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瑞
当地人说到斋堂,后面都要加一“川”字。斋堂川,可能与地形有关,南北有山,中间淌水,称清水河,为永定河上游。也可能延续古人称谓。《宛署杂记》载:“灵桂川,在县西一百八十里白铁山下,由斋堂村入浑河。”灵桂川正指此地,名称有别,而地形特征的“川”字不变。
现在的斋堂镇是由斋堂、军响、沿河口三个乡合并而成,为门头沟区面积最大的镇。村子多,分布广,或临川,或在两侧山上,多为古村民居。临川村落有法城村、西胡林村、东胡林村、灵水村、军响村、桑峪村、高铺村,自然条件优越,村落多有古迹。东胡林村有1万年前的遗址,填补了北京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历史空白。到遗址近前看过,高低大小不同的黄土坑,出土了许多化石。灵水出过状元,别称状元村。桑峪村有天主教堂,在偏远的小山村实属少见。胡林古称护驾林,光绪《顺天府志》上说:“护驾林亦呼胡家林,一声之转也。”原来是个音变,用字上,古今也有不同。
马栏村、火村在镇的南侧山上。马栏比较偏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此村。火村利用自然优势,开发了双龙峡风景区,每年招来不少游客。杨家村、张家村、吕家村、杨家峪村在东南山沟里,因产煤而称煤窝四村。杨家峪在最靠南的山上,有着许多古民居,引起了社会关注,摄影家闻讯而至,拍出了许多好的摄影作品。
青龙涧村、黄岭西村、双石头村、爨底下村、柏峪村在西部,当地人习惯称北沟五村。青龙涧的煤好,因而已成采空区,村子迁到镇南山边。黄岭西村也多有古民居,存有门蹲、门当等旧物,山上有古老的柏峪寺,路远,没能去成。双石头因村口有两块巨石而名。村口有一景,巨石上建造了一所房子,很是奇特,且能居住,不可思议。
这一带的山梆子、蹦蹦戏、秧歌戏很发达,追根溯源,始于明代,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这些剧种在北京地区独有,被研究专家称为“戏曲的活化石”,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峪是个古村,至今保留有许多剧目和曲牌,村民能演的整出戏有二三十部。村里有礼堂,里面放着条凳,密集,能装下村里人。我在那里看过演出,正值春节前,天气寒冷,依然能聚来百十号人,坐了半个礼堂。自排自演地方戏,村里人都爱看,戴着帽子手套,随着节拍,摇头晃脑,听得津津有味。
爨底下村老房子。
爨底下村民居。
爨底下村。
靈岳寺大殿。
爨底下村历史悠久。这里古称爨里口,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戍边,由韩氏兄弟把守,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爨里口,正城一道,缓”,进而演变成村,所以村里以韩姓为主。多次进村,爬上村对面的山上,俯瞰全貌。全村坐北面南,背靠山峰,前面古道弯曲,形如一只巨大的金元宝。房屋随山势而建,层层升高,颇为气派。背后的山形,如虎、如龟、如蝙蝠,皆神物,衬托出形制之好。
村子保存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也有明代风格,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局部细节,又有北方高宅大院的恢弘气势。房屋保存完整,规划严谨,整体精良,为建筑艺术瑰宝。走在街上,能看到壁画、“大干快上”的跃进标语、红色年代的领袖语录。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砖雕、石雕、木雕精美,蕴育着古老的民族文化。门楼下有门墩,上有门当,旁边有供门神的神龛,墙上是“福禄寿”的壁画。走进门楼,迎面是雕砖镶嵌的影壁,雕刻内容不一,有望子成龙、阖家欢乐、喜鹊登枝等,象征着吉祥富贵,太平安宁。院里虽然空间狭小,而讲究的院子大都分为前后两座,左侧有小通道相连。民居大门多设在院子的东南角,各家的正房东山墙均有泰山柱支撑,取东边为长之意。
