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形态特征

2019-06-14 09:03欧阳明月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欧阳明月

摘要:两汉之际国力超强、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达,舞蹈艺术发展寖昌寖炽、繁复纷呈。“翘袖折腰”作为汉代典型的且具代表性的舞姿,对汉代舞蹈的创作特色和审美风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梳理“翘袖折腰”舞姿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舞姿的文化形态及艺术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翘袖折腰”   汉代舞蹈   文化形态   艺术形态

中图分类号:J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65-03

中国舞蹈历史在赓续流变的过程中,由于各时期的历史环境存在差异,因此舞蹈艺术形式及风格也有所区别,在这一前提下,汉代已然形成了独特的舞风舞貌。傅毅《舞赋》有云:“委蛇姌袅,云转飘曶。体如游龙,袖如素霓”。舞者肢体细长柔弱,飘忽无迹。身体像游动的蛟龙,袖体翻飞如素雅的副虹挂于半空。张衡《观舞赋》亦云:“搦纤腰而互折,嬛倾倚兮低昂”。两篇汉赋均形象地刻画出了汉代舞蹈腰与袖精妙绝伦的运用。“翘袖折腰”作为汉代舞蹈中典型且具代表性的舞姿,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必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舞姿不仅在现今出土的汉画像石、舞俑、玉器、漆器等文物中极为常见,在古籍史书中也有诸多描绘。如《后汉书·五行志》云:“折腰步者,足不在体下”。因折腰步動作优美流畅且能显示女子的娇媚多情,所以京都女子均十分钟爱,风靡一时。

一、汉代舞蹈中的“翘袖折腰”舞姿

东晋《西京杂记》有云:“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连。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侍婢数百皆习之”。“翘袖折腰”舞姿的记载最早见于此书。汉高祖刘邦对楚声楚舞尤为喜爱,其宠妃戚姬更是一位尤擅楚风之舞的女子。班固《汉书》云:“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由此可推测,戚夫人擅长的“翘袖折腰”之舞应与楚舞有关。楚声楚舞主要是指战国时期秦汉间楚地的音乐和舞蹈,因楚灵王好细腰,国人竞相追求,由此细腰纤纤的舞风在楚地逐渐形成,对汉代兴起的“翘袖折腰”舞姿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舞蹈兼收并蓄,将楚舞的一部分舞姿和风格特征融入到汉人的舞蹈之中,加之汉代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洒脱的精神风貌,承袭融合,自成一体,形成汉代宏放洒脱、飘然若仙的舞风特点。

汉代把舞蹈的形态之美发挥到了时代的极致,从汉代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的汉画像等文物中寻匿,“翘袖折腰”舞姿屡见不鲜。袖和腰是此舞姿形成的必要条件,两者需同时配合才能实现纤腰折动,袖若素霓,体似游龙的精妙演绎。也正因“腰”与“袖”的巧妙运用,才促成了汉代柔婉舒畅、轻盈曼妙与宏放大气并存的独特舞蹈艺术风格。需说明的是,“翘袖折腰”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动作或造型,而是指汉代舞蹈中舞腰与舞袖两者同时配合所形成的一系列的“翘袖折腰”类型的舞姿,舞人通过一系列的“翘袖折腰”舞姿来演绎出亦真亦幻、飘逸若仙的美妙意境。笔者从现有的汉画像中分析出其舞姿大致有三种呈现情况。

第一种:前后型折腰舞袖。如徐州铜山区苗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乐舞画像石,一女子身着长衣,头梳高髻,细腰如束,上身向斜前折腰,回眸顾盼,舞者体态婀娜曼妙,长袖飘绕缠绵,表现出身体向斜前折腰的“翘袖折腰”舞姿。

第二种:体侧小幅度折腰舞袖。例如安徽萧县出土的乐舞画像石,刻画了一长袖细腰舞人,正向左侧折腰起舞,体态娇美,飞动摇曳,婀娜多姿。其舞姿向体侧做倾折状,倾折角度略小,形成小于九十度的折腰舞姿。

第三种:体侧九十度折腰。舞者上身向体侧下旁腰作九十度曲折,这种折腰呈现不仅别致且有一定难度,需要舞人有较高的舞蹈功底。如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蹴鞠折腰舞汉画像,两位细腰舞人在乐队的伴奏下做翘袖折腰舞姿,腰部向左侧倾折形成九十度夹角,长袖在体侧飞舞,舞姿技艺高超、娴熟。

