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在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之下,在我国竞技单板滑雪运动迅速发展的引领下,大众单板滑雪也逐步普及开来,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冬季运动项目。单板滑雪运动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发展,对专业体育院校单板滑雪教学、滑雪场单板滑雪指导、单板滑雪者自我练习等领域提出了迫切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我国关于单板高山滑雪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力求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单板高山滑雪教学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教学实施检验,以期对高校教学及滑雪场指导、滑雪者自我学习提供实践借鉴和参考。
单板高山滑雪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学内容、学生3个核心要素,但场地设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单板高山滑雪教学的重点在于围绕教学目标如何设置和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倾向、能力、爱好、学习态度等因素,而且应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来达成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1]。建立沟通顺畅、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对教学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修正和完善[2]。教学的中心应始终以受教育者为主,对于教师来说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自身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作为教学思维的出发点。教师的责任心、组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示范水平及对学生的热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单板高山滑雪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突出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单板高山滑雪运动认知和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从实际出发,有序列、有节奏地安排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学生准确而规范的掌握技术、培养技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快教学进程。单板滑雪在学习初期往往出现身体准备不足的现象,这会直接影响学习和掌握技术、形成技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身体训练,适当安排陆上辅助练习[3]。第四,单板滑雪横向面对滑行方向做出立刃、下压、扭转等动作,都与生活中的走、跑等常态身体活动不同,学生往往缺乏这类专门性能力的生活基础。所以要通过连续的反复强化练习,促使学生技术、技能得到巩固,形成动力定型防止技能消退,也为新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的最终目标体现在社会化和终身化两个方面。社会化是指学生经过单板高山滑雪学习后,能够在身体、智力、情感、意志等多方面适应、服务于社会;能够主动调整改变自我,认识、突破自我,发挥自我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终身化是指学生经过单板高山滑雪学习后,能够提高身体机能,获得健康的身体,掌握单板高山滑雪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体目标是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分阶段制定的,主要形式是单元和学时目标,包括自主学习、锻炼与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使学生掌握单板高山滑雪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方法,以适应终身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的需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扩展,领悟单板滑雪运动对自己工作、学习的价值[4]。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规则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5]。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多方面的交往互动,达到协作对抗、监督评价的效果,做到信息的互通交换,促进理解互信,建立平等互融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单板高山滑雪的技术特征和技能形成规律,可将单板高山滑雪技术分为入门技术、基本技术、提高技术、应用技术四大种类(表1)。
表1 单板高山滑雪技术体系Table 1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katers
入门技术的教学程序:(1)器材解说。解释要简短而准确。(2)雪板穿着。最初在别人的辅助下,最后要能够独立穿着雪板。(3)方向转换。穿着雪板掌握方向转换,建立安全意识。(4)基本姿势。使学生理解单板高山滑雪运动特殊的横向、关节弯曲的滑行姿势。(5)单蹬和停止。体会以前脚为重心、前后左右身体平衡变化,学习停止的动作要领。(6)摔倒和站起。以较低的身体姿势练习来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同时练习站起。(7)蹬坡。在坡面上练习蹬坡,体会“立刃”的感觉和掌握在雪场中的移动方法。(8)缆车的乘降。为提高上课效率,要对缆车的乘降方法进行正确指导。
