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十多年前,时任深职院通信工程系主任的马晓明,全力促成通信工程系成立全国高校中的首个华为授权培训中心,主导了学校和华为公司合作的起步,并在随后的合作中带领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绩。深职院与华为合作育人成果“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韦英哲 摄)
《广东教育》:深职院与华为合作是如何起步的?
马晓明:深职院与华为的合作从2006年开始,当初我们希望与企业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毕业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更新不及时,技术相对陈旧,企业认可度低;二是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针对通信设备制造领域,与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接近,专业特色不明显。
因此,深职院主动与华为公司联系,希望将企业的技术和证书引入教学中。通过多次交流,华为也意识到要和深职院合作培养ICT专业人才,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人才,从而开始了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2008年,深职院建立全国高校第一个华为合作授权培训中心,我们将华为工程师认证标准引入高职院校,开发了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建立学校课程与华为认证联动的“课证共生共长”课程体系。
《广东教育》:课程是校企合作的着力点,但毕竟学习对象不同,学校不可能照搬企业的认证课程和培训方法。如何克服这一点?
马晓明:华为及ICT产业链企业很希望能够招聘到华为认证工程师,这样,企业就节约了大量的培训成本。可以说,考取了华为认证,就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取得进入华为体系的资格,这是学生非常渴望的。但是,企业的认证课程和学校的课程有很大区别,前者是针对在岗、有工作经验、对类似产品已经有了解的工程师设计的,而且没有基本原理的铺垫,直接讲产品使用,对于零基础的高职学生来说,照搬华为认证课程和培训方法是不可能的。
于是,深职院ICT专业的教师们在华为工程师的协助下开始了“攻坚战”。我们对华为的认证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重新编排,在华为认证的框架下搭建了适合零基础在校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我们重构了基础课、建设配套实训、设计实训项目、开发了“五步教学法”……在满足产业需求的基础上,既体现了与华为认证体系的密切对接,也充分考虑了深职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教学要求。课程体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端指向零基础的学生,引领他们走职业发展道路;另一端连接着市场,为企业输送满意的“准职业人”。
《广东教育》:如何理解“课证共生共长”中的“共生”和“共长”?
马晓明:“课证共生共长”课程体系将产业标准融入课程中,突破了校企合作的机制瓶颈,破解了产教“两张皮”现象。深职院教师与华为工程师共商共议,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育人才,成功将企业原本面向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方案,实现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互嵌共生”。
我们构建了ICT专业分段、分类、分层的课证运行系统,具体来说,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1~2学期)、专业基础课(2~3学期)和认证课程(4~6学期)三个阶段,将培养方向根据华为认证划分为传输、数通、云计算、移动等不同类别,将培养规格按照华为认证层次(初、中、高)在每一类别开发了模块化、阶梯化课程,实行进阶式培养、个性化学习,形成了灵活可选的“三分”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基础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考取华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证书(HCNA:华为认证网络助理工程师;HCNP:华为认证网络资深工程师;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从而实现了个性化培养。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华为认证标准不断升级,课程体系亦同步更新并反哺认证体系,同时将成功经验辐射至其他高职院校,达到课程和證书升级的“互动共长”。
我们依据认证标准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训环境,形成了深职院—华为动态协作机制。华为对深职院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按照合作协议,每年暑期进行集中培训。华为认证的专业知识随市场发展而变化,深职院的课程也因华为认证变化而对认证知识做教学适应性改造。
《广东教育》:这些年来,经过“课证共生共长”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哪些就业竞争力?
马晓明:“课证共生长”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技能型人才,我们的毕业生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掌握了当前ICT行业特别是华为产业链的最新技能,包括企业应用分析能力、产品技能、协议理解深度、逻辑思维能力、网络故障诊断能力、网络架构设计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七维能力”。学生到了企业能快速上岗,并且能按照华为的服务要求为华为的客户提供服务。
截至2019年4月,深职院ICT专业累计培养了102名在校生通过华为HCIE认证,还有1000多人通过华为各等级认证。这些优秀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华为已经连续三年来深职院校招,而且每年招聘毕业生数量都在增加。同时,毕业生对自己参加工作的岗位、薪酬和可持续发展也感到非常满意。
《广东教育》:您认为校企合作怎样才能由浅到深?
马晓明:校企合作往往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为什么会“企业冷”?因为学校课程与企业需求关联不大,企业不感兴趣。热情的学校没有找到企业需求“痛点”,因而无法建立使企业“热起来”的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想做到长效和深入,就必须建构起一个载体,它承担着校企双方共同利益诉求实现的使命,促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缺少了这样的载体,校企合作就有可能有名无实,或停滞在当初签订的一纸协议上。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抓痛点”和“建机制”。“课证共生共长”中的“证”,是企业考核在职工程师的“实证”,抓住了这个“证”等同于抓住了企业需求的“痛点”,因此学校培养毕业生也等于给企业培养了即招即用的工程师,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训成本,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强。而当“课证共生共长”成为一种机制时,校企双方就成为“命运共同体”。
文化相融則是校企合作的深层原因,不少职业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时,不太重视文化建设,导致合作无法深入下去。文化是机制运行的土壤,文化相融使协同育人具有长效性。可以说,深职院与华为合作的不断深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的合作。文化蕴含了精神力量,它高于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已经获得华为顶级认证的深职院学生在分享他们的经验时,都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
深职院与华为相关部门组成了共建专业的ICT教学团队。华为的岗位群是以其工程师认证为核心展开的,所有华为员工在此体系中认定技术等级并通过不断学习和考核来晋级。华为公司有自己的工程师认证课程体系,深职院通信技术专业要对标华为的技能型人才使用标准,实现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就要按照华为工程师认证标准来培养学生。在深职院,每年都有教师参加华为培训。2018年暑假,去华为培训学习的教师有16人,2019年寒假有19人。在产业升级、行业设备换代的两个关键时期——SDH设备转换成OTN设备和3G升级为4G,深职院都专门派出了教师团队去华为工作和学习,一对一跟着华为的工程师,同打卡、同研发。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才能保障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才能将企业的技术转化成课堂上原汁原味的经验之谈。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协同的力量,华为的“狼性”文化、“床垫”文化都充分融入了深职院。不仅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更要在这样的历练中感受企业文化。
《广东教育》:深职院和华为下一步合作的突破口在哪里?
马晓明:深职院与华为公司从2006年起开始合作,2008年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华为合作授权培训中心,2011年建立了全国首个华为网络技术学院,2014年建立了全国首批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校企双方共建共育,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实训平台,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升级,实现了课证融通、精准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深职院与华为“课证共生共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推广到全国86所高职、115所本科中的华为ICT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缅甸、赞比亚等教育团体和政府部门及国内100多所高校来校交流学习。
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完善多方向多层次的立体化课证互嵌,将现有合作模式覆盖ICT产业链,推动华为认证进入“1+X”证书库,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双方还将强化合作共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校企合作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同时,依托华为的国际影响力,开发ICT领域的国际课程标准,在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推广,实现中国技术和中国职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