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杏庵
一个读书成风的城市,理应是一个优雅的城市。郑州就是这样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处处飘溢的书卷气,一如金秋时节的桂花之香,每一片花瓣,每一缕花香,都会在你的周围形成美妙氤氲。这是郑州的气质和风度的流露。
金秋时节,郑州人喜欢跟着花香,相约来到人民公园,因为这里有不少桂花树。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桂》诗。他说,桂花就是天上月宫移植而来的仙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名叫《鹧鸪天》的咏桂词。她说,桂花才是花中之冠。
桂花的香,细密浓酽,藏不住。嗯,那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花事,霸气地宣告它们的存在,却又幽幽地弥漫在空气里,如影随形。
在《诗经》的305首诗中,有135首提到或描写了植物,这个比例占44.3%。那么在《诗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种植物呢?有人统计,其中蔬菜38种,谷类24种,药物17种,草37种,花果15种。
花、草、树、木,和我们比邻而居。万物在诗词中皆可起比兴之义。从《诗经》和杜甫的《春望》中可以看出,古诗中花、草、树、木,皆有独特的意象,有时候,对这个意象没理解透彻,就可能影响对整首诗的解读,这也是汉字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们对花草树木里的禅意美学做个释读,读了之后,也许你会发现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岁月静好。
——题记
1.静下来,你会听到风入松的声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岁月静好”成了美好的祝福。在这个越来越喧嚣的世界,大家开始渴望宁静了,对热闹有点逆反了,这倒是好事。
前几天,一电视台让我以“本台特约评论员”的身份谈谈酒吧、广场舞等噪音扰民的问题。我对主持人和观众说,我们的美好祝福是“岁月静好”,不是“岁月吵好”。所以,《弟子规》上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岁月静好”这个说法出自《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其中有云:“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想想看,一对男女品着自家酿的陈酒,女的弹琴,男的鼓瑟,夫妇和美谐调,就这样看着夕阳,吹着风,安静地,慢慢老去。“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温和从容,日子安好,就像当初那样眉开眼笑,单是想想这样的画面,生活就已经太美好。
1943年,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时,胡兰成于他和张爱玲的婚书上写上承诺:“现实安稳,岁月静好。”诺言归诺言,实际上,他们婚后的生命既不安稳,也不静好。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张爱玲的古怪性格以及胡兰成的“花心”有关。张爱玲在《我的天才梦》一文中这样自白:“我是一个古怪的小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想外一无所有……在现实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但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看‘七月巧云,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她写第一篇小说时才7岁左右,14岁就写出这样的句子:“一场红楼梦,十出西洋镜。”成名也是靠运气的,维特根斯坦仅仅靠两本书就出名了,而且是红遍经院哲学的圈子。张爱玲以《传奇》《流言》成名,在写小说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但是,在心理方面她接近于泛自闭症,是个怪人。所以,张爱玲的晚年,长达20多年的幽居生活,很少活在成人的世界里。她非常固执地把自己打入冷宫。她的小说远离“国事”,“只关风月”,“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她一贯风格可以概括为“苍凉”,“我的心是一幢空房子”,那是惯有的末世凄凉感叹,尽是冰冷和世俗,没有一点儿爱。她感叹:“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她筆下的苍凉世界,不是漆黑无比的深夜,也不是光明战胜黑暗的黎明,而是遥望茫茫夜晚中闪闪烁烁的万点灯火。一方面,她向往“人生安稳一面”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她也藏着“人生飞扬一面”。她的小说属于才子佳人那一类,但是让你觉得才子佳人的可笑。
在张爱玲的世界里,女人比男人强。她在《倾城之恋》里,表面上是写那个男人在钓女人,实际上是写女人在钓男人。张爱玲小说里的人,那是很俗气的,傅雷曾批评其“恶俗”,并不为过。“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五四”时期的浪漫神话是怎么样被市民文化结构掉,她的小说就是讲这个。据说民国初年京城的茶馆里,常有店家对茶客提示:莫谈国事,只谈风月。可见“国事”与“风月”成了指向相反的两组概念。“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庶人要议。张爱玲的出现堪称“奇迹”。“奇迹”出现的前提,是远离“国事”,不关心国家大事,醉心风花雪月。难怪,一些年纪稍大一些的老学者老作家,对张爱玲多是不屑,比如何满子先生。张爱玲为了能和胡兰成厮守在一起,在《小团圆》中,她对他说:“希望它永远打下去。”让她在这金色的永生里再沉浸一会儿。张爱玲完全是“无我”,陷于非理性的状态。为了那可怜的缠夹不清的情,莫非倾城都不够?可见,张爱玲的心态是属于中医中所说的“太阴”。 她的小说有很强的此岸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最强调的东西往往是最缺乏的。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李双双嫁给贾宝玉,他们会幸福吗?倘若李逵娶了林黛玉,不是生生糟蹋了林妹妹?
常言道:苍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天助之。可张爱玲并不执着爱情,甚至解构爱情,她的岁月自然无法“静好”。怎么理解这个“静好”呢?
大诗人王维没说“静好”,他只用禅心追求了一个“静”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这首《鸟鸣涧》,细听花落,整个写的就是一个“静”字。“花落”也好,“月出”也好,“鸟鸣”也好,都是为了烘托月夜春山的幽静。“静”到什么程度呢?就连“花落”“月出”都有声音,“静”到把树上夜宿的鸟儿都惊动了。这是禅心之“静”。
古代文人雅士,多喜欢倾听大自然的清籁之声。“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时光柔软,人闲乱翻书,听阳光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正如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那样:“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得更妙:“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
如果你真的静下来,过得安乐,心中安然,也会听到风入松的声音。北京有个著名的“风入松”书店。这“风入松”三个字,实在妙极。嵇康有一首古琴曲,名字就叫《风入松》。微风吹过松针,似蚕食桑叶,那是怎样一种静啊。许知远在他的谈话节目中说:“我们至少向往过精致。”这说法太谦虚了,至少,嵇康他们精致过,不是么?明代高濂在《四时幽赏录》里说:“飞雪有声,唯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那是“风入松”的声音。你端详马麟的《静听松风图》,看看,那老者坐在大松树下,衣带轻缓,半闭着眼睛,静听松风,那是一种美的享受。真羡慕那种千金不换的陶醉与享受。羡慕他那种闲雅的心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江山无声,岁月静好。人人都希望岁月静好,静了,才好。汉文学特有的魅力来自于神秘的汉字,关键字往往是文学作品的文眼、诗眼。“好”是和“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耐人寻味。《诗经·邶风·静女》描写的,其实像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美女,其中有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怀春的静女和帅哥约会,啥也不说,只赠给他一支红色的通心草(管、荑即通心草),以示爱恋。言外之意,草木有本心,爱情多纯洁。
静女,才是善解人意的美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我们的先民过着采集与种植这种最简单最淳朴的生活,从远古到商周到春秋,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国农业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周代的主食很朴素,大致有粥、饭和糗粮之食几种,烹饪之法则以蒸、煮、干煎为主。他们看人也简单,看植物花草也简单,从中体悟出的是古人那种朴素的审美观。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抑或是佛禅也好,都推崇自然精神。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什么叫“天地精神”呢?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精神,包括荒野。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城市中,你是很难看到“天地精神”的,这种精神在荒野中愈加清晰。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领袖约翰·缪尔(John Muir)鼓励人像信奉上帝一样信奉荒野,因为他认为:“在上帝的荒野中,存在着世界的希望。”我国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代表人物陆象山则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和荒野是连在一起的。
