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山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说起端午,全国最普遍的说法,就是纪念诗人屈原。有些地方也有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的说法。但在山东很多地方,端午节却是为纪念“秃尾巴老李”。此说在胶东一带(青岛、烟台、潍坊等地)尤为盛行,在鲁西、鲁南等地也代代相传。
秃尾巴老李前传
清代清乾隆五十三年,袁枚《子不语》有“秃尾龙”篇——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
天上的龙调皮,触犯天条,玉帝就割下它的耳朵扔下地来,变成李子,成年女子吃了龙耳变的李子,受了龙气,就会生下了小龙。《子不语》所载仅“述异”而已,当地更早之前的传说则将其与民间风俗联结在一起。清雍正三年文登县令王一夔主持编修刊刻的《文登县志》记载——
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狀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李。李候其来,飞刃击之,(物)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恙。
这个故事中,因神迹而祭祀,却未出现“秃尾巴老李”一名,具备感孕而生、为母迁葬、佑乡护母等情节。从之后的道光《文登县志》所记情节可知,龙母“郭姓妻”应为“李姓妻郭氏”之误。道光本《文登县志》所记情节同上,唯改“郭姓妻”为“李姓妻郭氏”。因“自明祀神龙于柘阳山,山之后多郭氏,山之前多李姓也。”(光绪本《文登县志》)。解释了黑龙姓李的由来。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三月十二日,文登知县欧文向山东巡抚上书,转请对文登柘阳山神龙加封。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二十五日,道光帝封神龙“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入国家祀典。除专设李龙王、龙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李龙王庙”或“龙母大殿”。民间为纪念神龙,定农历六月八日为李龙王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二日为柘阳山庙会。人们都要蒸饽饽赶庙会祭祀龙母。今文城南20公里处的柘阳山上尚有龙母坟。其它建筑已不存。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各地传说不一,但故事主体大致都符合“奇孕、异生、断尾、离家、孝母、显灵 ”的线索,都将这个传说和治水、神灵保佑联系在一起。1988 年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主编成集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作为一本资料专集 , 该书共搜集到流传在山东境内的103篇196则故事 , 连同山东大学李万鹏教授搜集到的县志及历代笔记小说的记载 , 较为系统地表现了秃尾巴老李传说在山东地区的流传面貌,流传地区遍及山东的烟台、潍坊、青岛、聊城、菏泽、济宁、惠民(今滨州)、临沂、枣庄等9个市。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分布在山东的35处,其中真实地名24处。秃尾巴老李的叫法也有多种,有的地方称之为“朱龙王”“龙王冯”“秃尾巴”,也有的地方叫“小黑龙”,或干脆呼为“老李”。山东全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的地方有即墨、莒县、文登、诸城四处。
秃尾巴老李后传
清朝末年,随着山东人闯关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传到东北,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与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又发展出“龙斗”(大战小白龙)“佑乡”(守护黑龙江及山东老乡)与“返乡”(回乡为母上坟)的故事。
清代山东往东北移民大致有两种情况 , 一是将山东触犯刑律的人发配东北 ,史称 “流人 ” ;二是 山东人远 奔东北寻求土地、觅食谋生 , 史称 “流 民 ”。据路遇推算,1910年统计的东北地区1841万人口中 , 鲁、冀、豫三省移入的贫苦农民可达1000万人 , 而其中以山东人为最 , 约占70% 一80% 。那么,清代山东往东北的移民大约在 700一800万人之间。
