐年升高,具有危害性强、病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从疾病种类来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主要发生于患者脑部、脊髓以及眼睛等部位,通常情况下不会累及到全身;而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指难治性淋巴瘤,发病于患者的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中,扩散面广。因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展迅速、治疗难度大,故全面、准确的诊断非常有必要[1]。MRI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率较高的诊断方法之一,本次研究观察分析其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效果,归纳总结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肿瘤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45±1.2)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9~67岁,平均(43±1.5)岁。纳入标准:①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经病理学诊断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部位有肿瘤,骨髓穿刺图片无淋巴瘤细胞浸润;②观察组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后在颅内形成病灶,临床上神经意识发生改变。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本院MRI仪进行头颅扫描(通用电气公司1.5T MRI仪),具体检查方法为: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头部正交线圈,自旋回波与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扫描矩阵调节为256×256,厚层定为6mm;②平扫患者T1WI、矢状位以及T2WI轴位;③使用钆喷酸葡胺增强对比剂,剂量为0.1mL/kg行增强后T1WI轴、冠及矢位扫描。
在诊断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MRI中的病灶部位、形态、数目以及信号等差异。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MRI诊断结果数据对比见表1。
从表1各项数据可以得知,对照组的MRI检查结果多为单发病灶,且脑内各部位病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灶以脑室内居多(14例,70.0%),其次为脑实质(5例,25.0%),且多发性病灶为主。观察组中所有研究对象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病灶形态为结节状、团块状及散点状。磁共振平扫T1WI等信号13例(65.0%),T2WI等信号10例(50.0%),T2WI高信号7例(35.0%)。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又被称为难治性淋巴瘤,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疼、颅内神经麻痹以及患者情志的改变等。大部分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标准为在病理学及脑脊液图片中发现肿瘤细胞[2]。发病时,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会侵犯到患者骨髓,或累及到睾丸及鼻窦等部位。发病原因多与淋巴瘤亚型、发病部位不良预后因素有关。就当前形势来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治疗难度大、危害严重,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病死率极高。因此,对患者提供准确性高、灵敏度强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1.两组患者MRI诊断结果数据对比(n=20,n/%)
从患者男女比例上来看,该病患者多为男性,且中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若患者有艾滋病史,则发病年龄更趋向于年轻化[3]。一旦患上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起病急、发展快,临床症状集中为:①神经功能受损,头疼、头晕、眼睑下垂等;②情志改变,如患者产生难以控制的焦虑、失眠、幻听等;③随着病程的发展与推进,患者会出现癫痫等症状,且病情越严重,发作频率更高、时间越长。
目前针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腰穿脑脊液检查以及影像学(CT、MRI)检查等。其中腰穿脑脊液检查依旧沿用着白血病脑膜侵犯所产生的标准。该方法的优势是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差,诊断的结果仅能作为一定的参考。
影像学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其中与CT相比,MRI对于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更高,通过MRI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便于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升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效果[4]。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实施MRI检查,发现病灶多为单发性,且脑内各部位病灶发生率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化;而对于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来说,继发性的肿瘤更容易发生于脑室和脑实质当中,因为这些部位血管分布比较丰富,结构较复杂[5]。此外,在两组研究对象的MRI检查信号加权强化后,诊断结果更加精确,可明显鉴定出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保障。
综上所述,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