《诗经》是我国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即民歌)、雅(即乐调)、颂(即天子诸侯的音乐、伴随着音乐、舞蹈而歌唱,用于宗庙祭祀)三部分,共有诗305篇。
《诗经》产生的地域十五国风,大体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包括今天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湖北的大部。《诗经》里有505次提到植物,其中写到了大量的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栽培果类、纤维植物和染料植物,还有五六十种经济树木,比如桑、桃、漆、松柏、杨柳和竹类等。
《诗经》里弥漫着野趣和性灵。《诗经·魏风·汾沮洳》有云:“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说的是一个女子,在山野地里,绿水河畔采野菜。“言采其莫”里的这个“莫”,就是山野的杂草,类似野菠菜吧。
兰草与勺药,也是《诗经》里写到的植物。《诗经·国风·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與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写的是传统节日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溱洧河边男女约会的场景。约会时男女互相赠芍药花。庆典活动现场,奏音乐,祭春神,焚香草,除灾邪,求吉祥。诗中的蕑,即是兰草。女子说:去耍不?男子说:我已去过了。女子不无挑逗地说:拜托,怎么能拒绝女孩子的邀请呢?再陪我去一趟,好不好,洧河边太热闹了。
《诗经·召南·采蘋》里说:“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这里的蘋、藻,就是一种水草,类似海藻。2009年,有个热播电视剧名叫《蜗居》。《蜗居》中女一号姐姐海萍与女二号妹妹海藻来自小地方,姐姐海萍把妹妹海藻带到大都市生活,在决意要买一套房子时,七凑八凑也交不上房款首付。姐姐海萍找妹妹借款时,海藻找男朋友小贝借款,小贝拒绝。海藻不得已找仅见过几次面的宋思明借钱,宋思明爽快地借给她了。一来二去,海藻与男朋友小贝分了手,做了宋思明的情人。后来海萍创办了学校,海藻怀了宋思明的小孩。宋思明东窗事发前给了海藻一笔钱。《蜗居》的最后,宋太太逼海藻交出宋思明留的钱,并失去理智地踢了海藻。海藻倒在地上,流产了。而宋思明也在赶回来找海藻的路上,出了车祸,结束了生命。
两姐妹起的名字海萍、海藻,很有意思。她们从小地方来到大都市生活,的确像大海里的浮萍一样,没有根,随波逐流,很难掌控住自己的命运,“海萍”就是这个意思。“海藻”呢?海藻是什么呢?海藻是海产藻类的统称,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的种类,以颜色不同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等,但海藻均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中华大词典》的解释是:海藻,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麒麟菜、石花菜﹑龙须菜等。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入药。
海藻就是飘来飘去,随处附着,依靠海水和阳光、光合作用生存,没有根基,没有故乡,随波逐流,却能给人类带来氧气。海藻的地位是低等的,以至于被植物学家列为低等植物,但海藻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海藻中的蓝藻个体极小,只有头发丝的百分之几,是非常低等的原始生命体。海藻作为植物,没有开花、结果、种子等构造,当然也没有展示这些美丽的机会,但它却用各式各样的生殖方式来适应环境,繁衍后代。在无性生殖方面,有些海藻细胞可以直接一分为二,如水绵,可以断成数段,每段再各自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有的海藻个体可以产生许多有鞭毛的孢子,可自由游动,每一孢子成熟后,又各自长成一个新的个体;在环境不良时,有些海藻可产生厚壁的休眠孢子,等到环境适宜时,再萌芽生长成新的个体。在有性生殖方面,有些海藻可产生雌、雄配子,经由交配后才长成为新的个体。无论哪一种繁殖方式,都是海藻在不同环境下,为更好地繁衍后代而出现的,是海藻适应环境而作出的选择。在海藻的一生中,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常常有規则地交替进行,如我们常吃的紫菜、海带,这种不同生活形态交替进行的生活史,被称为“世代交替”。它们以无性细胞分裂来繁衍下一代。
《蜗居》的主人公起了海藻这个名字,就是象征飘来飘去,随处附着。
古代诗词中,作者常会用花草树木之类的意象来起兴,以此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方说,宋代苏麟的《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说,靠近水边的楼台先看到月亮,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发芽早,最得春气。宋朝苏麟的这首诗,只写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
苏麟写这个“断句”是有故事的。他当时任杭州属县巡检。镇守杭州的官员是范仲淹。范仲淹这个人,口碑甚好,有不少人升职都是他举荐的。很多部下经他举荐升了官,苏麟出差外地,担心范仲淹的举荐名单忘记他,于是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范仲淹是聪明人,看到他的诗后,就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麟得到升迁。
一说“向阳花木易为春”,我就想到芦苇。
我的童年时代,生活在鲁西南一个农村。记忆中家乡的小河边遍布芦苇。芦苇生命力旺盛。它的种子繁殖,随风传播,即使被砍了,不出几个月照样蔚然成林。可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生存为第一要义,谁还会有心思去欣赏芦苇的美呢?后来读《诗经》才知道,芦苇有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叫“蒹葭”,是个能产生如许幻觉的词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幻觉中,有那么一个痴情男子,心中有梦,梦中有情。初见伊人,一见钟情。粲然轻柔一笑,顿时感到那么美,那么温柔。
伊人长得什么样呢?以今天的审美标准来说,就是那种肤色极白、温柔恬静、美丽贤慧的女子,或者,类似红粉佳人、红粉知己吧。看一眼,就知道她周身外围仿佛有一种光圈,倏然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美,让你身心无比静谧。反正不是那种化妆描眉、时髦打扮、搔首弄姿、明星名模、二奶花瓶、低智跟潮、甘当性的商品的女子,也不是那种汉子化、粗野化、商品化、花瓶化的女子。痴情男子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一见倾心”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事。波德莱尔说:爱就是崇拜,崇拜就等于献出自己。本来,有性生殖是自然的需要,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复杂。可这位痴情男子有点被“光圈”迷幻了,他觉得“伊人”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神秘而好奇、亲近而又疏离的感觉。什么是人性?就是与生俱来的理性、自由意志和自我的冲动力。我这种描写,相信我的朋友罗正园一下子就能明白,因为他是古典家具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人性的弱点,往往是欲望的失控。痴情男子这个时候就陷入了欲望的失控,像中了邪一般,视死如归,携手相伴。从此,对伊人朝思暮想,忐忑不安。芦苇摇曳,情思漫漫。然而,温婉尔雅的女子在水一方,于是他决定卖掉家产,涉水去寻。落花飘逝,从春找到冬。幽谷微风,披星戴月。道路险阻弯曲,历经艰辛,最终却“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谓佳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痴情男子从朝思暮想到求而不得,这种风流梦,深深地影响中国后世的士大夫和文人,以至于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以“风流”自命,乱搞风花雪月,并以此来炫耀,除了家里的那一个外,最好还有一到多个红粉知己可以吟风弄月、红袖添香。殊不知,痴情男子的这种落寞感伤,个中滋味又有谁能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满腹惆怅又与何人说?而诗中的芦苇,虽没有芬芳,却像妖而不艳的女子,成全了文学的美丽。
记得第一次读到《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我就特别羡慕郑州人。为什么2500年前的郑州人那么高雅,到处都是茜草,而我的家乡,到处都是芦苇呢?