在著名民俗学家山曼的《山东人的保护神——秃尾巴老李》一文中,有这样一种推断:山东移民东北是秃尾巴老李故事大发展和升华为神的酵母。文章中说,秃尾龙的故事虽然起源很早,但其在山东突然爆发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则是由于清代大量山东人移民东北的历史造成的。“山东移民到了东北,举目无亲……同乡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就成了非常必要的行动……‘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其实不过就是上述精神的传说形式的再现。”所以有清一代,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山东各地,他的庙宇遍布全省,尤其在闯关东的山东人中对秃尾巴老李的信仰最为兴盛。
传说秃尾巴老李被斩断尾巴,离家而去,到了东北的一条大江里,江里住着条称霸一方的白龙(胶东一带称白鳝),为争夺地盘,黑龙大战白龙,一连几天不分胜败。后来秃尾巴老李托梦给闯关东的山东老乡,求他们在五月初一这天,带着石头、石灰和白面大饽饽到江边助阵,他嘱咐百姓,见江水泛黑就向江里扔饽饽,见江水泛白就向江里撒石灰、扔石头。在百姓的帮助下,黑龙与白龙大战三天三夜,终于赶走为非作歹的白龙,从此掌管了这条江,“黑龙江”因此得名。黑龙从此保佑黑龙江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黑龙江一带若有灾害,只要对着黑龙江大喊三声“秃尾巴老李”,灾害就会减轻;船过江时,船老大一定要问:“船上有山东老乡吗?”如果有,就开船,如果没有就要等。遇见个穿“蚕鞋”的就会很客气地让上船。“蚕鞋”俗称“牛鼻子鞋”是山东人穿的一种鞋。黑龙至孝,一年一回,回到山东给母亲上坟。“汶上县下薄子(冰雹),一年一回。”这句俗语本是说这种自然现象和规律,因为每年的五、六月份,汶上、梁山一带都要下一场冰雹。在汶上县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中,这场冰雹是老李从东北回来给母亲上坟带来的。因东北天冷,老李是龙王离不了水,无论到哪里都要随身带着水和冰块,所以从东北飞回汶上时,他身上带的水就变成了冰雹,落了下来。在山东,但凡有“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地方,每当夏季多雨季节,乌云从东北方向的天空涌来,要下大雨时,人们便说“秃尾巴老李回来给他娘上坟了”或者“秃尾巴老李回娘家来了”。
大端午 小端午
在潍河流域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昌乐的版本中说黑龙生日为五月初。文登地区、胶东其他地区认为黑龙的生日是六月初八,龙母生日是三月初二,而“秃尾巴老李”大战小白龙是在五月初一(大部分地方并没有这样一个确切的日期)。后来当地人们把黑龙的生日与端午节五月初五进行了结合,并演化出端午祭黑龙、吃粽子的习俗。因此,每到五月初一,胶东一带就过“小端午”,纪念“秃尾巴老李”,五月初五过“大端午”,纪念屈原。
其实,从山东各地“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的流变来看,端午节自古有之,当“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因为“闯关东”而成为山东人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事项的时候,人们就把二者进行了嫁接:1、端午节进一步本地化(从屈原所在的楚国迁移到土生土长的山东,经历了一个由“陌生-熟悉”“疏远-亲近”的过程)、生活化(使传统的节日内容进一步和当地的“龙王”信仰及庙会等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经历了一个“传统-生活”“游离-投入”的过程);2、“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内容因为这样的嫁接而不断被丰富,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进一步重塑了这个故事。在故事的演化中,我们会明白地看到,往河水中投粽子(食物)、撒石灰,五月初一大战小白龙这样的细节其实就是端午节习俗的投射。
诚如刘铁梁所说:“地方化是传说的生命延续的表征,没有地方化的传说是无法流传的。”前期,河神崇拜和祈雨习俗赋予了“秃尾巴老李”强大的生命力,后期,“闯关东”又赋予了“秃尾巴老李”这个故事更强大的生命力——它又反过来影响了山东本土。其实,端午前后,山东进入雨季,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秃尾巴老李”回乡上坟的故事,二者的嫁接也有自然环境的因素。
