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材料在构图研究中的综合实践思考

2019-06-14 08:57杨济安范亚杰
牡丹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冷暖水彩水溶性

杨济安 范亚杰

构图课程是高等美术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美术学各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往构图课程的教学大多局限于构图的单一训练,考虑的是绘画诸元素的点、线、面在画面里的组织与训练,画面中黑白灰的归纳处理,研究图形在画面的综合处理和构成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较单纯、较纯粹地提升构图意识和构图能力,但是怎样使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构图训练中结合专业特点,运用基本专业的艺术语言特征进行构图训练呢?在提升构图能力的同时,学生对艺术语言的体验和运用要有感性认识,充分开拓专业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水彩画是一门富有个性的画种,其运用水溶性材料的特殊性进行艺术创作,以水为媒介,其干湿效果、水色的渗透和碰撞等自然具有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通过水溶性材料与构图知识两者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想象力,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增加艺术创作力,促进学生今后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特征,运用水溶性材料的特殊性能与构图知识进行抽象而富有想象力的构图创作。

一、形的认识和归纳

构图是指把许多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配合又对抗、变化而统一的稳定结构体。对形的归纳是学习构图的开始,人们可以通过基本形的归纳来明确画面的形式关系,掌握画面呈现的总趋势。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优秀的油画、水彩等作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例如,米勒的《拾穗者》(见图1)是一幅人物场景作品,第一步则要观察画面,找出画面中心,经过思考后,通过物体呈现的总趋势,把人物归纳成几何形,用钢笔或马克笔把主体物的边缘线相连接,从而得到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而远景也使用同样的方式归纳成几何形态,从而得到画面效果

(见图2)。

萨金特的《威尼斯风景》(见图3)是一幅自然风景作品,在进行趋势归纳时,可把中景的所有建筑看成一个整体,把建筑物的边缘线连接后得到不规则的几何形,这时可把天空与地面看成另一个层次(见图4),这样的归纳方式可以让画面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也可锻炼学生快速且准确地找出画面的主次关系。

这个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排除细节的干扰,通过观察画面元素的主次、节奏与层次变化,其进行思考后把复杂的细节和线条看成一个简单整体,只求大的形体趋势,只有归纳成几何形后才可以了解画面的基本信息与原始构成形态。

二、黑白灰元素与水溶性材料的结合

在作画过程中,黑白灰的提炼尤其重要,因为明度的不同,所呈现的黑白灰色阶也不同。对于一幅作品来说,运用好黑白灰不仅可以增强对比,也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所以,作画期间,人们需要正确地认识、理解黑白灰在画面中的关系,使得黑白灰在画面上有效发挥作用。在这个环节,水溶性材料的使用显得尤为关键,怎么样在画面黑白灰的处理中呈现水溶性材料特征,水溶性材料的特征效果怎样在画面中发挥作用,是這一步的重点,同时也是这一实验的目的。

物体都有固有的黑白灰,图5是张风景照片,通常,人们习惯通过对象的固有色来提取黑白灰,但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调整,根据画面的需要,自己设定整个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然后重组。如图6所示,天空与远山是灰色部分,中景的建筑是整张画最重的部分,瓦顶则是黑,墙壁则是白,成为对比最强烈的部分,而草地则成为灰的部分。如图7所示,建筑与前面的植物看成了一个整体,都是黑的部分,天空与远山成为灰色的部分。而图8中,天空和植物都成了黑的部分,反而远山与建筑成了白的部分。之后,根据水溶性颜料的特性,经过色彩互相碰撞与交融、干湿的结合,形成了特殊的肌理效果,也得到了具有构成感的画面形式。

这些归纳方法完全没有考虑光线因素的影响,个人主观地、想象地设定黑白灰关系。这样的处理或许不符合真实视觉,但可以强调主题性和空间性,也更好地表达画面趣味感。当明白人是绘画主体时,人们就可以主动地表达自由且多元化的绘画语言,也就明白了绘画创作和拍摄电影是一个道理,因为画者就是这张画的“导演”、操控者、组织者。画面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由画者来操控。

这一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需要客观地分析画面的黑白灰,不要受太多细节的干扰,把相近明度的部分归纳成一个层次,再次主观地运用想象力,创造出富有张力且趣味性的画面。

