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歌者
——试论米勒的精神

2019-06-17 10:00汤子凤
河北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米勒画家法国

汤子凤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1814年在法国诺谩底半岛的曼修县蔼雷维尔村出生了一个男婴。谁也不曾想到,三十年后,这个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小孩成为法国以至世界艺术史上的“显赫”人物,这个人就是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米勒,他有一个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经历,使之三十年后成为一个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又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使之如此深受农民的欢迎和爱戴?

米勒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是一位令人震惊的人物,他被认为是具有不同的思想形式与属于同一时代和民族的人,更确切的说是一面通过农民生活反映时代的镜子,批评家朱里亚卡莱德在他撰写的巨著《米勒》艺术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画出了那个时代一般平民的心理和思想,表现了近代的思想,是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米勒的艺术就是其宗教信仰和对农民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他对农民的那种虔诚、朴质、善良的深刻描绘,比同时期的杜米埃笔下的打石工人更加多一份真实和深刻,这与米勒本身就是一位农民画家是分不开的。米勒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农村生活的艰辛和贫穷伴随着米勒的长大,他也就是在与贫穷作斗争的过程之中体会到了农民的内心并走向了成熟,后来这种乡村的记忆以及夕阳下诺谩底河岸上的浮沉的光辉景象,在其以后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不断地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视觉艺术再现的过程,而是一种能够表现时代声音的艺术精神融入其中,这种精神源自与其具有农民般的朴素性格和对基督教的忠实信仰,更得于米勒对当时上流阶层对农民的剥削与压制的感触,以及动荡的法国社会背景。所有的一切当集中到这位农民画家身上的时候,这一切也就成就了这位伟大的画家,但是伟大的荣誉并没用给这位画家带来财富和幸福生活,他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中诞生,最后还是在贫苦的呻吟中死去,只有他的艺术作品夹带着他的精神在岁月的流失中永远沉淀下来,他的作品成为了能窥见他内心和时代的一个窗口。

在法国的诺谩底半岛的曼修县蔼雷维尔村出生的法国艺术大师米勒,祖辈都是世世代代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勤劳朴实的农民,因此农民的秉性也通过他父亲的血液传到了米勒的身上,由于米勒一家共有八个兄弟,米勒又身为长子,他从小就跟随父母一起劳动来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庭。这个土地贫瘠的海岸村庄也就成了米勒生活的全部,他后来在画面上流露的那种精神,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并走向了成熟。米勒的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家里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息,长辈用那种宗教的信义教育孩子长大,慢慢的宗教也就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那种强烈的宗教信仰也就深入到了他的骨子里。

1837年米勒在瑟堡市获得了特别奖学金,有机会进入当时的艺术之都巴黎深造,在离开家乡的时候祖母还叮咛地说:“假如不违背神的旨意,就是死也无妨”,在以后给米勒的信件当中,这位老祖母又再三的垂训“绝对不可接近伤风败俗的淫乱之事……要为永恒的生命画画”,通过他祖母对米勒的教训之词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对基督教的信仰来自于一个严格恪守教义的家庭传统,米勒也一生在遵守着这种思想,也在不断的表现这种思想,他把《圣经》称为“画家之书”。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常使他的作品在平凡的画面上流露出了崇高的庄严精神。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信仰和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生活环境,成为了他精神不断在延伸的基点,当这种延伸与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相互碰撞时,使得这种精神又全部落实到了他的艺术生涯之中,最终是回归到了他的画面之上。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米勒一生的艺术作品只表现了两种题材:一是圣经故事;二是对农民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描绘。这两种题材又是其人生精神内核的最好反映,当这两种艺术题材在表现方式上发生改变的时候,也就表现了他在观察生活的方式和体验在转化,这种转化又是米勒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其内心诉求更是在转化的过程,他从一个深邃、幽暗、虚幻的内心宗教世界里转向了对家乡的追忆。

那时的米勒带着祖母的教诲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巴黎,这个繁荣而喧闹的城市与其想象之中的相隔遥远,由于他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外面的所有的一切都感到特别的陌生,对当时巴黎的城市生活习俗特别的不适应,因此也就到处碰壁,他当时学习的画室老师对他的艺术风格也持反对的态度,但米勒也更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去按照老师的指点去作画,由于艺术观点的分歧不到一年后米勒只好离开了画室,由于当时的瑟堡市又停止了给他提供奖学金,家里也没有钱给他,他只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自谋生路,由于生计所迫,这个时期他画了一些倾向于巴洛克风格的人体作品,但其主要的作品还是一些表现圣经故事的作品,但是极少有像后期作品中那中深刻表露农民生活的题材,这源于当时米勒生活的巴黎周围都是一些高耸的楼房和混泥土马路,加上其生活上的窘迫,使他根本就没有闲情去遐想家乡的昔日景色。另外,就是他是一位基督教信徒在孤独的城市中,最容易导致他在宗教的虚幻的世界中寻找一丝安慰。

1949年是米勒一生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年,他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女们来到了离巴黎不远的一个郊外巴比松村,在这个贫穷的村庄里他认识了卢梭、柯罗等一些在法国很有名的画家,他们此后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发起者和代表者,米勒也是在这里走向了起艺术的顶峰。来到了巴比松之后周围的一切使其回想起了家乡的景色,他虽然看到的是巴比松的农村生活景象,但他笔下表现出来的图示却是他记忆中的蔼雷维尔村,这个时期他的艺术也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艺术明显的摆脱了早期的阴暗宗教画的样式,转向了一种明快、客观而又深刻的表现农民生活的画面风格,从此以后这种艺术题材和风格直至他去世的那一天就从未改,但是他并没有将其早期的艺术精神遗忘,相反而是以另外一种更加深刻而恰当的方式在表现这种精神,因此他的画面上就多了一份生活化、人性化的气味,少了早期作品中的宗教的苦涩和阴冷。

《拾穗者》

从1957年的《拾穗者》到1959年的成名之作《晚钟》是其后期艺术上不断成熟的一个见证,也表现出了米勒内心中的两种精神由开始的分裂走向了结合的过程,如果说《拾穗者》是将一个当时法国农民的平凡的艰苦生活场景表现出了庄严、可敬、伟大,那么《晚钟》则是农民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内心深处的善良、淳朴、善良的最好流露。这幅画是米勒一生最伟大的作品,也是其艺术顶点之作,在画面中夕阳的光辉衬红了整个天空,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对夫妻任在辛苦的劳动,身后有一架被重重的麻袋压斜的赫色的手推车,在他们之间有一个装满马铃薯的篮子。远出隐约可见秋后收割的草堆,以及一个处在地平线末端的一个教堂的尖顶,当听到远出传来了钟声时,他们马上停止了劳动,丈夫脱掉草帽,妻子双手合十放置在胸前在那里默默的祈祷,这幅画表现了法国当时农民乐天知命,对命运不加抵抗只知道祈祷的思想特征。《晚钟》也成为了米勒精神的最后的归属,从中我们看到了他那种永恒不变的精神信仰和农民般的性格特点,这两点同时在他的画面中均衡时,他在艺术中就真正的找到了表现自己的秉性的最好方式。

米勒是农民的儿子,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是一位“农民的歌者”。他的作品是他的虔诚的宗教信仰的写照,同时也是对自己以及周围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两者,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得到了极为恰当的均衡,也是他的艺术精神的归宿之所在。

猜你喜欢
米勒画家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酷炫小画家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解读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