村子是城堡式民间建筑,灰瓦飞檐,凝重厚实,透着威严。整个布局主次分明,长幼有序。村内最高的建筑是财主院,也称为大五间,级别也高,站在门前,可以俯瞰全村。下面是广亮院,门脸漂亮,有门墩、门罩,大门脚下平铺着大块青石、紫石,预示平步青云、紫气东来。门洞两侧有清代山水壁画。迎面山墙影壁上,雕有寿桃、梅兰松菊,图案精致。前院正房住长子,左右两侧的房住次子。后院正房住老太爷,侧房为小姐闺房。不同的房间主人,窗棂图案,各不相同。能建得这样好,当地人传说,是因为村民韩氏进京赶考,被选中,替康熙皇帝出家,做了“替僧”,得到很多赏赐,他回家大兴土木,盖了这所院落。全村高墙簇拥着建筑群,颇有布达拉宫的韵味。如今,爨底下村已为闻名遐迩的旅游之地。
牛站村、白虎头村、新兴村在镇的北部山上。经过牛站村和白虎头村时,听村里人说古老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一大户人家养着一只黑色大公牛,体壮膘肥,足有千斤。牛不仅力大,还非常仁义听话,每天独自上山吃草,不用人放牧。忽有几天,牛早出晚归,浑身是汗,口吐粗气,这引起了家人的注意。第二天,暗中跟在牛后。只见牛跑到一块平敞的草地上,“哞”地吼了一声。旁边林中,树摇草动,一只白色猛虎冲了出来,须毛竖立,张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青牛一改家畜的和顺,原始野性暴露,双目圆瞪,攻防进退,敏捷快速,尖角如剑,四面飞舞。青牛白虎搏斗,势均力敌,不分高下。晚上牛归,主人商议杀虎之策,便在牛角上绑了利刃,又添加了上好草料。再斗时,牛角上的利刃果然刺穿了白虎胸膛。白虎死后,人们把剥下来的虎皮晾在碾子上,恰巧被牛看见,以为虎还活着,用尽全力顶了过去,一头撞在坚硬的碾子上也死了。青牛战白虎的故事多有版本,流传甚广,以至后来在那个地方形成村落也以此为名。牛战与白虎头为明代的古村,《宛署杂记》有记。所谓牛站,即用牛拉车的方式转运东西。牛站设在山区,由山路自军响或斋堂向沿河城等地转运物资。
北山上有灵岳寺,背靠白铁山,是当地影响最大的寺庙。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那时称白贴山院,到了金代改称灵岳寺,沿用至今。寺在元代,以及清代的康熙、雍正年间都有过重修。山前一片开阔地,便是寺址。初见时,寺正在维修,透过外面搭着的脚手架,能看出大雄宝殿的柱梁均已发黑,觉出寺的古旧。门窗采用唐代盛行的直棂窗。窗扇还是原物,窗棂个别损坏,大部分完好。山墙的砖有坍塌,重点在修殿顶。院内有株松树,并不很粗,能觉出古意。维修后的寺院保持了原有规模。山门后为天王殿,悬山式建筑。大雄宝殿利用原有材料,修旧如旧,建筑形制与明清寺庙明显不同,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木柱支撑阑额,阑额上架栌斗,栌斗承托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上施以花饰,外形古朴端庄。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大殿外观各部位构成的比例和谐,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古寺现存两块石碑: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的《重修灵岳寺记》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灵岳禅林碑记》,为珍贵文物。