二、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历史演进

(一)西汉早期的吸收与容纳

从“翘袖折腰”舞姿实现的条件来看,舞蹈者首先要拥有纤细的腰身,而“细腰”的历史足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地。宋代王楙《野客丛书》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淮南子》:“故灵王好细腰,而民有杀食自饥也”。所以后人才留下“纤腰舞尽春杨柳”“楚腰纤细掌中轻”的佳句。楚人对细腰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楚国的舞风自然少不了“细腰”这一要求。由此来看,楚地的“细腰”形态大致是“翘袖折腰”形成的前期形态。西汉初期,统治者对荆楚、巴蜀、吴越等地的文化思想进行规整,实现了长江文化流域和黄河文化流域的统一。因此,荆楚文化成为汉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之一,乐舞艺术很大一部分汉承秦制,吸收容纳了部分楚文化。荆楚一般指长江中游一带,据说楚人恶山好水,因此楚舞多追求灵动、曲折,宛若江中流水的柔美风格。楚舞的兴起与发展是基于对西周宫廷乐舞以及蛮夷巫风之舞的吸收学习,融入楚文化精神后形成了轻柔、曼妙的风格特点。楚乐舞随着楚人进入中原地区,逐渐融汇渗透于汉代乐舞之中,成为汉代乐舞的重要部分。吸收容纳了部分楚舞之风的汉代舞蹈不断传承发展,为“翘袖折腰”之舞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二)西汉与东汉时期的融合与完型

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力经济的繁荣发展,汉代乐舞逐渐走向系统化、成熟化,舞蹈风格和特点愈加突出,形成以汉代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特征。另外,随着新儒学思想的确立和东汉时期黄老之学与谶纬之学相结合,逐渐突出的自然长生之道,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影响。“翘袖折腰”在继承了楚舞“细腰”形态的同时又追求“机迅体轻”。据说西汉末年著名舞人赵飞燕可做“掌中舞”。《西京杂记》载:“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另外,东汉时期张衡的《观舞赋》中载:“裙似飞燕,袖如回雪”。如“燕”如“雪”也正是对汉代舞姿轻盈飘逸、机迅体轻的描写。所以,汉代“翘袖折腰”舞姿继承楚风的“纤腰”后,继而追求“轻身”之态。

(三)建安时期的承袭与保持

建安时期,思想解放、个性突出的社会风气逐渐弥漫到各个领域。此时,舞蹈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舞蹈者轻身扬袖飘飞曼舞,将舞姿演绎得更为丰富,时而娴静婉约,时而翱翔如鸿,时而婉转似游龙。“翘袖折腰”舞姿既承袭了西汉的折腰之美,又保持了东汉的轻盈之美,纤腰楚楚、机迅体轻、袖体缭绕的基本形态已经形成。同时,浪漫主义情感色彩在舞蹈艺术的表现上也更加突出。建安时期流行在吴地的《白纻曲》,后期史籍中对它的记载:“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佳人举袖,体折似流波的“翘袖折腰”舞姿已然承袭保持下来,从汉初时期吸纳楚风到建安时期的形態演变,“翘袖折腰”舞姿逐渐走向成熟多样化。

三、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形态特征

(一)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文化形态

1.“翘袖”,对可飞翔灵物的模拟崇拜

汉代“翘袖折腰”舞姿在衣袖的使用上突出表现了超然物外、率真任诞的舞风。从汉画像中可看到频繁出现的神鸟、游龙、仙鹤等形象。这种表现可飞翔灵物的画像不胜枚举,可见,飞翔的灵物在汉代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袖,作为肢体的延伸又被赋予了更为神圣的意义,不管是长袖还是蝴蝶袖,都是想利用服饰的改变更形象地模仿出可飞翔的翅膀,希望通过舞者“翘袖”的轻盈之舞来实现人与天的沟通和连接。

2.“折腰”,创造亦真亦幻的仙人仙境

“折腰”动作的实现要求舞者的腰部具备较高的柔韧度和纤细的腰身,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很难实现。黄老思想与道教思想在汉代的传播促使“仙风道骨”“形神论”等观念的形成,人们为了达到“仙风道骨”的目的,不断追求体轻飘逸、如风若柳的体态。汉画像石上所呈现的女乐形象基本都是瘦挑的身形,也正是因为表演者具有常人不可轻易模仿的身形和动作,所以,“翘袖折腰”舞姿形意兼备、虚幻缥缈,演绎出的舞蹈意境才更贴近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式的仙人仙境。