基本技术的教学程序:(1)横滑降+停止。对着“最大倾斜线”斜向横滑降,也称“落叶滑行”。学习横滑降技术可以保证在斜面上的滑行安全,这是停止滑行的必备技术。(2)转弯的导入技术+停止。包括:斜滑降、直滑降、从斜滑降开始的后半弧滑行、从直滑降开始的后半弧滑行。让学生掌握斜滑降、直滑降技术,由此导入后半弧的滑行。(3)转弯的导入技术+停止。包括:前半弧的滑行技术、重心向板尖前移的斜滑降、斜向的蛇形滑行。此为授课的难点,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场地力求顺畅的完成。(4)控制滑行速度的转弯。包括:由斜滑降开始滑完整弧、连续转弯。应用转弯的导入技术,初步掌握转弯的速度控制。
在单板高山滑雪教学中,场地、雪具、学生等诸多因素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教学方法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说明自身蕴含着较大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变革创新以适应教学实践需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该项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6],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环境条件。学习滑雪是受冬季气象条件等诸多相关条件因素影响的活动,教师必须明确这些条件因素,才能准备设置好切合实际活动的环境及条件,做好相应滑雪条件的准备工作,起到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采用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虽然学习目标因人而异,但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是指追求技术的提高,向困难挑战,获得愉悦的运动体验。另一种是作为手段的学习活动,是指期待获得间接效果,具体有几个方面:增强体力、消除压力、满足好奇心、加强人际交往、展现自我。
单板高山滑雪学习应是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目标,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掌握新动作的活动。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明确学习目的及内容。简单易懂地阐述学习目的及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提高观察理解学习活动的能力。(2)设定适宜的技能目标。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可以激发向更高标准挑战的积极性;反之失败的经历太多,就会失去信心进而学习的欲望将会降低。(3)通过小范围的测试与比赛激发学习动力。与伙伴进行比赛,学习愿望会通过竞争得到提高。(4)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能力水平的坡面、场地并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等变化,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初始练习时,如果天气恶劣、雪质不好、场地坡度大,不但不能激发学习动力,甚至可能使初学者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单板高山滑雪教学组织要面对特殊而复杂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组织方法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安排和调动,否则会因组织不利而无法充分完成教学内容[7]。首先要考虑时间安排,乘坐索道进行练习时,等候的时间、乘坐的时间、集合的时间和地点等都要有预先的考虑和安排,否则会因乘坐索道而耽搁一定时间,有时还会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还要考虑学生体力、休息时间、自由活动时间,以及雪、风、非平整场地等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应时刻观察学生有无异常情况,更要观察学生动作的掌握情况,了解动作完成质量。教学场地的选择应首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技术发展的需要,场地坡度、距离、宽度及雪面现实状况等都会影响到教学过程。如:横滑降教学应选择距离短而陡度较大的坡面;直滑降教学应选择平缓而距离长的坡面;滑弧和转弯教学时要选择距离长而宽度大的坡面;入门技术教学应选择坡面平坦、线路较长的缓坡,随着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选择不同坡度及不同雪质的场地。
3.1.1 教学组织形式
单板高山滑雪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教学目的、对象、场地、雪质和天气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采用两种教学组织形式[8],其一为固定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固定的雪面区域内按照预先设定的滑行线路,依次进行不同技术练习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二为流动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利用索道由山上沿着一定的线路滑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基础和前提是固定型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教学中,将流动型教学组织与固定型形式结合起来,其效果会更加科学合理。
3.1.1.1 授课的组织队形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练习方法、学生情况、滑雪场的具体情况来组织队形,选择有利于讲解和示范、便于学生观看的位置。双足固定在一块雪板上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自由和难以控制。在授课中教师出于安全考虑要遵从的授课基本原则是:不要在学生之间来回穿越滑行,要尽量使用场地的两端。要让学生背对阳光,不要处在刺眼的阳光之下。单脚穿着雪板时,为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要让学生排成整列。组织队形示例如图1-7。
图1 集合Figure 1 Collection
图2 准备活动Figure 2 Preparation activities
图3 单蹬单滑Figure 3 Single pedal single slide
图4 单蹬单滑至停止Figure 4 Single pedal single slide to stop