《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中提到茹藘,就是今天茜草科里的茜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男子走出东城门,见美女如云。天下美女这么多,那都不是我的菜,惟有穿白衣系绿头巾的女子,令我着迷。
后来读《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才知道,蒲草韧如丝,可以象征坚韧的爱情。有一味中药,名叫蒲黄,现在的价格比较贵了。可在我童年时代,我们把它当成玩具的。遍地都是千年韧如丝的蒲草,蒲草上面蒲黄多得是,哪里想到现在这么稀罕了呢?《诗经·王风·扬之水》有云:“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中所谓的束薪、束楚、束蒲,就是我小时候经常捆扎起来的蒲草嘛。诗中那个固守边戎的男子,夕阳西下,站在河边,看着流水,想念家人了。后来读书,才知道,我小时候丝毫不在意的蒲草居然有那么多用途,可以织茶托、笔筒、斗笠、果篮、草鞋、草席、草扇、草帘,还可以织成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据说,伏魔鬼王钟馗是用菖蒲剑来捉鬼的,端午门眉上挂艾草和菖蒲,则有驱邪避灾的功用。
现在想起来,芦苇荡气势盛大,枝枝摇浪花。芦苇迎风飘荡,确有浓郁之美,就像温文尔雅的女子,时而天真烂漫,时而静水流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个画面,就是一种岁月静好之境。
还有杏树,当时村里几乎家家都有。村东头还有一片茂密的杏林。少年是不知道疲倦的,我记得自己最喜欢在杏林里跑来跑去,随意摘杏子吃。有时候,和小伙伴玩“躲猫猫”的游戏,也玩捉虫子。孩童的记忆里,始终和蜜蜂、蜻蜓、蜘蛛、蚂蚱、螳螂、蝉等联系在一起,那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现在你如果问我:人间有“尽欢”这种事吗?我不知道,但童年时代是有的,真的有。这种美好长大后消失了。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也孤独了。有了直播就只能看斗鱼了。天天喊遇见最美的自己?遇见了吗?你了解自己吗?生活如此喧嚣,以至于每临近春节,大街上几十年高喊同一个劣质推销台词:“好消息,好消息,某某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工资却抵成皮鞋了!全场统统十快了!”几十年不变的台词,别说买了,听了就烦。连促销都不创新。所以,长大后的记忆,再也没有杏树,没有杏坛,也没有了杏林,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自欺欺人说我在象牙之塔,写的文章都是一个人写三个人看的那种,基本属于“有趣的事情不多,有的只是荒诞”。
当时并不知道孔子在“杏坛”讲学这回事,也不知道“杏林”成了医家的专用名词。只知道杏子好吃。后来看书才知道,“杏林”的称呼来自三国时期的医生董奉。董奉也是名医,和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被誉为“建安三神医”。中国古代的医者很低调,虽然被患者所敬仰,但他们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看得很轻。比如工匠精神的“工”,就是古代医者的一种称谓,他们不把自己看成家啊、大师啊之类,就把自己看成一种“手艺人”。他们既“精”又“诚”,精益求精,凭借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救死扶伤。这不正是工匠精神嘛。董奉给人治病,不论贫富,一概不收钱,但要求重症患者在其诊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轻症者就栽种一棵杏树。十年之后,“董奉诊所”附近有了十万余株杏树,蔚然成林。遇到灾荒年,用杏子换粮食,送给饥民吃。这就是“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之类词汇的来历。而“杏坛”这个词出自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收徒弟,在杏林里讲学。课间休息,他就坐在杏坛上。现在一说“杏坛”,意思就是孔子聚众讲学的地方。
远离喧嚣与贪欲,才真正是文人的归宿。这是岁月静好的深意。
岁月静好,我们大致有个印象了。什么叫岁月不静好呢?
和岁月静好相反的,是杜甫的名诗《春望》中描写的“烽火连三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名诗《春望》,很多小学生都很熟悉。
记得,2012高考作文就和《春望》有关。题目是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现存诗歌1400多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从小接受严格系统儒教家训。35歲时杜甫就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杜甫,在唐朝是诗人第一,在古代所有诗人中也是第一。”
杜甫十三世祖为杜预,史载其人渊源、事迹如下:杜预(222—284),字元凯,西晋创国功臣、名将、《左传》学大学者,乃三国时曹魏名臣杜恕之子。
要说《春望》这首诗的背景,得简单说一下杜甫的制举考试经历:天宝六载(747)前,35岁的杜甫入长安,参加制举考试。这场由李林甫主持的制举考试,根本是个笑话,因为考试的结果是无一人上榜。李林甫会圆谎,竟然上表恭维玄宗说:无人上榜这件事表明:“野无遗贤。”
杜甫自然和上次一样,落榜了。
杜甫的一生,是在理想的失意中度过的。长安十载,杜甫没有工作,多年求仕不得,生活窘迫可想而知,只能“无声泪垂血”。为了吃饭,甚至不得不去集市卖药为生,“卖药都市,寄食朋友”是他的真实写照。
从此,杜甫未再参加常科、制科,而是采用了向玄宗献赋、再献赋的方法,直到引起玄宗的注意。8年后,终于把李林甫熬死了,一直等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才终于被授官,虽然只是一个九品下的河西尉,但他仍没有放弃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当这么一个小芝麻官还不到一年,安禄山就起兵范阳,造反了。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下潼关,玄宗仓皇出逃。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杜甫携家眷逃亡时,听说太子(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便将家人匆匆安置于鄜州(今陕北富县)姜村,自己只身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所幸未发现其官员身份,只是将其押解回长安,而没有被抓去东都。次年(757)三月,在长安,杜甫放眼望去,目睹了破败不堪、生灵涂炭的惨状,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
杜甫的《春望》一诗出现不久,就蜚声诗坛,誉满天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常的解释就是这首《春望》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更做到了情、景与时事的交融。杜甫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这其实是被一个“破”字误导了。
杜甫的《春望》一诗通常的解释是:长安城早已破败不堪,放眼望去,一片断壁残垣,只有山河无言,依然如故。春天,本应游客云集,可城内外只有野草野花漫山遍野,满目凄凉。眼前花开正艳,想想艰危的局势我不禁潸然泪下。耳边鸟鸣婉转,回望当初生离死别的艰险,我仍然胆战心惊。战乱已经持续三个月了,不知妻儿过得可好,如果能收到一封家信,那将是无价之宝啊!头发从乌黑变得花白,头发愈来愈少,连发簪都插不住,只能仰天长叹了。
中华书局的《唐诗三百首》这样解释:长安沦陷,山河依旧。春天草木茂盛。感于国事,见花而落泪。家人分离,闻鸟鸣而心惊。[2]
杜甫的代表作《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该诗曾经被墨西哥诗人帕斯翻译过,后来又被回译成汉语:“帝国已然破败,唯有山河在/三月的绿色海洋,覆盖了街道和广场/艰难时事,泪洒花间/天上的飞鸟盘旋着人世的别情/塔楼与垛堞倾诉着火的言语/家人的书信堪抵万金/搔首时,才觉细细的别针/别不住稀疏的白发。”
上述的解释也好,翻译也好,都未得《春望》之真情与真意。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分析。如果第一句“国破山河在”,真是寫因江山易主,“长安城破败不堪、断壁残垣,只有山河无言,依然如故”的话;为什么第二句“城春草木深”,突然间转到草长得旺盛、木也茂密呢?破败荒凉景象,难道不应该破败荒凉吗?长安城的春天,草深木也深,这不正是美好的春天吗?有人说了,第一句“国破山河在”的意思就是国家虽然破败但山河依旧“在”啊,所以,下一句“城春草木深”,说自然并不荒凉,这不矛盾啊。好吧,那你怎么理解接下来说的“花”啊“鸟”啊的意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草”中有花、“木”中有鸟,分明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啊,这和荒凉有什么关系?树木花草繁盛,还有这个鲜活的花开鸟鸣的景象,和第一句杜甫因国家破败而悲伤,明显不相应不互符了。
《春望》之真情与真意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杜甫借助于“草”啊“木”啊、“花”啊“鸟”啊,来表达一个意思,就是他担心家人的安危了,想念老婆、孩子了,这是最朴素的感情。他说啊,“国破山河在”,国家被安禄山这些人弄得破败不堪了,社会秩序乱了,但山还是那座山,河依旧还是那条河,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模样,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干嘛要理解成花因伤心而“溅泪”、鸟因国破而“惊心”呢?那样理解的话,整首诗岂非前后矛盾?