3.“翘袖折腰”,实现“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不难发现,舞人表演“翘袖折腰”舞姿形态时,好似神龙游际云天潜入湖海,进而连接天、地、人神,实现“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翘袖折腰”舞姿的整体造型呈现出屈曲形态,较形象地演绎出“矫若游龙”的艺术效果。在汉代,龙可翱翔九霄云天,可游于江河湖泊,可在人间化形施恩,是人们心目中构思出来的完美图腾。以“游”字描写,一方面是对舞人舞姿的动态形容,另一方面是人们寄情于舞的浪漫情怀,表明舞人演绎的是穿梭于天地间代替人与宇宙沟通的灵物,可上天可入水可化形为龙,为人们实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寄托。

(二)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艺术形态

1.“S”型的体态特征

由舞蹈本体“人体”和服饰结合运用所形成的“翘袖折腰”的舞姿是多种多样的,舞者所呈现出的“翘袖折腰”舞姿不仅具有难度且变幻多姿。汉画像中有很多舞人形象,两袖如长策,飘带拽地,倾躯折腰,踏地起舞。舞者上身与下肢形成错位的“S”型体态,使舞姿构成的画面更加丰富绰约。在舞蹈艺术门类中,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态风格,这种曲折立体、层次分明、线条曼妙的“S”型体态正是汉代人乐意看到的符合内心精神情感的体态特征。“S”型体态不仅是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体态特征,甚至在今天仍然受大众所喜爱,仍然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舞者柔软的身姿加上高超的技艺展现,给人以神秘之感,呈现出较高的审美效应。

2.“拧倾仰俯”的动态特征

舞蹈中舞姿与舞姿之间要经过衔接配合形成舞句,而舞姿在流动转接的过程中形成的舞姿动态过程构成其舞姿的动态特征。在现有的汉代舞蹈资料中,不难发现很多舞姿呈现出的都是弯曲的体态。一部分汉代乐舞图中,舞人抬腿呈弓步状,由腰部带动身体向左右两侧拧腰出胯,重心前倾或后仰,长袖经过头顶上方舒展飞舞,呈现出拧倾折腰的动态之感。汉代盛行“羽化登仙”的浪漫主义思想,人们对“飞升”的向往与现实的碰撞,促使舞姿形成。“拧倾仰俯”的“折腰”舞姿形象也正是对仙人飘逸、飞升动态的模仿。因此,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中的“折腰”不光是简单的折腰,在折腰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拧、倾、仰、俯等动作,完成“翘袖折腰”舞姿间的衔接时形成“拧倾仰俯”的动态特征。

3.以“圆”为轴的动势特征

中国舞蹈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圆”为审美特征的审美取向,汉代也存在以“圆”为轴心的舞姿动势。“圆”是肢体空间上的利用和延伸,所以“圆”作为舞蹈所追求的动作路线贯穿于“翘袖折腰”舞姿中,其舞姿不仅在动势上追求圆润的曲线之美,在观念上更体现出汉人对宇宙天地形态的寄想,所以“天圆地方”的天地宇宙观念进一步促成了舞蹈以“圆”为动势特征的产生。在一些乐舞图中,长袖舞人肢体修长婀娜,向左右倾拧,长袖萦绕在身体上方,与下肢错折形成与地面垂直在同一立圆上的动作,两手臂动势下所呈现出的圆形轨迹也清晰可见。

“翘袖折腰”舞姿之所以成为汉代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姿,一方面在于舞人上半身呈现“翘袖”状,下半身呈现“折腰”状,上身与下身的动作在构成方式上形成平衡协调的视觉效果,给观赏者一种和谐互补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其舞姿不仅具有外在的形态之美,也蕴含着内在的文化精神,它是思想情感的寄托,也是文化精神的艺术表述,因此舞姿所最终呈现的是多层次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汉代舞蹈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类型、舞姿的流变和历史演进进行追溯,对其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从微观的舞姿视角探讨其形态特征。笔者认为其舞姿不仅在汉代舞蹈中具有代表性意义,在当今重建的汉代乐舞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角。研究“翘袖折腰”舞姿的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在丰富的汉代舞蹈艺术中只是渺小的一部分,对于汉代舞蹈中舞姿的研究还应该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并将其精髓传承于世间。

参考文献:

[1]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2]严云受.中华艺术文化辞典[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3][汉]班固.汉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4][汉]刘安.淮南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

[6]彭松.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7]白碧珏.舞蹈形态分析的鉴赏引导[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刘健,张昂.中国古典舞的四种存在方式 导师工作坊序[J].舞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