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向东 郝雅婷 张欣雪 贺 强*
(1.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三科,太原 030013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0)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中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不同亚型甚至相同亚型分子肿瘤异质性的存在,会导致不同的肿瘤特征和分子机制[2]。因此,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即研究不同亚型乳腺癌治疗是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基础和主要的治疗方案。然而,化疗往往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免疫功能受损、骨髓抑制、消化紊乱、炎性反应、器官毒性等。这些往往是阻碍化疗进程和影响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笔者尝试应用脾多肽联合术后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在此过程中,探讨了临床免疫作用及不良反应。由于乳腺癌不同亚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研究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ER+)亚型和雌激素受体阴性(ER-)亚型为研究对象。从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总T细胞计数、CD4+、CD8+、CD4/CD8、双阳性(double positive,DP)、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 Treg)、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B细胞计数、肿瘤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包括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方面研究脾多肽注射液(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LPI)的免疫调节作用。此外,还对其毒性反应进行了探讨。
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包括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本研究纳入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01例。纳入标准:①影像学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排除远处转移来源;②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无明显的全身化疗禁忌证,术后常规辅助化疗;③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无异常;④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影像学及病理证实为晚期乳腺癌;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患者未接受手术或患者接受手术,术后未进行化疗;④其他原发肿瘤;⑤急慢性病毒感染患者;⑥缺乏免疫功能相关检测资料;⑦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本研究经山西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所有的患者均签署了患者知情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9例ER+组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亚组(n=55)和实验亚组(n=54);92例ER- 组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亚组(n=46)和实验亚组(n=46),对照亚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实验亚组在对照亚组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实验亚组患者除常规辅助化疗外,还接受脾多肽治疗。具体用法:静脉注射脾多肽注射液6 mL(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2 mL/支)入 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在化疗周期的第一天开始给予脾多肽,治疗疗程为14 d,至少应用2个疗程。对照亚组仅接受辅助化疗。
化疗方案为常规辅助化疗方案,即EC-T、ET、CEF。EC-T方案:EC 4个周期序贯T 4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EC: E为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50~60 mg/m2,d1)或表柔比星( 海正药业有限公司100 mg/m2,d1)。C为环磷酰胺(江苏恒瑞股份有限公司,600 mg/m2,d1)。T为多西他赛(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100 mg/m2,d1),21 d/周期。ET方案:6个周期, 21 d为1个周期。E为吡柔比星(50 mg/m2,d1)或表柔比星 (75 mg/m2,d1);T为多西他赛(75 mg/m2,d1)。CEF方案:6个周期, 21 d为1个周期。C为环磷酰胺(500 mg/m2,d1), F为5-氟尿嘧啶(5-FU,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500 mg/m2,d1, d8),E为表柔霉素(100 mg/m2,d1)
T细胞免疫:采集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百分比[CD4+、CD8+、CD4+/CD8+、CD4+和CD8+双阳性]、Treg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
B细胞免疫:在T细胞免疫测定的同时测定B细胞免疫。采集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百分率。
血清SiL-2R和TSGF浓度:4 ℃离心,取血浆。然后用特异性ELISA试剂盒(上海古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Sil-2R和TSGF的浓度。用标准曲线法计算血清Sil-2R和TSGF浓度。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出血点、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腔黏膜炎。血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s,PLT)、ALT、AST、ALP均呈阳性。根据病历中病程记录评价出血点,并根据病程记录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腔黏膜炎等情况,包括恶心呕吐是否采用止吐治疗。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析因设计资料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层设计的计数资料采用分层卡方检验(CMH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可得,ER+和ER-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PER>0.05)以及对照和实验亚组的一般资料之间(PLPI>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1)。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ER+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免疫指标的差异。T细胞总数、CD4+、CD8+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T细胞总数、CD4+、CD8+均增高,说明ER+实验组治疗后T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详见表2。
表1 ER+组亚组和ER-组亚组一般资料比较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ER+ and ER-patients