胶东一带,五月初一过小端午,纪念“秃尾巴老李”,五月初五过大端午,纪念屈原,节俗并无不同,也与全国各地略同,有插艾蒿、挂桃枝、吃粽子、扎五色线、戴香包等等。招远与莱州一带则多有张贴“秃尾巴老李”窗染花和墙花剪纸的习俗。蓬莱、龙口一带人们还喜欢剪艾虎、艾兔和五毒葫芦。艾虎和五毒葫芦要贴在两扇门上,艾兔多贴于柜门,小端午当日先贴一扇门,等到五月初五大端午,太阳升起之前再贴另一扇门,同时还要在门槛上贴上蛤蟆、钳子夹蛇。屋内的门后、锅台后、窗旁、炕沿炕头要贴鸡吃蝎子、剪子铰蝎子、锥子扎蝎子等。“艾虎”一般用纸剪老虎,下方粘以艾叶形的剪纸。在我国古代人们视老虎为神兽,认为老虎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五毒葫芦”是剪一个葫芦内装有五毒,葫芦后配一把七星宝剑(传说能驱邪避鬼,斩妖除魔),在门上贴葫芦的风俗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贴于门栏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栖霞人多喜欢挂五色纸钱(当地人称之为“吊子”)。此风俗流传已久,见于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中:“道公法院多送佩戴符篆,而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棕,虽贫者亦然。”而今此风俗在偏远的山区依然能够看到。
青岛地区农村传统的说法也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清代《即墨县志》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比于臂,以辟邪。”端午这天,家家门窗插艾,有的加插桃枝,因桃枝亦“辟邪”。
关于插艾,即墨有这样一个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为巩固朱家帝业,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地残害功臣宿将。马娘娘利用垂帘听政的机会,封四皇子朱棣为"燕王",赶出南京,设下重重陷阱,欲置朱棣于死地。燕王扫北途中,率兵到即墨境内时,见一村妇正怀抱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落荒而逃,朱棣问为何抱大领小。村妇说,长子为前房所生,小儿为自己所養,长死无后,幼弃尚可再生。朱棣深受感动,从路旁拔一艾蒿,交待村妇回家挂在门旁,并命令士兵见门上插艾蒿者不得入内,村妇将这一消息告诉村人,于是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全村人皆平安无事。所以后人将艾蒿改名为艾子,即“爱子”之意,将村名改为留村,在现在的即墨城东3公里处。
另一则传说在崂山一带,内容相同,只是换了人物。传说是汉王刘秀打天下时退到崂山,口渴之极,一老媪烧米汤为他解渴,刘秀感激不尽,叫她插艾为记,免遭杀戮。
湖北的大端午来历
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浙江等不少地方,端午节也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日是大端午。南宋庄季裕《鸡肋集》说:湖北以五月十五日为大端午节,五月五日为小端午节。
据说屈原故乡湖北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头端阳”农历五月初五,“大端阳”五月十五,“末端阳”五月二十五。大湘西的辰溪、麻阳、泸溪、沅陵、溆浦一带,过去很少过五月初五,一般过五月半,辰溪人称为“五月十五”(称中秋节为“八月十五”“八月半”)。
湘西人过五月十五大端午?据说原因有二。
其一:纪念屈原。屈原名篇《涉江》有以下文字:“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因此,辰、溆一带的湘西人视屈原为半个乡人。当年,屈原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湖南常德武陵)、至辰阳(湖南辰溪)、入溆浦,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约62岁)。噩耗传到湘西,已过十来天,所以湘西一带的端午节比别的地方迟10天。
其二:战争原因。据传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武威将军刘尚带兵征湘西,全军覆没。在朝廷无将可使之际,年逾六旬的伏波将军马援主动向汉光武帝刘秀请战(“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都是马援的名言)。马援举兵之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士兵面带难色,马援厉声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当即进兵,果然守兵过端午喝得酩酊大醉,毫无防范,马援因此势如破竹,不几日便降服了湘西一带。五月十五日这天,马援杀猪宰羊,犒劳将士。自此,湘西一带就过五月十五大端午了。