“城春草木深”,安禄山混蛋,是坏人,虽然民间无奈说“好人不长寿”,可也不能向坏人学习是不是?安禄山想让江山易主,国家陷入兵荒马乱。杜甫因国家破败而悲伤,值得欣慰的是,长安城的春天依然“草木深”,树木花草到了季节,该繁盛的依旧繁盛,不因外力而改变生机。非要解释成“草木深,明无人矣”,太过牵强附会。
杜甫开篇都说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天地无情,草木依旧深,那么,接下来他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国破山河在,我的妻女在不在?感时花溅泪,想到妻女,“溅泪”啊。看到“鸟”,就“惊心”,想知道有没有送来家书,鸟飞来飞去的,有没有带来我的家书啊?北国之春已来临,我的妻女可安全?杜甫在这个烽烟四起的长安城,自己都朝不保夕,你干嘛非要把他拔高成“忧国忧民”啊。忧妻女安全,一点也不损大诗人的光辉形象,你说是不是?语文老师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解释成——花和鸟因国破而“溅泪”和“惊心”,这也太勉强了吧。之所以有这种误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领会“花”“鸟”二字的意象。古诗中的“花”,那多是美女的意象,“云想衣裳,花想容”嘛。“喝花酒”“拈花惹草”本意很单纯啊,可是,现在一说这两个词,谁都明白这样的男子花心啦。而且,古人用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意象,《浮生六记》中芸娘曾拿佛手和茉莉对比,说:“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
在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吟咏中,古人想表达的是花姿色生香的生命意义。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周濂溪爱莲,人有人格,花有花格。花事即人事,赏花即赏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讲的是桃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咏的是梨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指的是海棠。
“感时花溅泪”,杜甫看到春天的花,想念妻子、女儿,不由潸然泪下,这是正常男人。如果非要说成因为忧国忧民、因为国破,所以花溅泪,这有点不近人情。再说,也和事实不符合。当时,杜甫当一个小芝麻官(河西尉)还不到一年,安禄山就起兵范阳,国家就“破”了。“北漂”长安10多年,才得一河西尉,还不算谋得官职,然后就只忧国忧民不对妻子、女儿牵肠挂肚,那也不正常。
“恨别鸟惊心”,古诗中的“鸟”,有传递家书信息之意象。所以,杜甫闻鸟鸣,立刻惊叹:有妻女消息否?接下来他才感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最后两句,“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说的就是他的愁,头发白少,插不了簪了。
杜甫的代表作《春望》为什么好?恰恰因为杜甫的人情味、盼望家书的急切之情。这首诗成就杜甫别具一格的“子美体”。因为担心自己老婆孩子的安危,以至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男人就是天下至好的男人。
好的诗,好的词,一定有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比如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她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易安体”。她多以内心情感世界为抒写对象:情窦乍开的羞涩,深锁闺中的苦闷,夫妻别离的相思,国破夫亡的凄凉等等,都在词作中大胆率直地透明展示出来,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不隔”,即“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易安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玲珑剔透,清新自然,浅白如话,却又意味无穷,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诗经》的开篇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到底是种什么鸟?通常认为是斑鸠。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经典是什么?《诗经》就是经典。《说文解字》云:“典,五帝之书也。”《尔雅》言:“典,经也。”以中医为例,现在一说大医,哪个不重视经典啊?真正道医,主要靠悟性,一般人没有那个慧根,还得老老实实走儒医的路子。儒医需要多读经典。比方说,蜂蜡,又称黄蜡、蜜蜡,为什么能治疗久不愈的咳嗽?从取类比象的角度来看,它的外形就像人的肺啊,就连肺泡都那么象。这观点就来自《黄帝内经》啊。硫磺,性味酸,热,有毒。为什么大医张锡纯用生嚼硫磺来治疗肿瘤呢?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肠内物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而致泻。这是张锡纯运用经典的一个发现。张仲景为什么被称为医圣?这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的结果。唐代大医孙思邈“痛天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后世尊其为药王。金元大家李东垣,研经读典,根据《黄帝内经》中的“阴虚生内热”“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理论,提出甘温除大热、火与元气不两立等理论,并开创脾胃学派,后世奉其为脾胃学始祖。目前中医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奉为四大经典,学习这四大经典是成就医道必经之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不熟读经典是成不了大医的。正如清代医学大家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徐氏所说的汉唐以前之书,即是《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现在人看手机多了,广义上的干眼症患者不少。有经验的医生,除了内服中药,还会让患者经常按四个穴:睛明、攒竹、瞳子髎和太阳。这个经验来自哪里?来自经典《黄帝内经》啊。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这部经典,他在教育儿子孔鲤时这样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大约在孔子看来,《诗经》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诗经》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认识鸟兽草木。
在《诗经》的305首诗中有135首提到或描写了植物,这个比例占44.3%。那么在《诗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种植物呢?有人统计,其中蔬菜38种,谷类24种,药物17种,草37种,花果15种。
花、草、树、木,和我们比邻而居。万物在诗词中皆可起比兴之义。从《诗经》和杜甫的《春望》中可以看出,古诗中花、草、树、木,皆有独特的意象,有时候,对这个意象没理解,就可能影响对整首诗的解讀,这也是汉字的独特魅力。
我试着对花草树木里的禅意美学做个释读,读了之后,也许你会发现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岁月静好。
2. 榕树底下好乘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喟叹时光流逝,有时候独自愣怔,想一些过去的事情,或是母亲的脸庞,或是祖辈延续的老棉被,那是无言的爱和温暖。
很早以前,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吧,我喜欢唱一首日本歌曲:“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可爱的故乡……”唱那首歌的时候,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榕树,直到1995年移居海南,才有机会结识了榕树。
说起北京的树,人们往往会想起疏杨夹道;说起郑州的树,你会想到柳树、想到法国梧桐。在广州,在海南,尤其在三亚,随处可见的是榕树。
榕树是广东和海南最常见的植物之一。这种树生命力极其旺盛,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月光就浪漫,给点土壤就蓬蓬勃勃、肆意生长。这种树长起来像“疯”了一般,不仅横七竖八的枝头任意生长,树枝上也垂下淡黑色的“胡须”,看上去像极了树根——根居然能长在树身上,只要沾到土,就没有任何外物能够阻止它长成另一棵榕树。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说的是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说话往往重复啰唆,喜欢忆旧,固执己见。这话可不适合榕树。榕树就算不老,根也多。暴露在地表上的榕树根如蟠龙;树干上生长着形态各异的虬枝,树枝下长着如胡须般的气根,长短不一地向下展露;冬天不落叶,风雨过后败叶落地。
榕树朴素低调,种子虽然柔嫩,但落地就能生根,通过鸟儿传播,往往一落地就能生根发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顽强地生长。
榕树分为大叶榕与小叶榕。《崖州志》有详细的记载:“榕树,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干拳曲,其荫十亩。软条垂下,及地便生根节。或大一株有四五处。横枝互相连理,南人谓之睡木。有大叶、细叶二种。细枝垂条,遇水即生,亦异种也。”[3]
