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王刚,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心境障碍诊疗、精神药理学博士后。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兼任国际双相障碍协会(ISBD)全球理事/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
高考填志愿那年,王刚把五个志愿栏都填满了医学院校。年少时的他早已将学医作为毕生追求的梦想之一,因为他觉得“当一名医生能拯救人的命运”。如果说成为一名医生是如愿以偿的,而成为精神科医生却是始料未及的。大学期间的王刚更愿意当一名外科医生。而由于当时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的定向培养协作,王刚毕业后按照既定线路,成为北京安定医院的精神科医师。虽然一开始略有遗憾,但他很快就爱上精神科医生这一岗位,因为他觉得“精神科医生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空间”。
王刚是幸运的,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他也是执着的,将这份热爱坚持近三十载。从精神科一线医生到临床基础研究,从精神类新药临床试验到医院管理,他经历着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蹒跚起步与艰难跋涉,经历了精神科患者与从业者从饱受歧视到社会认可度逐渐增加。他深耕专业领域,创建了全国首家规模最大的抑郁症治疗中心,极大地满足了患者需求,扩大了北京安定医院的品牌影响力。他长期致力于抑郁症创新治疗技术和疾病管理模式的研究,主持制定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主持了科技部重大慢病专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他领导的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已成长为我国精神药物临床研发的重点单位之一。如今作为专家型院长,他专于业亦“专情”,秉承“让患者有尊严、让职工有尊严”的精神专科医院办院理念,在保持优势学科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打造“疑难病症诊疗、心理健康管理、重大新技术应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国际化学术交流”六位一体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发挥在精神科医、教、研、防的引领辐射作用,继续为患者及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0年来,他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当一名医生去拯救人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精神科医生拯救的不仅仅是患者的躯体,更是在拯救患者的灵魂。因此,精神卫生事业是一个充满信仰的事业,它平凡而伟大。
1992年,王刚本科毕业后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一名精神科医生。此后他一路拼搏攻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十几年间在精神医学这条艰辛的求学路上探索前行。1997年,王刚于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他取得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学位。2001年,经国际神经精神医学会(CINP)遴选,王刚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赴美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先后在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UMC)和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NIH)从事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研究。如何学有所用、如何把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为精神卫生事业和患者服务,是王刚常常思考的问题。他所在的研究所是美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导师是在全球基础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按常理,追随导师的研究方向应是他个人发展的捷径。王刚却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北京安定医院的优势在于充足的临床资源和几代安医人积累下来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追求临床科研的发展,把研究与临床相结合,才是符合国内实际发展的道路。因此他把专业确定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临床精神药理学研究。在美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几乎没有业余时间的概念。三年后,在一次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上,他的研究方案成为全世界竞争者中的佼佼者,年轻的王刚赢了。为了回报医院,他把获得的50万美元研究经费全部用于了北京安定医院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回到医院后,他组建了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圆满完成了多项研究任务,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国内奖项和经费支持。
2006年1月,时任病区主任的王刚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抑郁障碍患者识别率低、就诊率低的问题,牵头组建成立了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抑郁症治疗中心,诊治内容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等疾病,王刚担起中心主任的重责。中心下设门诊及四个病区,总病床数223张,年门诊量20万人次,其中外地患者占40%。
在王刚的带领下,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中心紧密追踪国际先进趋势,建立起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及大众网络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抑郁障碍综合诊疗服务平台。通过规范诊断标准、开展规范化治疗,逐步改善了华北地区抑郁障碍患者诊疗情况,王刚及其团队不断研发和推广新的诊疗技术和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为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刚及其团队利用心境障碍病房丰富的临床资源,开展了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管理,将70%的住院患者的诊疗纳入临床路径,对临床诊疗过程进行了规范。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促进了心境障碍快速综合治疗等新的临床管理模式的推广。王刚带领抑郁症中心团队连续获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