灵岳寺古松。
当年寺庙的香火鼎盛,很多人慕名而来,渐渐在山下形成了香客住宿、休息、斋戒的聚集地,渐成村落,沿用此名,始称斋堂。当地人常说,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城。这种“先什么后什么”格式,很多地方都有,多是借名气大的地名,去说另地之古。而斋堂确因灵岳寺而名,且影响深远。查过《析津志辑佚》,这是记述北京最早的志书,元人熊梦祥所著。巧合的是,此人正是在斋堂写作,对这一带再熟悉不过。书中几次提到斋堂,并把斋堂称为乡:“王平口在宛平县西北清水村,有军人把隘口,路入斋堂乡,又一小口南路”“紫荆关今在遂州,与宛平县斋堂乡西界相近,即文广私下三关之一也”,可见斋堂早已有人居住,到了元代,已发展得很有规模。
乡的级别高于村。元朝的行政架构,行省下设有道、路、府、州、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都,都下设村社。按《元史》载,斋堂乡应归宛平县管辖,而大都路总管府直管宛平县,且“与大兴分治郭下”。当时的元大都城内辖有两个县:东有大兴,西有宛平,有如现今的东西城,不过境域面积要大得多,不仅管城内,还辖广阔的农村,斋堂乡便在宛平县。换到今天看,斋堂还属于西城区,足以说明当年斋堂乡对元大都的重要。斋堂在元代还分出了西斋堂村和东斋堂村,两村紧密相连,这种情况并不只此一地,在别的地方也有类似,如昌平区贯市,也是个很大村落,因有回族,而分成东西两个贯市村。斋堂是否也因信仰问题,或习惯问题,或两地功用不同,而分出东西居住,尚无知晓。
灵岳寺旁民居。
斋堂民居。
斋堂城门。
斋堂圣母观音寺。
齋堂的戏楼。
东斋堂北山坡上有寺庙,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山门,相对完好,内有一松。一门一松,极为醒目,形态特殊,甚至在109国道上行走,看到山门,就得知到了斋堂。休息时,常在镇里走走,顺便进过庙门。寺不大,院落破旧凌乱,殿庑未曾维修。当地人都称为天仙娘娘庙,后来才知,那是古时称的圣母观音寺。据《宛署杂记》载:“在东斋堂村,古刹废址。正德十四年重建。”明代以前就有了寺,当时很有影响。现存有“圣母观音禅林”碑,螭首龟蚨,周雕云纹,通高1.62米,宽0.76米,厚0.2米。另外,斋堂还有不少古寺庙,西斋堂村有弥勒寺、三官庙;东斋堂村有通仙观、观音庙、二郎庙、玉帝庙等,现在尚有遗迹。
东西斋堂之间为镇中心。这里店铺云集,最为繁华,政府在此办公,又建起广场,很有现代城镇的样子。镇里人办事、购物、娱乐、休闲集于此地,无数人每天在此往来。109国道向西,道路通畅,设有公交路线,城镇建设也不断西扩,出镇入村很少东行。一次偶然散步,走向东边,少有车行,相对清静。街道上有老房子,东西大街,连接南北向的胡同。路口古槐,高大粗壮。再行向东,那里竟有古城门,城门洞保存完好,门上有额,题为“廓清”二字,抬头为“万历四十三年孟夏吉旦”,落款为“易州兵备道山西按察使谢经帮立”。不禁赞叹,此地竟存有如此古老之物。城门顶部的砖有点儿残,上面长着荒草,而整面城墙相对完好,上面抹有白灰,写着红色标语,只是日晒雨淋经年,已看不清字迹,那时这里曾是很好的标语墙。几种因素,使城门得以保存。城门外侧有一古戏楼,常年废弃不用,里面堆放着杂物。戏楼为卷棚顶,前坡短、后坡长。戏台前有4米宽,进深2米,后面是木隔扇,上有窗,两侧是“出将”“入相”。木隔扇后是一间10平方米的后台化妆间。没有大幕,演员可隔窗观察台下情况,舞台功能基本具备。城门和戏楼都很破旧。
