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漫谈代茶饮

2019-06-14 06:30
发明与创新 2019年9期
关键词:代茶药用国人

图/东方IC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也。”茶的古称有荼、诧、茗等。在古代,茶即是药,并被医书所载录。《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茶的起源应该是作为药用的。其中还提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在中国人的饮茶历史中,茶叶似乎是茶的主角,但作为饮食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当然也不会只拘泥于使用一种植物作为茶饮。这就要说到中国传统代茶饮。

代茶饮,饮的是什么茶

所谓代茶饮,就是以可以直接饮用的药物植物或其加茶叶,共煎或以开水冲泡以饮用。

中国传统代茶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古代各地的先民们因地制宜采集各类植物,用水煮泡制成饮品。而真正意义上的代茶饮则可以追溯到晋代。当时人们饮用一种类似茶的饮品:味苦,可以止渴、除痰、使人少睡的植物叶片,名为皋芦叶。经后人考证,就是我们现在饮用的大叶苦丁茶。

那么中国传统代茶饮植物有多少种呢?有研究人员在查找、筛选了近40年国内外报道的文献后,梳理出了759种中国传统代茶饮植物。其中,豆科、菊科、唇形科植物最多。中国传统代茶饮以草本植物为主,且饮用叶片居多。全国有22个省份以及14个少数民族有使用代茶饮的文化传统。这还只是文献报道,追根究底起来,这些数字可能还要增加。

从上文提到的759种传统代茶饮植物中,科研人员筛选出了29种在民间被普遍饮用,并在保健和药用功效方面较为重要的代茶饮植物。如果你有一些植物学知识,可能会惊讶它们很多都是大众眼中的路边杂草。而这正是我们祖先饮食文化中的伟大智慧,在平常中发现不凡,深谙用寻常之物方能长久。

国人为何热衷于代茶饮

我们为什么会饮这么多的代茶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有“茶中亚圣”之称的唐代诗人卢仝笔下,茶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专心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

喝对了茶,可“肌骨清”“通仙灵”,这多少说出了国人爱茶的原因。

从古至今,国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养生。这么多代茶饮植物被找出来的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保健和药用的功效,代茶饮从来就被国人视为养生佳品。依据我国传统医药理论体系,有研究粗略地归纳:这些代茶饮的保健药用功效至少可以分为30类,其中报道最多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止咳、止痛、除湿、滋补、利尿。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代茶饮的保健药用功效有没有科学依据?对于部分民间普遍利用的代茶饮,由于知名度高,被科学研究关注的程度相对较高,其部分保健药用功效确实有可靠的数据支撑。例如菊花茶、金银花茶清热解毒的传统功效就得到了科学数据的支持。

另外,一些代茶饮还被科学研究发现有预防或者缓解慢性病,特别是代谢性疾病的潜力。例如,研究发现青钱柳茶有抗2型糖尿病活性;广西甜茶有助于减肥降脂。当然目前对这些功效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动物实验,对人体的功效还有待更多的数据支持。

代茶饮的饮用安全吗

可以说绝大部分传统代茶饮有悠久的民间饮用历史,其饮用安全性是有保证的。然而也有一部分代茶饮饮用不宜过量,毕竟“是药三分毒”。如艾叶、何首乌等制成的代茶饮在长期或过量饮用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民间还经常把多种植物混合在一起制成代茶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岭南一带的“凉茶”。它与市面上售卖的某些品牌的凉茶相同。多种植物混用讲究配伍的合理性,这时安全饮用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经典配方。当然习得传统医药精髓的专业人士可以继续进行配方创新。

和其他植物类饮食产品一样,代茶饮在饮用安全方面,还需要关注化学残留以及以次充好的问题。在这方面作为普通消费者还是要购买通过国家质量检测的产品。(据科普中国、《中国家庭报》)※

猜你喜欢
代茶药用国人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代茶木本植物资源调查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代茶饮”是茶也是药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时尚药茶健康饮
垂盆草代茶饮巧治肝病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