榕者,容也。我疑心“榕”字的原始意义应该就是“容”,能包容世间的一切非议和赞扬,换句话说,它对批评和表扬都能够平静如水,微笑如初,不为所动,亦不为所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榕树最易生,它甚至不挑剔阳光热辣还是阴雨连绵,不像水杨柳那般娇媚,一出生就在河的沙岸淤泥处,不像紫荆那样高贵而罕见,也没有白杨那么质地细致而光滑,更没有香楠那样的端正、伟岸。
有容乃大,所以榕树真正地博大,“其荫十亩”,象征子孙繁盛。讲究的人家,喜欢在榕树的树荫下摆一个茶几,喝茶、下棋。
曾经有几年,春节在三亚过。当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这里依然艳阳高照,穿短袖体恤就过年了,这是我童年时代不敢想象的。
三亚人太有福气了,因为这里饿了可以抓鱼,海边自然少不了新鲜的海鱼;渴了上树摘个椰子,那无疑是没有一点污染、纯天然的饮料。而且,这里的花草树木,处处都是宝贝。比如树,不仅可以观赏,可以乘凉,树上结的果子也异常可口。在三亚崖州古城里,有很多宝贝树,不仅外表好看,也实用。比如,当地的老中医告诉我,有一种树名叫“蛇总管”,颜色好看,色紫红,能辟蛇,还能治蛇咬、疗痧症。红罗树,色浅红,肉松,可作船板。荔枝树,大可数围,高数丈。一大株,可得板树十块。色红,肉细且坚,制器最为光泽。材经久则蛀,怎么办呢?当地人的经验是用咸水浸之可免遭蛀。花梨,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
海南没有冬天,敏感的老人怎么知道冬天到了呢?就看两种叶:苦楝叶和香焦叶,这两类叶枯萎、飘落了,就意味着立冬了,虽然这个时候还穿着单衣。
苦楝(lian)树,河南山东也很多,这种树最易生。中药有一味川楝子,就是这种树上的果子,以四川产的为佳。苦楝树分雌雄。雌者实,雄者不实,木质轻松,颇有纹理。雨渍则腐。苦楝树的果子,炙食,可治小儿疳虫。
即使名字听上去很不吉庆的“鬼画符”树,也大有用途。当地老中医告诉我:“鬼画符”树“产道旁,状如木兰、紫薇。高五六尺。叶大如指,蓝色。老则有白篆文,如蜗篆,故名鬼画符。暑月,土人畏蚊,折枝逐之,蚊即惊散。故又名打蚊树。凡感风寒,取嫩叶捣汤服之,大吐,立效。或行路寒暑所侵,摘数叶嚼之,即愈。”
榕树下是街坊纳凉的好地方。前些年,有个文学门户网站特别有名,一说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榕树下。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曾经凝聚了一批在华语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如韩寒、慕容雪村、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李佳贤、邢育森、蔡骏、今何在、郭敬明、刘小备、三盅、楚惜刀、画龙、韩殇、贾飞、滴呐、左边一度爱……
榕树,我不知道它的用途究竟是什么。曾经以为,遮天蔽日的榕树,其树干除了可以当柴烧,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用途。连最简单的家具都不能做,浑身上下都是疙瘩,少年老成,皱纹爬满树干。即使当柴烧,也是一种劣质的柴,不像青炭木那般,“性最坚,烧之为炭,声响如今,终日不灰”。它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供人乘凉了。后来问了一些老人,才知道,我错了。榕树叶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解热理湿,还能起到活血散瘀的作用。有个成语叫养痈为患,意指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痈”就是“疖”,也就是一组累及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细菌感染性疾病。诱发因素有:高温环境、多汗、卫生习惯不佳、肥胖、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细菌,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链球菌等也可造成本病。较小的“疖”可能自行破溃,排脓而后炎症自行消退好转。遇到这种情况,到西医院,医生一般会给予外用及口服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头孢、大环内酯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民间的老人在“疖”不严重的时候,会用榕树叶治疗,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榕树叶,别名小格叶,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片,全年可采,拣净杂质,晒干。干燥的榕树叶茶褐色,多呈不规则卷曲状,展开后呈倒卵状长圆形;性味淡,凉;能够活血散瘀、解热理湿;对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流感、百日咳、扁桃体炎、菌痢、肠炎、目赤、牙痛有一定的疗效。
榕树的树皮被割开以后会有大量的乳汁流出,这些乳汁收集起来以后可以入药,榕树胶汁就是它入药以后的名字,它能清热解毒也能清肝明目,对人类因肝火上亢引起的视物不清和视力下降以及目赤肿痛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榕树胶汁还能解毒消肿、抗菌消炎,能预防皮炎和多种皮肤病发生。人们出现牛皮癣以后,把榕树胶汁稀释以后直接涂抹患处,它能让皮肤尽快恢复正常,也能让牛皮癣引起的痛痒症状好转。
在这个热情过分的海岛上,在这个阳光足以让人退避三舍的热带滨海城市,行人也足以为榕树的荫而万分满足了。
看到榕树,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木雁”这个词,想起庄子在《庄子(外篇)·山木》一文所讲的那个故事:庄子在山里看见一棵大树,伐木的人说是废材,不去砍伐。庄子感叹说:“此木因不材得终其天年!”后来,庄子出山,到了一故人家。故友高兴,马上命儿子杀家养的鹅来招待老朋友。儿子问老爸,家里有两只鹅,一只能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老爸说,杀那只不会叫的来待客。
于是,庄子的弟子问:昨天的树木因为不成材保全了性命,今天的鹅却因为无才送了性命,先生以为无才好还是有才好?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这是道家全身远害的处世态度。《辞海》上说,后来,人们用“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雁,指鹅。白居易在《偶作》一诗中说:“‘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3.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波兰诗人米沃什有本词典,其中收录的最后一个词是“消失”:因为我们生活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所以一切都会消失,如动物、风景和树木。尽管对生的信仰超越坟墓,米沃什如是说,但人也在消逝,那些熟悉的面孔、手势和话语一点点在我们的记忆中变成空白,再也不会有人出来作证。
我用植物的见证记录那些已经消失、正在消失或者注定要消失的生活习俗,是希望今人记住那段美好的历史,留住那些美好的镜头,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并保护好美好的家园。
那就说说槟榔吧。槟榔,与爱情有关。一如艾草与清明节有关。“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我是北方人,最早知道“槟榔”这个名词还是得益于邓丽君那首“靡靡之音”《采槟榔》,“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第一次看到槟榔树,果然是“高高的树”,又高又直。这样的树杆,连树枝都没有,如此挺拔,如此苗条,居然能够抵御台风的侵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槟榔,与爱情有关。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过,台湾有著名的槟榔西施,和情色有关。这“传统”其实在《紅楼梦》里早有记载。在第六十四回,宁府的长辈贾敬去世,因祸得福,风流的贾琏却因此得以结识尤二姐并最终在外面找了处房子同居了。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要给贾敬办丧事,贾珍之妻尤氏的俩妹妹也被叫进了宁府,帮忙料理丧事。贾琏一见尤二姐,就开始心猿意马,不安分起来,尤二姐也想攀上这个高枝,“二姐也十分有意”,两个人你有情我有意,开始以目传情。机会来了,在一次公开见面的场合,贾琏故意用眼色来挑逗二姐,二姐也非不解风情的主,于是“二姐低了头,只含笑不理”。当着众人的面,贾琏正愁如何下手,抬头看见尤二姐正“拿着一条拴着荷包的绢子摆弄”,于是,贾琏便假假地说,二姐,我也要吃槟榔。二姐心领神会,但为了避人耳目,就把手帕“撂了过来”。贾琏拣了其中的一个已经被吃过的槟榔吃了,然后在吃茶的时候“将自己带的一个汉白玉九龙佩解了下来”,也“拴在手绢上,仍撂了过去”。二姐也是聪明至极,故意装着没看见,等大伙不注意的时候,才跟“没事人似的”将贾琏丢过来的手绢收了起来。这表示,尤二姐同意了他的求欢要求,同意和他进一步发展感情。
这里,贾琏吃了二姐的槟榔,是发出求爱的信号,二姐收了贾琏的九龙佩,是认可。手帕不过是二人传递定情之物的一个载体或者说媒介。
由此可见,至少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代,槟榔已经被作为男女定情之物了。
在我老家鲁西南的一些农村,至今盛行,定婚的男方必须为女方准备好一动(轿车)不动(房产),另外还要12万元的见面彩礼,否则男方就得打光棍。可怜家中有儿子的老人,被这样的恶俗捆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早早就得外出打工筹钱。