图5 横滑降Figure 5 Lateral slip
图6 斜滑降Figure 6 Ramp down
图7 后半弧转Figure 7 Back half arc
3.1.1.2 教学手势
在授课中为确保学生安全、提高教学效果,要经常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但有时候受天气影响声音传达不够通畅,或者与学生间隔距离较远声音也难以传达。因此,应对此种情况可以使用一定手势来传达上课的指令。示例如下:①出发。面向学生,右臂由头上向体侧挥动。②停止。面向学生,双臂在身体两侧置于水平。③移动。面向学生,双手在头上伸直,将移动方向的手臂侧平举。④集合。面向学生,右手在头上伸直大幅度旋转。⑤危险、停止。面向学生,双手由头上向身体两侧来回挥动。⑥OK。面向学生,双手在头上呈圆形。
3.2.2 教学安全管理
不论是单板滑雪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积累的学生,都要首先建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尽力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学生初次站在雪场上心理会产生莫名兴奋,在站立不稳定的情况下就会注意力过度集中于自身,在练习中要让学生放松,对周围状况观察预判。单板滑雪运动会带来与日常行为完全不同的身体体验,要准确应对各种情况之下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授课中,在关注学生安全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在雪场上,不懂雪场规则、不能熟练控制雪板的双板爱好者和单板发烧友有很多。授课中,教师受到来自身体后方冲撞的事故是多发性的。要注意睡眠不足和身体疲劳,充分调节,合理避免伤害事故发生[9]。近年来在滑雪场上,双板爱好者、滑雪团体、情侣滑雪者、家庭滑雪者等频繁出现,尤其是单板发烧友急剧增加和出现新式滑雪项目,运动形式日趋多样化。在此种情况之下,教师为使学生安全而愉快地学习,有必要使之充分认识并遵守滑雪场规范和守则。
3.2.1 单板高山滑雪技术的教学特征及技术质量的评定
单板高山滑雪教学以技术教学为核心,高质量的技术教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为达到运动目的,选择最适合的技术。第二,能够高效地完成技术动作。第三,教学方法可行、具有实效性。单板高山滑雪技术质量宏观体现在“准确”“时机”和“流畅”6个字上。具体的质量评定体现在如下6个方面:(1)运动节奏。流畅的、有节奏的连续转弯动作表现为动作优美、省力。(2)运动状态。人与雪板两者构成的位置移动曲线圆滑;滑行速度节奏变化明显;力量的强弱变化连续顺畅,表明达到了高效、熟练的运动状态。(3)动作准确。动作的准确性表现为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变化,也能顺畅地完成动作[10]。(4)动作弹性。有弹性的运动表现是有节奏感,滑行者感受到肌肉的张弛有力。(5)运动传导。力的传导是从上体到下肢,由下肢到雪板,外力的传导是从雪板到下肢,再由下肢到上体。(6)运动预见。应对复杂多变的滑行状况,运动预测能力对于提高滑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3.2.2 单板高山滑雪教学评价及其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活动经常存在[11-14]。教师利用语言来评价动作、纠正身体姿势、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会使学生对滑行动作加以回顾,促进接下来的动作练习意识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评价要注意适时而准确[15]。从不同角度出发,评价方法有不同分类。第一,评价的时机。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第二,与谁对比。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人评价。第三,谁评价谁。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互评价。
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1)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精力充沛,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与同伴关系融洽。(2)根据学习态度的测定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方法是在教学开始和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的态度来判断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3)教师能力的评价目标。使学生热爱单板滑雪运动并以此为最大乐趣;把学生个人能力引导到最高程度;改善或调整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了团队的潜在能力。这些目标的完成与否与教师能力直接相关,为此教师自身要进行严格的自我评价。(4)学生的评价。在此可运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根据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评价不仅是单纯以最后的技术水平来比较优劣,而是要看通过学习取得了多少进步。二是根据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学生对现在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就可以明确学习目标,进而对技术水平进行总结性评价。
3.3.1 备课
规定锚节点和传感器节点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三方向线圈天线,图中线圈Ck(k=1,2,3)之间互相正交且圆心重合,d表示节点S与锚节点之间的距离,xyz为以锚节点为原点建立的局部坐标系,坐标轴分别对齐对应的线圈的几何轴线。采用电流源对3个发送线圈依次激励,则在节点S处分别产生磁场作用。
从初次与学生接触开始,教师就开始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的特点和信息要充分把握,如: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练习的目的和愿望、是否对滑行怀有不安和恐惧感,最重要的是确认现有的滑行技术水平。按照滑行水平划分班级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数情况是按照学生的申报来分班,因此,要细致地加以询问来了解学生技术水平。集合和解散可以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要根据天气变化来决定。集合时间、集合地点、授课时间、解散时间、解散地点等等要一次性传达清楚为好。