新近又去斋堂,城门和戏楼都经过修缮。看得出,城门外墙经过修补,整齐了许多。戏楼的梁柱也还用着老材料。查资料得知,斋堂曾建有古城。城为方形,长宽各1里,建于明万历后期,辟有东西两座城门,西门额题“辑宁”二字。城内东西走向的大街,连接着东西二城门。古城扼守古道,有官衙驿馆,人口密集,是一座重镇。清代,斋堂城是宛平县齐家分司驻地,巡检司迁至斋堂城。光绪《顺天府志》记:“一百七十里东斋堂,齐家庄,巡检移此,管西护驾林等屯六十有四,平罗把总驻焉。”军事重地,机构齐聚于此。古城旁有仓库,又记:“一百七十一里西斋堂,有仓,旧有守御城。”两村相邻,仅距1里。城外的西斋堂还建有仓库,内存何物,并没写明,定然是粮食等重要物资,这里的军事和战略意义可以想见。一城一仓,两村功能有别。古城在清嘉庆六年(1801年)因清水河山洪泛滥,冲毁南部城墙。城门有楼,1937年东门楼失火烧毁,西城门1937年被侵华日军拆除。
想起那句“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城”,这话其实并不完全。斋堂与灵岳寺有关联,有了灵岳寺,才有了斋堂,从小到大,扩展为乡,为古老的行政区域。而建城却不因灵岳寺,而与沿河城有关。因军事防御,明万历初年,为防蒙古铁骑入犯,先建沿河城,后有斋堂城。斋堂西北还有众多村落,距离最远,多有边塞关口,如向阳口村、沿河城村、王龙口村、沿河口村、龙门口村、林字台村。斋堂川崇山峻岭,是护卫京城的天然屏障,西上塞外的交通要道,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兵家必争。秦灭燕、金灭辽、元灭金,均假道于此。元代当然知道了这里的重要,修建了天津关。明代先后修建了沿河城、斋堂城两座城池,12座敌台,及随山起伏的内长城,是守卫京师的重要防线。
沿河口敌楼。
沿河城师家门楼工艺讲究
沿河城民居影壁。
沿河城西门。
沿河城是驻军屯兵重地,拥护着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据《四镇三关志》载:“东自紫荆关沿河口,连昌镇镇边城界,西抵故关鹿路口,接山西平定州界,延袤七百八十里。”这么大的防区,都属明代军事机构真保镇管辖。沿河城古称三岔村,扼守着几道山口水口,为“三汊沿河水口”,简称沿河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设守备,万历六年(1578年)建城堡,始称沿河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冯子履撰写的《沿河口修城记》,记载了建城的缘由。古城选址设计颇费心计,建在永定河畔,凭借天然地势,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初到沿河城,眼前呈现的古城墙令人震撼。城门那样完好,下有条石,上用磚砌。券门上有汉白玉门额,阴刻“永胜门”。城原有门楼,毁于战火。城墙上也有条石,利用当地河中材料,上面砌有大块鹅卵石,建成这样的石城,也属少见。城前护城河水已经干涸。这是城的西门。北侧城墙,西端筑有角台,中间有马面三处,居中辟有一处水门。水门很小,石券,仅容一人通过,且南高北低,平时城内排水,正好外流。若战时,敌人进门洞要上坡低头,很难钻入。城堡有些毁损,而基址、城墙、垛口、敌台得以保存。
新近又去,城墙经过维修,石墙整齐了许多。城门凸出城墙,城门洞很长,门洞里面两侧各有一小洞,是当年守城士兵休息所用。小洞大小,正可放入棺木。看着奇怪,便加寻问。当地人说,以前棺木不准进城,需要时,要从城墙上吊运,怕冲了风水。婚丧嫁娶,各地习俗有别,此地竟会这样费力。不知是说者有误,还是不合生活实际,后来这种习俗已经改变,棺木可以进城了。北侧城墙券门经过整修,条石上原来塌毁的城墙用石块砌好,整齐多了。城墙上有1米多宽的马道,供骑马巡城之用,上有雉堞女墙,可瞭望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