早于抑郁症治疗中心成立之初,王刚率先在国内倡导“量化治疗”理念和“全病程治疗”理念。2008年,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开展“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研究”,初步建立了适用于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标准化、可操作性的量化治疗方法。2010年,中心获批首个“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综合前期研究基础,中心开展了国内首个“抑郁症全程量化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验证了抑郁症量化治疗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精神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2017年影响因子13.391),并写入《中国抑郁障碍治疗指南(第2版)》。此外,王刚带领团队积极推动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初步探索和评价深部脑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建立了标准化的患者管理流程。2012年,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成立,下属抑郁症研究所挂靠抑郁症治疗中心。王刚受命执掌研究所各项工作,他立志绝不抱残守缺,要将基础研究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相结合,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为进一步加强精神医学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打造精神心理临床医学与转化研究的高地。2014年,王刚主持申报了国家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通过科技部、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评审。在随后三年的建设中,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协同研究网络平台和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培训了数支掌握量化治疗技术的研究队伍。结合精神心理疾病的专业特点,编写了《抑郁障碍公共数据元标准》。同时,结合开发完成的抑郁障碍实效性研究EDC系统,实现数据的同源管理,为建立抑郁障碍量化治疗决策系统以及开发辅助诊疗APP奠定了基础。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刚常说“我们要秉承从临床工作中发现科研问题,用科研解决临床问题的理念”。王刚带领团队不断研究探索、完善抑郁障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体系,强调科研成果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转化,关注研究理念创新与诊疗技术创新,在临床研究的探索方向、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勇于尝试。
在美国期间的临床精神药理学研究经历让王刚更好地将医疗与药物研究紧密结合。作为项目牵头人和负责人,他承担了近几年国内90%以上的精神科新药注册试验。2014年,王刚及其团队验证了单次低剂量静点氯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具有快速的抗抑郁和抗自杀作用,研究成果被Nature和TheLancet杂志所引用,并对该研究的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仅仅将“医”与“药”紧密结合,王刚还非常注重精神卫生领域医工交叉研究。提出运用心电、语音、震颤、行为、脑电等客观生物学指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特征抽取、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生理-心理-行为数据模型,扩充量化指标体系。该技术有望推广至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机构,借助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引导启发精神疾病防控新思路。在王刚的主导下,北京安定医院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成立医工交叉联合实验室(脑计划协同研究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精神疾病虚拟现实诊疗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微表情识别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神经调控协同创新联盟,力图在脑疾病预防、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并转化应用。
北京安定医院是一所百年老院,创建于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它在艰难中跋涉,历尽风雨沧桑。2016年王刚走上了院长岗位,如何带领这家百年老院继续推动中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他深知自己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临床专家出身的院长,王刚坚持创新思维,注重依靠超前管理抢占学术潮头。“医院管理的生命力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创新突破,医院管理的功能不是羁绊学术发展而是推动学术发展。”他注重发挥其熟悉精神卫生专业临床业务及擅长学术研究的优势,主动运用科学管理思维超前谋划医院学科发展和业务创新。他不仅仅是倡导现代管理理念,更是不断实践与追求,注重通过精细科学管理增强效益。
王刚紧紧把握新时期精神疾病发病、治疗、康复的脉络,积极探索“纵横联动”的精神卫生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他立足精神疾病防控与诊疗特点,充分发挥自身医疗资源与专业优势,与北京市16家区级精神卫生机构、多家综合医院签订协议,牵头成立首个精神心理专科纵向、横向医联体,实现精神类疾病纵向联合与诊治,在精神卫生领域全方位探索实践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模式,以此带动区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内在发展,推动北京市精神卫生防控和诊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与三级医院和其他类别专科医院建立横向医联体,加强精神卫生医学跨学科在临床、科研与教学中的合作,致力于跨学科开展难治性精神疾病诊疗技术的研发与攻关,解决躯体疾病患者合并精神症状的诊疗问题。2017年,王刚推动成立京津冀精神卫生防治联盟,探索建立京津冀精神卫生防治协调联动新机制。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精神卫生服务水平的同质化,提升了百姓精神健康水平和服务获得感。
自上任以来,王刚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对口支援和心理救援工作,并坚持身先士卒、亲历亲为。2008年胶济铁路事故、汶川地震,王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没过大腿的淤泥中艰难前行,在100多米深的湖水中坐在冲锋舟上飘摇,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为救援官兵进行心理救援。
为有效开展玉树健康扶贫工作,王刚带队先后三次登上海拔3 8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第三人民医院,帮助建成了青藏川高原第一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安定医院对该院开展了组团式连续帮扶工作。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并在高原地区成功开展了无抽电痉挛治疗技术。
王刚以其优异的临床及科研能力、组织协调、项目管理与团队凝聚力等诸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入选2018年度首都科技领军人才。他常说:“作为读书人,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作为行医者,就是要以过硬的本领为患者解除病痛;作为安医人,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献策献力是我最大的愿望。我的一切浸透了太多太多的安医情感,我会把爱继续传承下去,给我的患者和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