风俗其实事关重大。人们用“淳”“醇”“厚”“朴”“美”等形容好风俗,用“薄”“恶”“陋”“漓”“粗”“鄙”“野”“浇”“偷”“浮”“淫”“奢”“黠”等形容不好的风俗。宋人苏轼说:“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明人南大吉纂修《嘉靖渭南县志》云:“风俗者,天下之大本,政教者,治世之先务。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者。”清人黄中坚也说:“天下之事,有视之无关于轻重,而实为安危存亡所寄者,风俗是也。”
日前到三亚,我才真正见识了三亚黎族人的槟榔文化。三亚人说,你要想找黎族人,就去槟榔园。黎民采槟榔,卖槟榔,是多少年来留下来的习惯。
《崖州志》里记载:“(崖州)俗重槟榔。宾至,必先以敬主。主亦出以礼宾。婚礼纳采,用锡盒盛槟榔,送至女家。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出槟榔。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此俗,琼郡略同,延及闽广,非独崖也。”[4]
由此可见,槟榔不仅用来招待客人,也是“君子好逑”时,男方送给女方家的聘礼。如果女方吃了男方送来的槟榔,那就是表示接受了男方的求婚。
槟榔树的苗条,足以让肥胖的大榕树自卑,太亭亭玉立了。难怪结出来的青涩的槟榔果那么酸酸甜甜,却可以让人永远迷恋——也许,迷恋的不是槟榔,是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的青涩岁月,是酸酸甜甜的青春,是“那时我们还年轻”的幼稚。
槟榔树浑身是宝。《辞海》上对“槟榔”的解释如下:棕榈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先端呈截断状。总叶柄三角状,有长叶鞘。单性花,肉穗花序,雄花生于花序顶端,雌花生于基部。……花、果均具芳香,果供食用。原产东南亚。种子含槟榔碱和鞣酸等,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为消积、杀虫、下气行水药,性温、味辛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果皮称“大腹皮”,能行气、利水、消肿。
关于槟榔树,《崖州志》里这样记载:“直干无枝。树似椰而小,叶生木巅,房从叶中出。一房百数,状如鸡子。房苞名大腹皮,花有清香。取其子合扶留叶涂灰食之,辟瘴,消食,俗最重。婚姻交接,必以为礼。初嚼,味甘而带辣,面发红。”[5]
我住在海南近30年了,至今也不习惯吃槟榔。但我知道,吃槟榔,很有讲究。首先要有蒌叶,也叫扶留叶。蒌叶不是随便从植物上取下来的,而是专门种植的,叶子味甘,多汁,含芳香油,有点辛辣的味道,用来嚼槟榔,有辛香的味道,当然越新鲜的蒌叶嚼起来越辛香。
另一种就是灰浆。我曾经以为是石灰的东西——因为那样子太像石灰了。其实,这是螺或者是贝壳灰,把贝壳拿来用火烧,最终成灰。也有人说,灰浆是蚶子灰。蚶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俗叫“瓦垄子”,也叫“魁蛤”。软体动物,贝壳厚,有突起的纵线像瓦垄。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味鲜美。
槟榔如酒,同样能醉人。醉槟榔的人,会突然心跳加速、额头冒汗、喉咙像被硬物卡住,脸发烫然后苍白,浑身无力,几乎要虚脱……
我想,苏东坡当年被贬海南岛的时候,第一次吃槟榔想必也是醉过的,不然的话,他怎么能写出“两颊红潮增娬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来呢?
4. 三角梅的红才是正宗的女儿红。
金农在75岁的古稀之年畫下《玉壶春色图》,画面的主题就是梅花。
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但此梅花非彼梅花,梅花和三角梅根本不是一个家族。梅花属蔷薇科,而三角梅属紫茉莉科。
三角梅,大红大紫,开得非常放肆,一点也不含蓄。喜欢就开花。又红又紫的三角梅,像极了时髦女人口红的颜色。记得《红楼梦》里描写贾宝玉的性格时,有一个重要细节,写他不仅爱吃女人嘴唇上新抹的口红,也爱亲手制作的口红。将若干种花的瓣掺在一起,捣碎,然后还要凉晒,多少道程序方可制成。花瓣中有没有三角梅,我记不真切了。但如果没有,那也许是个缺憾。浙江有种著名的黄酒,叫女儿红,古龙小说里写到侠客喝酒,动不动就说:小二,切一盘上好的牛肉,来一坛18年的女儿红。
这三角梅的红才是正宗的女儿红。红红紫紫,红得发紫的三片花瓣的中间,开放着三朵精致的小白花,小巧玲珑,小家璧玉,洁白无瑕,绿绿的枝条上面开满紫红的三角梅,三角梅的中间开着三朵小小的白花,这种层次分明的感觉,很像天然的水墨花,如此包容,又如此寻常,确实是别的花无法比拟的。
三角梅属于阳台花,很多人家的阳台上都喜欢种这种盆景。有老人说,三角梅是吉祥植物,中国文化历来崇尚吉祥如意——这也是大家的美好祝愿。能给一家人带来吉祥的三角梅,能够走红,受宠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美好,因为吉祥,所以三角梅也受到内地其他地方居民和官员的喜爱,甚至有的地方官员不惜下红头文件,要求市民必须在阳台上种植三角梅。
虽然强迫种植让人心里不舒服,但是,这也反映出当地官员对三角梅的喜爱程度,以至于想把“己所欲”“施于人”。
中国之大,南北各地的方言差别非常大,但按拼音文字谐音的字,听上去吉祥如意的,一般都受宠,就像“福倒”谐音成“福到”一样。从春秋开始,中国文化就讲究微言大义。
有这么一则故事可以拿来佐证: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名叫王寿彭,后来被大军阀张宗昌请出来当教育厅长。
王寿彭这个人就大大地沾了名字的便宜。据说他考试的时候本不该第一,只因殿试时正好赶上西太后的生日,主考官为了讨好西太后,故意将叫寿彭的人(寿比彭祖)当第一,目的是为了让西太后第一眼看见吉利的字眼就龙心大悦。看看,清朝官员的聪明就用在了这方面。
说起来,三角梅能够被众多家庭视为吉祥物,也不奇怪。想想看,三角梅,谐音是什么?三角没。三角没了,没有纠缠,没有三角关系,而且三角梅上有得是可以防御外来情敌入侵的刺,尖锐的刺。
三角梅盘景,粉红粉红,像极了盛开的桃花。我记忆的小溪流啊流,流到我30年前在山东曹县四中教书的日子,那段虽不富裕却也清闲的时光。我觉得那就是我理解的幸福。
我给自己刻了一枚闲章:“闲与思”。因为我经常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比如说,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究竟为了什么?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商品和服务的满足” ?那是经济学家眼中的幸福。用哲学的观点来说,这种幸福和“商品奴”有什么区别?满足他那些“综合指标”就是幸福?那是社会学家理解的幸福。果真如此,岂不是把人性格式化,取消了选择的自由?恒常的满足感、性快感就是幸福?这是诗人的观点吧?果如是,那么制幻剂也可以带来幸福了?如果幸福没有具体内容,追求幸福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幸福有具体意义,那又是什么呢?不知道。这些问题,我开了个头,就没有再思考下去。“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我用顾城的呢喃来安慰自己,暂时忘记悲伤与不快,痛苦与纠结。我选择了种花与读书。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少年老成”,喜欢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大家知道这是欧阳修的成名作《醉翁亭记》,入选了《古文观止》。
为什么叫“醉翁亭记”呢?北宋庆历五年,即公元1045年,不到40岁的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他索性用喝酒打发日子,当一老醉翁,自我陶醉,玩颓废。当时,琅琊山上有个和尚,法号智仙。智仙修了一座小亭子,以为休息之所。智仙到衙署拜访欧阳修,请他给起个名,说白了就是请这个地方上的一把手给做个广告。欧阳修起的名叫“醉翁亭”。
30多岁的男人,原本是意气风发的年龄,居然“自况为醉翁”——自称为醉醺醺的老头。他自己坦白说这完全是调侃——“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尔。”欧阳修为这座小亭子起了名,还写了篇四百多字的广告体散文:“环滁皆山也”,先给琅琊山做广告,然后说,山上有个酿泉,酿泉边有个亭子,亭子叫醉翁亭。末了,说自己的政治野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古人的风俗,自是或围炉煮茶,或饮酒自娱。说起来,欧阳修当时是有能力“自况为醉翁”的,虽然被贬,好歹他这个时候还是滁州的一把手,有薪水,有地位,有名气,自然也有自信了。想当年,苏东坡发配黄州,至少有一个名义上的官衔,有一份虽然不高但可以糊口的薪水,发发牢骚也是有底气的。至于陶渊明,他总是穷,很穷,穷得没有钱买酒,但好歹他还有数亩地,可以耕种,可以写诗,还能赏菊,闲下来还有酒喝。所以,他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寄怀“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想想自己,我只有一个小院,学校还没给办房产证。
穷乐呵吧。那年头还没有高房价、画展、拍卖和炒作。文人,无论得意还是落魄,终究是苦寒者。我在自家的小院里种满了月季花。每年春天我都要带着儿子去距离学校两三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开满桃花的小村莊,我一直把她称为桃花园。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沙丘,沙丘上居然长出足以淹没我的视线的桃树。我曾经选择一个冬天,去看望那片桃树林,寂寞的枝条上一无所有。那片桃树林看上去也就相当于今天郑州市区一个中等小区的规模,但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却一眼望不到边际,浩浩荡荡,汪洋恣肆,毫无顾忌的桃花任性地开放,我喜欢就那么迷失在桃树丛林中,任由春风敲打着我还算年轻的心……至今,我对当年曾经工作十年的回忆和怀念,基本还停留在那片属于我的桃花园。一直想回去看看,又担心看到的是废墟,物是人非,徒留叹息和失望,倒不如就这么一直想念着。打碎梦想是很残忍的。有时候,相见不如怀念,至少还保留一份完整的记忆。破坏了,对自己是一种残酷。只是,不知道那片桃花园还在否?