三、运用色调的冷暖变化呈现画面节奏

这一环节运用水彩、丙烯等水溶性材料归纳色彩的冷暖倾向,人们需要通过色彩的色相来审视对象。如果把色彩冷暖色相的值分别比喻成两个阀门,人们可以把两个阀门的值开得都很大,这样就会得到强烈的对比,也叫绝对冷暖;可以把冷暖色相的值同时开得稍弱,这样就成了弱对比,也叫做相对冷暖;也可以把冷色相的值开得稍小,而暖色相的值开得稍大,再或者可以反而代之,经过艺术家的主观调整后,可创造出与实景不同的色彩效果。这些举动的最终目的是有意地拉开冷暖色调的对比程度,形成色彩的节奏感。

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地根据画面需要来归纳色彩的冷暖,把自然界繁杂的色彩归纳组织成有次序的冷暖关系。同时,运用水溶性材料、工具进行色彩的归纳构图训练,其间通过水溶性材料涂抹实验,体会水溶性材料带来的乐趣与特殊变化。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于平常的写生与创作中。图9中,远景是暖绿色和暖黄色,而前景是较冷的灰紫色,如果单看背景的绿色和黄色,给人偏冷色调的感觉,但是相比前面的灰紫色,就显得较暖。所以,通过对景物的冷暖归纳,色彩纯度与冷暖色相的值得到降低,形成了弱对比的色彩节奏。

如图10所示,先用橘黄色描绘出建筑清晰的轮廓线,在底未完全干时,再用纯度较高的蓝色点缀建筑细节,两种颜色碰撞,使得画面色彩饱满,冷暖关系对比强烈,笔触也自然有力。这是因为画者有意拉开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值,从而提升色彩纯度,形成了强烈的色彩节奏。此幅作品运用了水溶性材料的湿画法,并结合构图训练,因此画面中的点与面具有水溶性材料的特殊美感。

四、运用水彩颜料的特殊性能与构图知识进行构图创作

水彩画是带有灵性的画种,与油画和粉画附着沉腻感的媒介不同,因为水为媒介所呈现的流动感、渗透、碰撞使得水彩画似梦非梦,具有抒情性与超脱感。水彩画有天然的透明性,在水和透明颜料的交融下显得晶莹剔透,轻盈明澈,具有回味无穷的情趣,再加上雪白的水彩纸反射,作品更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清新感和空灵感。

这一环节,学生需要借助水彩颜料的特殊性能与之前学过的构图知识相结合归纳画面,不仅要追求水彩材料的干湿特性对比,还要创作出富有想象力且抽象的画面构图,用透明水彩在水彩纸上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如图11所示,在这幅竖构图的实验中,背景采用蓝灰色调湿画法进行晕染,形成透明且有肌理的效果,等背景干了以后,再用干画法着色于前面的物体,运用巧妙的点、线、面来组织画面中心,从而实现近实远虚、干湿结合的画面节奏效果。

而在图12中,将底色晕染在画面上,在颜料未干时,使用重色进行画面中心的刻画,颜色互相碰撞后,得到了淋漓而生动的画面效果。另外,水溶性材料与特殊材料相结合的实验也是相当有趣,形成了抽象而丰富的画面形式感。如图13所示,先将水彩纸打湿,然后用水彩颜料大面积泼洒,在颜色快干时,用塑料袋按压在画纸上,这时可以手动调整自己需要的画面形状,等颜色干透后,得到了特殊的肌理效果,这时可以对凝结后的画面效果进行再加工、修饰,要注意虚实、明暗的处理等。另外,可以利用蜡笔涂抹、洒酒精、使用牙刷喷洒等方式营造画

面气氛。

这个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是:运用好干、湿、干湿结合各画法来进行创作,对于水的流动性、颜料的不可预见性、时间的掌控性与特殊技法的多元化效果,需要多体会,多思考,多实践。

五、结语

通过水彩专业班的构图课程教学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构图画面的各基本要素,提高了综合处理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水彩画各处理手法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的艺术语言也有了深刻的体验。更可贵的是,这种把水彩语言运用与构图意识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可以从水彩专业的角度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冷暖水彩水溶性
A2B2型水溶性锌卟啉的合成及其潜在的光动力疗法应用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水彩的“干”与“湿”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与水彩对话
水溶性肥料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木菠萝叶中水溶性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