3.3.1.1 授课人数
单滑滑雪身体姿势侧向扭转,要像双板滑雪一样将多人排成整列进行授课是不可取的。班级的人数要有所限制,原则上10人以内,至多不超过15人。人数较少可以保证授课效率,但是滑行量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加重,为此也要考虑到给学生身体和精神上带来的疲劳。相反,人数较多的话学生等待的时间也会较长,注意力容易涣散。
3.3.1.2 班级划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简单地按照人数来分班,也可按照年龄、性别分班,整体上采用一致的教学进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有单板滑雪经验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水平来分班,以学生的申报为主,同时教师要适当进行调整。
3.3.1.3 场地情况
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场地情况,如滑行线路的坡度变化、雪质、复杂情况、人流汇合点、缆车的乘降地点、有无危险路段、是否需要设置标识等等,要细致查看了解。
3.3.1.4 器材特点及服装
教师对学生的器材和服装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单、双板器材差异对学生要详细说明,尤其是雪板质量、固定器强度调节等。另外,服装是否保暖透气、利于运动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和教学效果,授课前要督促学生做好防寒准备。
在授课中对学生的反应、理解能力、运动能力等要详加观察分析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不同学生,要考虑语言措辞和练习方法的针对性。
3.3.1.6 信息确认和传达
在实践课开始之前:(1)确认学生姓名和人数。(2)学生身体有无运动损伤。(3)服装和器材是否合适。(4)是否遵守了教师的指示。(5)确认滑行安全。
3.3.2 授课
3.3.2.1 课前准备
与学生初次接触要耐心、亲切,了解学生的技术水平、期望、服装、器材等事项,并对上课时的注意事项和联系方式进行确认。
3.3.2.2 集合
包括学生考勤、见习生安排、上课的注意事项。体育教师要提前到达集合地点,整队,对班级出勤情况、器材配备、见习生情况进行确认。
3.3.2.3 准备活动
在寒冷的雪场进行授课对身体机能是很大的负担和考验。在坡面上穿着雪板练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安排要充足,提高身体机能,放松精神,要指导检查到每个人。
3.3.2.4 器材的检查
对器材的使用说明是上课的基本事项,要简短易懂地准确讲解,逐一检查器材有无安全隐患,并说明雪场的滑行规范。
3.3.2.5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场地的选择。场地选择要适合学生技术水平,随着课程的展开场地要随之变化,目的是为了提高授课质量。第二,授课内容。学生在身体适应性反应和学习进步幅度上都可能有所差异。授课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心情愉悦、对学习内容理解程度如何。为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使其体验到安全感很重要,学生的安全感来自于对教师的信赖。教师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对学生充满关爱和热情,与学生良好沟通,就会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有利于授课的顺利开展。
3.3.2.6 结束部分
在课的结束部分,要做整理活动放松身体,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提问和答疑,对今后的学习进度进行说明,使教师的教学想法与学生的学习意向建立联系。在运动中身体和精神的反应会加剧,课的基本部分结束后,要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来放松肌肉,在缓坡上横滑降或是慢跑会逐渐使身体机能趋于平复。针对如下内容对学生讲评答疑: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今后的学习方向、内容;倾听学生的提问和感想。教师养成对每次课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总结的习惯,可以在再次面对同一情况时作为参考,也可作为深入研究的材料积累。可以对气候变化、雪质、气温、时间、授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感想、提问内容等方面进行记录。
高校单板高山滑雪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内容、方法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即教学过程作为系统运行过程而存在。其功能的发挥要归因于全部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另一方面,教学所要发挥的功能必须符合社会大系统的需要。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系统开放性,具有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恒常性,以及具有在外部环境或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时,适应变革的自我创造力的再生性。教学理论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随着教学实践的探索发展会逐步丰富和完善。教学实施不应遵循一种固定的模式,要不断地进行调整革新,这是因为场地、雪具、学生等诸多因素和条件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环境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安排,采用多样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系统运行规律,充分考虑和挖掘教学的诸要素的功能,使这些要素协调运行发挥整体作用。保持教学系统的开放性,在教学理念、教师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之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系统中人的交往互动,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