后来追看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对比当代仙侠题材的鼻祖——民国初年还珠楼主所写的《蜀山剑侠传》,那差距不是一般大哦,那股“仙气”不见了。那是后话了,不说也罢。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山海经》里的夸父逐日,结果太阳没有追上,却死在了一片由他的手杖所化的桃花林里,言外之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也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死得其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粉色桃花,落英缤纷,香气弥漫,阳光纯净,是一个没有明争暗斗的丰饶家园。
我对三角梅的记忆就这么和桃花联系了起来。三角梅谐音成“三角没”,不过是一句戏说,不能当真的。我想这一定与三角梅高洁的品格有关。三角梅虽然和梅花不是一个家族,但毕竟带有一个梅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梅花的那种不畏寒冷、不屈不挠的正直品质,古往今来,咏梅的诗不知道有多少,这样一想,也就好理解了。
5. 椰子树上是不可能有鸟巢的,鸟没有那么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气味是有记忆的。有时你会突然被某个似曾相识的气味“击中”,比方说,春风中摇曳的蒲公英花,或者树上的榆钱、槐花,那种清香味一下子触发了身体的某个开关,顿时想起了故乡的味道,童年的那些蟋蟀啾啾的气味一下子再现了。
“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身上的味道/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记忆中曾被爱的味道。”这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就连烟草的味道,都成了女人忘不掉的味道了,当然,那是属于某个人的特殊味道。孤单被某个味道瞬间激活,于是,过去的事情全像电影画面,一遍遍回放。阿桑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想这样的女子是孤单的,所以常用这句话自嘲。耳边响起刘若英那首颇伤感的歌曲《后来》:“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有个诗人说:我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原来你们都在啊。前几年,回到故乡,早晨被锄草机的声音惊醒,空气中没有了熟悉的草木清香和泥土气息。我知道,那个曾经在田野间飞奔的孩子,那种摇着扇子夏夜乘凉时的气味,那些个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成记忆了。有的时候,我走在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观察周遭的人与物,想找到些许我曾熟悉的东西,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切如此陌生。我不得不说,时代变了。也许,是我变了。
马克·李维在《伊斯坦布尔假期》中写道:“回忆一下这些童年的味道吧,你书包散发出的皮革的味道、粉笔的气味、你妈妈在厨房为你准备的巧克力牛奶的香味,甚至是老师命你去罚站时黑板的味道。”
故乡的冬天,光秃秃的枝丫上,或大或小,尽是静穆的鸟巢。鸟巢也成了空巢,空巢里长满了落寞,等待南飞的燕子。那些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已经隐去。看过鸟类专家的统计,一对灰喜鹊筑巢需四五天的工作量,“至少衔取枯枝、树叶、草根、牛羊毛和泥团总共600余次,其中衔取枯枝250余次、树叶150余次、草根120余次、牛羊毛80余次、泥团50余次。”
椰子树上是不可能有鸟巢的,鸟没有那么笨,笨到去椰子树上筑鸟巢。
我的童年记忆中没有椰子树的味道。因为没有,所以向往。
对椰子树的向往,来自于1995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看的一个关于海南精神的专题片。电视镜头下面,挺拔的椰子树迎风摇曳,看惯了白杨树和杨槐树的眼睛,再也受不了椰子树的诱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树,随手拍出的照片,印在明信片上,都足以引人遐想,禁不住到地图上查海南岛的位置。
那是一片神奇的岛屿。看惯了平原陆地的我,忽然看到大海、海鸥、海边的椰子树,还有椰子树上那样的我从来想象不出的叶子,长长的、尖尖的、细小的三角形,不是美,是太美;不是迷人,是太迷人。
椰岛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纠缠着我,让我无法继续平静地教书。该离开了,我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读着顾城的短诗《一代人》,我决定踏上新征程。生活在别处,风景在海南,在椰子树下。送走最后一届高三,我毅然给学校辞行,迫不及待地踏上南下的列车。在湛江码头,我平生踏上第一次坐船,夜晚,我岂能放过在琼洲海峡上看星星的机会。一个人,一瓶啤酒,举目无亲,茫茫大海上,我坐在船头的甲板上,眺望被星星点缀的蓝天,听着大海的歌唱,想象着即将看到的椰子树,哪里还有半点睡意?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海,第一次在海上航行。这就是从中学地理课本上学的那个南海吗?这就是地图上的南海?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南海?此时此刻,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欣赏,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除了激动,还有感动。
就这样整整坐了一夜,想了一夜,看了一夜。船终于靠近秀英码头,我和船上认识的几个朋友一起喊叫起来:亲爱的海南,我来了!人生新的一页已经掀开了!
上岛的第一件事情是找一棵椰子树,一次看个够。嗯,和图片上、电视里看的有点不一样。那么高大威武,树上开着花,白色的。还结着果,硕大的、滚圆的椰子,有十几个,那么结实?会不会掉下来?
然后,喝椰子水、吃椰子肉。记得,有一次我一口气喝掉5个椰子的水。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流传的段子:“人一生能吃9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当然,“9吨论”是个玩笑话,但它提醒我们不可暴饮暴食是没错儿的。
北方的冬天,能看到黄叶。可在海南,冬天到了,除了苦楝树叶和香焦叶发黄,其他的树木植物的叶子并不理会冬天。椰子树叶外观像一把剑,更不会枯黄,宁死不黄,纵然有悲伤,也不会让你看出来。所以,每年冬天,我就特别想念北方的黄叶。这片黄叶,也可以在《诗经·郑风·萚兮》里见到:“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你看,在一个黄叶季节,女子邀情男子一起唱歌。落叶缤纷,春天不远。
在海南安居乐业20多年之后,对路边的椰子树似乎习以为常了。至少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动和感动了。也是,如果20多年了,看到椰子树我都可以那么激动的话,估计不是我的精神出问题就是椰子树的精神出问题了。再好的美女,朝夕相处10多年,也会审美疲劳,何况是椰子树呢?
