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芳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化州 525100
枕横位、枕后位是常见胎儿异常方位,发生该种胎儿方位的产妇头位难产发生率极高,若在分娩过程中未能选择合适的体位可造成产妇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导致产妇通过剖宫产方式进行生产的概率有所提升[1-2]。虽然剖宫产生产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但是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加之产妇分娩后体质虚弱,免疫力差,可对产妇身体机能造成不良严重的影响[3]。有研究结果显示[4],分娩过程中通过体位管理对其异常胎位进行调整,能够促进产妇枕后位或枕横位胎位转正,促进产妇自然分娩,规避剖宫产并发症,对母婴健康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生产的60例初产妇分组开展常规自然分娩法与无痛分娩联合体位管理对产妇生产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研究,旨在探究无痛分娩联合体位管理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生产的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7.6±2.4)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1.7)周,体质量指数为18.7~22.7kg/m2,平均(20.2±1.6)kg/m2,包括枕后位产妇 18例,枕横位产妇12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28.3±2.3)岁,孕周 37~42周,平均(39.1±1.6)周,体质量指数为18.8~22.3kg/m2,平均(19.7±1.7)kg/m2,包括枕后位产妇16例,枕横位产妇14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胎位异常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妊娠,单胎头位,潜伏期行临床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不超过9.5cm,活跃期行阴道检查与枕横位或枕后位诊断标准相符[5];(2)产妇年龄23~35岁,妊娠37~42周;(3)无骨软产道异常,估计胎儿体重不超过4000g,头盆评分为7分及以上;(4)无其他产科并发症。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孕期并发症患者;(2)研究期间正在服用可能对研究效果和结局产生影响药物的患者;(3)对研究调查不依从、不配合者,拒绝参加研究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法,即不开展体位指导和管理,孕妇选择自由舒适体位,维持至其宫口全开。在产妇的第二产程帮助其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1)无痛分娩。在基本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产妇宫口开至2~3cm左右时由麻醉师为其行腰硬联合麻醉,顺利完成产妇L2~3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后,行硬膜外空芯穿刺时置于产妇腰麻穿刺针,经产妇蛛网膜下腔进行刺入,产妇子宫开始收缩时以慢速注入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5%(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634;规格:500mL×25g/瓶)取 0.25g,麻黄素取 20m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规格:0.1mg)取2.5μg以及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39;规格:37.5mg 5mL×5支)取2.5mg,将长针取出后在产妇硬膜外导管中快速置入,并连接微量注射泵。合理控制产妇麻醉平面,保证其水平不超过T10,当产妇腰麻功效开始减弱时,通过微量注射泵方法进行芬太尼50mg、布比卡因50mL及麻醉药液在硬膜外腔注入,注入速度设置在10mL/h。产妇宫口全开后停止药物注射。(2)体位管理:本组产妇体位管理以胎儿脊柱侧为依据行对侧卧位法,即胎儿胎头位处于右枕后位或右枕横位时,叮嘱产妇将腰部微躬,同时呈左侧卧位,此时产妇左腿应含胸屈膝、屈髋,将右腿尽量伸直,后叠放在左腿上,将左腹部尽量向床垫一侧贴近,同时臀部保持左侧卧位。枕横位角度超过90°,枕后位产妇侧卧角度超过135°。针对胎儿胎头位处于右枕后位或右枕横位产妇,则与右枕后位或右枕横位产妇进行反方向操作。第一产程时产妇体位应维持60min左右,第二产程时产妇体位应维持30min左右。
(1)使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2)记录两组产妇的生产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3)行新生儿Apgar 评分[6-7]检测,该评分评定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心搏速率、神经反射及肌张力5方面,最低0分,最高10分,其中0~3分考虑新生儿重度窒息,4~7分考虑新生儿轻度窒息,8~10分则说明无异常。(4)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研究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算,计量资料()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组别 产程时间(min) 新生儿Apgar评分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观察组 480.25±96.43 73.43±30.28 15.34±7.43 9.12±0.43对照组 640.72±95.26105.37±48.2415.68±7.65 8.45±0.26 t 6.484 3.072 0.175 7.303 P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生产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比较[n(%)]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苏醒并增强,因此对产妇围产期保健的要求变得更加严苛。行硬膜外持续阻滞镇痛方法为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因其镇痛时间久,麻醉药物用量小,麻醉稳定性高,对产妇运动神经阻断影响轻微,新生儿呼吸抑制风险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和体力,可良好配合第二产程分娩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规避剖宫产并发症的不良影响[8-11]。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在分娩时获得无痛分娩的辅助,以降低产时痛苦及产后并发症风险,由此可见为产妇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
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多为其子宫内胎头位置异常所致,而这种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严重情况可能造成母婴死亡,因此对异常头位进行纠正进行头位难产预防意义重大[12-14]。以往针对头位难产产妇的分娩所选择徒手经阴道胎头纠正法或实施剖宫产手术方法结束妊娠,虽然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效果,但是引发新生儿窒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新生儿及产妇产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15]。头位难产指的是胎儿胎头朝向位置异常,或胎头俯屈不良等因素导致的产妇分娩困难,正常情况下,产妇腹中胎儿胎头应是枕部朝向产妇左或右前方,且胎头俯屈,以枕部位置为最低处。临床中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最常见的胎头异常情况,无论胎儿胎头处于哪一个平面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可能导致产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导致胎儿死亡率提升,因此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针对胎头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的纠正处理,以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16-18]。
有研究显示[19],在产妇行无痛分娩时,给予其良好的体位管理有利于其异常胎头的调整,对产妇顺利分娩具有积极影响。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产妇行对侧卧位体位管理,即在分娩时指导产妇以胎儿脊柱侧为依据进行对侧卧体位,该种体位方式,能够将胎儿重心转移至背侧,促进其胎头顺着小角度逐渐向前旋转,同时胎儿背部重心与产妇背侧接近,行对侧卧位能够促进胎儿重心在羊水浮力和产力等作用下逐渐向前旋转,可辅助胎儿枕后位、枕横位向正常枕前位进行转变,促进产妇顺利安全分娩,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保证母婴安全[2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对侧卧位法能够促进抬头下降以及促进产妇宫口扩张,以加快产程进展;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体位管理可将枕后位及枕横位等异常胎头位逐渐转变为枕前位的正常位,同时减轻产妇的体力消化,宫缩乏力发生率下降,可促进产妇顺利分娩;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体位管理的实施有效缩短产妇第二产程,降低其酸中毒风险,有效规避胎头拔露时对其头皮造成的不良刺激,减轻头部压力,因此新生儿Apgar评分提升,并发症下降。
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行无痛分娩联合体位管理可有效提升产妇分娩安全性,降低新生儿并发症风险,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因此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