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不受重用的谋士一步步成为手握大权的朝臣,为此后司马氏的篡权打下了基础。他是如何做到的?
建安六年,郡举司马懿为上计掾。曹操当时为司空(掌监察),“闻而征之”。但司马懿以患“风痹”不能起居为由,予以婉拒。曹操不信,派人假扮刺客,夜间行刺,谁知对方坚卧不动,故只得作罢。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欲再次征辟司马懿。据王隐《晋书》记载,也许曹操对司马懿七年前的表演有所耳闻,遂派遣手下的令史前往探查。这位令史就隐匿在司马懿家门前的树林里,窥伺宅院中的动静。时值七夕,风俗中有“曝书”一事,司马懿也未能免俗。不巧的是,突下暴雨,司马懿慌忙出来收书。要知道,得了“风痹”的病人,行动艰难,坚卧不动才是常态。也就是这一时的冲动,被藏匿在树林里的令史看个正着,遂回去禀报曹操。曹操对司马懿的阳奉阴违十分恼火,决定再下辟书,并命令执行者:司马懿若再敢耍花招,立即逮捕收监。于是,司马懿“惧而就职”。
司马懿之所以婉拒曹操,除了是当时被征辟者例行的程序外,更合理的解释应是:虽然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但北方时局未稳,而司马氏家族已由司马朗(司马懿长兄)明确表示了对曹操的归附,因而司马懿在面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时,无须急于做出选择。等到曹操灭袁绍,根基稳固,才投奔曹操任丞相府文学掾。这正显示了青年司马懿的政治智慧。
虽然被曹操招至身边,但司马懿始终未获得重用。有个故事说:曹操曾梦见三匹马同食一槽(司馬懿、司马昭、司马师为三马,曹与槽同音),十分厌恶。因此,他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由此可见,曹操对司马懿心怀猜忌,但由于他谋略过人,使爱才的曹操留下他一命,也给后代留下了隐患。
虽然未获重用,但司马懿还是在不少事情上为曹操建言献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谋略。较突出的有下面三件事:
其一,建安二十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汉中张鲁放弃抵抗,表示归顺。在准备班师回朝时,曹操手下的一位重要谋士刘晔和司马懿同时进言。司马懿认为,刘备以奸诈的方式收服了益州牧刘璋,但蜀地之人尚未完全依附于刘备。此时,孙刘两家还在争夺江陵之地,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曹操应挟收复汉中的威势,进兵益州,一举消灭刘备的势力,并强调“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但曹操回答“人若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并未采纳他们的建议。这就是成语“得陇望蜀”的由来。但这次的不听取,日后令曹操极为痛悔。
其二,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进攻驻守樊城的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庞德前去救援。关羽借助汉水之利,水淹七军,斩杀庞德,迫使于禁投降。时汉献帝在许昌,离樊城很近。曹操怕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欲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等人建言:于禁等人的失利是被水所淹没,并非战斗能力不足,且这点军队的损失并未伤及国家根本。贸然迁都,示敌以弱,难免动摇军心,前线将更难坚守。况且,孙刘虽暂时联合,但外亲内疏,关羽节节获胜,必是孙权不愿看见的。可派人前往,许割江南以封孙权,则围困自解。曹操接纳了这个建议,暗地与东吴联络,达成联合抗蜀的密谋。结果,关羽在双方的夹攻下,众叛亲离,一败涂地,自己也落得个身首异处。更为重要的是,自此以后诸葛亮原先规划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钳击中原计划再也无法实现。
其三,建安末,司马懿任军司马,向曹操建议:“天下不耕者二十余万”兵士,且耕且守。曹操听从他的建议,于是“务农积谷,国用封赡”。这些描述,固然有夸张之辞,但不能否认,粮食问题的确得到了缓解。曹魏后期的军屯,大都与司马懿的倡导和督促有关。例如,上邽的军屯就是他于太和四年倡议建立的。司马懿屯驻长安、主持对蜀汉战争后,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更加重视关中地区军屯的建设。青龙元年,在司马懿的组织下,“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由于大规模水利设施的修建,实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两年后,关东地区发生饥荒,司马懿竟能调集长安的五百万斛余粮运往京师洛阳,赈济救灾。
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一直夹着尾巴做人,曹操最后不仅没抓住把柄干掉他,还让他成为了自己儿子曹丕的心腹。司马懿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极为密切。魏国既建,司马懿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不仅如此,黄初三年册立郭贵嫔为曹丕皇后时,提及“金玺未授,而玉瑞先显”。所谓“玉瑞”,当指“黄初二年,醴泉出,河内郡玉璧一枚”。河内郡是司马氏的籍贯地,司马懿显然深度参与了这次的立后运动。
黄初七年,曹丕去世,“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嗣主”。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主要的工作是稳定后方,因此没有太过耀眼的功绩,也没有什么率大军作战的经历,在四位顾命大臣中排名最末。到平定孟达之叛一事上,司马懿才在军事上真正崭露锋芒。
孟达原为刘璋手下,却去荆州迎刘备入川,后又归降曹魏,因而被视为“反复之人”。曹丕合并房陵等3郡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司马懿颇为反感他,在任命其为太守一事上,自然极力反对。魏文帝死后,孟达心自不安。诸葛亮得知后,劝他重回蜀汉,双方数有密信往来。太和元年底,司马懿得知孟达“连吴固蜀,潜图中国”的消息,于是一面写信假意安抚孟达,一面迅速进兵新城,八天就到达新城城下。孟达大惊,他曾认为司马懿就算知道他举事后,也要先上表天子,再由天子颁发诏书,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足够他加固城防工事、囤积粮草、整肃军队。可是,司马懿并未表上天子,而是便宜行事,亲自领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城下。司马懿的到来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使其陷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当时,“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魏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他一面分兵抗拒蜀汉和东吴的援军,一面亲率主力猛攻,最终仅用16天的时间,攻破城池,斩孟达。叛乱的迅速平定,直接打乱了诸葛亮的北伐部署。此役,司马懿的军事才干得到了充分展现。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的政治声望急剧上升。先后负责对东吴、蜀汉的战争,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亮、北平公孙渊,成为魏国公认最杰出的军事统帅。随着另外三位顾命大臣及其他元老重臣相继离世,司马懿的威望和实际地位在曹魏诸臣中已无出其右,可称得上当时的“无双国士”。
但与此相应,功高震主、主弱臣强的局面也随之形成。立有赫赫战功的曹操旧将张郃,因司马懿的一意孤行而命丧疆场,曹叡对此也只能叹息。史料记载,魏明帝忧社稷,问陈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陈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可见,曹叡对司马懿有了猜忌之心。景初二年十二月,曹叡突然病危,不到一个月就去世,葬于高平陵。年幼的曹芳登基,主弱臣强之势更甚。其后,同为顾命大臣的曹爽和司马懿两大集团角力,终成高平陵之变。虽然司马懿在两年半后也病逝了,但司马代魏的大幕徐徐拉开。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