20多年过去,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路两旁的椰子树在有的路段被换成了棕榈树。
最近去乡下,看到成片的椰子树,多少生出些许震撼。现在小区里流行颇有观赏价值的酒瓶椰。酒瓶椰因为外观酷似酒瓶而得名。酒瓶椰除了观赏,就再没有什么更实际的用途了,既不开花,也结不出果。
有一次,我在小区散步,碰到一个民工兄弟。他是一个拾荒者,看样子刚来这里不久,对一切都好奇。他忽然将自行车停在我面前,指着路边一棵高大挺拔的树问,大哥,这树你们管它叫什么名字?是椰子树吗?我说,不对,这叫棕榈树。
棕榈树?他仿佛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然后补充说,我们几个老乡都说这叫水泥树。你看看,它长得多像水泥柱子,上下一般粗,又直,颜色也像水泥柱。
水泥树?多新鲜。形象又生动。看来,这个民工兄弟并不满意“棕榈树”这个名字。
有意思。
回到住处,我翻开《崖州志》上看到了关于椰子树的介绍:树高五六丈,似槟榔。实大如升,外包粗皮,里壳圆坚,剖之,瓤白如雪,厚半寸许,中空,有浆数合,饮之醇甜。或投以麴酿酒,其味甚美。东坡有《椰子酒赋》。壳可以制为酒器。[6]
《崖州志》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距今已有百年左右,那时候的人,已经用椰子壳来做酒器,用椰子水来酿酒。
我喜欢到步行街,欣赏一些椰雕工艺品,尤其想买一套椰子壳做的酒器。这里的椰子做的工艺品花样繁多。最著名的就是用椰子壳雕刻成的小椰妹,一张可爱的娃娃脸,一双明亮的眼睛,留着两条细细的精致的小辫子。真是卡通哦。
还有椰萧、椰席。不错,真不错。椰子全身都是宝。名不虚传。遗憾的是,我非常想尝的椰子酒,没有找到。
6.看看木棉树,就知道生命有多么鲜活了。
第一次听说木棉树,是在舒婷的诗《致橡树》里: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在一起。
……
在我的家乡,鲁西南,种着太多太多的棉花。从我上小学到高中,最怕两个季节:一是收麦的季节,二是收棉花的季节。
按说,农民一年忙到头,就指望这两个季节收获了。我怎么反而害怕了呢?那时年幼,少不更事,一到收麦的季节,都像打仗一样,割麦、轧麦、扬麦、收麦,家家户户都在“抢”,盼望的收获季节,如果遭遇一场暴雨还好,遭遇阴雨连绵的天气,那小麦还不发芽了?于是,到了收麦的季节,基本上不能正常吃饭,还要累個半死。
收棉花的季节也好不到哪里去。棉花开花的季节,总能让我兴奋不已。给棉花打农药则成了彻头彻尾的体力劳动,没有半点浪漫可言。等到花儿败了结出洁白的棉花来,我多少能感受到寒冷天气中那种棉被和棉衣带来的温暖。可温暖总是暂时的,棉花开到极致的时候,便是我昏天黑地帮着家人收棉花的季节。
一朵一朵洁白的棉花,开始看像白云,等到一天天地弯着腰重复着摘棉花,摘到腰酸腿疼、眼冒金花、肚子饿得乱叫的时候,我开始憎恨起棉花来。“白云”变成“乌云”,继而成了暴雨,我想马上跑到课堂上,读书、学习,为了改变命运拼搏一回。
后来,到了城里,不干农活了,反而娇情地欣赏起古人赞美棉花的诗句:“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棉花多贴心啊,人们能安度严冬,多亏了棉花。严寒才会感受到棉花的恩惠。在英文世界,棉花的外号叫“太阳的孩子”。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我国元代农学家王祯在他的《农书·木棉序》里说:木棉“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功,得御寒之益。”古代,我国人民的衣着原料不是棉花,而是蚕丝和麻类。直到十三世纪以后,才在长江流域种植较多的棉花,至明代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才以绝对优势替代了丝棉。
但是,当时太累,实在没有这个雅兴去欣赏棉花诗。
比较起来,我最喜欢干的农活还是看西瓜。那时候的民风比较好,偷瓜贼虽然有,但只要有人坚守在瓜田里,基本没有人再来偷了。趁人睡觉偷西瓜的事也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我曾经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荒无人烟的原野。一间简易的瓜棚,现在想起来像极了度假村里的草房或者别墅。痴痴地看着天,数着天上的星星。看流星划过天空,又迅速地落下。我猜想,那流星一定还有个我不知道的去处。田野很安静。听天籁,是一种最美的音乐,来自天和地的演奏。听蛙鸣虫叫,是一首交响乐。还有风。微微地,凉凉地,轻轻地。夏天的瓜田,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在我看来。
岁月流逝,童话变成了为现实打拼。我终于走出农村,上了大学,分配了工作,但总在重温那段瓜棚里的童话岁月。无奈童话已老去,可,偏偏,我又不甘心。
1995年,我下定决心,来海南,寻找我的童话。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找。不停地找啊找。很多人说累了,歇歇吧。我说,我再找找。还记得第一次来到三亚,先到天涯海角,然后又到了南山,鹿回头。晚上住在大东海旁边的酒店,我几乎无法入眠。刚上岛时的兴奋劲好像又回来了。有朋友告诉我说:白天,你到三亚的大街上看看木棉树,就知道生命有多么鲜活了。
是吗?
第二天,暂时放下一颗繁琐的心,远离尘嚣,求得片刻的闲暇。我来到一棵木棉树下。四月,高大的木棉树开得一片火红。凝望着高大魁梧的木棉树,我觉得自己是在和一个英雄对话。与其痛苦挣扎,不如孤独地绽放。我从木棉树那里找到某种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力量,催我奋进。其实,“木棉”也是棉。印度人将株高两米以上的叫“木棉”。柬埔寨因其生长有过屋高的木棉,所以有“高棉王国”的称号。
此后,每到开花的季节,我都要来看木棉树。南国高大的木棉树,盛开着火红绚烂的木棉花。在明媚的阳光下,那火一样燃烧的颜色,就像一个个跳动的火球,在天空中熊熊燃烧着。
我对拾棉花的恐惧一扫而空。木棉树对我而言,可以改变对于“棉花”的不良记忆,消除曾经被扭曲的审美阴影。
木棉不再是我小时候恐惧的棉花,而更多地具有观赏性。树身上虽然也有凸起的刺,但已经没有了家乡的棉花杆上的刺那么尖了,而且木棉树是一种乔木,树干像个战场上凯旋归来的将军,不屈不挠。即使它的周围被其他树包围,它也要努力高人一等,保证吸收更多的阳光。木棉树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性格:先开花,然后再长叶。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别的树竞相比绿,它却特立独行地开花,只是开花,树枝上一片叶子都没有。粉红色木棉花开在寂寞的枝头,大朵大朵,鲜艳夺目,没有任何绿叶陪衬,肆意地渲染自己的如火热情。
又见木棉花开。木棉花开累了,败谢了,树枝上才开始冒出嫩芽。木棉花凋谢的时候,非常干脆,一点也不缠绵,执着而豪放,开过了就毅然飞落,像极了英雄。
木棉花的花朵不仅仅绚烂,它还有清热凉血、健脾和胃利湿的功效。有个医生朋友看了报纸的介绍,在小区里捡拾了一些春风吹落在草地上的木棉花,做了两道养眼又好吃的菜,一道是“凉拌木棉花”,一道是“瘦肉木棉花汤”。木棉花汤,就是将木棉花洗干净和排骨一起煲。这“凉拌木棉花”还是有讲究的。材料:鲜木棉花10朵,青辣椒1个,西红柿1个,蒜瓣3粒,香麻油,盐适量。
做法:1.将木棉花的花瓣、花心洗净,将花瓣切成丝状,用沸水焯过后沥干水;2.青辣椒切成丝。先把蒜瓣拍碎后,放锅里炒香,再放入青辣椒丝一起炒熟;3.西红柿切碎入锅,加适量水,小火煮数分钟;4.把煮熟的青椒丝和稠稠的西红柿汁都放入木棉花里,拌匀,淋上香油即可上桌。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大家知道,凉茶五花茶里就有木棉花,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凉茶之一。或者只用木棉花加少许糖煲水,也有不错的祛湿毒效果。木棉除了观赏价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药用价值。将晒干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汤,可以解毒清热驱寒袪湿。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热、利尿、解毒等功效,可利尿及健胃,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等有显著疗效。另外,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陈清华. 私藏唐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258-261
[2] 顾青.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2
[3] 郭沫若点校.崖州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77.
[4] 郭沫若点校.崖州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33.
[5] 郭沫若点校.崖州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61.
[6] 郭沫若点校.崖州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