ER:estrogen receptor;LPI: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表2 ER+组T细胞免疫测定Tab.2 T cell immunity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ER+ group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R:estrogen receptor;LPI: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DP:double positive;Treg:regulatory cell;NK:natural killer cell.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ER-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免疫指标的差异。总T细胞、CD4、CD8、CD4/CD8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T细胞总数、CD4+、CD8+相对改善,说明ER-实验组治疗后T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详见表3。
ER+实验组治疗前后,总的B细胞计数、Sil-2R和TSG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的B细胞计数、Sil-2R、TSGF均下降,详见表4。
ER-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B细胞计数、Sil-2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B细胞计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了相对下降,详见表5。
根据研究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不良反应的指标,确定WBC 骨髓移植分级、口腔黏膜炎分级、以及恶心呕吐分级与是否应用LPI有关(P<0.05),详见表6。
在ER+组中,Non-LPI与WBC骨髓移植分级(OREG+=0.33)、恶心呕吐分级(OREG+=0.46)、口腔黏膜炎分级(OREG+=0.48)均呈负相关,说明应用LPI为保护因素,即ER+患者在应用LPI后,重度(Ⅲ、Ⅳ度)骨髓移植比例降低,轻度(0、I、Ⅱ度)骨髓抑制比例升高,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比例下降,严重恶心呕吐(Ⅲ、Ⅳ度)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在ER-组中,对照组与WBC骨髓移植分级(OREG+=0.33)、恶心呕吐分级(OREG+=0.46)、口腔黏膜炎分级(OREG+=0.48)也均呈负相关,应用LPI为保护因素,即ER-患者在应用LPI后,重度(Ⅲ、Ⅳ度)骨髓移植比例降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比例下降,严重恶心呕吐(Ⅲ、Ⅳ度)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表3 ER-组T细胞免疫测定Tabl.3 T cell immunity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ER-group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R:estrogen receptor;LPI: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DP:double positive;Treg:regulatory cell;NK:natural killer cell.
表4 ER+组B细胞和肿瘤免疫相关因子测定Tab.4 B cell immunity and tumor immune-related cytokines of patients in ER+ group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R:estrogen receptor;LPI: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SiL-2R: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TSGF: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
表5 ER-组B细胞和肿瘤免疫相关因子测定Tab.5 B cell immunity and tumor immune-related cytokines of patients in ER-group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R:estrogen receptor;LPI: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SiL-2R: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TSGF: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
表6 ER+和ER-组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疗后不良反应比较Tab.6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of ER+ and ER-groups n(%)
*P<0.05;ER:estrogen receptor;WBC:white blood cell;HGB: hemoglobin;PLT: Platelets;AS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P:alkaline phosphatase.
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化疗已成为大多数患者术后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相关的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损伤,患者不能耐受化疗导致疗效会受到影响。
LPI由于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活性的作用,已被应用于癌症的化疗中。LPI免疫活性的提高首先归功于T淋巴细胞功能的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是人类抗肿瘤免疫机制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众所周知,肿瘤细胞具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抑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这样,细胞免疫应答率就会降低。一项研究[3]表明,联合化疗和LPI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近年来,LPI在增强免疫和免疫反应方面的作用不断得到证实[4-10]。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ER+和ER-亚型乳腺癌患者。使用LPI后,两种亚型患者的T细胞免疫活性均有改善,表现为T细胞总数、CD4+和CD8+均有明显改善。这些结果表明LPI可充分增强T细胞功能,在增加T细胞总数、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减轻化疗损伤等方面发挥辅助作用。同时,本课题组发现ER+和ER-乳腺癌患者的Sil-2R和TSGF浓度均随LPI下降。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Sil-2R和TSGF浓度的降低可能是预后较好的指标。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LPI对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LPI作为一种常用的商业药物,其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本研究结果表明,LPI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重度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严重程度所占比例明显降低。但是由于患者数量有限,这些需要在更多的临床实践中验证。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ER+和ER-乳腺癌手术的患者,LPI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通过增强T细胞免疫,调节肿瘤相关细胞因子来改善免疫功能。此外,可以减轻患者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笔者相信LPI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